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綠皮書》中身份認同的嬗變

2022-11-26 22:47:54王佳佳
關(guān)鍵詞:綠皮書托尼白人

王佳佳

(山西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電影《綠皮書》依據(jù)音樂家唐·謝禮的一段真實經(jīng)歷改編而成,在第76屆全球獎、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分別榮獲最佳影片與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影片講述了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非裔音樂家唐·謝禮與意裔白人司機兼保鏢托尼·維勒郎格在去往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尤為嚴峻的南方巡演路途中跨種族、跨文化的友情故事。美國公路電影慣以一段既定目的的旅程展開故事,隨著旅程進展,劇情逐漸深入描述主角的內(nèi)心世界,呈現(xiàn)其對自我意識的思索、探究和改變。《綠皮書》是典型的公路片,通過講述南下巡演途中,謝禮與托尼如何從兩看相厭的雇傭關(guān)系轉(zhuǎn)化為互相信賴的好友,探求了代表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二人對自我、他人身份認同的過程,即從“抗拒”到“了解”、再到“認同”,并最終實現(xiàn)“和解”的過程。影片最終實現(xiàn)了小范圍內(nèi)種族平權(quán)的夢想。該影片以并不算新穎的題材斬獲多項奧斯卡獎項、取得上映3天票房過億的好成績,究其原因,應是該影片的“政治正確”,即當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各民族、各國家反對種族霸權(quán)主義與對身份認同的共同希冀。

一、身份認同的界定

(一)概念與分類 作為西方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身份認同的界定始于哲學研究。隨著20世紀60年代族裔少數(shù)族群、同性戀者與女權(quán)主義者等群體爭權(quán)運動的風靡,社會學研究者開始關(guān)注身份認同問題。[1]本文對身份認同的界定基于陶家俊教授[2]的研究,認為身份認同是指“個人與特定社會文化的認同”。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擴展了傳統(tǒng)的身份認同概念,形成了更廣泛的概念——混合身份認同。這種身份認同側(cè)重個體在強勢與弱勢文化中進行集體身份選擇時所產(chǎn)生的思想震蕩與精神折磨,其中包含著焦慮與希冀、痛苦與欣悅。[2]針對這一概念,某一文化主體通常會發(fā)問:我是誰?我想要成為哪個社會群體的一員?

身份認同大致分為4種類型,即個體認同、集體認同、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其中,個體身份認同與集體身份認同均屬于社會身份認同。個體身份認同是指個體在其身份認同過程中,積極或消極地參與文化實踐活動,并希望得到主流文化的認同,即個體對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身份的設定與積極執(zhí)行;集體身份認同是指個體必須在主流文化群體與從屬文化群體中選擇一種,并將之視為集體文化自我;自我身份認同則以自我為中心,側(cè)重個體自身的身心體驗;三者既相區(qū)別又相聯(lián)系,個體身份認同與集體身份認同過程中同樣包含著自我身份認同的身心體驗。[2]后現(xiàn)代去中心身份認同的顯著特征就是包容性與動態(tài)性。文化主體不再以統(tǒng)一的自我為中心,而是可以在不同時間獲得不同身份,且其身份認同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3](P165)

(二)研究現(xiàn)狀 國外社會學領域的相關(guān)學者主要從全球化與現(xiàn)代性[1]、邊緣性社群[4]、職業(yè)歸屬角度[5]研究身份認同的變動、迷失乃至解構(gòu)過程。其中,早期Philip[6]與Sellers R,et al[4]就黑白人種的身份認同與其社交邊緣的差異就行研究。國內(nèi)的相關(guān)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沿襲國外研究思路,除少數(shù)綜述研究外,[1][2]大多數(shù)聚焦于文化政治、邊緣群體及文藝作品中身份認同的解讀。如文源[7]解析了《綠皮書》身份認同的困惑、郭敏[8]從文化身份錯置角度解讀《綠皮書》中的模擬抵抗。

筆者試從族裔混合身份認同角度,進一步動態(tài)分析《綠皮書》中主配角在南巡演出旅途中,如何實現(xiàn)對其集體身份認同的“抗拒”、對個體身份認同的“了解”、再到對各自自我身份認同的“內(nèi)省”,并最終實現(xiàn)與自我身份認同的“和解”。

二、社會身份認同

社會身份認同是個體對自己所在群體的成員是否具備相應資格的認知,這種認知使散居于主流文化中的少數(shù)群體迫切需要尋求歸屬感,而種族歧視正是這類群體尋求社會身份認同的根源。種族歧視始于1619年第一批黑奴被販賣到美國,是指將處于主流文化社會中的不同種族劃分為不同群體,并對那些處于非主流文化的群體采取區(qū)別對待,通過言論行為表現(xiàn)出對其蔑視、討厭甚至迫害的態(tài)度。[9]

影片《綠皮書》的故事發(fā)生在1962年,即解放黑奴法令頒布100周年的時候。此時美國正處于爭取“黑人平權(quán)運動”激烈對抗期,但整個社會仍普遍存在著一些隱性的種族歧視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種族隔離,這種現(xiàn)象在保守的美國南部尤為嚴重。影片中種族歧視的橋段隨處可見。唐·謝禮是一位享有音樂、心理學、宗教藝術(shù)三個博士學位的黑人音樂家,他琴藝出色,被公認為僅次于李伯拉斯,他彬彬有禮、舉止文雅。舞臺上,他備受白人貴族們的追捧;舞臺下,卻處處受到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的不公平待遇,出行時,必須嚴格按照《綠皮書》規(guī)劃的路線前行……因而,謝禮決定鼓起勇氣到種族歧視“重災區(qū)”的南方巡演,希望通過自身的教養(yǎng)、實際行動,積極改變美國社會對黑人的固有思維,為爭取種族平等、推動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種族隔離而努力。

(一)集體身份認同 依陶教授[1]對集體身份認同的界定,集體身份認同回答了“我屬于哪一個社會群體”這一問題。這一概念可以從兩方面解讀:(1)個體對自己是否具備歸屬于所選定的社會文化的資格認知;(2)社會其它成員對該個體是否具備相應資格的認知。

《綠皮書》中的謝禮和托尼,一個非裔,一個意裔。在白人的種族鄙視鏈中,白色人種最高級,黃色人種次之,黑色人種的社會地位最低。而在白人社會中,盎格魯薩克遜清教徒處于最高端,其它依次為猶裔、德裔、愛爾蘭裔、意裔。從影片對二人的身份設定可見,謝禮和托尼二者均受不同程度的種族歧視傷害。但由于二人能在各自族群中找到的歸屬感不同,他們對各自集體身份的認知也完全不同。

影片開篇用多處細節(jié)將托尼的身份定位為粗魯、好斗、圓滑、愛占小便宜的下等窮白人。托尼職業(yè)是服務美國中上層白人的紐約酒吧打手、司機,也曾做過環(huán)衛(wèi)工人;為獲小費,故意私藏客人帽子,制造事端,再把自己包裝成解決問題的“救世主”;為私自占有停車費,故意把垃圾桶倒扣在停車計時器上;因領班叫醒了上班期間睡覺的他,就大打出手;為贏50美元,打賭一口氣吃掉26個熱狗;接謝禮出行時,看到謝禮的同行者吸煙,便把自己的煙收起來并上前索要;途中隨意路邊撒尿……這便是美國社會其他成員對意裔美國人托尼的集體身份認同。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遜鎮(zhèn)巡演回程路上,因雨夜迷路,他們誤入“日落城”(日落后只允許白人自由活動的種族隔離區(qū))被警察攔下。當警察從姓氏判斷出托尼是意大利人時大罵:“意大利人本來就是半個黑人”。這里“半個黑人”是美國人對意裔移民的刻板印象,他們認為大多數(shù)意裔移民都是好斗兇殘的黑幫,就像電影《教父》系列刻畫的一樣,忽視了大多數(shù)意裔移民成為了工人與手工業(yè)者的事實。對于這類種族歧視,托尼當然不肯接受,于是重擊警察一拳。

雖然同樣受歧視,但就種族而言,托尼依然是白人,依然是美國社會認可的主流文化中的一部分,處于鄙視鏈頂端。因而,在影片前半部分,通過一些細節(jié),不難看出托尼有著強烈的種族主義情感。如,蔑稱黑人為eggplant(茄子),扔掉黑人工人用過的水杯;寧愿典當手表度日也不愿做謝禮的“管家”(事實上謝禮招聘的職位是“個人助理”)、不愿為其熨燙衣服、擦鞋子,南巡途中在酒店門廊投骰子賭錢時,不肯承認受雇于謝禮,而是為唱片公司工作;即便接受了謝禮的雇傭,依然不肯為其提行李、不愿意遵照謝禮的生活習慣,仍在車內(nèi)吸煙等。除此之外,影片中反映當時美國社會將黑人集體身份認定為異類、他者的細節(jié)還有很多,如,作為社會精英的知名音樂家,謝禮僅因膚色就被警察在雨夜攔住,并關(guān)押盤問、進行言語侮辱;僅因膚色就被拒絕提供試穿西服的服務,被要求必須買下才能試穿;僅因膚色就不被允許在白人餐廳就餐、使用白人公共衛(wèi)生間,被安排在狹小的儲藏室里化妝;僅因膚色就被告知“沒人愿意看到一個黑人在臺上彈奏古典音樂”,盡管古典音樂才是謝禮的專業(yè)……以上是主流文化主體對謝禮集體身份的認知,即不論學識修養(yǎng),白人永遠高人一等,黑人永遠倍受歧視。

然而事實上,謝禮9歲時便因其音樂天賦被列寧格勒學院破格錄取,成為該校第一位學習音樂理論的黑人;他享有3個博士學位、懂8國語言、極具繪畫才華、一個月內(nèi)在白宮演奏四次;他住在富麗堂皇的卡內(nèi)基音樂廳,經(jīng)濟優(yōu)渥。表面上,謝禮屬于主流社會時;事實上,現(xiàn)實對此進行無情的打擊。臺上,他是受人追捧的音樂家;臺下,頓時被劃分為異類、他者。因此,謝禮對于社會給予的集體身份認同既“抗拒”又“困惑”。既不是社會認同的普通黑人—粗魯、無知、下賤,又不能被白人社會普遍接受。因此,對于這種集體身份認知,謝禮無法做到像托尼一樣,選擇簡單的接受或?qū)?,只能隱忍。他希望用白人社會普遍認可的行為規(guī)范來約束自我,扮演一個大眾認可的形象,以此作為隱形的對抗方式,期待能改觀種族刻板印象、獲取主流社會的認可。如,因被拒絕使用白人衛(wèi)生間而不得不花費四十分鐘往返如廁后,依然保持彬彬有禮、與賓客談笑風生。然而,如上所述,事實并非如此。

(二)個體身份認同 個體身份認同即個體即通過模仿、扮演,為自己塑造一個社會認可、接受的角色。本文認為,個體身份認同可分為個體對自我、他人對該個體所塑造角色的認可。

影片中托尼·維勒郎格(Tony·Vallelonga)被稱為Tony Lip,此處Lip是“大嘴”(“胡說專家”)的意思,對此,托尼并無異議;相反,他引以為豪,認為自己總能夠說服別人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即便失業(yè)、面臨養(yǎng)家糊口壓力時,托尼面對黑人鋼琴家聘用邀請時,依然不改“白人天生高人一等”的態(tài)度,要求漲價至每周$125,并堅持不做“管家”相關(guān)的服務工作;托尼給妻子寫第一封信時的簡單拼寫錯誤(dear拼成deer)、語言雜亂無序,以至信件看起來“像一封綁架信”;把施坦威(Steinway)寫成Stainway;分辨不清謝禮專輯《地獄中的俄爾普斯》封面上是“天使”還是“惡魔……”可見,托尼所受教育并不高;在南巡途中的酒店大廳,當謝禮提出要求托尼注重發(fā)音、斟酌用詞,以示良好公眾形象時,托尼表示“讓那些不愛聽我說話的人滾蛋”;當謝禮批評托尼趴在地上投骰子賭錢有損形象時,托尼表示其樂無窮……托尼對自己在主流社會中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粗俗的市井形象非常認同。

謝禮最初對托尼的個體身份認知也是如此,但隨著旅途深入,謝禮了解到,除去這些表象之外,托尼還是一個愛家、包容、勇敢、可靠的好伙伴。如,盡管不擅長寫信,托尼還是堅持給愛妻寫信;當影片中暗示謝禮是同性戀時,托尼表示“世界很大……”;當謝禮誤以為托尼會去意大利老鄉(xiāng)那里工作,表示愿加薪挽留托尼時,托尼表示對$125的周薪很滿足、不打算跳槽;“橘鳥酒店”外托尼對空鳴槍嚇跑小偷;巡演最后一站因演出經(jīng)理意欲收買托尼讓謝禮完成演出時,托尼果斷拒絕。凡事種種,在漫長的旅途中,謝禮逐漸接受并認可了托尼這位“壞脾氣”的旅伴。

然而,與托尼截然不同,謝禮從小所接受優(yōu)質(zhì)教育,按照白人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將自己塑造成一名富有良好教養(yǎng)、舉止嚴謹規(guī)范的、受人尊重的音樂家形象。每一場演出,謝禮都會被白人當作至高榮耀介紹給賓客們;謝禮總是使用禮貌用語“please”、西裝筆挺地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從不說謊、總能很好地控制個人情緒,即便雨夜在“日落城”被關(guān)押時也堅持如此,用正當理由要求見律師,迫使警察不敢公然侵犯其“公民的權(quán)利”,他堅信唯有尊嚴可以獲勝,而非拳頭;謝禮講究原則,拒絕托尼帶其悄悄入住白人酒店的提議,堅持不去不受歡迎的地方休息;寧愿花四十分鐘返回酒店,謝禮也不愿使用臨時搭建的樹林衛(wèi)生間,更不愿聽從托尼建議,在路邊解決,因為他認為這樣和動物沒有什么區(qū)別;在最后一場巡演前,因為俱樂部經(jīng)理不肯讓他在白人餐廳就餐、不能給予最基本的尊重與權(quán)利,謝禮公然罷演,大膽為自己的尊嚴而戰(zhàn)。

最初托尼對謝禮的個人身份認知僅僅是有錢的黑人雇主,直至俄亥俄周中部大陸酒店首次看到謝禮彈鋼琴,托尼被稱他的琴藝深深折服,稱之為“不像黑人”、“像自由女神”、“是天才”;西裝店外,托尼看著櫥窗里的模特說“這個家伙和你很像”,是對謝禮紳士形象的認同;當托尼把謝禮從梅肯市的基督教青年匯(因同性戀被抓)救出時,表示賄賂警察是不想謝禮的事業(yè)因此被毀,說明托尼已完全認同謝禮作為知名音樂家的身份;當謝禮說唯有尊嚴可以永遠幫助我們獲勝時,托尼說“以后不會這么干了”,這就意味著他對謝禮作為一個“上等人”的個人身份的認同。

三、自我身份認同

自我身份認同回答了“我是誰”、“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影片中,謝禮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舉止優(yōu)雅、頻繁出入于上流社會、結(jié)交達官貴人,如果不論膚色,那么絕對是一位不折不扣受人尊重的音樂家。因此,謝禮在應聘托尼時,以“博士”頭銜發(fā)出邀請,因為“博士”比他被打造的形象——鋼琴娛樂者更受尊重;招聘場所設定在富麗堂皇的客廳,謝禮衣著華麗、像部落酋長一樣高高在上地坐在椅子上,因為這樣才能與身著皺皺巴巴西服面試的托尼形成對比,強調(diào)雇主身份;生活中,謝禮是善解人意、慷慨大方的謙謙君子,不厭其煩地教托尼寫家書、給托尼零用錢買需要的東西、幫助托尼糾正口音;從未因托尼的無知而輕視他,即便托尼把他的專輯名稱Orpheus(地獄中的俄爾普斯)說成Orphan(孤兒)、即便托尼和他討論低俗問題“匹茲堡”為什么被稱之為“奶之堡”,而是予以理性解釋;謝禮行事嚴謹,從不說謊,當他聽到托尼對“大嘴”(騙子、胡說專家)的外號洋洋得意時非常詫異,當?shù)弥心帷皳斓健奔佑驼九远Y品店的紀念品——一塊小綠石時,強烈要求“不付錢就不許開車”;謝禮做事講究原則,在肯塔基途中,啃完的雞骨頭可以搖下車窗丟掉,但卻執(zhí)意要求托尼將污染環(huán)境的紙杯撿起……影片大半部分都在刻畫一個白人認可的、舉止優(yōu)雅、學識淵博、琴藝精湛的黑人鋼琴演奏家的形象,這種形象也是謝禮原本為自己設定的人物形象。

由于從小受白人價值觀影響,同時也是為迎合主流文化,改變社會對黑人的刻板印象,謝禮潛意識里認同白人對黑人的集體身份認知——粗魯、無知、不可靠,因此,他抗拒黑人文化,努力證明不是所有黑人都是這樣的。當托尼播放時下流行樂時,謝禮表示自己學的是高雅的古典音樂,從未聽過黑人通俗音樂,更不識當紅黑人歌手小理查德、恰比·卻克、阿瑞莎·富蘭克林等;當托尼邀請他吃肯德基炸雞時,謝禮表示這輩子從未、也不愿嘗試吃炸雞,因為炸雞被認為是黑人能吃得起的唯一肉食;在僅為有色人種提供服務的小酒館中,他拒絕黑人同胞的游戲邀請,因為覺得他們的游戲無聊且聒噪;不論白人如何就膚色問題刁難,他總是理智應對,從不暴力相向,也不違背約定拒演。

不管如何努力,只要論及膚色,謝禮永遠只能是一個種族主義者眼里的黑人,與其它黑人無異。舞臺上的表演剛被冠以掌聲認同,舞臺下便被白人服務生以理所當然的態(tài)度拒絕其使用衛(wèi)生間;因疑似同性戀問題被迫與白人青年赤裸銬在一起時,白人警察卻明確表示讓謝禮赤身露體只為羞辱,最終只能靠托尼的賄賂手段才得以解救。即便如此,謝禮依然堅持巡演,正如三重奏成員大提琴手奧列格·馬拉科夫(Oleg Malakhov)所言:“光有天分是不夠的,改變?nèi)藗兊挠^念仍需很大的勇氣”。所以,謝禮選擇放棄在紐約演出,盡管那里的收入是現(xiàn)在的3倍,且文化相對包容,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沒有保守的南方這么嚴重。因為他相信總要有人為此做出努力與嘗試,才有可能改變不公平的現(xiàn)狀、改變歷史,恰如影片中提及的那位1956年第一位受邀至白人區(qū)演奏并因此遭受攻擊的黑人一樣。這一自我身份的預期似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認可,如影片中田間勞作的黑人看到白人司機為黑人雇主修車、開車服務門時,似乎看到了未來、看到了新世界,難以置信中又帶有強烈的期待。

四、混合身份認同的和解

和解是基于平等基礎之上,對自我和他人最高程度的認可、尊重與接納。在經(jīng)歷了對集體身份認同的“抗拒”、對個體身份認同的“了解”、以及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內(nèi)省”之后,《綠皮書》中兩位代表不同種族、不同階層、具有混合身份的角色開啟了對各自及對方身份認同的“和解”。

影片中,謝禮對托尼的身份認知逐漸好轉(zhuǎn)。最初,謝禮認為托尼是以撒謊技能為榮的“大嘴”、連最基本詞匯dear都會拼錯的、不懂俄語仍堅稱是德語、為了錢可以不顧個人形象趴在地上賭錢的下等白人形象。隨著旅行深入,二人的共同經(jīng)歷逐漸令其改觀,并實現(xiàn)了其對托尼身份認定的和解。影片中,托尼給妻子寫最后一封信時,謝禮稱贊其寫得很好、已經(jīng)很擅長寫信了;謝禮真誠地向托尼道歉,因為自己誤會托尼會隨其意大利朋友離去、并為此承諾提升其職位與薪資待遇;最后一站演出時,由于被拒使用白人餐廳,謝禮決定罷演,但考慮到托尼會因此失去一筆報酬,謝禮首先征求托尼的意見,表示如果托尼需要,那他就表演,可以暫時犧牲自己的自我身份認同,而托尼也表示不接受這樣的不公平待遇。此處,實現(xiàn)了二人對彼此身份的和解。在謝禮眼中,托尼雖是“大嘴”,但他擅長靈活處理問題;托尼雖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他有著一顆愛妻、愛家溫暖的心;托尼雖然愛錢,但他不會不折手段、不會做違法勾當,是一個可靠的朋友。

謝禮承受著黑人種族身份與美國人的社會身份沖突,這種雙重意識概念令謝禮將其美國身份意識內(nèi)化的同時,又深受其種族身份的困擾。影片結(jié)束之際,謝禮終于敢于為自己爭取平權(quán),實現(xiàn)了與自我混合身份認同的和解。在阿爾巴馬州,伯明翰的圣誕音樂會前,謝禮因不能得到平等就餐機會罷演,對主辦方經(jīng)理歇斯底里的喊叫“這就是你們不受歡迎的原因”置若罔聞,徑直走出大廳,轉(zhuǎn)身走向橘鳥餐廳。在餐廳里,謝禮突破了自我限定,在沒有施坦威鋼琴的條件下,真正做到了和黑人演奏、為黑人演奏、為音樂演奏,遵從了其內(nèi)心想要成為“音樂家”而不是“娛樂者”的身份認同,實現(xiàn)了對自己美國黑人混合身份認同的和解,消除了“如果我不夠黑,也不夠白,那你告訴我,我是誰”的身份困惑。影片結(jié)尾處,謝禮與托尼的家人一起歡慶圣誕,融入了其樂融融的意裔家族,與自己孤獨的形象和解,實現(xiàn)了小范圍內(nèi)的平權(quán)夢想。

托尼對謝禮身份認同的和解萌芽于印第安納州漢諾威的那場演出。因主辦方不愿按合約規(guī)定為謝禮準備施坦威鋼琴、而是提供塞滿垃圾的舊鋼琴,托尼對其工作人員大打出手,最終謝禮如約彈上了斯坦威鋼琴。深入了解后,托尼告訴謝禮,人們喜歡的是他演奏的音樂,而不是古典樂本身。阿肯色州途中,路人對白人為黑人做司機一事投來異樣眼光,托尼向他們豎起中指。旅程結(jié)束時,托尼邀請謝禮到家里一起過圣誕節(jié)。這些細節(jié)向觀眾展示了托尼如何實現(xiàn)對謝禮混合身份認同的和解,也徹底改變了自己種族主義者的形象,為觀眾呈現(xiàn)了跨種族的友誼。

五、結(jié)語

觀影結(jié)束,我們發(fā)現(xiàn),謝禮的南巡演出對南方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問題的解決似乎并無影響,最終也只是實現(xiàn)了小范圍內(nèi)身份認同的和解。但影片警示我們,在當代多元文化世界中,每個人、每個民族、每種文化,都應做到正確對待自己的身份認同,以平等的姿態(tài)去尊重并了解其它民族與文化,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去認知世界、感知世界,共同營造世界,而不是一味強調(diào)以自我為中心或是唯一中心化,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沖突,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全人類文明的共同發(fā)展。

猜你喜歡
綠皮書托尼白人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將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時期爭取到的進步變革一手粉碎的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2:00:22
與孤獨作戰(zhàn) 喝一碗《綠皮書》煲的“雞湯”
車迷(2021年12期)2021-04-19 12:18:26
理發(fā)師托尼
碰瓷的綠皮書
我想自己做
新西蘭殺戮事件凸顯白人極端主義在全球影響之廣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12
像命中注定,唐和托尼同年去世,才有了《綠皮書》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26
影史上第一個黑人與白人接吻的鏡頭,是他剪輯的!
電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6
托尼逃跑
《杜仲產(chǎn)業(yè)綠皮書》簡介
香港 | 鄂尔多斯市| 阳东县| 二手房| 同心县| 特克斯县| 忻城县| 南和县| 噶尔县| 林口县| 四川省| 东丰县| 鹤庆县| 鄂尔多斯市| 大英县| 炉霍县| 东方市| 四会市| 潜江市| 景德镇市| 临高县| 永春县| 濉溪县| 睢宁县| 贵德县| 梓潼县| 镇赉县| 乐至县| 濉溪县| 双牌县| 崇文区| 汉川市| 阿克陶县| 北票市| 郸城县| 吉木萨尔县| 静宁县| 玛纳斯县| 韩城市| 库车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