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鳴,焦文靜,邵俊國,鹿 剛,朱秀麗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1.檢驗科;2.兒科,河北石家莊 050011
兒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臨床上較為少見,僅占兒童血液惡性腫瘤的5%左右[1-2]。2018年5月,本院兒科收治一名MDS伴噬血細胞綜合征(HPS)。
患兒,男,2歲。因發(fā)熱8 d,流涕6 d,于2018年5月27日來本院兒科就診。一般檢查:體溫37.4 ℃,患兒發(fā)育正常,營養(yǎng)良好;精神差;全身皮膚無黃染、皮疹及出血點;雙側(cè)頸部可觸及腫大淋巴結(jié),最大約1.2 cm×1 cm;兩肺呼吸音粗,無干濕啰音;肝肋下5 cm可觸及;脾肋下1 cm可觸及。胸片示:支氣管炎。腹部超聲示:肝體積增大,膽囊壁水腫。
血常規(guī):白細胞 2.04×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0.37×109/L,血紅蛋白 88 g/L,血小板計數(shù) 48×109/L。血細胞學形態(tài)檢查示:幼紅細胞約占1.00%,幼粒細胞約占2.00%。生化檢查: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180.6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310.5 U/L,清蛋白28.8 g/L,三酰甘油6.05 mmol/L,鐵蛋白>2 000 ng/mL;纖維蛋白原0.80 g/L。骨髓象檢查示:骨髓標本為凝后涂片;粒系以中、晚期細胞為主,可見內(nèi)外細胞質(zhì),偶見Pelger-Huёt核畸形及雙核粒細胞,原始粒細胞占1.00%;紅細胞系以中、晚幼紅細胞居多,可見巨幼樣變、碳核幼紅細胞;巨核細胞199只,可見單圓核、多圓核及小巨核細胞;噬血細胞占2.00%;診斷結(jié)論:目前骨髓象顯示粒、紅、巨三系病態(tài)造血伴噬血細胞易見(圖1)。骨髓活檢(外送天津金域醫(yī)學檢驗實驗室)顯示: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極度減低(Vol%:20.00%),粒/紅比例略減低;粒系少見,以偏幼稚階段細胞為主;紅細胞系少見,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巨核細胞數(shù)量在正常范圍內(nèi),示輕度病態(tài)造血,可見少量單圓核;結(jié)合骨髓細胞學,考慮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其他檢查:C反應蛋白19.8 mg/L,白細胞介素-2受體>7 500 U/mL。進一步檢查NK細胞活性:1.21%,NK細胞活性減低;EB病毒DNA PCR檢查:陽性;噬血細胞綜合征基因突變檢查:陰性。臨床診斷:1.噬血細胞綜合征;2.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3.EB病毒感染;4.肝功能損傷;5.低清蛋白血癥;6.支氣管肺炎。
入院后,患兒病情危重,積極予地塞米松、丙種球蛋白及VP-16化療;6月1日行腰穿,腦脊液常規(guī)及生化檢測均未見明顯異常;復方甘草酸酐及還原性谷胱甘肽保肝治療;纖維蛋白原低,給予冷沉淀補充凝血因子;先后靜點美洛西林鈉、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抗感染治療;并予更昔洛韋抗病毒治療及維生素C支持治療。經(jīng)治療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 7.95×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2.63×109/L,血紅蛋白 89 g/L,血小板651×109/L;鐵蛋白87.88 ng/mL;白細胞介素-2受體887 U/mL;C反應蛋白1 mg/L;生化檢查: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30.6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38.3 U/L,清蛋白43.5 g/L,三酰甘油0.86 mmol/L,纖維蛋白原1.79 g/L。復查骨髓象示:有核細胞多推至尾端;粒系以中、晚期細胞為主,可見巨幼樣變及內(nèi)外漿,偶見雙核粒細胞;紅系以中、晚幼紅細胞居多,可見巨幼樣變;巨核細胞132只,可見單圓核、多圓核及小巨核細胞;噬血細胞占1.5%;診斷結(jié)論:骨髓象較前次無明顯變化。同時,患兒熱退,肝脾較前縮小。評價為部分有效,病情好轉(zhuǎn),6月28日予出院。為定期治療,患兒7月2日再次入院予VP-16化療,順利完成,病情平穩(wěn)出院后,家長拒絕再次返院就診,后未規(guī)律隨訪。
注:A為噬血細胞;B為單圓核巨核細胞;C為多圓核巨核細胞;D為小巨核細胞;E為巨幼樣變雙核粒細胞;F為幼粒細胞可見“內(nèi)外細胞質(zhì)”;G為碳核幼紅細胞;H為巨幼樣變幼紅細胞;I為巨幼樣變多核幼紅細胞(瑞氏-吉姆薩染色,×1 000)。
MDS是一組起源于干細胞的髓系異??寺⌒约膊。怨撬锜o效造血為主要特征,患者常表現(xiàn)為1~3系血細胞減少,易進展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1]。MDS患者構(gòu)成以中老年為主,兒童MDS則臨床較為少見。HPS是各種原因?qū)е碌娜硇匝装Y反應并伴有嚴重臨床癥狀的綜合征,又稱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HLH),表現(xiàn)為患者組織細胞噬血功能亢進,病情較為兇險,特別是兒童患者往往進展迅速、預后較差[3-4]。EB病毒感染是病毒相關(guān)HPS最常見的誘因,兒童患者多見[3]。
噬血現(xiàn)象在MDS中并不少見,劉永春等[5]分析了25例臨床確診的MDS患者骨髓象,發(fā)現(xiàn)其中有5例患者可見噬血現(xiàn)象。KIM等[6]報道了1例8歲韓國女性患兒因高熱、癲癇就診,確診為MDS合并HPS,患兒同時伴8號染色體三倍體異常核型,但EB病毒DNA檢測結(jié)果為陰性。該患兒在經(jīng)過40 d治療后,因多器官衰竭及休克最終死亡。然而,MDS合并EB病毒相關(guān)HPS兒童病例,目前國內(nèi)報道甚少。
外周血三系血細胞減低及骨髓象各系血細胞病態(tài)造血現(xiàn)象是MDS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同時,兒童MDS屬排他性診斷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AA)及AML是需與MDS相鑒別的主要疾病[2,7]。本例患兒以持續(xù)發(fā)熱就診,伴肝功能損傷、支氣管肺炎及低蛋白血癥,病情危重。血常規(guī)示外周血全血細胞減低,骨髓象分析可見三系明顯病態(tài)造血,同時骨髓象與骨髓活檢結(jié)果均未提示AA及AML,符合MDS特征。
患兒未檢測到HPS相關(guān)基因異常,但其伴發(fā)熱及肝脾明顯增大,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明顯增高,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減低,血清鐵蛋白及白細胞介素-2受體水平明顯增高,NK細胞活性降低,同時骨髓象可見噬血細胞增多,完全符合HPS診斷標準[8]。PCR檢測結(jié)果示EB病毒陽性,提示該患兒可能為EB病毒感染相關(guān)HPS。
HPS總體治療原則為抑制全身炎癥反應并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本例患兒依據(jù)HLH-1994方案誘導治療包括地塞米松、VP-16及靜脈丙種球蛋白,結(jié)合保肝、抗病毒、抗感染及相關(guān)對癥治療,患兒C反應蛋白顯著下降、肝功能改善的同時,HPS相關(guān)體征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均明顯改善,但患兒貧血及骨髓象粒、紅、巨三系病態(tài)造血無明顯變化,符合MDS臨床表現(xiàn)。而異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兒童MDS的療法,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劑、維生素B6等[2,7]?;純撼鲈汉蠹议L拒絕返院繼續(xù)治療,后未規(guī)律隨訪,因此未能觀察到該患兒的轉(zhuǎn)歸與預后。
綜上所述,本例MDS伴噬血細胞綜合征患兒臨床較為少見,因此可為該類患兒的診療提供一定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