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儒釋道三個要論異同之東坡灼見

2023-01-06 07:22余彥文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仁政仁愛孟子

余彥文

(黃岡市地方志辦公室,湖北 黃岡 438000)

蘇公自幼秉承家教,精研諸子百家,兼攻釋道,進而糅合諸學,化為己有,修真養(yǎng)性,擴胸壯懷,開拓眼界,洞明天、地、人、物之大道。畢生以儒學為宗,釋道為用,虔心為國為民謀善舉,作善事,無私寡欲,培德開慧,才學奔放,創(chuàng)造前匹賢達、后少來者的文學藝術珍品。他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豐厚,長供后世學習、探研的思想、道德和超拔的創(chuàng)新精神展現在方方面面。

蘇公詩文著述涉及儒釋道學的認知與表述非常精辟、獨到,對后學的啟迪作用極大。北宋之前,儒釋道本身流派不少,研究者所持異見頗多。他用三言兩語將這種人文現象說得明明白白。如在《祭龍井辨才文》中說:“孔老異門,儒釋公官(家)。又于其間,禪律交攻。我見大海,有南北東,江河雖殊,其至則同。”又在《仇池筆記(上)》跋其弟子由《老子解》言:“使戰(zhàn)國時有此書(指《老子解》),則無商鞅、韓非;使?jié)h初有此書,則孔、老為一;使晉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二?!?/p>

前文意謂孔子、老子各立學術門庭,儒學、道學分為兩家。又在佛家中的禪宗與律宗以慧能為代表持“頓悟”觀,以神秀為代表持“漸悟”觀互相攻訐。但是,我們看看大海吧,雖分南海、北海、東海,但這三海之水是相融的。各個海域的大小江河,統(tǒng)統(tǒng)流入大海之中。后文意謂假使戰(zhàn)國、漢初、晉宋時有《老子解》這部書,便沒有政治家、法家、儒家、釋家、道家的紛爭。蘇公如此善用看得見、感覺到的事例闡明儒釋道三教殊途同歸,統(tǒng)為行善、安國、安邦、安民的道理。學識超越不少前賢。

蘇公對三教三個要論異同之辨析,可具體從以下三方面理解。

一、仁愛論

對于“仁”的含義,辭書、經書與儒釋道三家表述不一,儒家將“仁”推演最廣。

辭書解釋:“愛人無私者謂之仁……憐惜愛護人者謂之仁?!薄抖Y記中庸》解釋:“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币庵^仁者對人的最大親善關愛。

樊遲問何以為人,“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又問何如愛人,孔子答:“愛人以德?!辈⒄f:“惟人者,能好(愛)人,能惡(憎恨)人?!保ā墩撜Z·里仁》)意謂敬愛有德性的人,憎恨缺德的人。顏淵問何以為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意謂克制自己的妄念和非禮行為,遵守公共禮儀規(guī)則。從而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子張問行仁有哪些要點,孔子回答:“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恭、寬、信、敏、慧?!保ā墩撜Z·陽貨》)意謂(君王)能將恭敬謙讓、寬容忠恕、信用守誠、敏事慎言、慧心懿普行天下,方可實現真正的仁。

孔子后輩儒家在五字之外添加智、勇、忠、義、恕、孝、悌七字概念,使以“仁”為中心的道德范疇包涵甚廣。孔、孟二圣把仁愛、仁政作為實現王道,治國平天下的崇高理想。怎樣實施仁愛呢?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保ā墩撜Z·雍也》)意謂自己欲立足于世,要讓他人立足于世;自己顯達,要讓他人顯達。子貢問仁的實行方法:“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意謂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強行讓他人做。

孟子將孔子之“仁”拓展為“仁義”,合為人心之路:“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保ā睹献印じ孀印罚┛鬃赢吷鸀椤叭蕫邸倍┙逃握f,孟子畢生為“仁義”而奔走呼號。孔孟作為儒家開創(chuàng)奠基者的政治主張是以“仁愛”“仁義”為主旨廣施“仁政”。孟子還提出施“仁政”的標準說:“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 (指重視農桑),壯者以假(長)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長上(指國事)……?!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纱丝芍?,孔、孟及其門人如何看重“仁愛”“仁義”“仁政”。

釋家不直講“仁愛”“仁義”“仁政”,而用不動情感的佛語勸善教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我佛本于慈悲為懷,普度眾生”。釋家弟子堅持忍受打擊,忍受苦痛,忍耐世俗物欲,不生仇怨、憂慮,與世無爭,悠然自樂。自身戒“色”“名”“利”,同時勸告他人力戒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引起的非禮、非法、非分貪戀、索取、謀求、占有、享受等行為。這樣便可讓大眾相親、相敬、相愛,達到人世的安樂。

道家從“心”上講“仁愛”“仁義”“仁政”。老子說:“圣人無常心(即無我之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意謂圣人沒有以我為轉移之心,而又以百姓為至上之心。他時時處處思百姓之所思,以百姓之宿愿為宿愿,以百姓之苦樂為苦樂,真心實意關懷大眾。他認為大德之士擺正“我”心,超然物外,明了物理,一不為物欲所累,二不計毀譽,超越苦樂。亦希望治國執(zhí)政者將百姓放在心上,關懷百姓疾苦,保百姓平安壽福。

從以上引文可見,儒釋道對“仁愛”的表述雖有別,但主旨相同。那么,蘇公又是怎么以儒家為宗闡述儒釋道的“仁愛”論呢?他用釋家的“慈悲忍憂”,道家的“清凈、虛明、慈儉”詮釋印證儒家的“仁義勇智”。

他說:“慈近乎仁,悲(憐憫同情)近乎義,忍近乎勇,憂(深層思考)近乎智。四者似之(意思相近),而卒(終于)非也。有大圓覺(大徹大悟大智慧者),平等無二。無冤故仁,無親故義,無人故勇,無我故智……此四者本無(虛幻),有?。ㄇ螅┯袇T(止),故仁義勇智取之無竭。”(《觀世音菩薩頌并引》)其大意是“慈悲忍憂”雖與“仁義勇智”相近,但不相同。只有菩薩心腸的人,方能平等地對待大眾。他無私欲、親疏、障礙、執(zhí)見,故而稱之仁、義、勇、智。這四者雖然與儒家崇尚的道德相似,但須據情而作而止。如果這四者虛幻,但要求取它時卻不匱竭。

他又說:“道家者流,本出于黃帝、老子。其道以清凈無為為宗,以虛(空)明應物為用,以慈儉不爭為行。合乎《周易》‘何思何慮’,《論語》‘仁者靜壽(長久)’之說……?!保ā渡锨鍍ο楸罚┢浯笠庵v,道家之學由黃帝、老子開創(chuàng)。它以清靜無為而無所不為為宗旨,以空明通透的心眼看待世間萬物,以慈愛儉約不與人爭名奪利比高下的心態(tài)為行為準則。這符合《周易》的沒有什么想不通、看不透而招致憂慮,亦符合《論語》的仁者得人心而清靜長久。

蘇東坡這兩段論述把三家的“仁愛”思想特質講透了。坡公融合三家的“仁愛”思想,表現在為官力行仁政,為民親親仁政,常用文學藝術謳歌仁政,書寫仁政,評詰諷喻不仁的執(zhí)政者。他的“仁愛”鎖定在民眾的苦樂上,曾以“憫農心尚在”的詩句表現他時時與民休戚相親。為官時,他曰:“吏民莫作長官看,我是識字耕田夫”(《贈王慶源詩》句);為民時,他曰:“我雖窮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次韻孔毅父久旱……》);他期望:“風調雨順百谷登,民不饑寒為上瑞”(《荔枝嘆》);他痛擊不顧民艱的帝王、高官:“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荔枝嘆》);他為農人鳴不平:“千人耕種萬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閑”(《和子由蠶市》);他嘲諷裝模作樣、施行苛政的官吏:“豈是聞韶(韶樂)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但令黃犢無人佩,布谷何勞也勸耕”(《山村五絕》)“如今風物不堪畫,縣吏催錢夜打門”(《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

蘇公傾注于農,在謫居黃州之前就按儒家仁政愛民的清官標準和傳統(tǒng)“農本”思想竭力施惠于農。諸如賑天災,修水利,重農時,保農耕,減輕農民賦稅。他反對王安石變法中損農的條款,但贊成水利法、方田征稅法。其直接歌農、憫農的詩詞有《鴉種麥行》《三村五絕》《吳錫道中戲水車》《吳中田婦嘆》《浣溪沙徐門(徐州地)石潭謝雨 》詞五首。其詞表現愛農鄉(xiāng)、愛農人、愛農事的情感十分強烈。他躬耕黃州東坡、黃泥,穿農衣、拜農師、從農教、做農夫、順農時、充牛醫(yī),虔心與農人同生息、共甘苦。時作《東坡八首》之五:“農夫告我言,勿使苗葉昌。君欲富餅餌,要須縱牛羊。再拜謝苦言,得飽不相忘?!薄遏~蠻子》寫道:“破釜不著鹽(無鹽可著),雪鱗芼青蔬?!薄饵S泥坂詞》又寫道:“感父老之呼覺兮,恐牛羊之予踐?!?/p>

“烏臺詩案”搜羅的多半是蘇公心系農民,關懷農瘼,官府濟不力之作。其如:“民?。嚯y)何時休,吏職不可越”(《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三年東方旱,逃戶連欹棟。老農釋耒嘆,淚入饑腸痛”(《除夜大雪……作》)“保甲連村團未遍,方田訟牒紛如雨……況復連年苦饑饉,剝嚙草木啖泥土”(《寄劉孝叔》),“磨刀入谷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如此等等,足見蘇公的真切仁愛。

二、性命論

人之“性命”學說儒釋道各持其見,尤以儒家說法最多,論辯最顯,亦最易懂。釋道論說幽深,然少偏頗。蘇公敢于挑戰(zhàn)前賢,發(fā)表灼見。

儒家首創(chuàng)人孔子以“仁”為核心論說性命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篇》)意謂人在襁褓嬰孩時本性并無多大差異,后天的教育與環(huán)境陶冶使之改變甚大。人命是怎來的?孔子以自身的經歷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無偏差)。” (《論語為政》)還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笨鬃诱J為,人命是天定的。不過他的行動與其“天命”論并不完全一致。他好學、誨人、樹德、崇禮、愛民、惡邪惡、推善政,主張自強不息,游說勸善,樂為人謀,成已成人,積極進取而并非消極地“聽天由命”。所教的“七十二賢人”皆為后世的榜樣。故后世尊稱孔子為“大成至圣先師”。

孔子的孫徒孟子繼承他的性命說,明確提出性善論:“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保ā睹献印じ孀印罚┯终f:“(人)皆有怵惕(驚恐)惻隱(悲痛不忍)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本性之源)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上)意謂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故而仁、義、禮、智是固有的,不是外鑠的。

與孟子同時代的政治思想家荀子(字卿)同孔、孟的性善論相反,他認定人性生來就“惡”,“其善者偽也”。要造出“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的禮法教育環(huán)境,方可變“惡”為“善”。同時反對“天命”論,認為天道是自然法則,人可“制(掌握自然法則)天命而用之”,乃可改變命運。

漢代哲學家王充、揚雄又認定人性“善惡混”(有善有惡)。但“人之性善可以為惡,惡可以變?yōu)樯啤保ㄍ醭洹墩摵狻ぢ市浴罚?。變性之法在于環(huán)境教化。唐代韓愈將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信奉“上智下愚”之論。

蘇公之人性論說則與上論相左。他言孔、孟二圣和荀、王、揚、韓四位名家之論都有偏見。所偏之一,將“性”與“情”混為一團;之二,把本性與才氣煮為一鍋;之三,只標其新異,未求其精密;之四,偷換了概念,錯認了范疇;之五,誤認人之本能為本性。下錄蘇公幾段論辯,無一不教人折服。

“荀(若)性而有善惡,則夫所謂情者,乃吾所謂性也(是我所說的性)。人生莫不有饑寒之患,牝牡(男女)之欲,今告乎人曰:饑而食,渴而飲,男女之欲,不出于性,可乎(行嗎)?是天下(人)知其不可也”(《揚雄論》)。

“圣人以其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御(控制),而知乎(言其為)善,小人以是(此)七者御之,而知乎惡者(又怎么講得通)。性之所能(本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不是人之本性)也。且夫(再說)言性者,安(豈能)以其善惡為(論定)哉”(同上)。

“昔者以善為性,以為至(說到家了)矣,讀《易》而后知其非也……夫善,性之效(效應)也。孟子不及見性(本質)而見乎效(應)……性之于善,猶火之熟物(食品)也,吾未嘗見火,而指天下的熟物為火,可乎?夫熟物則火之效也”(《東坡易傳·系辭傳上》)。

“荀卿獨曰:人性惡。桀、紂,(惡)性也。堯、舜,(善性)偽也?!纱擞^之,意(想)其為人必也剛愎不遜(謙讓),自許(自以為是)太過”(《荀卿論》)。

“昔之為性論者多矣,而不能為一。始孟子以為善,而荀子以為惡,揚子(揚雄)以為善惡混。而韓愈者又取乎三子(指孟、荀、揚)之說,而折之(折中)孔子之論,離(離開)性以為三品,曰:‘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與下愚不移(改變)’……嗟乎,(韓)未知乎所謂性者,而以夫才者言之”(《揚雄論》)。這一段意謂韓公認定的“智”與“愚”屬才情范疇,未講性的本質,混淆了“才”與“性”的概念,他不及蘇公說得明白準確。

三、和合論

和合論是仁愛、性合論的核心,無和不能施行仁愛、仁政,失和必傷性命。武漢大學著名哲學教授蕭萐(shà霎)父說:“和”……反映的是宇宙萬物在運化過程中矛盾著的諸側面處于統(tǒng)一、均衡、協(xié)調、有序的狀態(tài),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呈現出相依、交感、協(xié)作互補的關系。事物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結構和功能都處于最佳的穩(wěn)態(tài),事物乃得以更新、運化、生生不已……自然界的各種災變、社會生活中的危機和苦難,人體的疾病殤夭,都是……失去“和”的調控,而導致“失和”的反?,F象。”這段話概括了“和”的重要性。

“和”為多義字,如和氣、和風、和平、和齊、和藹、和諧、和順、和美、和合、和解、和聲、和韻等美好的詞都冠以“和”。儒釋道三家都有“和”之論。道家為論“和”之最。

孔子主張把“和”字用在治國的王道上,以“禮”節(jié)制,才不至流于原則的“和”。他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保ā墩撜Z·學而》)

孟子認為做任何事情都須倚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猶以人和最為重要。他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倍偈嫱瞥缰泻椭勒f:“夫德莫于和,而道莫大于中……中和者,天下之大美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比寮掖_定以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中和態(tài)度處事為最高道德標準。

釋家雖未專題論和,然其“明心見性”的禪理,領悟自然界的根本,善化眾生,提倡眾生平等,圓融和合就是理念上的“和”。在自身修禪禮佛上創(chuàng)造和的修為,奏和的聲樂,念和的經文。在叢林內外,僧人不高聲,不置氣,不惡語,不爭財,不殺生,處處與眾生為善,維系社會和平。一些大德高僧的修為與大自然和,與眾生和,與世間和。

“和”的概念先起于音樂。西周時期的經典著作載道:“八音克諧,無相奪倫(互無),神人以和”(《尚書·舜典》);“律呂協(xié),則陰陽和……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記·禮樂》);“為樂之和,無所不諧”(《左傳》)。

及至道學創(chuàng)立,使“和”字內涵升華為“天下之達道”。老子言明其由來說:“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終日號而不嗄(shà霎,嘶?。椭粒ㄗ罡呔辰纾┮?。知和曰常(永恒),知常曰明(通透)……。”(《老子》)莊子論析“和”字說:“夫明白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樂天和者,謂之天樂……推于天地,通于萬物?!保ā肚f子·天道》)意謂道之神圣是教人明通天地人和,通化萬物之理,順其自然,走向祥和安定的美好境地。

晉代道教理論家葛洪有“非和弗(不)美”之言。蘇公在黃州創(chuàng)作以高度協(xié)和為大美的《琴詩》曰:“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元豐五年閏六月作)這首類似偈語的《琴詩》不啻為禪意十足、詩趣盎然、理性相輔的“和”論。其論說,美妙的琴聲須得最佳的琴身、琴弦,高超的琴師、琴藝,純真的琴思、琴意,嫻熟的琴指法、琴音律這八個琴因緣協(xié)調一致,和諧和順,相輔相成,和合而生。其中若有一個因素不到位,或出格,便彈不出和美的聲音來。此詩用設問的方法闡明了葛洪“非和弗美”與“群色會(協(xié)調)而袞 (gǔn滾,皇帝的禮服)藻麗,眾音雜而韶濩(huò 獲,古代宮廷美樂)美”(葛洪《抱樸子外篇·喻蔽》)論美之意——在“和”即是美,美的本質是“和”。

民間尚“和”,諺語說“和氣生財”“和藹可親”“和顏悅色”“和衷共濟”“和光同塵”“和風細雨”“家和萬事興”“國和天下太平”,又說“天不和則暴風驟雨,地不和則山崩地裂,國不和必臣分民難,家不和導致妻離子散,人身不和會疾病發(fā)生”。萬物得和而生,失和而亡??偠灾?,和合是儒釋道學的核心精要。

注 釋:

①文中引用孔子、孟子的觀點和語錄均出自《論語》《孟子》民國版,沒有出版社和出版年。

②《左傳》《戰(zhàn)國策》為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猜你喜歡
仁政仁愛孟子
磨刀不誤砍柴工
仁愛至和 篤行達慧——至和教育的理念體系與實踐體系構建
仁愛篇(上)為人撐傘
仁愛來到我身邊
孟子說仁德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愛版)教案設計
《論人民民主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