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勝
(甘肅省東鄉(xiāng)族自治縣大塬學校,甘肅 東鄉(xiāng))
小說閱讀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需要讓學生對小說的閱讀知識進行了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小說的閱讀中能有所感悟,從而喚醒智慧,帶來生命的啟迪。本文首先針對情境教學法的概念進行闡述,然后分析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原則,最后提出具體的實施策略,包括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文本情境、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以及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旨在可以在小說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情境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從而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閱讀和研究積極性,促進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中語文的課文形式多種多樣,小說正是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題材內容之一。小說的閱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更能讓學生專心進行內容的閱讀。但是其中也具有非常大的缺點,就是小說的文本篇幅非常長,很多學生在閱讀時沒有耐心讀完,還有一些學生看到如此大的篇幅就望而卻步,不利于小說閱讀教學的實施。因此,為了能徹底改變此現(xiàn)狀,教師需要利用情境教學法來引入小說閱讀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對小說的閱讀學習和討論,實現(xiàn)對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育。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能通過一定的方式幫助學生進入一定的情境中,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情境體驗方式。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在學習中變得更積極向上,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會對學生具有情緒的調節(jié)作用,能夠實現(xiàn)動力功能的作用,讓學生具有情感方面的認知。還能刺激學生的大腦思維,讓其在小說閱讀中變得更活躍。小說閱讀具有非常大的難度,無論是從小說的字數(shù)還是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來說都具有非常大的挑戰(zhàn)。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小說學習體驗,通過情境教學法的幫助,可以讓學生的小說閱讀學習變得事半功倍,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教師在小說閱讀中進行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應秉承趣味性的原則進行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建立趣味性情境來吸引學生的目光,這樣才可以讓小說的閱讀變得更有趣,讓學生對閱讀具有更大的興趣。通過趣味性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讓初中生在小說閱讀中不會產生疲憊和煩躁的心理,反而能深入文字中去感受故事主人公的酸甜苦辣,這樣才能在故事中汲取力量,在小說閱讀中吸取教訓、增長智慧,這才是小說閱讀的根本所在。
小說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具有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小說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時,更要注重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小說閱讀體驗,只有真正地進行閱讀實踐,才能在學習中感悟到更多的道理,也能進行閱讀規(guī)律的總結,促進學生小說閱讀學習質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教學情境設計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目標來進行小說閱讀教學的科學實施,這樣才能對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進行全面培養(yǎng)。
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的設計時,應該遵循科學性的教學原則,這樣才能讓情境教學法變得更有效。教師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而不是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而創(chuàng)設,這樣會讓此教學方法變得過于形式化,不利于高效閱讀課堂的組織和開展。教師應根據(jù)小說閱讀的教學需求和故事情節(jié)需求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讓整個課堂教學變得更自然、流暢,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打造。
教師在小說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小說的具體情節(jié)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閱讀學習變得更高效。教師在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設中,需要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對課文閱讀變得更有興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閱讀。
比如,在學習小說《水滸傳》時,教師在名著導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情境教學。因為《水滸傳》已經被翻拍成了電視劇,成為家喻戶曉的影視劇,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學生更是對電視劇情有獨鐘,通過電視劇片段來引入趣味性的教學情境,這樣會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變得更有趣味性,有利于促進對學生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電視劇中精彩的片段,讓學生能享受武打的視覺沖擊,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教師可以播放林沖大戰(zhàn)魯智深的武打片段,通過此種方法來創(chuàng)設小說閱讀情境。為了能讓整個課堂變得更高效,教師需要控制視頻播放時間,一般控制在1 分鐘左右。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林沖和魯智深的武功誰強,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熱鬧,從而促進其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通過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對小說的閱讀興趣,并借機引導學生閱讀,從而獲得較好的效果。
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還應進行文本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小說閱讀時針對其中的細節(jié)進行分析,讓學生進入故事情境之中,從而對小說內容進行深度的了解和體會,對小說主人公的情境進行了解,從而明白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比如,在學習小說《駱駝祥子》時,教師可以針對其中的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在閱讀開篇第一段時,我們就能看到作者將小說的題目進行了解讀,要介紹的是祥子,而不是駱駝。通過這樣的文本能看出祥子是一個人名,而駱駝只是一個外號。教師可以通過此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去想象,為什么作者要給祥子一個這樣的外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認真思考,一旦有想法后,可以舉手與大家進行分享。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既然作者把祥子比喻成駱駝,那么他一定具有駱駝身上的特點。教師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更清晰地認知駱駝與祥子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駱駝是沙漠中的動物,主要是幫人們運輸貨物的,非常辛苦。那么祥子是人力車夫,也是拉人的,通過這樣的對比就能清晰地反映出作者被祥子每天的辛苦所觸動。那么祥子究竟經歷了什么事情呢?需要學生繼續(xù)向下閱讀。教師能針對開篇第一段話創(chuàng)設文本情境,為學生進行小說標題的解讀,從而為后續(xù)的閱讀工作奠定基礎,也給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帶來一定的啟示,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讓整個課堂更具有學習氣氛,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對小說的閱讀興趣。那么教師在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時,應與小說內容相關,這樣的情境內容才能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小說《水滸傳》時,教師可以根據(jù)閱讀內容來實施角色扮演游戲。要求學生能針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扮演,同時需要進行當時場景的展現(xiàn)。利用這樣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不但能讓整個小說閱讀教學變得形式多樣,增強學生對小說閱讀的喜愛,而且能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更理解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性格,對提升其小說閱讀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例如,閱讀到《大鬧野豬林》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林沖、魯智深和兩個押送官,將故事的情節(jié)變換成臺詞來進行課堂表演。在學生角色扮演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身扮演角色人物的性格。例如,林沖的性格就是特別能忍耐,別人無論對他有多差,他都會選擇原諒別人,這也說明了他的大度。通過這種形式的小說閱讀教學,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為了能促進學生對小說的深度理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學生的課堂討論來深度解讀小說內容。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小說內容提出問題,從而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來進行思想的碰撞,會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
比如,在學習《水滸傳》中的章節(jié)“景陽岡”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結束后提出問題。如“武松是什么性格?從哪里看出來的?”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教師提出這個問題后,學生會進行原文的思考,并從字里行間中探索武松的性格。小說的閱讀對人物性格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的行為,從而決定了他最終的命運。武松是一個愛面子的人,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是因為他的性格才成就了他打虎英雄的名聲。如果武松是一個膽小的人,看到衙門貼的告示,自然就會下山,那么后來打虎的事情也不會發(fā)生。總之,教師在進行小說閱讀時更需要注重對人物性格方面的分析,這樣才能找到故事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綜上所述,為了能提升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中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小說閱讀技巧的掌握。除此之外,教師更需要針對小說內容進行課堂教學研究,讓學生進行課堂的討論,從字里行間中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小說閱讀的目的。小說是通過故事來進行道理的闡述和人生智慧的啟迪,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重點教育,從而促進初中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從而為小說閱讀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促進學生小說閱讀學習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