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輝,盛昳嵬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 年12 月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強調:“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盵1]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被新華社?第一觀察簡稱為“政治三力”(《習近平一個月內三提“政治三力”》)。“政治三力”雖是由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 年12 月首次系統(tǒng)性提出,但其思想實質早已貫穿中國共產黨的整個發(fā)展過程。
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不是形式和口號,而是對黨艱苦奮斗歷程的實踐總結和精神提煉,是對黨的歷史經驗的提取和下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科學指導,其最深沉的思想根基扎根在廣大黨員干部的心中,是內化于黨員干部心中的源動力與原理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斗爭起來才有底氣、才有力量?!盵2]這是對黨創(chuàng)新理論時代性的進一步闡釋,是對黨員干部掌握黨創(chuàng)新理論必要性的邏輯闡發(fā),是對黨員干部向內學思踐悟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向外增強自身“政治三力”的必要性論述。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結晶,以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筑牢黨員干部的思想基礎是增強黨員干部“政治三力”的必然要求。
以理論武裝涵養(yǎng)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內化為黨員干部強大的政治信仰和價值追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武裝全黨,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從敢于創(chuàng)新的特區(qū)精神到精準務實的脫貧攻堅精神,從萬眾一心的抗疫精神再到如今追求卓越的載人航天精神,創(chuàng)新理論催發(fā)出了創(chuàng)造性偉大成果。而諸多創(chuàng)造性偉大實踐證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黨員干部明確政治信仰、把握正確政治方向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廣大黨員干部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吸收各方真知灼見,完善自身政治素養(yǎng),努力修煉內功,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另一方面,廣大黨員干部要在保持理論清醒、堅定政治信仰的同時,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培養(yǎng)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思維,涵養(yǎng)自身政治判斷力,當好發(fā)展領頭人、做好時代把舵人。
以政治堅定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領悟力。政治領悟力是對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原則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沒有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定信念,就不可能擁有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理解和領悟,從而必定不能高效落實國家政策。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步入常態(tài)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中國治理方案日益得到世界的認同。如今中國的成就有目共睹,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相信社會主義絕不會辜負中國,中國也定不會辜負社會主義。“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中國共產黨始終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牢牢站穩(wěn)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著眼于中國基本國情,不斷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提高政治覺悟、政治領悟力。同時,中國走上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有其自身獨特性和內在契合性,所以黨號召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堅定“四個自信”,走出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道路,開辟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理論新境界。
以忠誠擔當推進黨員干部的政治執(zhí)行力。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證明,要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外化為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最終是要落實到忠誠擔當上,只有勇于擔當敢于干事才能在實踐中錘煉出黨員黨性、在挫折磨難中鍛煉黨員韌性、在一帆風順時把握黨員本性,使黨員干部勇敢迎接“四大考驗”,有效應對“四大風險”。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邁向新的趕考之路,敢于在擔當中“煉真金”、在干事中“知勁草”,著力提升黨的政治執(zhí)行力。在一次次嚴峻考驗面前,黨中央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量枘制鑿的底氣、拔山超海的力量,集中攻堅克難。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以忠誠擔當增強黨員干部政治執(zhí)行力的路上,一方面,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準擔當有為的方向、任務,摒棄動搖政治信念的享樂主義、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錯誤思想,切中其本質要害并揭露其根本謬誤;另一方面,廣大黨員干部應繼承革命先輩的風骨和品質,練就過硬的擔當本領和強大的擔當精神,不斷提升干事、擔事的本領。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黨的科學理論是指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向前推進的強大思想武器。黨員干部只有手握這項武器,正確運用,才能在發(fā)展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以理論武裝涵養(yǎng)政治判斷力、以政治堅定增強政治領悟力、以忠誠擔當推進政治執(zhí)行力,在歷史行進的邏輯中行進,在民族發(fā)展的脈絡中發(fā)展。
一百年以來黨的初心使命百折不撓、歷久彌新,點亮著廣大黨員干部的心中火炬。在黨百年風雨路程中,遇到挫折困難時,它充當點點星光;遇到迷茫困頓時,它是照亮前進航向的火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心中不滅的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盵3]他明確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人民至上性,指出黨和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命運與共的深刻內涵,人民就是黨的核心發(fā)力點和根本服務對象。因此,以黨的初心使命點燃黨員干部“政治三力”精神火炬的核心就是要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tǒng)一是涵養(yǎng)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的必要前提。黨性修養(yǎng)是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而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代表著廣大勞動者的根本利益,其人民性來源于其階級性,這就決定了黨員干部在發(fā)聲作為時必須要有階級立場,要站在人民的角度,要將人民性融入黨性之中。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tǒng)一便是黨員干部衡量自身行為思想的原則準繩。中國共產黨的黨性光輝始終照耀著廣大黨員干部的前進方向,用人民至上的行為標桿丈量廣大黨員干部的行路歷程。在新時代堅守黨的初心使命,黨員干部就要敢說真話、不說阿諛奉承的話,只辦光明磊落的事、不辦弄虛作假的事,做言行一致的人、不做徇私枉法的人,如此才能作出正確的政治判斷,經得住黨和人民的考驗。歷史已經深刻昭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黨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廣大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黨的命運始終與人民群眾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建黨一百年以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深懷愛民之心,擔當為民之責。由此可見,黨員干部堅守黨的初心使命,以實際行動錘煉黨性修養(yǎng),以為民初心站穩(wěn)人民立場,是黨員干部作出正確政治判斷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tǒng)一。
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本色是中國共產黨增強黨員干部政治領悟力的始終堅守。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中國共產黨能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原因是黨勇于自我革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抵制各種腐朽思想侵蝕,以不斷革命的堅持培育強大內生實力,永葆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使黨的政治底色永遠亮麗、黨的政治初心歷久彌堅。這種批判性思維最重要的特征在于“高階性”[4]。黨員干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上領悟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在偉大的實踐中錘煉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探索歷程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堅守住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從而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政治領悟力。黨員干部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邏輯中永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5]。無論是新民主主義時期的浴血奮戰(zhàn),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打破帝國主義封鎖,改革開放時期的大膽創(chuàng)新,還是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中國共產黨沒有“紙牌屋”,中國共產黨不是某個特定利益集團的代表者,也非某個特定利益集團的工具,中國共產黨只有先進而純潔的黨性和黨的政治本色。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推進黨員干部政治執(zhí)行力的必然路徑。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fā)展第一位的問題,其地位如同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生存發(fā)展的第一要素。列寧曾說過:“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tǒng)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產任務?!盵6]黨員干部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主要從兩方面來看:第一,從黨的指導思想來看,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本身就是思想史上的一場偉大革命。其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出發(fā),認識到物質資料生產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闡明了社會基本矛盾是推動社會變革和前進的動力。因此,中國共產黨運用社會基本矛盾發(fā)展規(guī)律認清中國基本國情,確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實踐,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執(zhí)行力。第二,從黨的政治理想來看,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共產主義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也是凝聚黨心民心進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指路明燈。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黨員干部要在趕考中保持清醒,在大考中開辟新局。隨著社會主要矛盾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黨員干部為實現(xiàn)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這個美好愿景,正在不懈奮斗。因此,在政治生活中,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彰顯著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梢哉f,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才能在謀事干事中不偏離正確航向,才能確保干成事、干好事,以正確的政治方向規(guī)整行進航向,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眼中有希望。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堅守初心使命,是黨員干部提高政治執(zhí)行力的必然路徑。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7]回首不忘來時路,百年大黨正青春。中國共產黨員一直高擎著“初心使命”的精神火炬,在涵養(yǎng)自身政治判斷力的進程中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tǒng)一,在增強自身政治領悟力的進程中始終堅守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本色,在推進自身政治執(zhí)行力的路程中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黨于腥風血雨中誕生,迎著各種困難險阻,進行各種艱苦卓絕的斗爭,在一次次的“趕考路上”涵養(yǎng)斗爭精神、堅定斗爭意志、提升斗爭能力,在斗爭中錘煉“政治三力”本領、考驗“政治三力”意志、提升“政治三力”水平。黨員干部只有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才能真正鍛造烈火真金,“政治三力”才堅強有力,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才能行穩(wěn)致遠。
政治清醒、立場堅定,在與各種錯誤思想的斗爭中錘煉政治判斷力。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特質。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唯物史觀作為其理論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作為解決一切矛盾問題、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思想武器。心中有數(shù),方能做到“操之有度,行之有方”。面對各種思想交融交鋒、國外思想意識滲透等問題,我黨始終保持著理論上的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忠誠有為,堅定政治立場,堅守政治方向,勇于向各種錯誤思潮“亮劍”。習近平總書記說:“對黨員、干部來說,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總開關’沒擰緊,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yè)觀,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了?!盵8]這就要求黨員干部要真正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堅守崇高理想信念,提升理論水平,始終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補鈣壯骨,義無反顧地與一切阻礙社會主義事業(yè)進步和發(fā)展的現(xiàn)象作斗爭。如今,我們黨已經帶領人民完成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征程的道路上全力以赴。面對國內外各種思想思潮的交鋒碰撞、國際單邊主義盛行的惡劣環(huán)境,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排頭兵、人民群眾的主心骨,黨員干部更需要堅定立場、激濁揚清,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發(fā)揮好火車頭作用。
勇于擔當、敢于斗爭,在政治歷練中錘煉政治領悟力。中國共產黨于內外交困中誕生,于坎坷磨難中成長,于攻堅克難中壯大,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都在于黨能自覺承擔起挽救中華民族于危難之中的歷史重任,擔負著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進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當下我們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時代,國情、世情、黨情中出現(xiàn)了新問題、新情況,需要黨帶領人民知難而上、謀篇布局。黨的領導干部承擔更高的政治責任,要堅持與黨中央“對標對表”,領悟黨先進理論思想的精髓要義,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培養(yǎng)政治觀察力、敏銳力、鑒別力和理解力。黨員干部通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而堅定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而戰(zhàn)斗的決心和信心。勇于擔當、敢于斗爭就是要知難而上,無懼各種風險挑戰(zhàn),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韌性,“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钡暮狼椋瑧?zhàn)勝各種軟骨癥、恐懼癥、無能癥,在“風吹浪打”中煉就政治慧眼、提高政治能力、提升政治站位,以頑強意志應對國際國內復雜環(huán)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
披荊斬棘、增長才干,在實踐鍛煉中錘煉政治執(zhí)行力。大道至簡,實干為要。黨員領導干部應掌握將思想理論運用于實踐鍛煉的能力,在實踐鍛煉中檢驗理論、提升政治能力。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中,從革命時期的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守業(yè)開拓精神,再到改革開放時期形成的改革開放精神,在新時代形成的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無一不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鍛煉中形成的時代凱歌。當今,中華民族正處于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關鍵期,“兩個百年”的交匯期,改革發(fā)展任務繁重期,增加黨員干部的實踐經驗對于優(yōu)化黨員干部隊伍結構、提升黨的科學決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政治生活中要杜絕表態(tài)積極、行動消極的行為,“要讓沒有實踐經歷的干部到重大斗爭中去經受鍛煉,在克難攻堅中增長膽識和才干”[9],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理論要放在實踐中檢驗,才知真?zhèn)?;人才要融入實事中歷練,才能增長才干。“可組織黨員干部到多個崗位鍛煉,通過親身體驗和切身感受,不僅能提高基層黨員干部服務能力、業(yè)務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促使基層黨員干部在實踐中體察民情,得到廣大群眾的真誠信任?!盵10]實踐磨礪鑄就的人才,才能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從而形成一支真正的忠誠干凈、敢于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隊伍。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面對當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結合我們國家民族正處于兩個百年目標的交匯點上的最大實際,黨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然而形勢越是充滿挑戰(zhàn)越能激發(fā)黨員干部的能力和內在動力。在跌宕起伏、形勢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中,黨員干部必須保持政治清醒、立場堅定,萬峰叢中看主峰,敢于同各種錯誤的社會思潮激烈交鋒,從而錘煉出鋼鐵般的思想意志;黨員干部必須勇于擔當、敢于斗爭,才能在堅定政治信仰的指引下“抓鐵有痕,踏石有印”,才能在統(tǒng)領大政方向的基礎上,帶領廣大群眾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鋪基石、穩(wěn)旗桿、定方向;黨員干部必須披荊斬棘、增長才干,才能一手抓政治思想,一手抓實踐斗爭,在中華民族前進發(fā)展的航向中確定主體的平穩(wěn)協(xié)調,發(fā)揮好主心骨作用,帶領中華民族真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勝利。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在政黨建設進程中形成的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推進政黨自身建設的內在要求。黨的百年建設史就是一部從嚴治黨史,積累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豐富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需要經歷一個砥礪淬煉的過程,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步步深入、善作善成?!盵11]我們黨始終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從嚴治黨落到實處。面對當今波詭云譎的國內外局勢,要順應時勢、借力打力,以刀刃內向的決心和猛藥去疴的勇氣,抓好自身建設,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我們黨要從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jiān)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入手,強化黨內監(jiān)督、勇于自我革命,使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對照黨章黨規(guī)黨紀查擺自身問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是增強政治判斷力的力量源泉。源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邏輯,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重大勝利的關鍵所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推進政黨建設的寶貴歷史經驗,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特征。中國共產黨一次次轉危為安、化危為機,都源于黨在任何時期都不忘堅持人民立場,都不忘把滿足人民利益作為黨的中心工作。堅持群眾基礎是中國共產黨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依托,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黨員同志在錯綜復雜的矛盾中應以國家安全為大,以人民為重,“要正確處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現(xiàn)階段群眾共同利益、不同群眾特殊利益的關系,切實把人民利益維護好、實現(xiàn)好、發(fā)展好。”[12]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搞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勇于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復,在政務處理中以“人民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人民立場不動搖,真正成為為中華民族、為人民群眾干得成事的“頂梁柱”“主心骨”,從而匯民智、暖民心,形成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的共同奮進態(tài)勢,匯聚氣勢磅礴勢不可擋的中國力量。
勇于自我革命是提升黨員政治領悟力的內在動力。自我革命是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一種積極的、主動的革命性行為。從哲學意義上講,自我革命的本質是主體在主動意義上和自覺意義上的自我揚棄,即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否定之否定”。黨從成立起就從未停止過從嚴治黨的步伐,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形成了鮮明的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兩個務必”思想的提出、整風運動的開展等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對黨內出現(xiàn)的“腐化墮落分子”以及官僚主義等不良風氣,我黨繼承和弘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將“從嚴治黨”寫入黨章,不斷提升自我革命能力,實現(xiàn)自我凈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改革開放時期,為了防止奢靡之風導致的腐敗問題,我黨嚴抓制度反腐,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開拓自我革命新舉措、新路徑,堅定不移地正風肅紀,取得反腐工作階段性勝利。當下,我國已進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中國共產黨已經發(fā)展成為有9600 萬黨員的大黨,但是黨仍面臨著“四大考驗”“四大危險”問題。我們黨以雷霆萬鈞之勢整治黨內的“頑瘴痼疾”,以釘釘子的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不斷實現(xiàn)自我凈化、自我革新,為社會主義改革和發(fā)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做好“新時代答卷人”。
強化執(zhí)紀監(jiān)督是推動政治執(zhí)行力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能否實現(xiàn)有效的執(zhí)紀監(jiān)督是關乎我國長治久安、關乎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途命運的關鍵課題。加強黨內監(jiān)督是中國共產黨強基鑄魂、剜除腐敗毒瘤的根本途徑,是政黨建設中積累的基本經驗。在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建設中,中國共產黨為強化執(zhí)紀監(jiān)督機制不斷進行著探索。中共十八大以來,黨立足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執(zhí)紀監(jiān)督工作得到深入推進。組建各級監(jiān)察委員會、強化巡視監(jiān)督、注重社會監(jiān)督,并開啟“互聯(lián)網+監(jiān)督”新模式,形成了上下聯(lián)動、內外暢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黨內監(jiān)督系統(tǒng),這使得黨內的監(jiān)督執(zhí)紀不留死角、沒有空白,對有關黨員的不當行為及時“點剎”喊停,真正推動黨員干部樹立底線思維,自覺承擔政治責任,落實政治任務。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我們黨要切實強化管黨治黨責任意識,加強黨的執(zhí)紀監(jiān)督,以規(guī)矩和紀律規(guī)制黨員行為,厚植黨的執(zhí)政基礎,做人民滿意的政黨,深化黨員廉政形象,切實鞏固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的堅強領導核心地位。
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三力”是一個整體,既體現(xiàn)了黨的能力培養(yǎng)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塑造,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整體性思維,在管黨治黨強黨中實現(xiàn)人、自然和社會有機整體的動態(tài)統(tǒng)一。增強黨員干部“政治三力”既是增強黨員干部的綜合政治能力,也是增強黨員干部對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的整體認識能力以及服務黨、國家和人民的綜合能力。第二個百年奮斗征程已經開啟,這是新的趕考之路,很多新的難題、硬骨頭等待我們去啃,這既需要我們吸收中國共產黨百年增強黨員干部“政治三力”的基本經驗,也要創(chuàng)造新鮮經驗。從外部環(huán)境看,不確定風險不斷加大,世界經濟持續(xù)低迷,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霸權主義變本加厲,局部戰(zhàn)爭持續(xù)不斷,民族主義有抬頭趨勢,人類共同價值受到挑戰(zhàn);從國內發(fā)展看,發(fā)展不平衡矛盾仍很突出,經濟下行壓力持續(xù)加大,共同富裕的任務十分艱巨,觸碰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紅線的警報時有發(fā)生,反腐工作不能有半點松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13]。這也意味著黨面對時代之題,要回答好“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卮鸷眠@時代之題和根本問題,需要黨保持高度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需要更高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