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
清爽飄逸的漢服、烏黑的長發(fā)和須髯,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人群中的張超。虛擬城市古建設計師與中國甲胄復原者的雙重身份,給了他一種文武雙全的強大氣場。
穿著中國甲胄的張超,既能是“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坂圍”的趙子龍,也能是“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的邊塞將軍。他制作的甲胄復原視頻一經上線,便引來眾多網友評論,“這才是中國熱血鐵男兒”“感受到了古代武將的氣勢”。
作為虛擬城市設計師,2020年,張超使用虛擬引擎軟件復原《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并將其“搬到”了西湖南岸的玉皇山腳,他也因此成為第一個在虛擬世界中重現紅樓夢場景的人。2021年,他用5000個小時制作出杭州數字孿生城市,讓杭州南北高架橋橫跨南宋御花園,設計出傳統(tǒng)與現代完美結合的理想城市,獲得好評無數。
這兩年,張超越來越忙,馬不停蹄地參加了《華裳九州》《國風大賞》《國風大典》等國內多個具有影響力的“漢服秀”。由于中國甲胄的加入,以女性為主的漢服圈一下子多了鐵血英氣,而張超穿著中國甲胄的形象也圈粉無數,很多“00后”開始關注這位須髯飄逸的帥大叔。
張超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建筑室內設計專業(yè)。上大學時,他發(fā)現風靡世界的電影《星球大戰(zhàn)》中,黑武士這一角色的頭盔設計采用了典型的日式兜鍪。為此,他深入研究了日本甲胄走向世界的過程,吃驚地發(fā)現在清朝時期,就有日本將古代甲胄作為國禮朝貢中國的記錄,“日本在江戶時代(17世紀—19世紀)便已開始有意識地收集、整理、復原古代甲胄,逐步把甲胄、兵器等武備變成藝術品,乃至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如今,全世界不少收藏愛好者不惜花重金收藏日本甲胄。
一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情有獨鐘的張超深感惋惜,“歷史上,中國文化早早就風靡世界,一件瓷器、一把扇子都能成為尊貴的象征,卻獨獨看不到甲胄”。通過查閱書籍,他找到了原因所在,“中國自漢代以來就不允許民間私藏甲胄,加之朝代更迭,無法讓甲胄文化具有延續(xù)性,所以中國至今尚未發(fā)現保留完整的清朝以前的甲胄”。
但是張超沒有止步于惋惜,而是下決心要把這個遺憾彌補上,把中國甲胄之美帶向全世界。
由于幾乎沒有現存的甲胄可供參考,他走遍大小寺廟,從造像和壁畫中獲取靈感,了解立體甲胄形態(tài)。
為了復原趙云“子龍甲”,他詳盡翻閱了號稱宋朝武備百科全書的《武經總要》,了解到中國甲胄是模塊式的,添加穗子綴珠并非純粹出于美觀,而是實現甲胄各模塊快速固定的部件。改良復原的“子龍甲”采用尖利的令型嵌珠雙層穗子,錯落布局,搭配龍鱗甲風格,“趙子龍的氣場撲面而來”。
張超在研究中國甲胄。
在“孿生Y6EdffRzZ2k5MkOJrJWIpA==杭州”中,南宋皇城與現代都市完美融合。
張超使用虛擬引擎軟件復原出大觀園。
越是深入探究,張超越是發(fā)現古人的工藝和審美之高,“甲胄的華麗程度和考究程度,是我們現在遠遠沒有達到的高度”。張超穿著中國甲胄表演的視頻在海外平臺上發(fā)布后,引發(fā)了不小的轟動,國外網友的評論尤其熱烈,“這是一場能令我肅然起敬的文化展示”“這是真正的藝術”。
張超對記者說:“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讓中國甲胄不斷破圈,讓全世界看見,甲胄也能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符號之一?!绷钏牢康氖?,近年來,中國甲胄復原的藝術性和收藏性都在不斷提升。甲胄制作中包含了大量工藝,如鑄銅、冷鍛、花絲鑲嵌、刺繡、大漆等,這都需要中國傳統(tǒng)工藝大師給予幫助,共同創(chuàng)作,“幾十斤金屬和皮革的重量,承載的是中國文化和中國審美的重量”。
除了復原甲胄,張超還使用虛擬引擎復原中國古建。
2021年,張超耗時5000個小時,打造出杭州的“數字孿生城市”,所謂“數字孿生城市”,是指在虛擬世界里建設一個與現實世界對應的“孿生城市”。而張超的“孿生杭州”則有所不同,他將南宋時期的臨安皇城與園林融入現代杭州城中,打造出一座繁忙時尚,又獨具國風特色的虛擬都市。古今合璧,展現出“人間天堂”的前世今生。有不少網友自虛擬杭州動工之初便在關注,“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動”。
感動網友的,除了這座虛擬杭州城耗時之久、做工之細、規(guī)模之大,更因為張超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精心地安插其間,在“杭州西湖”邊再造了一座“大觀園”。
張超說,自少年時,在被窩里讀完《紅樓夢》起,他就一邊品味賈府中的悲歡離合,一邊想象大觀園的模樣。漸漸地,一座龐大而精致的大觀園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更重要的是,他由此認識到了建筑的意義,不僅在于居住,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情感與文化價值,“幾百年來,畫過大觀園的人那么多。當代,還出現了不少以紅樓夢為主題的公園”。
從2017年開始,張超就利用閑暇時間,在虛擬世界中為大觀園打下了第一個地基。2020年,由于疫情,張超有了更多居家獨處的時間,這對常年忙碌奔走的他來說,是種全新的體驗。他重讀《紅樓夢》,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觀園的虛擬重現工作中。為了精準還原大觀園中各個建筑的位置與形態(tài),他一邊細讀《紅樓夢》,一邊查找古建書籍,“依照文字搭建大觀園,實屬不易。紅樓夢的故事發(fā)生在這個空間的各個角落,賈府、大觀園,既是空間,也見證了時間的流逝”。
在張超看來,大觀園中各式各樣的景觀是進入小說人物內心的入口,每一處亭臺掩映,每一景庭院花木,都需要在用心揣摩人物性格與命運之后精心安排。比如,黛玉的瀟湘館是“臺基上小小正房,雖是三間,卻很小巧,一明兩暗”,張超搭建的瀟湘館,俯瞰下去,梨花和芭蕉填滿了后院,既靈動又內斂。在重現探春的秋爽齋時,張超故意讓庭院的采光更好,“其主人如宅,曹雪芹寫瀟湘館就是寫黛玉的性格,寫秋爽齋就是寫探春,而我的工作便是通過再現庭院,把黛玉的七竅玲瓏和探春的明朗蔚然帶到人們面前”。
在將庭院與人物氣質融合的同時,作為“細節(jié)狂”的張超未曾將書中細節(jié)落下。張超依照書中所寫“墻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墻內”的景象,將泉水藏在芭蕉葉與梨花下;而位于大觀園東北角的黛玉葬花之地,他更是仔細考證,以草木的位置安排,刻畫出黛玉的心境。正因如此,張超的大觀園在驚艷了眾多“紅迷”的同時,還引來“紅學家”的關注。
相對復原帶來的挑戰(zhàn),通過制作視頻來呈現虛擬大觀園同樣耗時耗力,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完善細節(jié)。為了讓畫面盡可能的復原現實,需要降低渲染幀數,一個10秒的鏡頭降到2至5幀,而在錄制時,則又要配合腳本、同期,將分鏡逐一加速。任何一個看起來簡簡單單幾分鐘的視頻,背后都是數月的堅持和心血。這也難怪視頻一上線,就俘獲眾多海內外網友。
張超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少年時代的足跡遍布了整座杭州城,“每天都要路過保俶塔小學、學軍中學,爬過保俶山就到了西湖,每周都要去杭州市少年宮學畫”。
少年張超愛畫,也愛讀書,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從清華美院畢業(yè)后,他入職一家互聯(lián)網大廠,過起了“996”的生活。十幾年下來,雖然積累了經驗,業(yè)務能力出眾,但張超覺得這并不是自己追求的人生。
從大廠辭職后,張超去了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參與創(chuàng)辦了EMBA課程,邀請世界各國名師來浙大講課,他也得以有機會游歷了全世界150多個城市,深切地體會到,“每個國家和民族,乃至城市,都對自己的文化傳承與傳播極為重視”。
2015年,張超到巴黎游學。一次,他穿著一身漢服參加巴黎時裝周,很多人上前和他打招呼:“你來自日本嗎?這是日本的和服嗎?”他不得不解釋這是中國的漢服。但光靠一個人一張嘴,很難讓所有人認識到漢服的獨特魅力。
那次經歷,使他認識到國風傳播的重要性,“游歷世界后,我意識到,我們在向外看的同時,更需要建立起強大的文化自信,把我們自己的東西傳播出去”?;貒?,張超索性辭去了浙江大學的工作,開設工作室。個性奔放的他,留起長發(fā)長須。他將自己的工作方向定位為中國甲胄復原和模擬城市設計。一片一甲、“一磚一瓦”,一點一點地復原重現。
有朋友曾為張超放棄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感到惋惜,但張超毫不后悔,他說,只要選擇了,就努力做到極致。他尤其喜歡一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p>
如今,已有多家海內外視頻平臺、虛擬引擎開發(fā)公司找到張超,與他聯(lián)合打造中國甲胄形象視頻和虛擬城市空間。對于肉眼可見的“破圈”速度,張超感到很欣慰:“國風復原就像建造萬里長城,今天,我們只是剛剛砌上一塊磚,但只要堅持下去,古建筑、甲胄等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必然在青年群體中傳播開來。國風文化已經蘇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