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全媒體時代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與建議
——對比官方媒體、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人才渴求偏向

2023-01-09 10:08鄭奧瑩
中國傳媒科技 2022年3期
關鍵詞:人民日報社人才內容

鄭奧瑩

(北京工商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北京 102401)

1.全媒體的定義與特征

1.1 定義

全媒體中心是當今傳媒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童子問易》一書中提出了關于“全媒體”的定義:“所謂全媒體,就是數和象在天、地、人之間變動和周流而建立的備包有無的媒體形式?!边@個定義實際上十分抽象,雖然學界還未給出全媒體的官方概念,但人們無時無刻不身處于“全媒體時代”,生活在全媒體時代的人們也許同樣能給出解釋。

全媒體指的是通過傳統(tǒng)的報紙、廣播、電視,與新興的互聯(lián)網等傳輸渠道,將內容以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最終達成用戶能夠通過廣播、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終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從而實現隨時隨地掌握新聞動態(tài)目標的一種新型媒介生存方式。

1.2 特征

全媒體是一種全新的媒介形態(tài)和傳播手段,也是一種新潮的運營模式和銷售方式。實際上,全媒體囊括了以上所有特點,探討全媒體的特征要從信息的傳播者、接收者兩方面綜合研究。

從信息傳播者的角度來看,全媒體傳播具有全面性。全媒體傳播將傳播技術、內容、傳播形式和手段、營銷方式等進行全方位整合、從而形成一個不同的媒介載體形式、內容形式,以及技術平臺互相融合的技術、內容、渠道、營銷等的集成體。[1]全媒體傳播不僅能通過多種類型的終端接收信息,同時還充分調動人的感官,使人們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多途徑立體感知。所以,全面性也是全媒體傳播的核心意義。

全媒體傳播還具有集成性特點。傳統(tǒng)的新聞傳播方式是由新聞的生產環(huán)節(jié)決定的,是一種線性的、較為繁瑣的傳播模式。從在新聞一線采集信息、編寫成稿、審核、排版、發(fā)布,其生產周期較長。全媒體的出現將傳播方式更新為由受眾需求決定。例如“背包記者”這一角色,將新聞的采編發(fā)通過個人獨立完成并及時發(fā)布,大大增強新聞的時效性,滿足了受眾需求。

從信息接收者的角度來看,全媒體具有針對性?!胺直娀笔敲襟w的傳播目標之一。算法的出現對新聞傳播領域造成了強有力的沖擊,受眾接收信息的思維變得越來越“懶”,媒體需要將個性化的消息分發(fā)給不同喜好的受眾,從而最大程度上地增加用戶的黏性。全媒體傳播的發(fā)展,受眾市場被不斷細化,新聞推送不僅及時,而且具有針對性。從各種新聞客戶端的首頁工具欄目就可以看出,以人民日報客戶端為例,其首頁工具欄有28種不同的頻道。這些頻道不僅是根據新聞的宏觀內容進行分類,例如問政、社會、文化、教育等,還有根據媒介形式的分類,例如刊載短視頻的“視頻”欄目、以圖片報道為主的“鏡頭”欄目、以轉載新華社發(fā)布的中央文件為主的“文件”欄目等等。構建全媒體傳播的目的便是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形式,滿足不同年齡階段、職業(yè)層次的受眾需求。

2.新傳播形式下媒體人才需求異同

全媒體傳播時代悄然來臨,各大媒體首先在自身發(fā)展上進行改革。沖破紙質媒體的傳統(tǒng)屏障,開始在報網合一、臺網合一、移動傳播、建設新媒體傳播中心上大力發(fā)展。所以,新形勢下對于媒體人才的需求同樣發(fā)生了轉變,單單只掌握一門技術無法擔負起全媒體傳播時代下新聞人的重任。

多方尋找之后,能找到的近三年的各新聞媒體的招聘啟事仍然十分有限,新浪與騰訊僅能找到2019—2020年的招聘啟事。

2.1 官方媒體——以人民日報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例

人民日報社在新聞媒體界的權威性極高,是一切心懷理想,熱愛新聞事業(yè)的人向往的高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則是最權威的電視臺,電視臺內部人才濟濟。本次分析列舉了人民日報社2017—2019年的招聘啟事與中央電視臺2017年、2018年和2020年的招聘啟事。

首先,人民日報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此類主流媒體對于相關專業(yè)人才學歷的需求均要求在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在英語學習方面,均需要通過英語四六級作為語言能力水平的等級認證。其中,人民日報社招聘的共36個崗位中有19個崗位僅接收碩士研究生以及以上學歷。這些崗位所負責的主要工作內容以外派、外語采編、管理、醫(yī)學采編和計算機技術等以媒體、互聯(lián)網相關知識為主。主流媒體的報道范圍相當廣泛,對報道的內容專業(yè)性、形式新穎性、傳播時效性的要求都非常高,高強度的報道頻次要求主流媒體從業(yè)者不僅知識要足夠專業(yè),其業(yè)務能力也必須達到行業(yè)頂尖水平。所以他們更加注重對于相關領域專業(yè)人才的招賢納士。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則沒有額外的學歷相關要求。

其次,人民日報社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都需要各種專業(yè)的人才,并且文理兼收。在人民日報社預招聘的100名人才中,涉及采編業(yè)務部門、綜合管理部門招收有13名來自非文學大類專業(yè)學科。這些學科以經管類專業(yè)、法律類專業(yè)、計算機類專業(yè)為主。中央電視臺在2017年與2018年的招聘范圍與人民日報社相似,在2020年招聘人數中,需要內容運營38人,技術崗位21人,項目管理9人,職能類4人,產品運營2人,市場營銷1人。與人民日報社不同的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更需要大量懂得新媒體傳播規(guī)律的技術人才,大量的內容運營工作者需要對市面上每一種新媒體傳播平臺的傳播規(guī)律、用戶畫像、平臺內容、內容呈現形式等熟練掌握,即使是投送同一主題的新聞消息,也必須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另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也需要熟練掌握各種計算機語言的人才,還需要熟悉網絡安全知識,他們?yōu)槠脚_的維護,信息傳播的實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是在以數字傳播方式為主的當下,內容本身固然重要,但是技術對內容的加持才能實現對受眾的精準投喂,實現新聞信息價值的最大化。

最后,人民日報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十分看重招聘人才的政治立場。人民日報連續(xù)三年提出應聘人需要政治立場堅定,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擁有高遠的人生和職業(yè)理想,同時還要熱愛黨的新聞事業(yè)。中央電視臺則強調應聘人需要政治合格,身體健康,積極上進,熱愛電視新聞事業(yè)。如果擁有黨員的身份,將是在求職應聘過程中的十分穩(wěn)妥的“加分項”。這也是當下大學生,尤其是未來想從事新聞媒體行業(yè),并進入頂尖主流媒體的大學生群體力求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政治面貌的直接原因之一。由此可見,政治立場堅定,政治意識正確是官方媒體選擇人才的重要考量標準。

2.2 互聯(lián)網企業(yè)——以新浪、騰訊為例

新浪、騰訊與上文所講的人民日報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事業(yè)單位的性質不同,它們屬于私營企業(yè),屬于中國四大門戶網站。首先,新浪與騰訊需要對互聯(lián)網極度敏感的人才,急需新媒體類型人才。這兩家企業(yè)都是以互聯(lián)網起家,并且發(fā)布信息的渠道也基本上依靠于互聯(lián)網。騰訊在招聘啟事中明確提出:應聘人應該是熱愛互聯(lián)網,是互聯(lián)網的重度用戶。新浪則提出:競聘者要有網絡媒體從業(yè)經驗,并且增加微博運營招收名額。所以,如果要是想應聘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內容運營工作,年輕化的視野與心態(tài),火熱的互聯(lián)網信息敏感度是必備條件。

其次,新浪與騰訊注重人才的“T型”模式培養(yǎng),即深度學習一門專業(yè),廣泛了解多門專業(yè)。新浪和騰訊下設的傳媒部門劃分細致,涉及娛樂、財經、科學、教育等等。例如新浪在2019年和2020年的招聘啟事中都招收財經編輯,2020年新增科學新聞編輯、教育編輯等。在招聘內容編輯崗位時,新浪明確表示,內容編輯(與公募基金相關)只招收數理、經濟學士或以上學歷。由此看出,它們需要的媒體內容領域從業(yè)者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素養(yǎng)、新聞的敏銳度和強硬的編輯基本功,更需要在其他領域有所涉獵。

最后,新浪與騰訊青睞具有運營“娛樂化”內容潛力的應聘人員。與官方媒體不同,互聯(lián)網企業(yè)旗下的內容生產會向娛樂新聞傾斜?!岸獭⑵?、快”的內容在市場上最受用戶的歡迎。騰訊在2019年與2020年一直保留短視頻直播動漫類崗位,具體要求是:“熱愛互聯(lián)網,年輕化娛樂性互聯(lián)網產品的重度用戶,話題感強,喜歡娛樂,熱點敏感度高,腦洞大,創(chuàng)意多?!毙吕藙t專門開辟時尚編輯、時裝編輯、娛樂垂類內容合作經理與游戲垂類內容合作經理的職位,注重娛樂專門化的傳播。

2.3 總結與分析

雖然主流專業(yè)的官方媒體和互聯(lián)網企業(yè)在應聘內容從業(yè)者時,對學歷、政治面貌和素養(yǎng),以及專業(yè)方面要求各不相同,但一致的是——需要“復合型人才”?!皬秃闲腿瞬拧敝傅氖窃趯W㈠憻捵约盒侣勀芰Φ耐瑫r,培養(yǎng)多方視野。即“T型”人才,專注于一個領域深挖,并兼具廣泛的知識儲備量和多領域內容的理解能力。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聞人要有廣闊的知識面和綜合能力。不論是財經、教育、娛樂,還是科學科普,內容生產者們都要了解最新信息;不論是采訪、攝影、撰稿還是視頻剪輯,都要具備基礎的操作能力。如此,才能在日漸競爭由“激烈”發(fā)展為“慘烈”的傳媒行業(yè)擁有強大的競爭力。[2]

3.針對高校培養(yǎng)新時代全媒體人才的建議

據2013年統(tǒng)計數據,我國有1080個新聞傳播類本科專業(yè),分布在637個學校;93所學校設有新聞傳播碩士點,17所院校設有一級博士點,在校大學生約20萬人;有近5000名在校專職教師服務于新聞傳播教育。到2015年,開設新聞傳播類專業(yè)的高校增加到681個,專業(yè)分布點增長到1244個,短短兩年中就增加了164個,在校本科生也增加到23萬人。[3]

眼看新聞傳播成為熱門行業(yè)的時候,2020年5月,清華大學宣布取消新聞傳播專業(yè)本科的消息轟動一時?!靶侣劅o學論”是不是被市場默認了?其他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對于新聞準確性的把握更好?諸如此類的疑問涌上人們的心頭。新聞學出現的“危機”恰恰折射了在全媒體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新聞人才的問題。培養(yǎng)新聞人才要從高校本科抓起,針對這一問題有以下建議可供日后高校重撰培養(yǎng)方案時參考。

3.1 全媒體思維——創(chuàng)新思想

在全媒體的沖擊下,“廣播電視+新媒體” 與 “紙媒+新媒體”的思考模式已經不再受用。高校應該注重培養(yǎng)新聞學生的立體思維——全媒體思維。[4]首先,高校的學生應該意識到媒體融合的趨勢,學校也應該為學生提供學習各種能力的條件,例如數據新聞、可視化技術、全媒體語境下采寫、視頻剪輯渲染等技術工具,將文字、視頻、音樂和技術融合打造全媒體新聞。不少高校已經有了屬于新聞專業(yè)的實驗室,例如迷你演播廳、全媒體實驗室等等,既要抓緊培養(yǎng)學生的采寫編評能力,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攝影、剪輯、主持等能力。另外,高校應該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工具和實踐機會,與相關企業(yè)簽訂合作協(xié)議,免費為學生提供排版設計工具、剪輯編輯軟件等。

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創(chuàng)新思維。現在是“后真相”時代,作為未來的媒體從業(yè)者,眼見為實,明辨是非,不輕易片面地下結論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提升成績固然重要,理論是指導實踐的有效工具。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行業(yè),學生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離開圖書館的“安樂椅”,要跳出歷史的藩籬,多看新時代的新聞案例,多學習全媒體環(huán)境下的采編技術和新聞制作技術。自己也可以動手實踐,通過操作技術性的工具,例如編程語言、可視化工具、Dreamweaver等制作新聞頁面,感受全媒體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性。

3.2 高校傳媒——實踐先行

對于大一、大二的學生來說,一般會以先學習理論知識為主,等到大三的時候再進入各種單位實習。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因為它教會學生以史為鑒。但我認為,新聞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實踐工作越早做越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唯有通過親身操作、實踐才能發(fā)現學生在新聞工作的不足,從而及時改正。

高校傳媒就是一個極佳選擇。雖然比不上大眾傳媒廣泛的受眾面,但是高校傳媒能夠做到“全”。通過建立學生通訊社,既保留了傳統(tǒng)媒介中的報刊、廣播電視,又新加入短視頻平臺、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端口,給予學生更多選擇也能鍛煉學生的能力。比起進入大眾媒體,高校傳媒是一個穩(wěn)妥的“過渡”。 高校傳媒是學校自辦,受眾對象也是在校教師與同年齡學生,所以傳媒部的學生更加了解受眾需求。不僅能夠輕松上手,而且從身邊事取材,更能讓學生貼近受眾,獲得認同感,增加自信心。通過大一、大二的兩年鍛煉,等到大三正式進入大眾媒體實習時,學生能夠減少碰壁次數,事半功倍。

3.3 雙學位、跨學科——拓展視野

全媒體意味著復合型,新聞人也要精通“十八般武藝”。僅有新聞專業(yè)的知識早已滿足不了受眾市場的需求,所以高校更應為學生提供學習跨學科知識的機會,獲取雙學位的機會。讓學生在人才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高校既可以將學校特色學科教授給新聞學子,也可以為新聞學子廣開知識的大門,經濟、藝術、小語種、計算機、物化生都是不錯的選擇。學習兩門專業(yè)一定程度上會給學生增加壓力,但希望高校仍要向新聞學生普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拓寬視野,多學一門技能,為自己的成長道路加分。

4.總結

交互化、綜合化、立體化已經成為新聞業(yè)的發(fā)展趨勢,而新聞人才也應該緊隨全媒體發(fā)展的潮流,不能放松對自身技能的鍛煉。在這樣一個新時代,機遇越多,挑戰(zhàn)越多,競爭越激烈。想要進入媒體行業(yè)的學生們,他們既可以選擇成為主流媒體中的一員,也可以選擇在互聯(lián)網企業(yè)散發(fā)自己的青春活力,或者是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自媒體賬號或平臺。但前提是,要將自己盡量打造成多元化的復合型人才,這便是高校與學生自身都要去為之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歡
人民日報社人才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zhàn)”
主要內容
從人民搜索離職自主創(chuàng)業(yè)
鏡頭
永遠的遺憾——深切懷念不曾謀面的人民日報社原總編輯范敬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