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相映,孫秀偉
(1.渤海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2.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基礎教學部,遼寧 葫蘆島 125105)
“直”在《論語》中總共出現(xiàn)了22次。“直”在孔子思想中占據(jù)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地位。近代以來對《論語》中“直”的研究,幾乎都集中在“直”的釋義、哲學思想以及實踐路徑上面,研究角度較全面,但仍未深入觸及“直”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精神方向。因此,本文試圖通過探討儒家體系中“直”之內(nèi)省與外求向度的發(fā)展,以加深對孔子“直”思想的認識。
以往學界主要通過考察“直”字的起源與演變過程;夏商周時期文獻資料中“直”的使用情況;與孔子同時期“直”的使用情況這三種途徑展開研究,得出“直”的釋義是“正直”“直率”的一般性結論。然而,無論是將“直”譯為“正直”還是“直率”,都需返回至“如實”這一最基本的人生狀態(tài),“如實”是“直”的基本意義。
首先,“直”是先天的德性品質(zhì),即“直”出于“性”,正直是“如實”的體現(xiàn)之一。這可見于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盵1](P60)即人的天性就是“直”的,沒有“直”性的人是僥幸而避免災禍罷了。對此,鄭玄注云:“始生之性皆正直?!盵2](P235)鄭玄以“生也直”作為夫子性善論觀點的主旨,而“罔之生”則是告子所說的“性不善”,這是由于后天的原因逐漸為惡,與先天的善性無關,這種看法與“性相近,習相遠”相似。這里將“生”解釋為“性”,而對“性”的闡釋又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3](P929),此“性”是包含了價值信念的“天命之性”,因此,“直”出于“天命之性”,內(nèi)含價值理想??梢哉f,人的“直”性之實繼承于天,率直性行事即順天行道。綜上所述,“直”是人的本性,它蘊含的“如實”本質(zhì)上是受天所賦予的,反之,即人按照天命運行之常態(tài)而生活就是“如實”的體現(xiàn),所以說“直”的基本意義是“如實”。
進而,“直”之如實具體到個人的道德品格上,便延伸出“正直”“正義”的意義,如孔子提到“益者三友”其中的“友直”是指“則聞其過”,即正直的人可以聽到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見這里注重的是與人交往時體現(xiàn)出來的品性,品格正直的友人是良友。還有以反例提出來的“狂而不直”,輕狂卻不正直的人是更注重他的外表與虛名,而非個人品格的修養(yǎng)。
其次,“直”還是人的真情實感之直發(fā)。所謂的“情”生于“性”,如“好惡,性也”“喜怒哀悲之氣,性也”[4](P136)此中的“性”是自然的,而非道德的、義理的。并且,“性自命出,命自天降”[4](P136)這里以“情”指“性”,歸“性”于“天”,也說明了“情”是天然如此的?!爸薄敝鐚嵰搀w現(xiàn)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可見于“以直報怨,以德報德”[1](P154),即用“直”回報怨恨,用恩惠報答恩惠。正義引吳氏嘉賓曰:“以直者不匿怨而已?!灾眻笤梗仓敝婪且?,視吾心何如耳?!敝礊閭危厝艚倘艘缘聢笤?,是教人使為偽也?!盵2](P591)以“直”報怨的,關鍵是不隱藏內(nèi)心的怨恨,且直之道并非只有一條,而是看自己的內(nèi)心如何。若內(nèi)心不能釋懷怨恨,而以“直”回報它,那么就可以忘懷了。但如果能排解怨恨,即便不報怨,也是“直”的一種體現(xiàn),因其心中已無所怨。更重要的是,“直”的反面是“偽”即人為的,“偽”必定促使人以德報怨,這是教人作假罷了??梢?,其中“直”指人的心理、情感真實狀態(tài)的呈現(xiàn),可引申出“直率”之義。“直”是對隱匿于內(nèi)心的怨恨之情的排遣以至于消解,而不是積累怨恨超過忍耐的限度,導致最終不受控制。總之,“直”又是人的心理、情感真實狀態(tài)的直接呈現(xiàn),反映了自然之性。
同時,“情”是由對象而引發(fā)的,若對象是人則涉及了社會人際關系的范圍,“直”則成了為人處世的原則之一。這仍可見于“人之生也直”的解釋,正義曰:“皇疏引李允云:‘人生之道,惟其身直乎!’言惟直乃可生也?!盵2](P234)以及,程子曰:“生理本直?!盵3](P170)這無不是將“直”作為人的生存之道,“直”是終其一生都要保持的生存之理。
可以說,“直”既是人之本性,又是人的真情實感之呈現(xiàn),由“如實”衍生出“正直”與“直率”的意義;“直”這一范疇包含了自然事實與價值信念,分別體現(xiàn)于具體不同的語境當中。然而,由于“直”作為“如實”這一人生原初狀態(tài),孔子指出雖“直”但“不好學”“無禮”則存“絞”之敝,足以見得“直”仍需往更高層級的道德目標的方向前進。同時,因“直”的基本意義是“如實”,故“直”與“誠”“義”是有密切關系的。一方面,“直”出于“天命之性”,而“誠”是“盡性”,“誠”乃最高之如實,因此“直”之內(nèi)省向度的追求目標是“誠”;另一方面,在政治、道德生活中的“直”之如實體現(xiàn)了“義”所內(nèi)含的“理分”觀念,而“義”是社會人倫秩序的實質(zhì),“義”乃理想社會之如實,因此“直”之外求向度的發(fā)展目標是“義”。
“直”蘊含的“如實”意義,由“天命之性”所賦予,因而與“誠”有密切的關聯(lián)?!罢\”是天道之本然,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因此顯示的是最高的“如實”。然而,“直”存“無禮”則“絞”之弊,需通過“誠之”的“人”道,方可往“至誠”即天地之道的境界修行??偠灾?,“直”出于“性”,但“盡性”則為“誠”,所以“直”之內(nèi)省向度的發(fā)展目標是“誠”。
“直”與“誠”在作為人生狀態(tài)的“如實”上是一致的。羅安憲認為“作為人之心理之正常狀態(tài),‘直’所體現(xiàn)的正是人的心理的真實狀態(tài)。如實反映、呈現(xiàn)心理的真實狀態(tài),即是所謂的‘誠’?!盵1]可見于孔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盵1](P50)即微生高并不實說自家沒有醋,而到鄰居家借醋,實屬不直。用四鄰借的醋當作是自己的再轉借他人,那么他人只知微生高而不知實情,這是用意委曲,而非“直”。不能向來人直接承認無醋,未免有為了保持好聲譽而自欺欺人之嫌,這是不誠實的表現(xiàn)?!爸薄迸c“誠”的關系從“蓋直者,誠也。誠者,內(nèi)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盵2](P234)已十分明確,“直”是無偽,是不虛假的掩飾,而“儒家強調(diào)‘誠’,正在于突出心理與行為的一致性,突出行為的真實性?!盵5]
“直”與“誠”皆指真實無妄,其形而上的根據(jù)在于“性”,“生也直”與“自誠明,謂之性”[3](P969)中的“性”皆是“天命之性”,內(nèi)含價值信念,是先天道德稟賦?!罢\”是“盡性”,是“本性之實現(xiàn)”,“直”是境界義之“誠”的外在顯現(xiàn)??梢娪凇啊斓刂溃梢谎远M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不貳者,誠也,即直也。天地以至誠生物,故系辭傳言乾之大生,靜專動直。專直,皆誠也,不誠則無物,故誠為生物之本?!盵2](P234)此中的“誠”是萬物生存生長的根據(jù),是貫通天人的絕對精神,天地萬物之“動”皆“直”,且無不是作為“天道”之“誠”的表現(xiàn)??梢哉f,萬物由“誠”而動,一動必“直”。正如李洪衛(wèi)所言“‘直’以其直下心源,呈現(xiàn)出其先驗性的品格,構成了生命修養(yǎng)以達天道的前提?!盵6]
“誠”貫通天道性命,至誠的境界能盡己、人、物之性,讓人與物能各自如其所即是最高之“如實”的體現(xiàn)。可見于“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盵3](P973)“盡性”為“誠”從而能贊天地之化育,因此回到天地之道才是最高的“如實”。然而,“直”雖出于“性”,“直”僅停留于人本性之“如實”這一基本狀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直”無禮、學的節(jié)制則存絞之敝,那么“直”相對于“誠”而言是有限的,是不完滿的。因此“誠”作為“本性充足實現(xiàn)”的境界便自然而然成了“直”向內(nèi)發(fā)展的追求目標。
由于“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3](P960),“誠”是“自成”,而“誠之”是人道的修養(yǎng)努力。人需要通過“誠之”,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3](P960)從“明”達“誠”,付出人為努力、注重道德品性的修養(yǎng)去達到自然天賦的“誠”。“直”內(nèi)省向度的發(fā)展目標是在作為最高之“如實”意義上的“誠”,則需注重“誠之”工夫努力實現(xiàn)“至誠”境界。人雖“生也直”,但不能保證“終直”,因此追求“誠”始終需要保持涵養(yǎng)自身的工夫。
具體來看,人若僅擁有“直”之品質(zhì)則遠不足以成為理想中的人,需要通過“人道”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xiàn)“誠”的境界。如“直而無禮則絞”[1](P77)即人雖“直”卻沒有“禮”的節(jié)制約束就會顯得急切,后又有張子指出人道知所先后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直不絞”,如“正義曰:恭、慎,勇、直,皆德行之美,然無禮猶不可行?!盵2](P290)而禮需要學才得以形成,學禮對于完善“直”之弊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以及,“好直不好學,其弊也絞”即愛好“直”的德性卻不好學[1](P182),它的急切的弊處便會顯現(xiàn)出來。如朱熹所言“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學以明其理,則各有所敝?!盵3](P422)“直”作為美德之一,但不去學習其中的理,那么所謂對于它的愛好也不過淪為表面罷了,美德反而會被它的弊病所掩蓋。有敝則惑,即無明,因而強調(diào)“學而知之”,“學”可去蔽、澄明,正如周海春言“學之慧解保證了‘直’德的恰到好處?!盵7]
總之,“誠”與“直”共同體現(xiàn)在人的道德品性之“實”,內(nèi)含價值信念,其形而上的根據(jù)在于“性”。然而,“直”之如實僅是人的基本狀態(tài),具有境界義的“誠”卻可成己成物,返回并顯現(xiàn)真正的“如實”。“至誠”是“圣人之道”,也是“直”之確定的價值方向追求,可以說,“直”之內(nèi)省向度的發(fā)展目標是“誠”。因而“直”需要通過人道的“誠之”不斷修養(yǎng)努力,以“學”明“直”之理,達到“自明而誠”?!爸薄蓖罢\”的方向發(fā)展是人性道德品質(zhì)不斷升華的必然趨勢,然而“直”也是人真情實感之直發(fā),涉及為人處世的原則,甚至是理想社會的建設問題,此時則需聯(lián)系“義”進行另一層面上的闡釋。
“直”與“義”是有密切關聯(lián)的?!爸薄本哂腥鐚嵉幕疽饬x,作為人的真情實感之直發(fā)時,所引發(fā)的道德意義上具體理分的見解,正是對“義”觀念的引申。作為個體“正直”德性時,“直道”在政治生活中的出現(xiàn)則代表理分之完成。同時,“義”作為合宜的道德,是構成社會人倫秩序的實質(zhì),表現(xiàn)了社會運行的理想之實,“直”之“如實”應向“義”之“應當”發(fā)展,因而“直”之外求向度的發(fā)展目標是“義”。
“義”內(nèi)含“正當責任”之意,如“子路曰: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盵1](P194)正如勞思光認為,其中的“義”,“兼指‘責任’講,即后世所謂‘理分’是。”[8](P114)而“直”作為個人的真情實感之自然流露,在社會人倫范圍內(nèi)則引發(fā)出道德意義的理分問題,如“父子相隱”的爭議。
在“攘羊”一例中,應是“各依其理分,或證或隱,始得其直?!盵8](P126)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鬃釉唬骸拔狳h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盵1](P137)即葉公以為直身而行的人是能不顧父子關系仍舉證犯罪的,而孔子則認為“直”在于父子相互隱瞞之中。對此,正義曰:“皆言以私行其公。是天理人情之至,自然之施為,等級界限無意必固我于其中者也。如其不私,則所謂公者,必不出于其心之誠然。不誠,則私焉而已矣?!盵2](P539)可見,父子互隱是“以私行公”,是天理、人情的必然,是自然而然的舉動。如果沒有私,那么所謂的“公”,必定不是出于真情實感的。不誠,那么私只是私罷了。這從表面上看是對“私”的提倡,但實質(zhì)上,肯定的是隱于其中的愛父親的心、真誠的情感,這是內(nèi)含于父子關系中的核心。因而由此延伸對父親的愛護、保護是這段關系中應盡的責任,所以說“直”在于各盡其父子的理分。
在政治生活中,“具體理分”即“名”的意指,指一制度中的職分,正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說中要求不同名分職位中的人各自盡其正當責任。而“直”之如實所引申出來的“正直”則表示在職位上盡力的傾向,“直道”代表了理分之完成。如“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盵1](P161)即無論國家是否有道,史魚都正直如箭矢?!笆肤~自以不能進賢退不肖,既死,猶以尸諫,故夫子稱其直。”[3](P381)史魚身為衛(wèi)國大夫,在國家處于亂世之中,他仍然能直言進諫,可見,史魚已經(jīng)盡其職位名分所要求的理分。還有,為士師被三黜仍然留在國家以直道行事的柳下惠,拒絕在父母之邦以枉道事人,也可說他完成了作為臣子的職責。以及,“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1](P19)即推舉正直的人使其在歪邪的人之上,那么民眾就會信服,反之則得不到民信。只有正直的人才會盡職盡責,而不仁之人必不會盡心努力的為民辦事,因此才需任用正直之人將他們替代。這些都反映出在政治生活中,行直道包含了在其職位上盡職盡責的意義,并且,在制度中處處盡其職分可促進理想的政治社會的實現(xiàn)。
“‘義’,宜也,人行事所宜也?!盵2](P629)即“義”是合宜的道德,主要指人的社會行為的標準。義是出于內(nèi)心的裁度,人要根據(jù)“義”行事,具有“應當”“本當如此”的意義。用“義”規(guī)范人事,那么社會的運行就會納入正確的軌道從而實現(xiàn)大同社會的理想。在此層面上,“義”又構成了社會人倫秩序的實質(zhì),是為人處世的社會原則;而“直”所蘊含的如實是個體基本的人生狀態(tài),若擴展到社會交往方面,那么“直”向外發(fā)展的最終目標是“義”。
正如“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盵1](P128)即達者的為人質(zhì)樸正直,而且行事喜好擇義從之,懂得體察他人言語、容色,知道考慮他人。在國家、家族里必然行事順利。而聞者雖愛好仁但實際行動上并非如此,且為此自鳴得意。在國家、家族中徒有聲譽。首先,“正義曰:達者,通也。”所謂“達”是通曉處人、處己之道,自然在為人處事上無所阻違,是一種“所行合宜”的狀態(tài)。而聞者表里不一,好仁是為了近名。其次,朱熹有言“聞與達相似而不同,誠偽之所以分”,可見“聞”“達”之分仍在于是否“如實”,“充乎內(nèi)而發(fā)乎外”的自覺篤實行事便可行無不礙??梢哉f,達者在家在國都能盡其理分,做到“名副其實”;而聞者只為追求虛名,必然“名不副實”。正如羅安憲所言:“達與聞的區(qū)別就是務實與求名的區(qū)別。務實是在質(zhì)性上做功夫,是強調(diào)行為本身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其核心是‘直’、是‘義’?!盵5]再者,達者之德能觸動身邊人,假若人人能學習成為達者,然則一個秩序分明上下和諧的理想社會之建立是指日可待的。
由于“孔子論‘直’,其本旨是說價值即具體理分之完成。”[8](P127)而對具體理分的見解又是對“義”觀念的引申,“義”作為社會人倫秩序的實質(zhì),可以說,“直”之外求向度的追求目標是“義”。無論就政治還是道德生活而言,若人人盡其制度、道德意義之理分,那么社會人倫秩序的運行所呈現(xiàn)出來的場面將如理想之實。
綜上所述,“直”出于“性”,“直”的“正直”與“直率”之意需回歸“如實”,“直”內(nèi)含自然事實與價值信念。從儒家思想的發(fā)展看,“直”與“誠”“義”相關聯(lián)。在“直”之內(nèi)省向度中,“誠”乃“盡性”,是“直”最終的發(fā)展目標;而“直”存無禮則絞之敝,需通過“誠之”的修養(yǎng)往“至誠”的境界努力。在“直”之外求向度中,“直”作為人的真情實感之如實體現(xiàn),在道德生活中透露出“義”之理分觀念;“義”作為社會人倫秩序的實質(zhì),是“直”之“如實”向外發(fā)展的追求目標。
以及,“直”為人的生活與社會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現(xiàn)代啟示,體現(xiàn)在國家治理上,孔子對“直道”的頌揚;在人格建構中,孔子還發(fā)出過相對于愚笨之人其性變得狡詐多詭,倒不如“古之愚也直”的感嘆。更進一步的,“直”往“誠”“義”的最終方向的發(fā)展,都為促進理想社會的建設與現(xiàn)代人的心性修養(yǎng)提供了寶貴的理論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