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珊 劉 瑋 陳琳琳 鄭 穎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筆者采用自擬參黃洗劑治療濕熱下注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取得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就診于我院門診的VVC患者60例,年齡18~50歲,隨機(jī)分為兩組,所有患者符合《婦產(chǎn)科學(xué)》及《中醫(yī)婦科學(xué)》中的濕熱下注型VVC診斷標(biāo)準(zhǔn)。其中觀察組年齡20~50歲,平均(31.30±8.82)歲;病程2~17天,平均(4.97±3.05)天。對照組年齡20~49歲,平均(31.56±8.47)歲;病程2~15天,平均(5.37±2.81)天。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對照組每日睡前溫水清洗外陰,第1天和第4天自行將1枚克霉唑陰道片(0.5g/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zhǔn)字J20130174),置于陰道后穹處,共用藥2次,7天為1個療程。觀察組睡前將500mL自擬參黃洗劑倒入盆中,加入同比例溫水混合均勻后(水溫不超40℃),于盆中坐浴5min,1日1次,持續(xù)7天。自擬參黃洗劑由苦參、虎杖、生大黃、黃柏、魚腥草、紫花地丁、蛇床子各15g,土茯苓、五倍子、明礬各10g,落新婦5g組成。同時在第1天和第4天自行將1枚克霉唑陰道片置于陰道后穹處,共用藥2次。
兩組病例在試驗期間不再合并使用與治療本病相關(guān)的其他藥物,同時用藥期間禁性生活。
3.1 療效評定標(biāo)準(zhǔn):痊愈:治療后帶下增多及皮膚瘙癢等癥狀消失,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白帶常規(guī))正常,癥狀體征積分和減少≥95%。顯效:治療后帶下增多及皮膚瘙癢等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明顯改善,癥狀體征積分和減少≥70%,并<95%。有效:治療后帶下增多及皮膚瘙癢等癥狀減輕,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有所改善,癥狀體征積分和減少≥30%,并<70%。無效:未達(dá)上述標(biāo)準(zhǔn)。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3 治療前后兩組癥狀體征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癥狀體征積分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癥狀體征積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2.10±1.54#7.40±1.94例數(shù)30 30治療前16.40±3.81 16.50±4.27
VVC常見于青春后期和育齡期女性[1],唑類和多烯類等抗真菌藥是該疾病的首選治療藥物,但因多年的臨床使用,導(dǎo)致產(chǎn)生耐藥性假絲酵母菌,甚至多重耐藥性假絲酵母菌,給疾病的控制帶來困難。根據(jù)其臨床特點,可歸屬“帶下病”范疇。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濕為陰邪,易襲女子下焦,《素問·太陰陽明論》有云“傷于濕者,下先受之”?!陡登嘀髋啤隆罚骸胺驇戮闶菨癜Y?!备惺軡駸帷穸局笆菐虏〉闹匾庖?,臨床以濕熱下注型為多見?!督饏T要略》記載:“少陰脈滑而數(shù),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爛者,狼牙湯洗之?!辈粌H明確濕熱相合是帶下病的重要病機(jī),同時首次提出中藥外洗陰戶的治療方法,為帶下病中藥外治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筆者采用自擬參黃洗劑對VVC患者進(jìn)行治療,方中土茯苓、黃柏、苦參清熱解毒、燥濕止帶為主;配以蛇床子、明礬除濕止癢、殺蟲止帶,魚腥草、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共為輔藥;佐以虎杖、大黃活血行血、清熱利濕;落新婦清熱祛風(fēng)除濕;五倍子收斂止帶。諸藥配伍,共奏清熱燥濕、殺蟲止帶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