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成效中學(xué) 吳世文
費孝通先生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指出:傳統(tǒng)的“教化權(quán)力”使孩子幾乎沒有選擇權(quán);而天才音樂家金曉宇正是因媽媽的教化獲得成功。由此可見,“父母教化”與個人選擇不可偏廢,當乘教化之風,行自主之路。
其實,父母教化也好,個人選擇也罷,不都是為了讓孩子的前路更開闊、人生更精彩嗎?一個是怕重蹈覆轍,怕吃了老一輩吃過的虧;一個是怕復(fù)制生活,想走新一代自己的路。既然我們的出發(fā)點是相似的,那么何必讓“父母教化”與“個人選擇”針鋒相對呢?不妨合理配置,乘著父母的教化之風走得更遠,踏上自主選擇的道路走得更堅定。
乘教化之風,家長要行教化之春風,為個人選擇撥云見日;孩子要變教化成海風,扶搖直上九萬里。
習(xí)近平總書記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古有岳母刺字為岳飛明志向,今有彭家先輩促彭士祿為祖國“深潛”……可以說,沒有教化就沒有當今許多偉人的成就。與此同時,家長們也應(yīng)把握好教化尺度,用真愛為教化“限流”。我們見識了黃小海因被剝奪自由而與父母決裂的悲劇,也聽聞“虎媽虎爸”的棍棒教育,凡此種種,都讓原本溫情的教化極端化,缺乏理性,缺乏同理心。
行自主之路,孩子要用選做畫筆,為父母的教化畫新篇;家長要使孩子的選擇變?yōu)榭赡?,彰顯理性與通達。
大家都聽過這句老話:“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毙聲r代的新青年,是乳虎可嘯谷,是幼鯨可作浪。谷愛凌的母親支持谷愛凌的滑雪愛好,使孩子實現(xiàn)了“1620”的奇跡;鐘蓉芳的家長支持鐘蓉芳的考古選擇,使人才與興趣愛好緊緊相擁……當然,我們在呼吁尊重孩子選擇權(quán)的同時,也希望家長關(guān)注孩子的動向——防止小船偏航,應(yīng)封殺不良傾向,為孩子的選擇導(dǎo)航。
沒有小時候父母送我學(xué)書法的“逼迫”,我斷不會有今日的一手好字;沒有父母“嚴謹細致、踏實奮斗”的教誨,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好成績……感恩父母教化的同時,我也感激父母的尊重與理解:沒有強迫我走上更易就業(yè)的理科道路,更沒有扼殺我看似虛幻的文學(xué)夢想……
老馬識途,經(jīng)驗可貴;后生可謂,熱血可敬。讓我們乘教化之風,行自主之路,乘風騰空,直下看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