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聞語篇中隱喻的建構(gòu)作用研究
——美媒“美國退出TPP”報道的批評隱喻分析

2023-01-31 02:12:40程儒雅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guān)鍵詞:源域隱喻建構(gòu)

汪 徽 辛 斌 程儒雅

引言

語言與政治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動關(guān)系——語言具有政治性和建構(gòu)性,語言反映意識形態(tài)和權(quán)力關(guān)系;政治也具有語言性,政治的發(fā)展變化對語言具有重要影響。對政治話語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政治修辭學。20 世紀80 年代末,在建構(gòu)主義和后結(jié)構(gòu)主義的影響下,國際政治和國際關(guān)系研究開始出現(xiàn)語言轉(zhuǎn)向,語言學界也有學者開始嘗試通過微觀的語言分析來剖析國際政治,拓寬了國際政治研究的思路。作為一種強大的話語策略,隱喻在政治話語中的建構(gòu)作用逐漸引起學界的重視。隱喻是人類將某一領(lǐng)域的經(jīng)驗用來理解或說明另一領(lǐng)域的經(jīng)驗的一種認知活動,是人類的基本思維方式和認知手段,在人對世界的概念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根據(jù)Lakoff (2004)的觀點,如果人們總是重復地聽到同樣的隱喻性話語,就會傾向于用這些隱喻來思考問題。Charteris-Black(2005)的研究也表明,隱喻具有很強的說服功能,可以幫助政治家獲得成功。

在政治新聞話語中,媒體也經(jīng)常利用隱喻來傳達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意識形態(tài),從而實現(xiàn)影響大眾認知的目的。政治新聞語篇通過隱喻選擇以凸顯源域與目標域的某些因素,與此同時弱化和隱藏政治事件的其他方面。隱喻的選擇和作者的意識形態(tài)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2017 年1 月23 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就任后的第三天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guān)系協(xié)定(Trans-Pacif 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該事件引起各國媒體的熱議,在媒體的相關(guān)報道和評論中充滿了各種隱喻,這些隱喻對該政治事件具有重要的建構(gòu)作用,影響了大眾對該事件的認知。本研究以Charteris-Black(2004)的批評隱喻分析法為基本框架,結(jié)合運用語料庫研究法,分析美媒在“美國退出TPP”報道中以“TPP”和“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并揭示其背后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觀點及其對社會認知的建構(gòu)作用。

一、理論框架

批評隱喻分析是Charteris-Black(2004)在其著作《批評隱喻分析之語料庫研究方法》(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中提出的一種新的批評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研究方法。這一方法綜合了CDA、認知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和語用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把語言分析與認知理解和社會知識結(jié)合在一起,可以解釋作者在特定語篇中選擇隱喻時的意識形態(tài)動機。參照Fairclough(1995)的CDA 三維分析模式,Charteris-Black(2004:35-41)提出批評隱喻分析的3 個步驟:①隱喻識別;②隱喻描述;③隱喻闡釋。此后,國內(nèi)外不少學者運用批評隱喻分析法研究了隱喻的評價功能、建構(gòu)作用和意識形態(tài)意義。Koller(2005)從認知和社會兩個層面考察了隱喻的意識形態(tài)作用。Goatly(2007)對自創(chuàng)語料庫中概念隱喻的批評性分析也表明,隱喻可以反映當代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Hart(2017)以批評認知語言學為基礎(chǔ),探討了戰(zhàn)爭隱喻在英國媒體對罷工事件報道中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周玉芳(2015)運用巴赫金符號學理論,結(jié)合批評—認知話語分析方法,分析了文學作品中的性別隱喻,揭示了看似規(guī)約性的隱喻背后隱藏的性別歧視意識形態(tài)。單理揚(2017)綜合批評隱喻分析法和認同理論,探討了美媒“一帶一路”報道中采用了哪些隱喻來塑造“一帶一路”,并分析了隱喻間語義聯(lián)動的認知機制。李曙光、楊玲(2019)在認知隱喻理論指導下,對美國排華運動期間排華話語中的隱喻及其政策后果進行了分析。批評隱喻分析已經(jīng)逐步發(fā)展成為深入研究語言、思維和社會之間關(guān)系的一種有效方法(汪徽、張輝,2014)。

二、語料收集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LexisNexis 數(shù)據(jù)庫上搜索了美國主流媒體從2016 年9 月26 日到2017 年3 月31 日期間在標題中含有“TPP”的報道。共收集相關(guān)報道82 篇,計58 425 個單詞。

在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批評隱喻分析框架的指導下,筆者首先進行了隱喻識別。到目前為止,保證隱喻識別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這一難題并未被電腦識別軟件所攻克,因此,本研究采用了語料庫軟件識別和人工識別相結(jié)合的方法。首先,在仔細閱讀和整理語料的基礎(chǔ)上,筆者通過人工識別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源域,從而設(shè)定檢索詞,然后運用語料庫分析軟件AntConc 3.4.4w檢索出與該源域語義相關(guān)的所有表達式。由于目前還沒有開發(fā)出全面可靠的計算機自動隱喻識別系統(tǒng),在語料庫方法的隱喻研究中,人工隱喻識別仍然是必要的操作程序(周運會、吳世雄,2015)。因為軟件檢索結(jié)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相關(guān)的結(jié)果,如有些與源域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詞在語料中并不具有隱喻意義,因此,本研究對軟件檢索結(jié)果進行了人工篩選和過濾。人工識別的方法采用的是Steen et al.(2010)的MIPVU 隱喻識別程序。

在識別語料中的隱喻后,筆者對這些隱喻進行了統(tǒng)計、整理和分類。Charteris-Black(2004:89)所 提 出 的“源 域 共 鳴 值”(resonance of source domain)概念被用于統(tǒng)計各類概念隱喻在語料中的分布情況,該數(shù)值可以衡量在特定語料庫中源域的出現(xiàn)頻次,其計算公式為:Resonance=Σtype×Σtoken。其中,Resonance 是共鳴值,Σtype 表示某一源域類型下隱喻關(guān)鍵詞類型之和,Σtoken 表示各個關(guān)鍵詞出現(xiàn)的頻次之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之后,筆者將這些隱喻置于當前的國際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中進行闡釋和分析,并在宏觀層面探討它們對社會認知的建構(gòu)作用。

三、美媒“美國退出TPP”報道中的典型隱喻分析

整理語料中的隱喻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美媒“美國退出TPP”報道中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隱喻有以下幾種類型:① 以“TPP”為目標域的隱喻;② 以“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③ 以世界政治為目標域的隱喻;④ 以世界經(jīng)濟為目標域的隱喻;⑤ 以國家為目標域的隱喻;⑥ 以世界為目標域的隱喻。

本文著重分析美媒以“TPP”和“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的類型、具體表現(xiàn)形式及其社會建構(gòu)作用。對于上述標號③—⑥的其他4 種隱喻,筆者已另文論述,發(fā)表于《外語教學》2019 年第3 期(詳見汪徽、辛斌,2019)。

1.以“TPP”為目標域的隱喻

以“TPP”為目標域的隱喻在語料中出現(xiàn)頻次最高,源域多種多樣,主要包括:①TPP 是戰(zhàn)場;②TPP 是人;③TPP 是建筑;④TPP 是物品。各源域的隱喻關(guān)鍵詞總數(shù)、關(guān)鍵詞頻次總數(shù)和源域共鳴值見表1。

表1 以“TPP”為目標域的隱喻的源域類型、關(guān)鍵詞總數(shù)、出現(xiàn)頻次及源域共鳴值統(tǒng)計表

(1)TPP 是戰(zhàn)場

根據(jù)源域共鳴值的高低,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以“TPP”為目標域的隱喻中,源域為 “戰(zhàn)場”的出現(xiàn)頻次最高。如表2 所示,“TPP 是戰(zhàn)場”這一隱喻的關(guān)鍵詞主要包括withdraw、withdrawal、ally、strategy、counter 等。

表2 隱喻“TPP 是戰(zhàn)場”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續(xù)表

戰(zhàn)爭隱喻是在各種不同文化、不同語言背景下都普遍存在的一種隱喻。Lakoff & Johnson(1980)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列舉的第一個隱喻就是ARGUMENT IS WAR。戰(zhàn)爭伴隨著人類歷史的各個階段,并對人類歷史和社會發(fā)展有很大影響。據(jù)統(tǒng)計,近5000 年里人類共發(fā)生戰(zhàn)爭14 500 次(余建華、季蕙群,2002:1)。在“美國退出TPP”報道中,美媒也大量使用了“世界政治是戰(zhàn)爭”這一隱喻,從而派生出“TPP 是戰(zhàn)場”這一隱喻(汪徽、辛斌,2019),把TPP 建構(gòu)為美國在國際政治戰(zhàn)爭中用來打擊中國、對抗中國不斷增長的國際影響力的一大戰(zhàn)場,如例(1—3)。

例(1)

A key goal was to lead in shaping trade rules for this century, and also tocounter the growing inf luence of China, whic h is not part of the pact.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1 月24 日)

例(2)

It also served strategic and security goals of strengthening alliances against China’s regional ambitionsand North Korea’s burgeoning nuclear program.

(CNN Wire,2016 年 11 月14 日)

例(3)

The TPP was designed to counter the inf luence of China by agreeing to the high trade and investment standards of the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The Main Wire,2017 年1 月24 日)

TPP 被美媒看作美國在國際政治戰(zhàn)爭中的重要戰(zhàn)場,“美國退出TPP”則被美媒解讀為“撤軍,撤退”,如例(4—6)。

例(4)

There isno way to ease the concerns of those leaders about America’s retreat from the 12-nation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rade pact, a casualty of antiglobalization fervor, American politics and, in particular, the objections of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who has called it a “disaster”.

(The New York Times,2016 年11 月21 日)

例(5)

Trump’s decision towithdraw from TPP opened the door for Chinato potentially lead the world on global trade.

(CNN Wire,2017 年3 月14 日)

例(6)

Sen. John McCain (R-Ariz.) echoed those concerns Monday, calling Trump’swithdrawal from the TPP a“serious mistake” that will give China greater authority to dictate the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Washington Post,2017 年1 月24 日)

“TPP 是戰(zhàn)場”這一隱喻的關(guān)鍵詞中,出現(xiàn)頻次最高的就是“withdraw”一詞及其派生詞,共出現(xiàn)130 次。戰(zhàn)爭是政治家為達到既定軍事目的、政治目的和經(jīng)濟目的而采取的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一般情況下,發(fā)起戰(zhàn)爭的一方不達到預定目的是不會終止戰(zhàn)爭的。撤軍指的是戰(zhàn)爭的一方撤消軍事行動,部隊撤離軍事區(qū)。撤軍往往是在特定的政治、經(jīng)濟和戰(zhàn)略背景下采取的不得已的行為,意味著撤軍一方做出退讓或希望(暫時或永久地)終止戰(zhàn)爭。撤軍是戰(zhàn)爭中的重要決定,戰(zhàn)爭中的任何一方一般都不會輕易撤軍,因為撤軍往往會給敵人以機會。通過使用“退出TPP 是撤軍”這一隱喻,并和“no way to ease the concerns of those leaders”“opened the door for China to potentially lead the world on global trade”“give China greater authority to dictate the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等短語搭配,美媒建構(gòu)的話語意義是:美國退出TPP 是讓中國有機會制定全球貿(mào)易規(guī)則,在全球貿(mào)易中占主導地位,令美國擔憂。由此,美媒得出“美國退出TPP 是極其錯誤的戰(zhàn)略決定”的結(jié)論。

(2)TPP 是人

在以TPP 為目標域的隱喻中,源域為 “人”的出現(xiàn)頻次位居第二。表3列出了這一隱喻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關(guān)鍵詞主要包括dead、kill、demise、death、bury 等,這些詞大多與死亡、謀殺等帶有負面語義的詞匯相關(guān)。

表3 隱喻“TPP 是人”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TPP 是人”這一隱喻出現(xiàn)在眾多新聞標題中,如早在2016 年11 月22 日,States News Service就發(fā)表了一篇題為“IF TRUMP KILLS TPP,CHINA GAINS,EXPERTS SAY”的報道。無獨有偶,2016 年11 月23 日,CNN Wire發(fā)表了題為“TPP’s deathhurts America and helps China + Russia” 的報道。兩篇報道的標題中不約而同地運用了“TPP 是人”這一隱喻,把源喻“人”的某些屬性投射到“TPP”上:人是有生命的,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但是人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脅甚至終止;美國退出TPP 將會造成“TPP 之死”,而謀殺TPP 的“元兇”是特朗普。在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退出TPP 后,“TPP 是人”和“美國退出TPP 是謀殺TPP”等隱喻充斥于各大媒體,如例(7—10)。

例(7)

Killing TPPis bad news for Americans, but great for China

(CNN Wire,2017 年1 月23 日)

例(8)

Trump’s decision tokill TPPleaves door open for China

(CNN Wire,2017 年1 月24 日)

例(9)

Demise of TPPshifts U.S. role in world economy

(The Washington Post,2017 年1 月24 日)

例(10)

RIP, TPP. Now let’s redo NAFTA

(USA TODAY,2017 年1 月24 日)

以上幾例均為美國主流媒體從2017 年1 月23 日到24 日的報道中的標題。CNN Wire在這兩天的報道標題——例(7)和例(8)中都使用了“kill TPP”這一短語。The Washington Post和USA TODAY沒有用“kill”這一動詞,但是前者在例(9)中使用了“demise”(死亡)這一名詞,后者在例(10)用了短語“Rest in Peace”(安息吧)的縮寫“RIP”。雖然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傳遞的信息相同。這些隱喻出現(xiàn)在新聞標題中,除了制造出聳人聽聞、吸引眼球的效果以外,還體現(xiàn)和滲透了美媒的觀念和態(tài)度,建構(gòu)出“美國退出TPP 即意味著TPP 名存實亡”這樣的話語現(xiàn)實。再看例(11—13):

例(11)

Don’tbury the TPPyet

(Los Angeles Times, 2017 年1 月24 日)

例(12)

SO LONG, TPP

(Pittsburgh Post-Gazette,2017 年1 月25 日)

例(13)

While both Donald Trump and Hillary Clinton eventually came out against the agreement, the former made opposition to almost any U.S. trade deal a centerpiece of his campaign, turning his surprise victory last month into theTPP’s death knell.

(New York Observer,2016 年12 月9 日)

例(11—13)也使用了“TPP 是人”這一隱喻?!癉on’t bury the TPP yet”(不要埋葬TPP)、“SO LONG,TPP”(再見,TPP)和“the TPP’s death knell”(TPP 的喪鐘)均體現(xiàn)出美媒對“TPP 之死”的深深惋惜之情。

源域“人”也具有以下特點:人在垂死時也可能被拯救而獲得重生。這一特點也被媒體映射于目標域“TPP”,如例(14—16)。

例(14)

CAN THE TPP BE SALVAGEDWITHOUT THE U.S.?

(States News Service,2017 年1 月26 日)

例(15)

On its face, all this constitutes a powerful case forrevivingTPP.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2017 年2 月15 日)

例(16)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decision to pull out of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s promised, is prompting other member countries to seek ways tosalvage the trade pact.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1 月24 日)

例(14—16)反映出部分美國媒體在嘆息TPP 滅亡的同時,仍抱有對特朗普收回成命、讓TPP 重新復活的幻想。

讀者都是人,人都要經(jīng)歷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其中分離與死亡是最令人悲傷的。美媒大量運用“TPP 是人”這一隱喻,使TPP 這一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概念變得直觀,旨在引起讀者的共鳴,從而接受他們反對美國退出TPP 的立場和觀點。

(3)TPP 是建筑

表4 列出了“TPP 是建筑”這一隱喻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關(guān)鍵詞主要包括pull out of、exit、collapse、build 等。

表4 隱喻“TPP 是建筑”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很多媒體把TPP 看作是建筑,是美國組建范圍更廣的貿(mào)易集團的基礎(chǔ),把奧巴馬政府看作是這一建筑的搭建者,如例(17)和例(18)所示。

例(17)

China wasn’t part of TPP, butthe pact was meant to serve as the foundationfor a wider pan-Pacif ic trading bloc.

(States News Service,2017 年1 月26 日)

例(18)

Some analysts in Australia agree, arguing thatthe TPPis built around a deal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f the U.S. pulls out,the trade pact would collapse.

(States News Service,2016 年11 月23 日)

源域“建筑”具有以下特性:搭建的過程耗時費力,人們不會輕易決定搭建建筑;人們在搭建建筑前會精心設(shè)計,搭建時也會努力使建筑物更加結(jié)實、美觀;建筑物搭建完成后,建造者會有很強的成就感;建筑物可以為人們遮風擋雨,保護人的安全;建筑遭到破壞乃至坍塌會帶來很多毀滅性的后果,如威脅生命和財產(chǎn)的安全。美國媒體認為,美國退出TPP 則是離開了TPP 這一建筑物的庇護,如例(19);或是相當于摧毀TPP 這一建筑的支柱,如例(20);甚至直接導致整個建筑的坍塌和分崩瓦解,如例(21),損壞美國與他國的貿(mào)易關(guān)系,動搖美國在全球經(jīng)濟中規(guī)則制定者的地位,影響美國國家安全和威脅美式和平。

例(19)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begun carrying out his campaign pledges to undo America’s trade ties—starting Monday with executive actionto pull the United States out of the Trans-Pacif ic Partnership.

(CNN Wire,2017 年1 月23 日)

例(20)

The moveshatters a key pillarof President Obama’s drive to strengthen U.S.inf luence in Asia and throws the Western world’s trade agenda into disarray.

(CNN Wire,2016 年11 月22 日)

例(21)

The collapse of the TPPwould help China, which was not included in the TPP,set global standards in its own way.

(The Main Wire,2017 年1 月24 日)

(4)TPP 是物品

也有很多美國媒體把TPP 看作是物品。TPP 是跨太平洋伙伴關(guān)系協(xié)定,本來是抽象的、無形的,因為被比作物品,而被賦予了具象的、有形的特點:物品可以被人珍視、愛惜,但也可以被無情地拋棄、丟棄。美國退出TPP 被這些媒體看作是“把TPP 當垃圾扔掉”,這一隱喻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如表5 所示。

表5 隱喻“TPP 是物品”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例(22—25)分別使用了動詞abandon、dump、scrap、jettison 與TPP 搭配,均認為TPP 是美國政府的重要經(jīng)濟戰(zhàn)略,是美國“重返亞洲”的關(guān)鍵一步,意在指責特朗普過于草率,把TPP 這一原本重要的戰(zhàn)略當作垃圾扔掉,這將動搖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地位,讓中國獲益。

例(22)

Meanwhile,abandoning TPP will only increase China’s influenceover Asian economies while gutting U.S. credibility as a leader on trade.

(Los Angeles Times,2017 年1 月24 日)

例(23)

Asia economies hold trade pact talks afterTrump dumps TPP.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2 月27 日)

例(24)

Trump signs orders toscrap TPP, initiate hiring freeze

(UPI,2017 年1 月23 日)

例(25)

President Trump’s decision tojettison the largest proposed free trade dealin historyleaves the door open for Beijingto push its own brand of trade in a region that is home to many of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economies.

(CNN Wire,2017 年1 月24 日)

2. 以“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

以“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是本研究中探討的最重要的隱喻之一,源域主要有9 個,其中4 個隱喻分別是“TPP 是戰(zhàn)場” “TPP 是人”“TPP 是建筑” “TPP 是物品”這四大隱喻的派生,即“退出TPP 是撤軍”“退出TPP 是謀殺”“退出TPP 是摧毀建筑”和“退出TPP 是扔垃圾”。這4 個隱喻上文已舉例說明,此處不再贅述。另外5 個隱喻分別是:①退出TPP 是貿(mào)易;②退出TPP 是讓位;③退出TPP 是自我傷害;④退出TPP 是饋贈;⑤退出TPP 是冒險。這些源域的類型、關(guān)鍵詞總數(shù)、關(guān)鍵詞出現(xiàn)頻次總數(shù)和源域共鳴值見表6。

表6 以“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的源域類型、關(guān)鍵詞總數(shù)、出現(xiàn)頻次及源域共鳴值統(tǒng)計表

(1)退出TPP 是貿(mào)易

在以“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中,“退出TPP 是貿(mào)易”這則隱喻出現(xiàn)頻次最高,這一隱喻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見表7。

表 7 隱喻“退出TPP 是貿(mào)易”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貿(mào)易是一種商業(yè)行為,一般是指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進行的貨品或服務交易。做貿(mào)易的目的是使貿(mào)易各方獲利,做貿(mào)易時,各方通常希望自己一方的利益實現(xiàn)最大化。但是,有時由于種種原因,貿(mào)易中的某一方可能會遭受損失。如例(26)認為,在“退出TPP”這場“貿(mào)易”中,美國獲利甚微;例(27)、例(28)則直接指出,這一“貿(mào)易”對美國來說是不合算的,美國受損嚴重,而中國“將獲得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

例(26)

“I don’tsee any benefitin trying to crawl back into our shell as a country,”Senate Majority Whip John Cornyn, R-Texas, told CNN.

(CNN Wire,2017 年1 月23 日)

例(27)

“It demonstratesthe costs to the United States, not only in the economic terms,but broader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terms, of withdrawing from TPP,” says Joshua Meltzer, a senior fellow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NN Wire,2017 年3 月14 日)

例(28)

Many supporters of the agreement have warned against junking the TPP, saying it could harm U.S. relations with key allies in the region, like Japan, andresult in substantial economic benef it for China— which could step in and pick up the slack left by the deal’s death.

(UPI,2017 年1 月23 日)

(2)退出TPP 是讓位

也有一些媒體把美國退出TPP 識解為“讓位”或“割讓”,這一隱喻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如表8 所示,例(29)和例(30)都用了“cede”一詞。根據(jù)《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8 版,2014),“cede”的釋義是“to give sb.control of sth. or give them power, a right, etc., especially unwillingly”,這一隱喻的使用反映出美媒認為美國退出TPP 是把原本屬于美國的經(jīng)濟主導權(quán)和世界影響力“拱手割讓”于中國。

表8 隱喻“退出TPP 是讓位”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例(29)

“By cancelling TPP, we are simplyceding economic dominance to Chinain Asia,” Cohen says. “They are the economic powerhouse.”

(States News Service,2017 年1 月26 日)

例(30)

New Zealand Prime Minister Bill English said he agrees with his predecessor John Key’s view that the U.S. risksceding some influence to Chinain the Pacific without the TPP.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1 月24 日)

例(31—33)分別通過void、vacuum 和gap 等詞,把美國退出TPP 建構(gòu)為“因美國退讓而產(chǎn)生真空、空白或縫隙”,認為即將填補這一空缺的將是其他國家,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中國。

例(31)

The fall of the TPP also createsa power vacuum that China is happy to f ill.

(States News Service,2017 年1 月26 日)

例(32)

While I do believe the deal’s economic benef its alone make it worthwhile, there’s an even more compelling reason to support the TPP: Its loss all but ensures thattrade agreements initiated by China will f ill the vacuum.

(New York Observer,2016 年12 月9 日)

例(33)

As America under a new leader backpedals on doing business with other nations,China and Russia appear poised to f ill the gap.

(CNN Wire,2016 年11 月23 日)

(3)退出TPP 是自我傷害

“退出TPP 是自我傷害”是傳統(tǒng)隱喻“國家是人”的引申,可以引導讀者調(diào)用自身感受來識解退出TPP 對美國的影響。隱喻“退出TPP 是自我傷害”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見表9。

表9 隱喻“退出TPP 是自我傷害”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續(xù)表

例(34—37)采用了“退出TPP 是自我傷害”這一隱喻,如例(34)和例(35)認為退出TPP 對美國有害,傷害了美國的經(jīng)濟和國家安全,例(36)把退出TPP 描述為“美國自殘的傷口”,例(37)則把退出TPP 看作對美國的沉重打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有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本能,并且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用任何方式來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是人有時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傷害自己,如在患有心理疾病時或在未意識到某一行為對自己產(chǎn)生的后果的情況下;自我傷害往往被認為是錯誤的、愚蠢的、值得同情的?!巴顺鯰PP”被美媒定性為“自我傷害”,也自然地就被定義為錯誤的行為。

例(34)

TPP’s death hurts Americaand helps China + Russia

(CNN Wire,2016 年11 月23 日)

例(35)

Kerry said failure to pass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would not onlyhurt American businessbut embolden rivals and enemies like China and North Korea as well as cast doubt among U.S. allies in the region over American resolve.

(The Associated Press,2016 年9 月28 日)

例(36)

Rejecting TPP “would be agigantic self-inf licted woundon our nation,” he said in October at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 airs.

(CNN Wire,2016 年11 月14 日)

例(37)

Washington’s abandonment of the pact is widely seen in the region asa blow to American prestigeand an opening for China to negotiate trade rules, win friends among Asian nations and assert regional leadership.

(The New York Times,2016 年11 月21 日)

(4)退出TPP 是饋贈

饋贈禮物是人類社交活動中的重要方式之一,禮物是在社會交往中一人贈與他人的物品,目的是表達祝福、敬意或友善之意。禮物往往是精心挑選的、接受禮物者所喜愛的東西,接受禮物者通常被認為是獲利的一方。“禮物”這一源域的上述特點被映射到目標域“美國退出TPP”上,反映出美媒認為美國退出TPP 對中國有利這一觀點。隱喻“退出TPP 是饋贈”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見表10。

表10 隱喻“退出TPP 是饋贈”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在例(38)中,美國退出TPP 被比作是特朗普送給中國的一份最大的禮物。例(39)是“退出TPP 是禮物”和“TPP 是汽車”這兩則隱喻的結(jié)合,把美國退出TPP看作是美國把TPP的“車鑰匙”送給了中國,同時免費附贈一箱汽油。

例(38)

That would bethe biggest gift any US president could give China, one with broad and deep consequences, economic and strategic.

(UPI,2017 年1 月23 日)

例(39)

On Monday, Donald Trumphanded Xi the car keys and threw in a free tank of gas, abandoning the Trans-Pacif ic Partnership (TPP) in one of his f irst offi cial acts as president.

(CNN Wire,2017 年1 月24 日)

除了有形的禮物以外,更多的媒體報道認為美國退出TPP 是饋贈了“機會”這一無形的禮物給中國,如例(40)和例(41)。這使中國擁有可以主導亞太地區(qū)、與美國競爭全球經(jīng)濟領(lǐng)導者地位的機會。

例(40)

China appears pleased at the opportunity it’s been given.

(CNN Wire,2017 年1 月24 日)

例(41)

If Donald Trump walks away from the Trans-Pacif ic Partnership, China will behanded a chance to dominate the regionmore than ever before.

(The New York Times,2016 年11 月21 日)

(5)退出TPP 是冒險

冒險是指不顧危險或者冒著失敗或輸?shù)舻娘L險進行某種活動,冒險的刺激性、風險性等主要特征主要來源于其結(jié)果的不確定性。隱喻“退出TPP 是冒險”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見表11。

表11 隱喻“退出TPP 是冒險”的關(guān)鍵詞和出現(xiàn)頻次

例(42—44)運用“退出TPP 是冒險”這一隱喻強調(diào)了美國退出TPP給美國帶來的諸多風險,如“降低世界影響力”“放棄在亞太地區(qū)的領(lǐng)導地位”“削弱美國經(jīng)濟影響力”等。

例(42)

New Zealand Prime Minister Bill English said he agrees with his predecessor John Key’s view that the U.S.risks ceding some influence to Chinain the Pacific without the TPP.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1 月24 日)

例(43)

Former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Michael Froman said earlier this month Trumprisks“abdicating”trade leadership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and it would create an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step in with it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deal that includes Australia, China, India, Japan, New Zealand and South Korea.

(UPI,2017 年1 月23 日)

例(44)

But without the deal, Lee and others have warned that US economic inf luence in the region isat risk of erodingand — without a counterbalance — China’s power will only increase.

(CNN Wire,2016 年11 月14 日)

賭博是一種代表性的冒險活動。例(45)把退出TPP 看作是特朗普的賭博行為。因為賭博的結(jié)果是不可預測的,所以賭博帶有極大的隨機性、偶然性和刺激性。雖然賭博的目的是獲取更大利益,但是由于賭博結(jié)果的不確定性,賭徒們往往會輸?shù)煤軕K。通過“退出TPP 是賭博”這一隱喻,CNN Wire凸顯了退出TPP這一行為的后果不可預知的特點,意在指責特朗普以美國的前途為賭注。

例(45)

Trump’s betis that, through his negotiating prowess, force of will and willingness to walk away from the table, he can convince other countries to accept terms that previous presidents — from George H. W. Bush and Bill Clinton on NAFTA to Barack Obama on the TPP — have not been able to achieve.

(CNN Wire,2017 年1 月23 日)

四、美媒使用的隱喻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及其對社會認知的建構(gòu)作用

美國退出TPP 并不一定意味著TPP 會徹底死亡或終止,因為其他11 個成員國正在希望通過努力繼續(xù)維持TPP,盡管沒有美國參加的“TPP-1”的影響會小很多。此外,由于美國內(nèi)部對于TPP 一直意見不一致,再加上TPP 其他成員國希望美國回心轉(zhuǎn)意,不排除美國在未來會重新介入或重新談判TPP 的可能性。美國建立TPP 旨在抑制中國經(jīng)濟影響力,圍堵中國,但是美國退出TPP,中國也未必是最大贏家。奉行“美國第一”的特朗普,不會把全球貿(mào)易主導權(quán)拱手讓人(李曉喻,2017)。特朗普選擇“退出”TPP,并不是放棄利益,而是想通過不同的政治、經(jīng)濟戰(zhàn)略來追求更大的利益。美國退出TPP 并不意味著美國放棄其對全球事務和規(guī)則制定的領(lǐng)導權(quán),也不意味著美國愿意看到中國主導亞太區(qū)域合作和全球經(jīng)濟治理(畢吉耀、張哲人,2017)。因此,美國退出TPP,對中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從表面上來看,美國退出TPP 將改變中國在經(jīng)濟上被“圍堵”的現(xiàn)狀,增加加入其他貿(mào)易合作談判(如RECP)的可能性,給中國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但從本質(zhì)上來看,美國退出TPP 背后可能隱藏了更大的政治經(jīng)濟目的。

在以“TPP”和“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中,美國主流媒體運用具體的、普通讀者所熟悉的概念來描述復雜的、抽象的“美國退出TPP”這一事件。雖然采用了不同的源域,但它們都隱含了這些媒體非常類似的意識形態(tài)觀點,即①美國退出TPP 將直接導致TPP 的死亡和終結(jié);②美國退出TPP 有利于中國主導亞太地區(qū)經(jīng)濟,占領(lǐng)全球經(jīng)濟領(lǐng)導者地位,有損美國利益;③美國退出TPP 是錯誤的決策。通過有選擇性地使用這些隱喻,美媒把源域的屬性映射到目標域中,使自己的觀點合法化,并很自然地說服讀者接受。

在國際關(guān)系領(lǐng)域,所有的敘述活動都是政治活動。敘述為人們提供理解和認識上的框架和視角,建構(gòu)一系列的故事情節(jié),由此引導和影響人們對外部/內(nèi)在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劉永濤,2011)。隱喻是表征與評價行為和事件的一種方式,隱喻所形成的概念化會將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變成簡單的有形的事件模型(Hart,2014:161)。讀者在閱讀這些報道的過程中,會在媒體特意選擇的隱喻的指引和勸說下,建構(gòu)出關(guān)于“美國退出TPP”的語境模型。van Dijk(2002)在以反移民話語為例、探討政治話語和政治認知之間的關(guān)系時曾指出,當讀者不斷地接收媒體的類似話語而沒有相反的或其他可供選擇的信息時,關(guān)于穆斯林、少數(shù)民族、英國人以及移民的個人語境模型便會被推廣為社會共享的抽象表征,形成種族偏見和種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同樣,美媒反復使用上述隱喻來傳遞相同的觀點,會使讀者建構(gòu)的關(guān)于“美國退出TPP”的語境模型得以不斷地加強和固化,從而促成社會心理模型的產(chǎn)生,使它們想表達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被社會廣泛接受和傳播。

美媒作為影響中美關(guān)系的一個因素,其作用現(xiàn)已得到確認。新聞媒體反映中美關(guān)系中的問題,通過輿論作用于美國的立法、行政等部門,進而影響美政府的對華政策(喬木,2001)。如圖1 所示,美國退出TPP 對中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而美媒運用隱喻,大肆炒作美國退出TPP 對中國的有利影響,屏蔽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并宣揚中國威脅論,建構(gòu)和渲染出了“美國的競爭對手”“美國的敵人”“乘虛而入的獲利者”等負面的中國形象。隱喻通過映射選擇性地建構(gòu)國際關(guān)系現(xiàn)實,構(gòu)成對外政策的認知基礎(chǔ),通過隱喻的框架作用框定對外政策的議程,通過隱喻推理建構(gòu)對外政策的選項(傅強、袁正清,2017)。美媒對與美國退出TPP 相關(guān)的世界政治、經(jīng)濟問題的表征勢必會影響和誤導普通民眾的觀點,進而影響各國政府機構(gòu)對事件的判斷和決策。

圖1 美媒“美國退出TPP”報道對社會認知的建構(gòu)作用示意圖

結(jié)語

話語不是透明的傳播媒介,新聞媒體總是從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立場出發(fā)來報道新聞事件,并促進和鞏固意識形態(tài)的再生產(chǎn)(Fowler,1991)。隱喻是對政治問題進行概念化和對世界觀進行建構(gòu)的一種重要手段(Charteris-Black,2004:47-48)。以隱喻為切入點來解讀美國媒體的中美關(guān)系話語,可以豐富中美關(guān)系研究的方法論,拓展國際政治和國際關(guān)系研究的視野和空間。通過分析美國主流媒體在“美國退出TPP”報道中以“TPP”和“美國退出TPP”為目標域的隱喻,本文發(fā)現(xiàn),美國主流媒體運用隱喻使意識形態(tài)意義和觀點自然化和合法化,從而實現(xiàn)了影響大眾觀點、建構(gòu)社會心理模型和建構(gòu)政治現(xiàn)實的話語目的。鑒于美國主流媒體“美國退出TPP”報道中的隱喻負載豐富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并具有極強的勸說功能和社會建構(gòu)作用,中國讀者應增強批評性閱讀意識,理性和全面地看待“美國退出TPP”這一事件的影響;中國媒體應該有效地運用媒體資源,主導議程設(shè)置,巧妙地運用話語策略,在國際社會上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發(fā)出中國聲音。

猜你喜歡
源域隱喻建構(gòu)
多源域適應方法綜述
消解、建構(gòu)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chuàng)作論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gòu)和救贖
基于參數(shù)字典的多源域自適應學習算法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建構(gòu)游戲玩不夠
緊抓十進制 建構(gòu)數(shù)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例談
可遷移測度準則下的協(xié)變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劍南文學(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麻城市| 谢通门县| 揭东县| 定兴县| 突泉县| 根河市| 延庆县| 汉寿县| 砀山县| 渭南市| 荆州市| 禄丰县| 化隆| 淄博市| 普安县| 青海省| 奉新县| 墨脱县| 临城县| 辽源市| 获嘉县| 麟游县| 张掖市| 民勤县| 自贡市| 潜江市| 赣榆县| 明星| 灵川县| 扶余县| 安龙县| 宜昌市| 页游| 湖口县| 寿阳县| 丹棱县| 连平县| 泊头市| 绥中县| 蕲春县| 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