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芳
(甘肅省武威鐵路中學,甘肅武威 733009)
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更需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是重要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融入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融合多種教學模式。課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實踐中來,從而使得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學習的自信心,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語文課堂教學形式要豐富多樣,課堂要能夠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尊重學生個人的學習觀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盼,若想提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教師需要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結構。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素養(yǎng),不僅要學習所教學科知識內容,對其融會貫通,對于其他領域方面的知識也要有所涉獵,從而保證學生能夠獲取各領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見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表率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知識創(chuàng)新,課堂中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專業(yè)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尊重學生個人觀點和看法,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為學生全心學習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同時,也要注重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是教師教學的第一步,只有具備充足的興趣,學生學習才會更加投入,在學習過程中才會有所思考,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提升學生個人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老舍先生《濟南的冬天》一課時,教師首先要給學生介紹作者老舍先生,讓學生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經(jīng)歷,并且通過老舍先生的文章創(chuàng)作特點進行本文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融入課堂學習內容中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前針對文章作者進行深入研究,教師首先要了解相關作品,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的情感,從而在正式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介紹文章作者的信息。接下來引導學生學習文章內容,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讓學生體會文章作者筆下的濟南冬天的景象,借助多媒體教學通過配音朗誦以及濟南的冬天圖片展示促使學生融入課文內容,增強學生的個人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作者的情感,提升學生個人的理解能力。與此同時,在教師的步步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相關的知識,掌握相關方法和技巧,從而提升學生個人的學習熱情。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只選擇一種教學方法,而是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并且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情況選擇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隨著社會進步和發(fā)展,教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進行更新和創(chuàng)造,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已經(jīng)能夠接觸到多領域方面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對于現(xiàn)代課堂教學有著新的期盼。傳統(tǒng)的講授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很難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難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不斷融合多種教學模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并且鼓勵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進行相關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不斷通過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提升學生主動分析、提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模式如果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高效理解課堂內容,同時也可以適當進行思維的擴展,聯(lián)系個人的生活實際進行知識應用,真正使得教育教學達到應有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風箏》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風箏的實物進行課堂導入,語文課堂出現(xiàn)風箏一定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此時再進行教學內容的開展,學生就會很快投入課堂學習。教師通過講解文章知識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思考,讓學生找一找魯迅先生對于弟弟嚴苛的表現(xiàn)與后來對弟弟態(tài)度轉變的句子,讓學生進行分析,同時讓學生找出魯迅先生態(tài)度轉變的具體原因,通過問題的深入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學習,理解文章內容,同時能夠體會到魯迅先生文章中表達出來的個人情感。教師在課堂結束后也可以給學生推薦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比如《朝花夕拾》《吶喊》,等等,讓學生通過課內文章進行課外閱讀擴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個人寫作能力,學生閱讀積極性一旦得到激發(fā),在接下來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就會產(chǎn)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學生產(chǎn)生學習成就感。
新課改下的教學要“以生為本”,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教學服務的主體,教師教學要想促進學生進步和成長,教學活動就要以學生為核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恰當?shù)剡x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在語文學習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深入學習提升個人的語文學習效率。語文課堂只有主動將教師、學生、教材三者建立聯(lián)系,才會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在三位一體融合教學過程中獲得充分發(fā)展,更好地發(fā)揮三者的作用。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中傳授的教學內容才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更加方便,學習效率會進一步得到提高。由此看來,通過三位一體的教育改革,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將精力投入語文學習中,防止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干擾。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在接下來進行練習檢測時,學生就會更好地進行知識的遷移,提升個人的成績。另外,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靈活調整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
例如,在學習《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讓學生分別給自己提出疑問,通過閱讀文章和深入分析解答疑問,倘若通過個人努力無法解決,在接下來的課堂討論交流環(huán)節(jié)可以師生共同解決相關問題。學生也許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本課題目“爸爸的花兒落了”在文章中出現(xiàn)過多次,那么文章的題目具體有幾種含義。這一問題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全文,幫助學生體會文章作者的情感,確立文章的宗旨,在接下來進行深入研究學習時,能夠幫助學生在文章中心主線上進行深入探究,防止學生出現(xiàn)跑題的問題,抓住中心主旨進行課文深入理解,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再接下來教師可以分別讓學生找一找文章中有關動作描寫以及環(huán)境描寫的內容,讓學生能夠不斷通過文章閱讀提升個人的理解分析能力,通過對某個字詞的分析,闡釋文章作者的寫作目的,體現(xiàn)文章中心主旨。由此看來,通過詳細的文章分析學生也能夠對文章脈絡以及表達方式更加理解,此時再回答開始的問題,即文章題目有怎樣的作用時,學生就能夠自主回答:題目一語雙關,一方面說爸爸的花兒落了,另一方面也暗指父親的去世,從而能夠表達出作者對于父親的依戀之情,體現(xiàn)了濃濃的父女之情。通過探究分析式的教學,有助于學生對問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過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關注是學生成長進步的關鍵因素,學生敢于表現(xiàn)、勇于發(fā)言,很大程度來自教師的鼓勵。因此,在語文課堂中,教師不僅需要傳授學生語文學習方法,激發(fā)其語文學習熱情,而且還要時刻關注學生,對于學生的進步,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這可以成為學生學習前進的動力。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是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尤其重視來自家長和教師的肯定,關注外界的評價。當自己獨立學習而產(chǎn)生某些進步時,更加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這會使得學生的成就感增強,進而成為學生前進的不竭動力,并且不斷幫助學生將外在學習動機轉化為自身前進的動力。比如,在語文口語交際學習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言,與其他學生相互討論交流,在相互探索學習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這對學生幫助很大。
自主學習能力是對學生的一種考驗,教師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意識,能夠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進取心,不斷為個人創(chuàng)設新的目標并且朝著心中的目標而努力,這就是教育真正對學生起到作用。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鼓勵和支持,教師需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看待學生,理解學生的處境,及時給學生施以援手。初中生正處于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發(fā)展過程中難免會犯錯,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了解學生的困難處境,及時幫助學生渡過學習難關,給學生提供教學指導,建立與學生之間的信任,一方面有助于師生關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錯誤和不足,積極改正。教師對學生評價時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表揚不要過于刻意,否則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學生一旦對教師產(chǎn)生對立情緒,就會使得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產(chǎn)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近期情況,才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例如,在學習《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場景的模擬練習,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切身體會當時的場景,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體會到文章作者的情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從而保證學生學習更加高效,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掌握大量的知識。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深入了解文章作者的寫作風格,體會文章作者勾畫出來的人物形象,通過前面的角色扮演練習,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中父親和我的心理情感變化,從而增強學生的共情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進行培養(yǎng),教師要讓學生能夠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通過自主探究和學習解決問題,從而有助于學生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內容。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才會起到應有的效果,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才會有所提升。同時,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需要教師進行及時鼓勵,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同時注意指導學生的不足之處,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漸產(chǎn)生自信心。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就會減輕語文學習心理負擔,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這同時也有助于師生良好關系的建立,這樣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就會起到良好的效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得以提升。教師在進行語言表揚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提升語言藝術,以一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成長。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既是現(xiàn)代教育對學生的新要求,也是新時代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新需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進行應用,也會影響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同時在學生個人的生活過程中也會有所受益。自主學習是學生潛移默化形成的一種學習習慣,需要教師進行長期引導。語文課堂語言性內容較多,教師需要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個人思維,讓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個人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從而促使學生不斷健康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進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