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勝先生作為阿藍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董事長、廣東省和正堂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正堂教育”)的總經(jīng)理,始終以誠信的理念經(jīng)營公司、以超前的視野發(fā)展公司、以長遠的眼光布局公司,秉持奮發(fā)圖強的進取創(chuàng)新精神,勇于挑戰(zhàn)自我、突破自我,在成為行業(yè)領軍者的道路上一往無前。2000年,侯家勝打破廣州白馬傳統(tǒng)批發(fā)模式,以精準的差異化風格定位,創(chuàng)建淑女風格品牌“阿依蓮”。2003年,他意識到專賣店模式是服裝行業(yè)的下一個趨勢,率先開啟品牌專賣模式,邀請大小S為品牌代言;5年時間,全國門店超1000家。2006年,在閩派男裝和浙派男裝的大氣候下,侯家勝意識到中國時尚男裝的缺失與前景,創(chuàng)建高性價比精致時尚男裝品牌“ALT FINESIM”。2009年,修建并進駐4萬平米總部創(chuàng)意園“阿藍爾工業(yè)園”。2011年,在北京舉辦大型“秋季新品發(fā)布會暨鋒尚盛典”,在服裝品牌競相參加服博會之前,已連續(xù)4年參展,管道為王時代全國門店超千家。2012年9月,侯家勝榮獲廣州市“2010-2011年度A級納稅人”。2016年4月,其公司更名為“阿藍爾股份有限公司”。
“救心助學”,公益初行。侯家勝先生及夫人張益萍女士常年熱衷于慈善事業(yè),2008年4月,捐資助學及救治先心病兒童等公益活動,捐資金額累積500萬以上。2012年12月加入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緣·夢”助學項目,每年資助100名學齡兒童,2013年加入一心公益“博愛救心”項目,專項救助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僅這兩項公益捐贈已超500萬元。除此之外,公司積極捐助物資錢款給受災地區(qū),幫助青海玉樹縣部分貧困地區(qū)孩子翻新校舍、購買學習用品、改善伙食等等,并且?guī)庸締T工、供應商、客戶一同參與公益活動、慈善捐助。因此獲得“廣州市2016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慈善企業(yè)”稱號。同年,為了更好的管理慈善款項,獲得廣東省慈善總會的認可后成立了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阿藍爾慈善基金,當年廣州西湖路的新店開業(yè)當天的全部營業(yè)額都捐入了阿藍爾慈善基金,作為扶貧助學的款項。同年9月,企業(yè)榮獲“廣州市十大最具影響力慈善企業(yè)”稱號。
廣東省和正堂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被廣東省慈善總會評為“愛心企業(yè)” 在孝廉公益基金的公益課上做志愿者
“修己達人”,公益育心。在侯家勝先生及夫人張益萍女士看來,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一個人不懂得孝順自己的父母,就不懂得禮敬上級,不懂得為他人著想,不能很好的做到忠恕與誠信,沒有孝道作為基礎,則其他的文化內容也很難推行,因此推行“孝”文化非常重要。2014年初號召公司全員學習并踐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每周五下午公司全員學習傳統(tǒng)文化,給員工父母發(fā)放“孝金”。2015年7月在公司設立傳統(tǒng)文化內訓部門“廣州孝廉講堂”,在公司員工中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逐步開放給供應商、客戶、員工家屬等免費學習。為更多地利益社會,讓更多社會人士也能學習到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在不斷洽談的過程中與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達成共識,將廣州孝廉講堂納入一心公益,成為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阿藍爾慈善基金下的一個慈善項目,于2019年8月22日正式掛牌生效,現(xiàn)更名為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孝廉公益基金廣州孝廉講堂項目。邀請國內知名高校的權威講師來到講堂為學員講授黨課,如北京市委講師團主講老師郭繼承老師,湖南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萬丹老師等。陸續(xù)在公司設立多處黨建文化專欄,進行紅色文化的宣傳學習。該公益項目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影響了5000余人。
紅色公益,黨建引領。在不斷的深入學習與實踐探索中,侯家勝先生與張益萍女士有感于青少年立志教育與良好家庭教育的迫切,于2020年1月成立廣東省和正堂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著重落實愛黨愛國及優(yōu)良家風建設的教育推廣,傳播中華文明之美,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圩?。2021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二周年誕辰之際,和正堂教育開展《愛黨愛國建家風》公益課程,邀請國內高校名師為企業(yè)家學員現(xiàn)場授課。2021年11月18日,為了更好地落實慈善事業(yè),由廣東省慈善總會與和正堂教育合作成立的“廣東省慈善總會孝廉慈善基金”正式授牌。同年,為獻禮建黨百年,公司建設黨建文化長廊。2022年7月8日-10日,廣東省慈善總會孝廉慈善基金開展“教育沙龍”公益活動,正確幫助家長們理解教育新政,讓孩子的教育快速接軌國家的發(fā)展方向。
對于侯家勝總經(jīng)理來說,從早期加入公益項目,開展慈善捐贈如“緣·夢”助學項目、“博愛救心”救助項目等等,到后來與省慈善總會合作成立慈善基金,在慈善工作的方式上發(fā)生了轉變。這種轉變是一種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由點及面的變化。在過去,他主要通過捐錢捐物幫助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和生活貧困的孩子,直接將物資給到需要的個人,是一種授人以魚的方式。當物資耗盡,問題仍然存在,需要幫助的人無窮無盡,怎么幫都幫不完。而現(xiàn)在,在廣東省慈善總會的指導下做慈善,是一種授人以“漁”的方式,通過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帶動一個地方富裕起來,覆蓋到一個面上,而不只是某個人。并且不只是在物質上富起來,更是在精神上富足起來,工作重心也隨之轉移到如何整合更多更優(yōu)質的資源、更大效率地做好慈善工作上。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探索,侯家勝致力于從源頭緩解貧困問題,創(chuàng)新慈善發(fā)展新力量。
在侯家勝先生及夫人張益萍女士多年傳善心行善舉的實踐當中,有許多讓人感動的時刻。在慈善活動中,看到自己所傳播的愛心,越來越真誠和純粹,內心感到無法言說的喜悅;看到其他志愿者積極參與活動和無私的奉獻,榜樣的力量讓人動容,也讓自己更加堅定和持續(xù)地去參與慈善;看到被幫助的人生活質量提高,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國家和政府的偉大;看到企業(yè)家和學員通過學習,加深了對黨的認識和熱愛,提升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一起加入到公益慈善事業(yè)當中。但是前進的道路上也不乏挑戰(zhàn),例如如何讓身邊更多的人愿意加入慈善組織成為志愿者、如何讓已加入組織的志愿者能夠積極地參加組織的慈善活動、如何讓被幫助的人不只是在物質上得到幫助,精神上也能夠得到升華,對慈善事業(yè)產生認同甚至是反哺慈善事業(yè)等方面仍然需要不斷地摸索、前進。在未來,將不斷克服挑戰(zhàn)和困難,將慈善事業(yè)發(fā)展到新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