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
春秋時期,衛(wèi)國大亂,孔子的一個弟子高柴從衛(wèi)國倉皇逃出來,遇見了走相反方向要進入衛(wèi)國的子路。高柴想阻止子路,告訴他衛(wèi)國大事不可為,子路沒聽,他想的是自己作為衛(wèi)國公子孔悝的家臣,知道孔悝被蒯聵脅迫有危險,不能不進去營救。
在衛(wèi)國國都的城門口,子路又遇到了守門的公孫敢,公孫敢也勸子路別進城。子路的反應是:“現(xiàn)在這是誰在跟我說話???是我認識的那個公孫敢嗎?你不是身上也有職務與責任嗎?現(xiàn)在卻為了自身的利益就逃避了。我子路不是這樣的人,我領人家的俸祿,就該去幫人家解決患難?!惫珜O敢仍然不放子路進城,但城內(nèi)有使者要出城,子路就趁機闖進去了。
進去之后,子路直接去挑戰(zhàn)挾持了孔悝的蒯聵,蒯聵被激怒,派兩個力士石乞和盂黡將子路殺了。子路臨死前說“君子死,冠不免”,將自己打斗中斷開了的帽帶系好,諷刺蒯聵不知禮,蒯聵氣得下令將子路剁成肉醬。
看完這個故事,請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換作你,你會做和子路一樣的選擇嗎?進一步想:在周圍你認識的人里,有哪一個會做和子路一樣的選擇?子路不是十幾二十歲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而是一個60 多歲的老人,卻以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宋代儒者葉水心評論子路之死就感慨地主張:在那個時代,人的生命有一種特殊的元氣。高柴勸子路回頭,公孫敢不愿放子路進城,乃至孔子聽說了高柴阻止不了子路的事,痛苦地預言“這回子路死定了”,“嗟乎!柴也其來乎?由也其死矣”。這些都清楚顯示子路是在知其必死的情況下做了這樣的抉擇,換句話說,雖然最后死于兩個力士之手,子路實質(zhì)上是自殺的。只要多有一點求生的意念,他就大可以不進城,大可以不用那種方式挑釁蒯聵,大可以不死。子路之死,死于他堅持將責任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梁衍軍摘自《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3 :從列國到帝國》,中信出版集團,小栗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