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中 楊 琪
有關(guān)客家的史實,不僅見諸各種史籍雜記家乘,為研究者提供了翔實的史料佐證,歷代詩詞中也多有涉及,從不同角度或側(cè)面反映了客家生成與發(fā)展、生產(chǎn)與生活、習(xí)俗與風(fēng)情、思想與情感等客家原鄉(xiāng)的歷史與文化。
詩詞作為文學(xué)藝術(sh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抒發(fā)情志,更記事詠物。于是,在我國詩歌發(fā)展史上,就涌現(xiàn)出了以詩的形式反映重大社會事象的“詩史”之作,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代表就是“詩圣”杜甫。①丁福保:《歷代詩話續(xù)編(上)》,晚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杜(甫)所贈二十韻,備敘其事,讀其文,盡得其故跡。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dāng)時號為詩史?!薄岸崱薄都睦钍锥崱?。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5頁。
著名史學(xué)家陳寅恪認(rèn)為,“詩可證史”,詩從一定意義上說,可以更形象、具體、生動地展現(xiàn)史實。他說:“中國詩雖短,卻包括時間、人事、地理三點……外國詩則不然,空洞不著人、地、時,為宗教或自然而作。中國詩既有此三特點,故與歷史發(fā)生關(guān)系。”②陳寅?。骸吨v義及雜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年,第483頁。在客家史上,歷代詩人也以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作了許多豐富的記述、描摹與詠嘆。為人們留下了豐富的鄉(xiāng)愁記憶。鑒于尚無研究者對此進(jìn)行梳理,筆者不惴谫陋,試論如后。①本文所引詩詞,均為內(nèi)容與客家史有關(guān)者,與作者是否為客家人之身份無關(guān)。特此說明。
客家是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大規(guī)模南遷之閩粵贛邊與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經(jīng)過長期融合所形成的漢民族支系。其中,僅西晉永嘉之變、唐代安史之亂、北宋靖康之難及元人南下四次,跨渡江淮南播士庶即達(dá)數(shù)百萬之眾。
羅香林先生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匈奴、東胡、氐羌諸族相繼侵寇中國,擄殺漢人,漢人無奈之下相率向南遷徙。這是中國民族大變化的關(guān)鍵,亦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先機?!雹诹_香林:《客家研究導(dǎo)論(外一種:客家源流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1頁。
“永嘉之變”是中原的一次浩劫。五百年后的唐代,詩人張籍憶及此事,仍感到不寒而栗。
黃頭鮮卑入洛陽,胡兒執(zhí)戟升明堂。晉家天子作降虜,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觸,家家雞犬驚上屋。婦人出門隨亂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諸侯自顧土,無人領(lǐng)兵來護(hù)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③曹寅等:《全唐詩》卷382,張籍《永嘉行》,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4282頁。
《永嘉行》再現(xiàn)了永嘉之變的慘烈及影響。永嘉五年(311),匈奴軍隊在前趙劉淵之子劉聰率領(lǐng)下攻破洛陽,俘獲晉懷帝,大肆屠殺王公大臣及無辜百姓三萬多人。時擁兵自重的“九州諸侯”因“八王之亂”造成內(nèi)訌,“無人領(lǐng)兵來護(hù)主”,于是匈奴人又追殺逃到長安的帝胄后裔,晉遂亡。在國家傾覆的情況下,“北人避胡多在南”,于是形成了有名的“衣冠南渡”?!耙鹿凇奔戎肝鲿x士人,也指代“中原文明”。
西晉滅亡后,317年,在王導(dǎo)等人支持與輔佐下,司馬睿在建鄴(今南京)稱帝,是為東晉。
西晉國祚50年,只有武帝司馬炎時時局相對穩(wěn)定?;莸蹠r,胡人入侵,加之八王之亂,致使中原凋敝,民不聊生。東晉大興二年(319),佐著作郎虞預(yù)在其疏中回顧說:“大晉受命,于今五十余載。自元康以來,王德始闕,戎翟(狄)及于中國,宗廟焚為灰燼,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自天地開辟,書籍所載,大亂之極,未有若茲者也?!雹芊啃g等:《晉書》卷82《虞預(yù)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144頁。永嘉之亂,山河破碎,災(zāi)難中的中原士庶走投無路,紛紛南逃?!奥寰﹥A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雹莘啃g等:《晉書》卷65《王導(dǎo)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746頁。依《宋書·州郡志》所載,此次南下中原漢人約30萬戶,達(dá)90萬人之多,約是當(dāng)時北方人口的12%,使南方人口一下子增加了約19%。
南遷中原漢人大多聚族而居,為此,東晉及其后當(dāng)局以僑設(shè)郡縣安置士人百姓及流民。據(jù)《晉書·地理志》記載,從東晉建立(317)到劉宋泰始年間(466—471),在安徽境內(nèi)就曾先后僑置了38個州郡縣。“其中以來自河南者占大多數(shù)”。如司州、豫州、陳留國、梁國、潁川郡、汝南郡、汝陽郡、襄城郡、陳郡等。因情勢變化,各治所也先后不一。如豫州,治所初在蕪湖,之后多次遷移至牛渚(今當(dāng)涂長江南岸)、壽春(今安徽壽縣)、歷陽(今安徽和縣)、譙(今安徽亳州譙城區(qū))等地。①胡嘏:《東晉南朝安徽境內(nèi)僑置州郡縣考略》,《安徽歷史》1990年第2期。張籍為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深諳其故鄉(xiāng)歷史,故而言“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边@里所說“晉語”,即中原漢話。由此可知,今之謂客家話中多保留中原音韻、詞匯和日??谡Z,其情狀與唐時如出一轍:為中原漢人南遷聚族而居之產(chǎn)物。
永嘉之變,西晉覆亡,中原板蕩,影響極其深遠(yuǎn),以至“衣冠南渡”成了山河易主、人民流離的代名詞。宋開寶八年(975),宋太祖出師江南,大兵壓境,南唐后主李煜開城納降。在之后的三年里,與宋接壤的原南唐福建漳、泉一帶仍為清源軍節(jié)度使陳洪進(jìn)割據(jù)。鑒于歷史教訓(xùn),為避免兵戎相見,生靈涂炭,出生于閩南安溪縣的幕僚詹琲審時度勢,陳說利害,極力勸后主及早尊中原為正統(tǒng),奉土歸宋。他在詩中寫道:
憶昔永嘉際,中原板蕩年。衣冠墜涂炭,輿輅染腥膻。國勢多危厄,宗人苦播遷。南來頻灑淚,渴驥每思泉。②曹寅等:《全唐詩》卷761,詹琲《永嘉亂,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憶昔吟》,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8643頁。
陳洪進(jìn)聽從了詹琲建議,于太平興國三年(978)四月獻(xiàn)表稱臣。至此,包括漳、泉兩州及所轄十四縣之福建全境納入宋朝版圖。
詹琲之所以具有維護(hù)國家統(tǒng)一的政治遠(yuǎn)見,與其家庭影響是分不開的。詹琲曾祖父詹纘為河南固始人,唐朝末年隨王潮入閩,后為閩王王審知紫光祿大夫行營兵馬使,祖父詹世隆曾為兵曹錄事參軍。王審知建立閩國,北方政權(quán)雖有更迭,但他始終維護(hù)國家統(tǒng)一,一直奉北方政權(quán)(唐、梁、后唐)為正朔,稱臣納貢,先后被封為瑯琊王、閩王。也有人曾勸他稱帝,遭其斷然拒絕。他“寧為開門節(jié)度,不作閉門天子”。③何遠(yuǎn)喬:《閩書》(第二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77頁。由于政局穩(wěn)定,三十年間,一境晏然。審知死,其子王延翰嗣位,后為其弟王延均所殺。王延均嗣位后改國號大閩。由于殘虐無度,被其子王昶所弒。王昶嗣位后,對詹琲之父詹敦仁才學(xué)很是賞識,請其入幕參與軍國之事。詹敦仁對王昶殺父奪位鄙夷不屑,且察其有不軌之意,堅辭不就。他勸王昶要如祖父王審知那樣以北方為正統(tǒng),盡早向后晉稱臣示好。其辭命詩曰:
爭霸圖王事總非,中原失統(tǒng)可傷悲。去來賓主如郵傳,勝負(fù)干戈似局棋。
周粟縱榮寧忍食,葛廬頻顧漫勞思。江山有待歸須早,好向鷦林擇一枝。④曹寅等:《全唐詩》卷761,詹敦仁《勸王氏入貢,寵予以官,作辭命篇》,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8642頁。
在詹敦仁看來,國家最大的不幸是軍閥“爭霸圖王”“中原失統(tǒng)”;人民最大的不幸是流離如“郵傳”,政局如弈棋,遭受鋒鏑之苦;個人最大的不幸是如伯夷叔齊,受嗟來之食,因而維護(hù)國家的統(tǒng)一才是正途。可惜王昶執(zhí)迷不悟,落得了一個可恥的下場。南唐滅閩后,清源軍節(jié)度使留從效據(jù)漳、泉二地知郡事,極請詹敦仁出山。詹敦仁婉言謝絕,為詩曰:“晉江江畔趁春風(fēng),耕破云山幾萬重。兩足一犁無外事,使君何啻五侯封。”⑤曹寅等:《全唐詩》卷761,詹敦仁《留侯受南唐節(jié)度使知郡事,辟予為屬,以詩謝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8643頁。后因堅辭不克,于周顯德二年(955)就任清溪縣(后易名安溪)縣令,一年多后卸任,在縣西崇信里卜居,從此閉門不仕。留從效去任后,薦陳洪進(jìn)為繼任。陳洪進(jìn)與詹琲為姻親,故請其至幕下為僚。詹琲受其父影響至深,力主國家統(tǒng)一,故而向陳洪進(jìn)建議向中原政權(quán)獻(xiàn)地奉表,以避戰(zhàn)禍。陳洪進(jìn)入汴晉謁之后,他便歸隱而去。①詹敦仁知安溪時間不長,但德惠多多,去職后邑人建生祠紀(jì)念。宋咸淳三年(1267),鄉(xiāng)紳林濟川等列其生平事跡,請朝廷頒賜廟號,八年(1272),宋度宗敕賜廟號“靈惠”,詹敦仁為靖惠侯。祠廟年久而毀,2004年新落成的“安溪縣開先縣令詹敦仁紀(jì)念館”內(nèi)有詹敦仁塑像及其與詹琲事跡展等。
類似詹琲曾祖由中原南下移居閩南之例不在少數(shù),史載,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者70余姓,三萬余人。羅香林先生稱永嘉至隋唐“是客家先民自北南徙的第一個時期”,唐末這次移民,“亦可說是一部分的客家先民”,是“客家先民第二次的遷移運動。”還說:“至于第二期的遷移,則遠(yuǎn)者多由今河南光山、潢川、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渡江入贛,更徙閩南,其近者則徑自贛北或贛中徙于贛南或閩南或粵北邊地?!雹诹_香林:《客家研究導(dǎo)論(外一種:客家源流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4、46、49、63-64頁。羅先生筆下的“閩南”也很具體,多指閩西南的寧化、汀州、上杭、永定,沒有提到漳、泉一帶。那么,永嘉之變“第一個時期”的中原士人是否也到達(dá)過漳、泉一帶呢?筆者認(rèn)為,那也是可能的。
據(jù)道光十年(1830)《晉江縣志》載,泉州隋唐時有道觀名紫極宮,院內(nèi)有古檜一株,圍一丈六尺,高七丈余,晉時所植,宋人許彌安有感于國祚不寧,佞臣誤國,宋室式微,睹物生情,作《晉檜行》:
紫極宮中晉朝檜,故老語我今千年。根盤厚地龍蛇走,干薄霄漢星斗懸。玄冬飛雪斷人跡,貞姿不改平時妍。虬枝香葉翠如幄,一子不落含蒼煙。胡為廣廈構(gòu)梁棟,如此大材乃棄捐。伊昔晉朝紛亂日,衣冠南渡依江堧。風(fēng)流王謝各幻化,肝膽鐵石還依然。③(清)周學(xué)曾等纂:《晉江縣志》(道光十年)卷69《寺觀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該詩贊晉檜嚴(yán)冬“貞姿不改”、可為“廣廈梁棟”,寓意深刻,對“衣冠南渡”之輩無所作為、空談?wù)`國予以抨擊,企盼“肝膽鐵石”之“大材”能力挽狂瀾。另外,許彌安之所以見“晉檜”而有感,主要是宋、晉國運有似,民難類同,令其浮想聯(lián)翩。
永嘉之變,山河易主,“河洛腥膻”,使得一些南宋名臣耆老因成為階下囚而“名節(jié)”不保遺恨終生,方回便是其中之一。
方回(1227—1307),南宋末年詩人,曾任建德府(府治在今浙江建德市)知府,在詩論方面頗有成就,他關(guān)于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期之說,至今為學(xué)界沿用。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十八日,南宋小朝廷降元,并詔諭諸州郡歸附。二月初六,元軍持太皇太后手詔至建德府,方回見旨及三省檄文,遂率屬僚數(shù)人至嚴(yán)陵釣臺向元軍獻(xiàn)城請降。元改建德府為建德路,授方回建德路總管兼府尹(五年多后被罷職)。方回率郡降元,雖有帝敕,但就其個人而言,畢竟是一臣事二主,而且在元軍到來之前,他曾信誓旦旦,在《桃源行·序》中慷慨陳言:“避秦之士非秦人也,乃楚人痛其郡國之亡,不忍以其身為仇人役,力未足以誅秦,故而去隱于山中爾!”詩中有句曰:“楚人安肯為秦臣,縱未亡秦遠(yuǎn)避秦。”④阮元輯:《宛委別藏》第105冊,方回:《桃源行》,《桐江集》卷8,蘇州: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8頁。方回其言行不一,為時人所恥。同時代詩人、與文天祥同為寶祐四年(1256)進(jìn)士的謝枋得(1226—1289),曾以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知信州(治所在江西原上饒縣),元軍到來時奮力率軍民抵抗,失敗后隱姓埋名于閩中建寧唐石山“桃花源”,并希望永遠(yuǎn)“無人問津”。其《慶全庵桃花》詩曰:“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w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雹賲柖酰骸端卧娂o(jì)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869頁。不幸的是,十多年后被人識出,福建行省參政魏天佑強其北上,然而至大都之后,他拒不受祿,絕食而死。與之相比,方回深感愧疚,日不安寢。至元十八年(1281)三月,他在《秀亭記》中說:“余雖為太守七年,于茲境與心違,事隨影瘵,未嘗有一日之樂也?!雹诶钚奚骶帲骸度摹返谄邇裕交兀骸缎阃び洝?,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92頁。其悲傷悔恨之懷,揮之不去,在晚年的詩中多有流露。如“全城保生齒,終覺愧衰顏”,③方回:《重至秀山售屋將歸》,《桐江續(xù)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236頁?!叭谈F兼耐辱,失笑未包羞”,④方回:《力學(xué)》,《桐江續(xù)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25頁?!捌埳鷥?nèi)自愧,一思汗如漿”。⑤方回:《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夜走筆古體》,《桐江續(xù)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50頁。至元二十年(1283)重陽節(jié)前,面對“閑居無酒”的生活,他形影相吊,“悵望”寥廓,“悽怨”難解,賦《重陽吟五首》(《桐江續(xù)集》卷二)以抒懷。他在詩序中說道:“癸未之歲,適遇閑居重九,私念平生,五感俱集,遂吟為五解而吊影以歌之?!逼渲兄辉唬?/p>
衣冠南渡紫微郎,流落天涯事可傷。鄙視詩人終不會,亂山深處過重陽。
詩中,方回雖以“南渡衣冠”之“紫微郎”自況,自怨自艾,實為無奈之自嘲。
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作為歷史悲劇,使遭受過“靖康之難”的北宋士人身受同感,有切膚之痛,“身為仇人役”的南宋遺老耆舊更是終生難以釋懷。慘痛的歷史教訓(xùn)永遠(yuǎn)不會被遺忘,故而“衣冠南渡”常常被人提及,并賦予新的社會意義,由于內(nèi)容多多,姑不一一贅述。⑥如南宋著名文學(xué)家、孝宗時宰相的周必大(1126—1204)《凌閣學(xué)挽詩二首》中云:“南渡衣冠墜,俄然氣象還”,認(rèn)為南宋有中興意象;宋太祖第十一世裔孫趙孟頫(1254—1322),南宋滅亡后隱居家鄉(xiāng)吳興。他深感亡國之痛,在《岳鄂王墓》中對靖康南渡君臣無所作為十分失望:“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痹凇堵?chuàng)v衣》中斥責(zé)南渡衣寇不思進(jìn)取,歷十世而亡國:“露下碧梧秋滿天,砧聲不斷思綿綿。北來風(fēng)俗猶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明代正德朝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王鏊(1450—1524)《贈河南巡撫楊貫之》中云:“衣冠南渡仍馀宋,瀍澗東來尚自周”等。
發(fā)生在唐中期的“安史之亂”歷時八年,給唐王朝及百姓造成了極大災(zāi)難。
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初,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十二月初渡河后很快占領(lǐng)了開封、鄭州,中旬,攻陷洛陽。
此時,李白流寓在安徽宣城,之后南下剡中,避亂廬山。東都的失陷使他感到震驚。期間,他憂國憂民,寫了不少反映動亂的詩,其《古風(fēng)》(第十九)就寫到了洛陽。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⑦曹寅等:《全唐詩》卷161,李白《古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673頁。
天寶十五年(756)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士庶遍遭屠戮,“流血涂野草”。遠(yuǎn)離京城的李白畏懼戰(zhàn)火,只身“東奔向吳國”。他寫道: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
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⑧曹寅等:《全唐詩》卷166,李白《扶風(fēng)豪士歌》,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717頁。
至德元年(756)十二月,唐肅宗下詔,令其弟弟永王璘起兵平亂。時為山南東路、嶺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jié)度使兼江陵郡大都督的永王知李白在廬山,便召其入幕。李白很是高興,認(rèn)為可一展宏圖,報效國家,于是入府為幕僚。永王率水軍東巡,李白作《永王東巡歌》十一首極力贊頌,視其為正義之師,將東巡與遠(yuǎn)古堯、舜二帝南巡相比。①曹寅等:《全唐詩》卷167,《永王東巡歌》其一曰:“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樓船一舉風(fēng)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逼湮逶唬骸岸垩灿尉阄椿兀辶晁砂厥谷税?。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賢王遠(yuǎn)道來?!北本褐腥A書局,1979年,第1725頁。在李白心目中,“安史之亂”猶如“永嘉之亂”: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
永王東巡,李白自比為淝水之戰(zhàn)中叱咤風(fēng)云的謝安,力主永王直取金陵后西征:“南風(fēng)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書生氣十足的李白殊不知永王與唐肅宗矛盾至深,且覬覦帝位,更不知永王東巡而不西征的奧妙。不久,永王謀反兵敗,李白在潯陽鋃鐺入獄,之后又遭流放,不僅平息“永嘉之亂”的美夢徹底破滅,“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②曹寅等: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全唐詩》卷170,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751頁。從此在憂傷中郁郁度日。
杜甫親歷“安史之亂”,目睹了其給社會造成的深重災(zāi)難。天寶十五年(756)六月,潼關(guān)守將哥舒翰兵敗靈寶,二十萬將士全軍覆沒?!耙股罱?jīng)戰(zhàn)場,寒月照白骨。潼關(guān)百萬師,往者散何卒?”(《北征》),至德元年(756)十月,房琯從靈武率官軍欲收復(fù)長安,但兵敗陳陶,四萬官軍血染山河。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③曹寅等:《全唐詩》卷216,杜甫《悲陳陶》,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268頁。
關(guān)中十郡四萬男兒戰(zhàn)死京畿,胡人耀武揚威歌飲長安,使被俘后居于長安的杜甫驚駭異常,提心吊膽,生怕身份暴露。“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他走投無路,“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④曹寅等:《全唐詩》卷216,杜甫《哀江頭》,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268頁。他看到狼狽的不堪王公貴胄:“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已經(jīng)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他們相對不敢高聲,只能小聲竊竊私語:“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昨夜東風(fēng)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雹莶芤龋骸度圃姟肪?16,杜甫《哀王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268頁。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得幸逃出長安,倉皇中到達(dá)鳳翔,“麻鞋見天子”,⑥曹寅等:《全唐詩》卷217,杜甫《述懷》:“去年潼關(guān)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北本褐腥A書局,1979年,第2272頁。被授官拾遺。
乾元二年(759),杜甫到成都投奔嚴(yán)武。大歷五年(770)正月,漂泊西蜀多年的他不顧多病順江而下北歸,途經(jīng)潭州(今長沙)時翻檢文篋,見十年前高適任蜀州刺史所贈之詩,遂作《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貞洰?dāng)年“安史之亂”時諸友人南奔的狼狽遭際,使他再次聯(lián)想起了“永嘉之亂”:
東西南北更誰論?白首扁舟病獨存!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
邊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⑦曹寅等:《全唐詩》卷223,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382頁。
在潭州滯留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杜甫遇見了開元天寶間宮廷樂師李龜年,知其也因“安史之亂”而流落江南。20多年不見,他扶今憶昔,世道滄桑,感慨萬千,不勝唏噓: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①曹寅等:《全唐詩》卷232,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562頁。
然而,歷史和貧病交加的詩人又開了一個玩笑。不久,湖南兵馬使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倉皇中乘小舟南逃至衡州(今湖南衡陽)。再次的南奔之苦,使困頓與病痛中的他感到北歸更加渺茫和無望。他無奈地哀嘆道:
五十頭白翁,南北逃世難。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
四海一涂炭。乾坤萬里內(nèi),莫見容身畔。妻孥復(fù)隨我,回首共悲嘆。
故國莽丘墟,鄰里各分散。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②曹寅等:《全唐詩》卷234,杜甫《逃難》,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583頁。
“安史之亂”影響深遠(yuǎn),不僅“赫然”盛世一去不返,③曹寅等:《全唐詩》卷161,李白《古風(fēng)》(四十六):“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676頁。后遺癥也多多,如經(jīng)濟衰落,兩京破敗,成千上萬流寓江南者難以重返故園。這些,在半個多世紀(jì)后的唐代詩人筆下也多有描寫,如白居易,不僅寫了《長恨歌》,記述了“安史之亂”給最高統(tǒng)治帶來災(zāi)難:“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币灿浭隽私o士庶百姓造成的痛苦?!督嫌鎏鞂殬粉拧穼懙溃?/p>
白頭病叟泣且言,祿山未亂入梨園。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華清隨至尊。
是時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千官起居環(huán)珮合,萬國會同車馬奔。
歡娛未足燕寇至,弓勁馬肥胡語喧。豳土人遷避夷狄,鼎湖龍去哭軒轅。
從此漂淪落南土,萬人死盡一身存。秋風(fēng)江上浪無限,暮雨舟中酒一尊。
我自秦來君莫問,驪山渭水如荒村。新豐樹老籠明月,長生殿暗鎖春云。④曹寅等:《全唐詩》卷435,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4811頁。
從詩中可知,這位“天寶樂叟”有著類似御用樂師李龜年的命運:當(dāng)年“萬國會同”盛世時,“多在華清隨至尊”,而今“白頭病叟”,卻“從此漂淪落南土”,只能在秋風(fēng)暮雨中無可奈何地茍延殘喘。
位于今河南宜陽的連昌宮,是長安到東都洛陽御道上的一座豪華行宮,當(dāng)年因玄宗寵幸楊貴妃而繁盛異常。元稹寫道,當(dāng)年楊玉環(huán)姊妹得勢時:“平明大駕發(fā)行宮,萬人歌舞涂路中。百官隊仗避岐薛,楊氏諸姨車斗風(fēng)。”“安史之亂”后如何呢?
明年十月東都破,御路猶存祿山過。驅(qū)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
兩京定后六七年,卻尋家舍行宮前。莊園燒盡有枯井,行宮門閉樹宛然。
爾后相傳六皇帝,不到離宮門久閉。往來年少說長安,玄武樓成花萼廢。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門開暫相逐。荊榛櫛比塞池塘,狐兔驕癡緣樹木。⑤曹寅等:《全唐詩》卷419,元稹《連昌宮詞》,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4612頁。
“安史之亂”使兩京景氣如江河日下,連昌宮因無人問津而荒廢,宮圮垣頹,破敗無比。
“安史之亂”使唐王朝遭到顛覆性打擊,給全社會造成了空前的災(zāi)難。僅就中原而言,“東周之地,久陷賊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nèi),不滿千戶,井邑榛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dá)于徐方,北自覃、懷,經(jīng)于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⑥劉昫等:《舊唐書》卷120《郭子儀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3457頁。悲憤中的杜甫寫下了《三吏》《三別》?!胺e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別》),“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無家別》)。歷經(jīng)戰(zhàn)亂,之后又加上徭賦繁重,民無以為生,遂為“俘人”、“流民”?!鞍傩战吒嘌?,鬻親愛,旬輸月送,無有休息。吏因其苛,蠶食于人。是以天下殘瘁,蕩為俘人,鄉(xiāng)居著者,百不四五?!雹賱d等:《舊唐書》卷118《楊炎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3421頁。無家可歸之黎庶唯一的出路是南逃?!白灾恋潞?,中原多故,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于初。”②劉昫等:《舊唐書》卷39《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611頁?!顿Y治通鑒》廣德二年(764)條載:“是歲,戶部奏,戶二百九十余萬,口一千六百九十余萬”。而天寶十三年(754)的人口統(tǒng)計為6300萬。8年間,由于死亡、逃難、瞞報等原因,使得官府能夠掌握的人口減少了75%(約4610萬)。其中,北方人口南遷者逾百萬。
“安史之亂”給國家和百姓造成的深重災(zāi)難,作為“詩史”,沒有比杜甫的《三吏》《三別》對其慘烈反映得更為全面、更為深刻的了。清代詩人袁枚從“民本”的角度對杜甫之詠史詩中寫黎庶之苦高度肯定,而對白居易同情楊貴妃很不以為然:
莫唱當(dāng)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③周本淳標(biāo)校:《小倉山房詩文集》,袁枚《馬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71頁。
袁枚認(rèn)為,“安史之亂”造成了數(shù)不盡的百姓妻離子散,類似石壕村老夫老妻訣別者、成千上萬暮婚晨別者,他們的“淚”猶如江河,比長生殿上荒淫誤國者的淚要多上千百倍。
北宋靖康元年(1126)閏十一月,金人兵臨汴京,瘋狂劫奪。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人擄徽欽二帝北歸,北宋王朝覆滅。二帝被擄的奇恥大辱,給北宋士庶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痛,永難消磨。
在不忘靖康之恥,抗金復(fù)國的詩詞中,岳飛的《滿江紅》最為“壯懷激烈”,充滿戰(zhàn)斗豪情。紹興四年(1134),張浚任長江防守主帥,岳飛作為部將對能同其一起出征很是高興。他感到有張浚這樣善于用兵的大臣作統(tǒng)帥,必能克敵制勝。他寫道:
號令風(fēng)霆迅,天聲動北陬。長驅(qū)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馬蹀閼氏血,旗梟可汗頭。歸來報明主,恢復(fù)舊神州。④張寶如:《中國古典詩詞精華類編(軍旅卷)》,岳飛《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第200頁。
五月,岳飛率軍北上,三個月內(nèi)收復(fù)了襄、鄧六州,正當(dāng)繼續(xù)北伐時,當(dāng)局卻令其回師鄂州。坐失良機,使其惆悵不已,他登上黃鶴樓,北望中原,感慨無限: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里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⑤唐圭璋主編:《唐宋詞鑒賞詞典》,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58頁。
由于秦檜等投降勢力把持朝政,岳飛北伐屢遭掣肘。紹興十年(1140),岳飛在閏六月下旬取得郾城、潁昌、陳州大捷后,七月又取得朱仙鎮(zhèn)大捷和收復(fù)了西京。金人遭受劉锜順昌慘敗后又被岳家軍連連重創(chuàng),見大勢已去,急欲北遁。①據(jù)《三朝北盟會編》卷221《洪皓行狀》載:以禮部尚書出使金國被扣十五年方返朝的魏國公洪皓,對金人十分了解,此時從燕京寫密信告訴朝廷:“順昌之役,虜震懼喪魄,燕之珍器重寶,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王師若還,自失機會,可惜也?!比欢驮谶@關(guān)鍵節(jié)點,南宋當(dāng)局卻急令岳飛班師。之后,岳飛被削去兵權(quán)。在廬山祭掃母親墳?zāi)箷r,他想到收復(fù)中原,功敗垂成,十分悲憤: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②唐圭璋主編:《唐宋詞鑒賞詞典》,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57頁。
陳寅恪先生指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jìn),造極于趙宋之世?!雹坳愐。骸多噺V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原載《讀書通訊》1943年3月。“靖康之變”,不僅中原之地盡失于金,而且使華夏文化遭到極大破壞,女詞人李清照對此十分痛心。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南逃至建康(今江蘇南京),所帶金石文物、文獻(xiàn)損失過半,不久,丈夫病故,李清照南下臨安,為整理趙明誠的《金石錄》,又遷居金華。目睹河山易主,黎民生靈涂炭,逃難中的李清照難以抑制對權(quán)奸誤國的悲憤,以纖弱之身,表達(dá)以死許國的愛國情懷。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④李承林:《中華文典中華句典大全集》,李清照《夏日絕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57頁。
史稱李詞婉約,但此《夏日絕句》卻雄健剛勁凜天地,壯懷豪氣貫日月,可謂時代強音。
李清照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與其一起被稱為“濟南二安”的辛棄疾,字幼安,濟南歷城人。李、辛二人分別為宋詞壇“婉約派”與“豪放派”之代表人物。⑤清“神韻派”詩人、濟南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王士禛奉李、辛為“濟南二安”,并在其《花草蒙拾》中說:“張南湖(按:明人張綖,自號南湖居士)論詞派有二:一曰婉約,一曰豪放。仆謂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皆吾濟南人,難乎為繼矣?!毙翖壖惨簧铝τ谥性謴?fù),25歲時曾上書《美芹十論》,極陳抗金之策,然而卻并未引起當(dāng)局的重視。開禧元年(1205),辛棄疾知鎮(zhèn)江府,時年65歲。他登高北望中原,感慨無限,寫下了千古名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回顧半生抗金御敵經(jīng)歷,雖然“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但令人遺憾的是,壯志難抒,“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雖然有“氣吞萬里如虎”的報國之勇,但結(jié)果卻是遭人誹謗,“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令其悲憤無限,以至病榻之上臨終時口中還喃喃語曰:“殺賊,殺賊!”
陸游少年時即備受“靖康之變”顛沛流離之苦?;兆谛推吣辏?125),陸游的父親陸宰時任淮南路計度轉(zhuǎn)運副使,秋天奉命調(diào)任汴京,十月十七日,陸游出生于途中官船之上。兩年后,汴京陷落,陸宰攜妻將子南下,第二年到達(dá)壽春(今安徽壽縣),之后至山陰卜居。建炎四年(1130),金兵先頭隊伍攻占山陰,陸家又南下東陽(今浙江金華)投奔義軍陳彥聲,陸游直到10 歲時方回到了山陰。逃難中東躲西藏、擔(dān)驚受怕、饑渴交加的痛苦在陸游幼小心靈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終生難忘。40多年后的乾道八年(1172),他回憶起當(dāng)年情景時還心有余悸:
我生學(xué)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催呉孤勝\馬嘶,跳去不待雞號旦。人懷一餅草間伏,往往經(jīng)旬不炊爨。⑥朱東潤:《陸游選集》,陸游《三山杜門作歌五首》(其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44頁。以下所引陸詩均出于此書者,不一一再注。
陸氏在逃難“奔竄”中曾遇到金兵,嚇得眾人急忙躲進(jìn)草叢中隱蔽,晝伏夜行,十天半月吃不上一頓熱飯更是常事。這不僅僅是陸游一家南下逃亡時的真實記錄,更是萬千士庶百姓南向播遷時的苦難之寫照,萬民之縮影。
陸游對故國十分惦念:“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yè)”,然而“橫流始靖康,趙魏血可蹀”。但他相信“小胡勢難久”,一旦“奇兵四面出”,定會“快若霜掃葉”。一生渴望收復(fù)中原他,機會終于來了。乾道八年(1172),他有幸到南鄭入王炎軍幕,參與謀劃進(jìn)軍長安,驅(qū)冠于國門之外。年近半百的他來到抗金前線,面對軍事地圖,想到要實現(xiàn)建功報國宏愿,興奮異常,寫下《觀大散關(guān)圖有感》:
上馬擊胡狂,下馬草軍書。二十抱此志,五十猶癯儒。大散陳倉間,山川郁盤紆。勁氣鐘義士,可與共壯圖。
他非常自信地說:“南人孰謂不知兵?昔者亡秦楚三戶!”(《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然而,使他始料不及的是,當(dāng)權(quán)者畏敵如虎,根本沒有收復(fù)中原的長遠(yuǎn)打算,8個月后,軍幕被撤,他被調(diào)離,萬事皆空。十四年后的淳熙十三年(1186),他憶起當(dāng)年,仍悲憤不已,寫下《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年,作者62歲,距汴京淪陷已50多年了。權(quán)奸當(dāng)?shù)?,小人誤國,英雄無有用武地,良時已作他年恨。尤使他惋惜與憤恨的是,“中原機會嗟屢失”。他曾在《樓上醉書》中寫道:
丈夫不虛生世間,本意滅虜收河山;豈知蹭蹬不稱意,八年梁益凋朱顏。
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guān)。中原機會嗟屢失,明日茵席留余潸。
益州官樓酒如海,我來解旗論日買。酒酣博簺為歡娛,信手梟盧喝成采。
牛背爛爛電目光,狂殺自謂元非狂。故都九廟臣敢忘?祖宗神靈在帝旁。
乾道六年(1170),陸游入蜀任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通判。兩年任滿后他曾赴王炎幕府,壯志受挫。淳熙元年(1174)改任蜀州(今四川崇州)通判代理知州事務(wù)。1175年范成大知成都府,任陸游為軍事參議官。陸游本以為這次可以赴中原御敵,不料第二年遭人誣告,以“不拘禮法,恃酒頹放”被免職。“八年梁益凋朱顏”,賦閑成都,他雖然時刻掛念“故都九廟”,但感受的卻是“書生無地效孤忠”(《溪上作》之二)。入蜀八年后的淳熙五年(1178),陸游離蜀返回山陰故園,時年54歲,但他壯心不已,仍寄希望于未來,直到臨終絕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80年后,“九州同”了,然而遺憾的是,統(tǒng)一者不是“王師”,而是蒙元,故而林景熙在《書陸放翁詩卷后》寫道:“詩墨淋漓不負(fù)酒,但恨未飲月氏首。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霽山先生集》卷二)
陸游后人由于不愿面對“中原落人手”之悲劇,其玄孫陸天琪與陸秀夫攜末帝在厓山蹈海赴難。陸游孫子陸元廷聞?wù)f“厓山之變”后憂悲而死,陸游曾孫陸傳義聞訊后不食而卒。①南守末帝宰相陸秀夫乃陸游后人。錢仲聯(lián)《關(guān)于陸游和陸秀夫的新材料——〈會稽陸氏族譜〉讀后記》曰:“據(jù)族譜,乃知秀夫為放翁第六子子布之孫,子布生三子,第三子元楚遷居瓢城,秀夫乃元楚之幼子?!已律娇箶?,陸氏族人隨秀夫同殉國難者達(dá)十五人之多?!保ā豆饷魅請蟆?961年9月1日):錢先生依據(jù)《會稽陸氏族譜》將陸秀夫的上三代列序為:陸游——子布——元楚——傳道、傳彥、秀夫。
陸游詩中反映的期盼中興及中興無望,代表了當(dāng)時社會的普遍要求與認(rèn)識,這從他的授業(yè)老師曾幾的詩中也可看出。曾幾(1085—1166)之先輩生活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前半生為北宋,不惑之年南渡,因而終其生企盼收復(fù)中原,但以秦檜為代表的最高當(dāng)局卑鄙屈膝之舉,使他感到絕望。他在詩中寫道:
相對真成泣楚囚,遂無末策到神州。但知繞樹如飛鵲,不解營巢似拙鳩。
江北江南猶斷絕,秋風(fēng)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荊州夢,落日孤云始欲愁。②繆鉞等:《宋詩鑒賞辭典》,曾幾《寓居吳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第800頁。
該詩圍繞一個“愁”字,表達(dá)了一介書生對南北隔絕的無奈、淪為楚囚的屈辱、顛沛流離的痛苦與對時局的憂慮、不滿和惆悵。作者流寓吳興時已60 多歲,窮困潦倒、四處漂泊使他傷心無比,故在《發(fā)宜興》中寫道:“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將家上鐵頭船。客留陽羨只三月,歸去玉溪無一錢?!雹劭娿X等:《宋詩鑒賞辭典》,曾幾《發(fā)吳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第802頁。
南宋王朝與前朝一樣,最終沒有逃脫覆亡的命運,其因素雖然多多,但最高當(dāng)局茍安偷生、胸?zé)o大志無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南宋初年,孝宗時詩人林升不忘國恥,渴望收復(fù)中原,對南宋小朝廷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直把杭州作汴州”而偏安一隅、不思進(jìn)取十分痛恨,并予以揭露和鞭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④林升:《題臨安邸》,原載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2,見宋蔭范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第1315頁。
面對中原失守,“河洛腥膻”,不僅有林升那樣的“墻頭詩”諷喻朝廷,孝宗時,思想家陳亮還以布衣之身多次上疏言國事,并因觸怒權(quán)貴而入獄。但他矢志不渝,出獄后,為揭露投降派所謂“江南不易?!钡闹囌?,淳熙十五年(1188),他不顧多病之身,前往京口、建康等地考察地形地貌。他登上鎮(zhèn)江北固山甘露寺多景樓遠(yuǎn)眺,面對滔滔大江,回望鎮(zhèn)江一帶險要山川正是進(jìn)可攻、退可守最好的天然憑依;然而,不思進(jìn)取的投降派卻將大江視為天然屏障,南疆北界。他心潮澎湃,難掩悲憤胸臆: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shè)神施,渾認(rèn)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yuǎn),也學(xué)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qū),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萏乒玷埃褐骶帯短扑卧~鑒賞詞典》,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54頁。
該詞借古諷今,名為批評東晉統(tǒng)治者偏安江左,抨擊其空論誤國,實為譴責(zé)南宋當(dāng)局不圖恢復(fù)中原。作者認(rèn)為,當(dāng)國者人人都應(yīng)像東晉大將祖逖、謝安那樣,克復(fù)神州,義不容辭。
回到臨安后,他再次上疏,建議以太子為監(jiān)軍,派重兵駐守建康,待機北伐,以示銳意恢復(fù)中原。然而,由于指陳時弊,影射權(quán)貴,當(dāng)局不僅留滯其疏,并借故再次將其下獄,所幸少卿鄭汝諧等向孝宗說明真相,才得以被救。
由于南宋最高當(dāng)局抵抗無力,加之主和派與蒙元貴族的勾結(jié),文天祥抗元失敗,1282年被俘后解押元大都。目睹國破家亡及離亂遭遇,在獄中他誦讀杜甫“安史之亂”及其后的詩,尤覺其為知音。于是,他以自己的經(jīng)歷與感受,集杜甫五言之句成詩二百首,名之為《集杜詩》。他說:“余坐幽燕獄中,無所為,誦杜詩。稍習(xí)諸所感興,因其五言,集為絕句,久之,得二百首。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覺為吾詩,忘其為子美詩也?!睘槭裁从腥绱烁杏X呢?“詩言志”——“乃知子美非能自為詩,詩句自是人情性中語,煩子美道耳!”他感到杜甫的詩就是自己的詩,杜甫的詩足可擬記自己的遭際,傳達(dá)自己的心聲,“子美于吾隔數(shù)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予所集杜詩,自予顛沛以來,世變?nèi)耸?,概見于此矣!”①文天祥:《文天祥全集》,《集杜詩自序》,北京:中國書店?985年,第397頁。
至元十七年(1280)八月中秋日,隨南宋三宮到大都的宮廷琴師汪元量(號水云)到獄中看望文天祥。兩人相對無語,汪元量援琴奏蔡琰《胡笳十八拍》?!案街星锶?,水云慰予囚所,援琴作《胡笳十八拍》。取予疾徐,指法良可觀也。琴罷,索予賦胡笳詩。而予倉促中未能成?!辈涛募У脑庥?,汪元量的彈奏,再一次使文天祥感奮不已?!八苿e去,是歲十月復(fù)來,予因集老杜詩句成拍,與水云共商略之。蓋囹圄中不能得死,聊自譴耳。”②文天祥:《文天祥全集》,《胡笳曲序》,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第369頁。文天祥《胡笳曲》從形式上講,完全是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也是十八首,而內(nèi)容則和《集杜詩》一樣,全部由杜詩集句而成。略有不同的是,《集杜詩》為五言,《胡笳曲》為七言。且看第三拍:
黃河北岸海西軍,翻身向天仰射云。胡馬長鳴不知數(shù),衣冠南渡多崩奔。山木慘慘天欲雨,前有毒蛇后猛虎。欲問長安無使來,終日戚戚忍羈旅。
集句分別取自杜甫《黃河二首》《哀江頭》《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發(fā)閬中》和《嚴(yán)氏溪放歌行》等。一方面揭露了“胡人”如毒蛇猛虎般殘暴,給士庶百姓帶來災(zāi)難,同時也抒發(fā)了山河破碎以及被俘之悲憤:“衣冠南渡多崩奔”,“終日戚戚忍羈旅”。
宋南初立之時,朝野恢復(fù)中原之聲甚高且不乏岳飛等慷慨征戰(zhàn)之士,隨著時間的推移,主和派時時得勢,使得世風(fēng)日頹,意志消磨,“收復(fù)中原”被最高統(tǒng)治者棄置腦后,僅僅成了志士仁人扼腕長嘆的“空悲切”。文及翁的《賀新郎·游西湖有感》真實的描寫南宋末年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麻木以及士庶對國事無望的深沉憂慮:
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厥茁尻柣ㄊM,煙渺黍離之地。更不復(fù)、新亭墮淚。簇樂紅妝搖畫舫,問中流、擊楫何人是?千古恨,幾時洗?
余生自負(fù)澄清志。更有誰、磻溪未遇,傅巖未起。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問孤山林處士,但掉頭、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③唐圭璋主編:《唐宋詞鑒賞詞典》,文及翁《賀新郎·游西湖有感》,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21頁。
在士庶眼中,南渡百年,當(dāng)權(quán)者只知歌舞,只知酣醉,只知“直把杭州作汴州”,再也看不到新亭悲淚、戮力王室的王導(dǎo),中流擊楫、誓復(fù)神州的祖逖;士民即是有傅說之能、姜尚之才,范滂之志,也無明主能識而難以請纓;報國無門。國家覆滅,二帝被虜,如此千古之恨,舉國之恥,何時能洗?何時能雪?長江天塹真的能保住半壁河山嗎?但如此夢話囈語,天天有人在說。以此管窺,“天下事,可知矣!”文及翁之詞作于宋理宗寶祐元年(1253),不幸一言成讖,24年后元軍占領(lǐng)臨安,悲憤之下,他雖棄官而去,卻成了亡國之民。
在南渡詩人中,遭際坎坷、不忘河洛,渴望收復(fù)中原者,陳與義堪為代表。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南宋時曾為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張浚為相時任參知政事,出知湖州,后以病辭卜居青墩(今浙江桐江縣北)至終老。
靖康之難后,陳與義從陳留(今河南開封祥符區(qū)陳留鎮(zhèn))酒稅任上南奔,經(jīng)商水、舞陽、葉縣、方城、南陽、鄧州,入楚均州(治所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再至湘之岳陽、潭州(今湖南長沙),又南下兩廣,從福建到杭州。在豫、楚、湘期間,曾多次遭到金兵追殺或叛軍圍截,倉皇中只好躲入深山野谷或湖蕩舟船之中以避,其顛沛流離之苦,提心吊膽之懼,每每憶及,心有余悸。然而,最讓飽經(jīng)災(zāi)難詩人痛心疾首的則是最高當(dāng)局畏敵如虎、懦弱無為。
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兵南下,高宗崇信黃潛善、汪伯彥而排斥李綱。在不遭抵抗的情況下,金兵直襲揚州,九月又渡江逼近杭州。高宗及眾大臣狼狽南逃,從鎮(zhèn)江至杭州,又南向到越州(今浙江紹興)、明州(今浙江寧波),再逃至定海(今浙江鎮(zhèn)海)、溫州,在沿海漂泊了4 個多月,直到第二年夏天金兵退撤江南后,方回到臨安府(今杭州),始定都于此。陳與義對權(quán)奸誤國十分痛恨:
廟堂無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聞戰(zhàn)馬,豈知窮海看飛龍。①白敦仁:《陳與義詩校箋(附年譜)》,陳與義《傷春》,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701頁。
由于“廟堂”的失策,才使中原鋒鏑不斷,烽火連天。如果說當(dāng)年汴京抵御不力而失守令人震驚咋舌的話,但萬萬沒想到是今天有其更可悲者:龍舟竟然延宕海上數(shù)月。
在南方漂泊流寓的十多年中,陳與義“游子客居”的感覺一直揮之不去。他把自己比作離根脫干插在瓶中的梅花,時刻未忘根在中原。“曾為庾嶺客,本是洛陽人?!雹诎锥厝剩骸蛾惻c義詩校箋(附年譜)》,陳與義《瓶中梅》,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781頁。他思鄉(xiāng)不已,“五湖七澤經(jīng)行遍,終憶吾鄉(xiāng)八節(jié)灘。”③白敦仁:《陳與義詩校箋(附年譜)》,陳與義《雨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98頁。八節(jié)灘在洛陽龍門。伊河穿過伊闕,河道多有嶙峋巨石,影響過往船筏安全。白居易于會昌四年(844)自籌經(jīng)費予以治理,使其暢通無險。白居易作《開龍門八節(jié)石灘詩二首》紀(jì)其事。其一曰:“七十三翁旦暮身,誓開險路作通津。夜舟過此無傾覆,朝脛從今免苦辛。十里叱灘變河漢,八寒陰獄化陽春。我身雖歿心長在,暗施慈悲與后人。”原以為“走避北狄趨南蠻”只是暫時的,目睹河洛落入異族之手,歸鄉(xiāng)無時,也只在夢中了:“夢到龍門聽澗水,覺來檐溜正潺潺。”④白敦仁:《陳與義詩校箋(附年譜)》,陳與義《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暴雨滂沱》,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633頁??途铀l(xiāng),漫漫足跡全是淚,處處景致皆鄉(xiāng)愁?!奥尻柭凡蝗荽旱剑蠂☉?yīng)為客開。今日豈堪簪發(fā)短,感時傷舊意難裁?!雹莅锥厝剩骸蛾惻c義詩校箋(附年譜)》,陳與義《望燕公樓下李花》,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62頁。晚年的陳與義雖然習(xí)禪養(yǎng)靜,常年寓居僧舍,但仍抑制不住“感時傷舊”的哀凄悲涼?!奥尻柲档ぜ滋煜隆?,但異鄉(xiāng)見其綻放,卻“別是一番滋味心頭”:
一自胡塵入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fēng)看牡丹。⑥白敦仁:《陳與義詩校箋(附年譜)》,陳與義《牡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821頁。
此詩作于紹興六年(1136)。以病辭官,退居青墩的滄桑老人,于春風(fēng)中看到勃勃怒放的牡丹,聯(lián)想到離鄉(xiāng)十載,山河破碎,而自己又病痛龍鐘,來日無多,喜耶,悲耶?樂耶,愁耶?
一年后,青墩溪畔的陳與義在郁郁中與世長辭,享年48歲。其恢復(fù)中原、回到河洛的冀盼也就成了永遠(yuǎn)也不可能再圓之夢。
由靖康之難引發(fā)的開封及北方漢人南遷延續(xù)了30多年,從而使南方人口激增,從而成為客家先民。史載,南宋兩浙路、江南西路、荊湖南路、福建路、廣南西路等8 路地區(qū),人口增加更多。以北宋元豐三年(1080)1106萬戶為基數(shù),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已達(dá)1158 萬戶,凈增52 萬多戶。①趙盛印:《靖康之變后人口南遷對南宋社會的影響》,《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第4期。以每戶4人計,如果其中一半屬于南遷,也有100多萬了。
南遷中原漢人將先進(jìn)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與文化帶到了南方,在與贛閩粵交界地區(qū)土著及畬、越族民眾混居過程中,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交流與融合,到明代已成為一個新的民系——客家。
客家是一個跨地域的民系,就文化自覺而言,突出的特點是認(rèn)客家宗,講客家話。即認(rèn)同其先民已在南方生活了數(shù)百年,而其根在中原。就生產(chǎn)生活而言,有特點鮮明的民間信仰與習(xí)俗,如多神崇拜,耕讀傳家,喜吃擂茶,民居多有土樓、圍屋或圍龍屋等。
正史和一些地方文獻(xiàn)在記錄戶籍時,雖然常有“客”“客人”字樣出現(xiàn),但就學(xué)術(shù)理念而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客家”。研究表明,“客家”作為稱謂的正式出現(xiàn),始于清初??滴醵辏?687)七月屈大均(1630—1696)修纂《永安縣次志》,其卷十四《風(fēng)俗》篇曰:“縣中雅多秀民,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閩、潮、惠諸縣遷徙而至,名曰‘客家’”。此為最早使用“客家”的文字記載。②肖文評:《“客家”稱謂之始與永安社會——以屈大均〈永安縣次志〉為例》,《嘉應(yīng)學(xué)院學(xué)報(哲社版)》2011年第7期。另:屈大均在當(dāng)年所寫《入永安縣記》中說:“縣中多閩、豫章、潮、惠諸客家。其初高曾至此,或農(nóng)或商,樂其土風(fēng),遂居之。風(fēng)氣所移,大抵尚勤儉,務(wù)敦樸,有淳古之風(fēng)。秀者弦誦不輟,文學(xué)相宜。樸者多家民,少事工賈。其居菅茅,其服絡(luò)、麻、蕉、葛,惟城中乃有瓦甓,衣帛。婦女粗棉大苧,衣著青黑。”(《翁山文外集》卷1)由此可知,“客家”的他謂與自謂出現(xiàn)在明代中晚時期,普遍得到社會認(rèn)可與使用,則在17世紀(jì)80年代。
以詩詞追憶客家先人來自中原者,清代前期的宋湘和晚期的黃遵憲可謂代表。
宋湘(1756—1826)字煥襄,號芷灣,嘉應(yīng)州白渡人(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白渡鎮(zhèn)創(chuàng)樂村象湖自然村)。乾隆五十七年(1792)鄉(xiāng)試解元,為參加殿試,他在北京停留七年,嘉慶四年(1799)中進(jìn)士,為翰林院庶吉士。第二年因丁憂回籍,曾主講惠州豐湖書院和廣州粵秀書院。嘉慶十年(1805)奉召入都,之后任國史館編修、四川貴州鄉(xiāng)試主考官、云南曲靖知府、湖北糧道等。在京待試期間,作《家園雜憶四十韻》言及家世和家鄉(xiāng)風(fēng)情:
作客何其久,回頭昨少年。羈情空復(fù)爾,鄉(xiāng)思故依然。籍隸梅州古,村名白渡前。衡門當(dāng)水曲,老屋負(fù)崖巔。鱗次比鄰接,瓜綿一脈延。世吾過二十,族眾約三千。……是岸排篁竹,逢橋有木棉。樓濃紅杏雨,溪淡綠楊煙……③黃國聲校輯:《紅杏山房集》,宋湘《家園雜憶四十韻》,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1988年,第20頁。
該詩對家鄉(xiāng)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淳樸習(xí)俗、農(nóng)事物產(chǎn)、個人情趣等均有細(xì)致的描寫,充滿著濃郁的鄉(xiāng)愁戀情。與此同時,他也未忘袓根:“世吾過二十,族眾約三千?!睆淖嫔线w至嘉應(yīng)已歷二十20 世可推知,約有四、五百年,也即宋末元初。宋湘丁憂期間曾被惠州知府尹秉綬聘為豐湖書院山長,掌院兩年后,由徐旭曾接任。宋、徐二人對客家問題都很感興趣,曾一起討論過諸多問題,其中,是否有一些客家先民更早到達(dá)過嘉應(yīng)呢?宋湘認(rèn)為是有的。徐旭曾《豐湖雜記》回憶說:“嘉應(yīng)宋芷灣檢討,曲江周慎軒學(xué)博,嘗為余書:嘉應(yīng)、汀州、韶州之客人,尚有自東晉后遷來者,但為數(shù)不多也?!?/p>
黃遵憲先祖原住在福建邵武。始遷祖黃文蔚初遷鎮(zhèn)平縣(今廣東蕉嶺縣),再遷嘉應(yīng)城南15公里的梅南鎮(zhèn)黃居坪,后移城東攀桂坊,至黃遵憲時已歷多代。“戊戌變法”失敗的第二年(1899),黃遵憲因被罷職回到故園,期間寫了一組89首的自敘詩——《己亥雜詩》,其中十多首說到身世與家庭。如第二十四首:
篳路桃弧輾轉(zhuǎn)遷,南來遠(yuǎn)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
詩下自注曰:“客人來州,多在元時,本河南人。五代時,有九族隨王審知入閩,后散居八閩。今之州人,皆由寧化縣之石壁鄉(xiāng)遷來,頗有唐魏儉嗇之風(fēng),禮俗多存古意,世守鄉(xiāng)音不改,故土人別之曰‘客人’。方言多古語,尤多古音。陳蘭圃先生云:證之周德清《中原音韻》,多相符合。大埔林海巖太守則謂,客人者,中原之舊族,三代之遺民。殆不誣也?!雹馘X仲聯(lián):《人境廬詩草箋注》,黃遵憲《己亥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10頁。第26首曰:
野外團(tuán)蕉嶺上田,世傳三十子孫千。元時古墓明朝屋,上覆榕蔭六百年。
該詩注曰:“土著有傳世四五十者;從寧化來者,皆傳二十余世。溯其始基,知為元時矣。孫枝繁衍,多者數(shù)千人,少者千人。入明以來,墳?zāi)故朗責(zé)o失。元時墓存一二而已。明時筑室,亦有存者。”②錢仲聯(lián):《人境廬詩草箋注》,黃遵憲《己亥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13頁。以此詩與宋湘“世吾過二十,族眾約三千”比照可知,宋氏、黃氏遷移嘉應(yīng)之時均在元末明初,這不僅有宗族繁衍可證,且有元明所遺留的墓葬及居室可證,更有六百多年的古榕樹為其見證。
嘉應(yīng)客家為“中原舊族”后裔,由閩西寧化再遷而來,具有“儉嗇之風(fēng)”,尤其女性,更是淳樸劬勞。黃遵憲的這一認(rèn)識由來已久,在其研究客家40年中,屢有論及,其中最早的當(dāng)為《送女弟》(其二):
中原有舊族,遷徙名客人。過江入八閩,輾轉(zhuǎn)來海濱。儉嗇唐魏風(fēng),蓋猶三代民。就中婦女勞,尤見風(fēng)俗純。雞鳴起汲水,日落猶負(fù)薪。盛妝始脂粉,常飾惟綦巾。汝我張黃家,頗亦家不貧。上溯及太母,劬勞無不親??兔窭僮?,女子多苦辛。送汝轉(zhuǎn)念汝,恨不男兒身。③錢仲聯(lián):《人境廬詩草箋注》,黃遵憲《送女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9頁。
時為同治五年(1866),公度先生年十九,全家避太平軍之亂后從潮州回到故里,是年其長妹珍玉許配同里張潤皋。詩中以客家婦女勤勞純樸之實,以證明“古風(fēng)猶存”。正由于嘉應(yīng)客家根在中原,為漢民族之一支,故而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擁宋帝從江西退轉(zhuǎn)梅州募兵勤王時,客家人奮起響應(yīng),甚為踴躍。光緒《嘉應(yīng)州志》卷三十二溫仲和《叢談》引梅縣舉人張麟定《梅談》云:“元世祖至元十四年,文信國引兵出江西,沿途召集義兵,所至響應(yīng)。相傳梅民之從者極眾。至兵敗后所余遺孑楊、古、卜三姓,地為之墟?!睖刂俸驮凇皬恼邩O眾”下注曰:“松口卓姓有八百人勤王,兵敗后只存卓滿一人?!雹佟吨袊胤街炯?廣東府縣志輯》,溫仲和纂《嘉應(yīng)州志》(光緒二十四年刻本),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第586頁?!皡兩街儭?,義兵死者蓋十之八九。黃遵憲對梅州客家此壯舉盛贊不已:《己亥雜詩》(二十五):
男執(zhí)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崖山舟覆沙蟲盡,重戴天來再破荒。
詩下自注曰:“梅州之土人,今唯存楊、古、卜三族。當(dāng)南宋時,戶極盛,其后顯、昺播遷,文、陸號召,土人爭從軍勤王。崖山之覆,州人士死者十蓋八九,井邑皆空,故客人自他邑而來。今豐順、大埔婦人,皆戴銀髻,稱頌孺人,相傳帝昺口敕。此亦足補史傳之缺也?!雹阱X仲聯(lián):《人境廬詩草箋注》,黃遵憲《己亥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13頁。文天祥崖山勤王抗元失敗后,其部下客家先人大多分散留居在了今廣東的梅州一帶。
在客家發(fā)展史上,客家人從閩贛大本營再遷之事曾發(fā)生多次,大多遷至粵北、粵東北。這次遷移多發(fā)生在文天祥抗元失敗南明覆亡這一歷史時期,徐旭曾《豐湖雜記》及上述黃遵憲詩注中均多次提及。大量客家人南下嶺表,促進(jìn)了嘉應(yīng)州、潮州及惠州府一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同時,由于人口激增。致使其后不少地方出現(xiàn)了“人稠地窄”之矛盾,以致發(fā)生了咸豐、同治年間十二、三年以開平、恩平、新會、新寧(今臺山)為焦點地帶的土客械斗??图胰怂纻麘K重,生活日益困窘,無奈之下,不少客家人只好拋家棄舍,以東渡臺灣和過番下南洋為出路。
在從閩遷粵再東渡臺灣的客家人中,愛國詩人丘逢甲(1864—1912)一族可謂典型代表。據(jù)丘氏族譜等載,丘氏遠(yuǎn)祖之籍在今河南,南宋末年入閩。丘氏二世祖丘文興(字創(chuàng)兆),家居閩西上杭,其響應(yīng)文天祥“勤王”號召,與好友謝翱一同棄家從戎,杖策入其幕府,抗元斗爭在粵失敗后,便卜居嘉應(yīng)州鎮(zhèn)平縣員山(今蕉嶺縣文福鄉(xiāng))。丘氏家族在此生活了400多年,至清乾隆年間,丘逢甲的曾祖父丘仕?。ㄊ耸溃┑寐勁_灣地闊人稀,一歲所獲,數(shù)倍中土,一年之耕,可余七年之食,便毅然率嫡親一支東渡移居臺灣彰化縣。同治三年,丘逢甲出生于其父丘龍章坐館之苗栗縣銅鑼鄉(xiāng)李氏家塾。光緒十五年(1889)丘逢甲進(jìn)士及第后辭所授工部主事而返臺灣從事教育事業(yè)。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月《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曾組織數(shù)萬義勇軍支持唐景崧抗日保臺,失敗后于秋天內(nèi)渡回粵之鎮(zhèn)平文福鄉(xiāng)先祖故園。他在《廬山謠答劉生芷庭》中回憶了自己的遭際及族史:
匡廬自大福廬小,有山亦以廬名垂。我歸自東未寧宇,越鳥固應(yīng)巢南枝。東方狼星忽懸焰,陰云慘淡臺山危。沙蟲百萬勢將化,末劫不救非慈悲。全家輕舟徑西渡,舊游回首成天涯。東遷四世過百載,故居喬木蒼煙霏??秩缍∠苫Q返,感慨城郭人民非。自從宋元此聚族,小宗別祀多分祠。摩挲故譜尋老屋,半廢為圃蕪不治。故釘遺瓦存者僅,不如別卜陳蓍龜。惟鄉(xiāng)之西協(xié)吉卜,宗老告我廬山宜。四山環(huán)合若廬舍,山中地忽成平夷。鄉(xiāng)人載酒欲吾賀,就中吾友有劉子。山村易名曰澹定,劉子妙解為之詞。廬山之謠又繼作,青蓮逸軌遙相追。名廬以山廬乃結(jié),因山得廬山尤奇。和君謠罷一長嘯,松間雙鶴高空飛。①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卷2《廬山謠答劉生芷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25頁。該詩為古風(fēng),長75句,本文所引為節(jié)錄。廬山為丘逢甲宅第背后的一座小山之名。丘逢甲返粵之初,一族數(shù)十人居丘氏祖居印山村同宗處,后在同宗長輩、清末監(jiān)生丘興學(xué)建議與指點下,在印山村之西約3公里廬山山麓下探山村卜居。新居“培元堂”竣工落成之日,諸親朋前來聚慶,文福鄉(xiāng)劉芷庭賦《廬山謠》以賀。
詩中說到了丘氏入臺百載,人丁興旺:“東遷四世過百載,故居喬木蒼煙霏”;說到了先祖入粵之史:“自從宋元此聚族,小宗別祀多分祠”;說到了先祖故園狀況:“摩挲故譜尋老屋,半廢為圃蕪不治”;說到了修筑新宅的緣由:“故釘遺瓦存者僅,不如別卜陳蓍龜。惟鄉(xiāng)之西協(xié)吉卜,宗老告我廬山宜”;說到了村莊的易名:“山村易名曰澹定”;說到了劉生賀詩妙追李白:“廬山之謠又繼作,青蓮逸軌遙相追”;②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有句云:“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闭f到了賦此詩的感慨:“和君謠罷一長嘯,松間雙鶴高空飛”。尤值得一說的是,詩中述及抗日保臺斗爭的慘烈和別臺西渡的無奈:“沙蟲百萬勢將化,末劫不救非慈悲”,“全家輕舟徑西渡,舊游回首成天涯”?;厥淄簦俑薪患?,但最令其痛心和悲憤的則是離臺西渡。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丘逢甲曾陪其父親丘龍章回祖籍上杭下都黃坑村尋根拜祖,期間還專程瞻仰了武平獅巖均慶寺,作《南巖均慶寺》。第四首曰:
吾祖昔入粵,五世乃始昌。當(dāng)時佛抱送,墜地騰佛光。以寺名厥名,至今留余慶。我從海上來,五載離閩疆。此行訪佛跡,再見閩山蒼。閩山連粵山,遙控東南洋。長蛟率悍類,毒霧遮日光。安得佛金鐘,覆使毋披猖。欲讀金字經(jīng),貝葉無遺藏。誰傳神山筆,父老思先皇。入寺考故名,剔蘚殘碑旁。手?jǐn)y石墨歸,滿路曇花香。
丘氏與均慶寺有不解之緣。原來,丘氏遷到鎮(zhèn)平后的四世祖榮仁公回上杭省親時曾到均慶寺求拜許愿,希望佛佑生男,之后便將其子起名為均慶。丘逢甲在詩序中寫道:“寺在武平前所城中,巖在寺后,如臥獅,奇甚?!崆鹗献蚤}遷粵,在宋、元間,據(jù)家乘,四世祖曾禱南巖而五世祖生,乃以寺名名之。是為元至正十六年?!佣掠未?,賦四詩紀(jì)之。”③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卷7《南巖均慶寺詩有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5-187頁。光緒三十三年(1907),他在為上杭中都所纂《丘氏族譜》撰寫的序言中重申了這段歷史:“運勝之徙粵,自黃坑遷鎮(zhèn)平員子山,地僅百里,世未千年,雖支派分衍幾遍東南,而岷峨探源不忘所自,祠墓之世守也,譜牒之代修也,宜若事核而辭信矣。”④宋客:《愛國詩人丘逢甲與上杭》,《閩西日報》2006年5月26日。
丘逢家對身為客家后裔身份的認(rèn)從在其他詩作中也多有記述。如:1895年秋初次回到鎮(zhèn)平的《還鄉(xiāng)書感》:
萬里西風(fēng)雁叫天,梅江行盡客停船。仙蹤桃熟尋楊子,禪夢茶香證了拳。南渡衣冠尊舊族(予族由宋遷閩),東山絲竹負(fù)中年。疏慵已分漁樵老,時局休談向灑邊。⑤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卷1《還鄉(xiāng)書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頁。
詩中稱先祖為“南渡衣冠舊族”,并自注“由宋遷閩”(此處之“宋”,有學(xué)者認(rèn)為指今河南商丘),與黃遵憲“中原舊族”南播之義相同。光緒二十七年(1901),丘逢甲在另一詩中又說到“衣冠南渡”:
衣冠南度避胡來,憑仗雙輪碾海開。應(yīng)有田橫客相笑,春帆葉葉過登來。①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卷8《東山感春詩 次己亥感秋韻六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5頁。
丘逢甲之所以寫此“感春”詩,除與個人遭際有關(guān)外,與兩年前寫“感秋”“秋感”詩有關(guān)。1889年,丘逢甲受聘為潮陽東山書院山長。第二年()初春,戊戌科狀元夏同和(貴州麻江縣人)從京來潮,二人談到戊戌變法失敗及國難當(dāng)頭時,無不感慨淚目。農(nóng)歷五月初二,潮陽各界在東山大忠祠召開文天祥誕生663周年紀(jì)念大會,丘逢甲主持,夏同和主祭。八月初六,丘逢甲獨坐書院景賢樓,夜不能寐,深感人生事小,蒼生事大,似云涌東山,繚繞心頭而揮之不去。在一聲聲長嘆中,他寫下了《東山感秋詞,次康步崖中翰題壁韻》五首,其前兩首曰:
痛哭秋風(fēng)又一年,觚棱夢落練江天。拾遺冷作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鵑。
天涯心逐白云飛,瑟瑟萩蘆點客衣?;厥状笸鹕缴显?,更無緘札問當(dāng)歸。②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卷6《東山感秋詞 次康步崖中翰題壁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7頁。
康詠,字步崖,福建長汀人,光緒十八年(1892)進(jìn)士,授內(nèi)翰??挡窖略诔标枛|山書院任教,有《留別東山》六絕句題于壁。丘、康二人對戊戌維新失敗深感痛切。詩中,作者以杜甫的困頓自況,“觚棱夢”則是對光緒帝被囚于瀛臺的悲嘆。國勢日衰,自強無望,臺灣縱有先人之墳塋,光復(fù)更是渺茫。③丘逢甲母親葬于臺中縣大宛山,其詩多次提及。如《菊枕詩》其一曰:“峨峨大宛山,阡表齊瀧岡。前年菊花時,登高作重陽。墓門一瞻拜,宰木寒煙蒼。去年菊花時,奔走為戎裝。枕戈待旦心,力籌保鯤洋。今年菊花時,故園成戰(zhàn)場。不及哭墓行,寸草心徒傷??丈酱烁吲P,哀淚沾秋裳?!北磉_(dá)了客家人敬宗戀土之情。之后又連續(xù)兩次寫了《秋感》各八首?!肚锔小肥装l(fā)表于第二年梁啟超在日本主編的《清議報》上。這些詩主要寫戊戌事,并聯(lián)系臺灣割讓,以“衣冠南渡”喻離臺,以“田橫”喻己,以“胡”喻倭,表達(dá)了客家人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jié)。④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新民叢報》九月十五日的《飲冰室詩話》云:“若以詩人之詩論,則邱滄海(逢甲)其亦天下健者矣?!瓬婧T娦杏谑勒邩O多,余于前后《秋感》各八首外,酷愛其《東山感秋詩》六首?!保琢畋颉妒Ф鴱?fù)得的丘逢甲〈秋感〉十六首》,《嶺南文史》2019年第4期。)《秋感》十六首因手稿失落海外,故多年來失收丘氏文集。
清代客家人東渡開發(fā)臺灣的歷史在閩粵客家民歌中也多有生動的記述與詠嘆。
臺灣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shè)府,至光緒十一年(1885)設(shè)省,二百年間一直屬福建省統(tǒng)轄,這為閩粵客家赴臺“招墾”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故而康乾時期有大量閩粵客家移居寶島。但由于自然條件的嚴(yán)酷,因渡海、瘴癘、疾疫等原因,前往者死傷慘重,不少人一去不能復(fù)返。流傳于閩粵交界地域的一首客家民歌《十尋親夫過臺灣》唱道:
一尋親夫過臺灣,打算出門愛借錢。先日話郎容易轉(zhuǎn),唔知今日見郎難。
二尋親夫就起程,包袱傘子緊隨身。辭別叔伯并兄弟,出外尋夫好苦情。
三尋親夫到三河,三河司官盤問多。妹子低頭唔敢講,衣袖遮口說尋哥。
四尋親夫出三河,使去盤銀十分多。街頭人問哪家女,拋頭露面唔奈何。
五尋親夫到潮州,看見潮州百般有。恁好東西冇心看,急急忙忙路上溜。
六尋親夫到連城,行到城里二三更。睡到五更做個夢,夢見親郎打單行。
七尋親夫到廈門,廈門接客亂紛紛。三更半夜落船上,幾多辛苦為夫君。
八尋親夫坐火船,幾多辛苦不堪言。海浪打船風(fēng)又大,頭昏胸悶冇人憐。
九尋親夫離船艙,唔知親夫在何方。唔知親哥哪只屋,見郎唔得心就慌。
十尋親夫到臺灣,一見親夫開片天。兩人牽手來去轉(zhuǎn),好比三島遇神仙。①陳菊芬:《天籟回響——廣東客家山歌》,廣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第201頁。
民歌以一位少婦的口吻,敘述渡臺尋夫的過程及遭遇:順汀江到大埔縣三河壩,又乘船沿韓江至潮州,原想在柘林港偷渡到臺灣島。到這里之后發(fā)現(xiàn)此路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官府盤查嚴(yán)格,于是便返閩轉(zhuǎn)從連城到廈門,乘坐官方“火船”而抵臺。一個弱女子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新夫,并牽手還家,心頭不由一陣火熱,慶幸命運賽過神仙。
客家人所謂“過番”,實指到東南亞從事墾殖、割膠、采礦或經(jīng)商活動。從文獻(xiàn)記載可知,早在明代成化年間,汀州就有謝姓販鹽到暹羅(泰國)者。乾隆六十年(1795),旅居馬來西亞檳榔嶼的閩粵客家人成立過“廣東暨汀州會館”,從中可知當(dāng)?shù)氐目图胰艘丫咭?guī)模。道光版《永定縣志》載:永定“金豐、豐田、太平之民,渡海入諸番,如游門庭?!彼麄冎袃?yōu)秀人物很多,其典型代表有永定下洋中川村人胡子春(1860—1921),其在馬來西亞謀生,后來成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錫礦大王”;另一位永定下洋中川村人胡文虎(1882—1953),與其父胡子欽、弟胡文豹在緬甸從事醫(yī)藥行業(yè),之后擴展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是有名的“萬金油大王”。
然而,在少數(shù)成功巨子輝煌之背后,卻是成千上萬普通百姓的千難萬險、千辛萬苦、千叮萬囑、生離死別和妻離子散。一首《阿哥出門去過番》唱道:
阿哥出門去過番,窮人眼淚灑不完。恩愛夫妻今日散,鴛鴦兩地各孤單。
阿哥出門去過番,好比飛鳥入深山。目汁流像河中水,同情分手舍情難。
阿哥出門去過番,老妹送郎到海灘。雙手攫緊郎衣角,問哥幾時回唐山。
阿哥出門去過番,日思夜想想唔完。一日唔得一日過,好比利刀割心肝。
阿哥出門去過番,早晨望郎日落山。一東一西相思苦,見天容易見郎難。
妹送阿哥過番,最關(guān)心是阿哥“幾時回唐山”,之所以難分難舍,不僅柔腸寸斷,更多是對前途未卜的擔(dān)憂。對番地的憧憬雖好,但更多的則是生活的苦難?!哆^得番來更艱難》唱道:
家里貧窮望過番,過得番來更艱難。三年同人做新客,日里難熬夜難挨。
講起過番我就愁,挑到錫泥過浮橋。千轉(zhuǎn)過得莫高興,一轉(zhuǎn)失腳就勾勾。
在惡劣條件下打工賣苦力,隨時都面臨著生命的危險,歌中錫礦工人的訴說,只不過是“過番”客家移民的一個縮影罷了。②蘭壽春:《清代客家人渡臺與過番的悲歌——從客家民歌的視角看民系的堅毅開拓精神》,《梅州日報》2019年8月10日第7版。
黃遵憲對客家人“過番”十分重視,他在《己亥雜詩》(三十三)中寫道:“海國能醫(yī)山國貧,萬夫荷鍤轉(zhuǎn)金輪。最憐一二虬髯客,手舉扶余贈別人?!彼畤@國家的貧困,慨嘆過番者的辛苦與無奈。在其詠嘆“過番”詩中,最具典型性及真實性的是《番客篇》。③黃遵憲另有《逐客篇》,詳細(xì)記述了客家人“過番”到美利堅遭受的苦難和排擠,本文暫不論。
光緒十八年(1891)十月,黃遵憲抵達(dá)新加坡任總領(lǐng)事。四年間,他走遍了“番客”們的商店、礦山、農(nóng)場和作坊。在一次婚宴上,一位正值壯歲的“蒜發(fā)叟”向他談了客家人“過番”的各種經(jīng)歷、成就與感受。
一是南洋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只要勤于奮斗,就能致富。一位經(jīng)營礦山的僑商,幾年拼搏奮斗,便金銀滿缽,生活優(yōu)裕,勝過秀才登榜,愜意十分;一位搞種植業(yè)的,賺錢之多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另一位來時無立錐之地者,后來富甲一方,猶如列地封侯。
忽然見斗錫,真乃無盡藏。有如窮秀才,得意掛金榜。沈沈積青曾,
未知若干丈。百萬一紫標(biāo),多少聚錢缿。曷鼻土色人,此乃吾鄉(xiāng)黨。
南方宜草木,所種盡沃壤。椰子樹千行,丁香花四放。豆蔻與胡椒,
歲歲收豐穰。一畝值十鐘,往往過所望。擔(dān)糞縱余臭,馬牛用谷量。
利市得三倍,何異承天貺。右坐團(tuán)團(tuán)面,實具富者相。初來錐也無,
此地甫草創(chuàng)。海旁占一席,露處辟榛莽。蜃氣噓樓臺,漸次鏟疊嶂。
黃金準(zhǔn)土價,今竟成閭巷。有如千戶侯,列地稱霸王。善知服食方,
百味作供養(yǎng)。聞有小妻三,輪流搔背癢。①陳錚:《黃遵憲全集》,黃遵憲《番客篇》,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133-135頁。該詩408行,本文所引為節(jié)錄。
二是當(dāng)年祖輩從閩粵渡海“過番”,千難萬險,艱辛猶如五丁開山,經(jīng)過五六代的血汗劬勞,才有了今日。
溯從華海來,大抵出閩駱。當(dāng)我鼻祖初,無異五丁鑿。傳世五六葉,略如華覆萼。
三是雖然富可敵國,祖籍中國,但仍是三等公民,遭人歧視,時受凌欺,身居華屋,心如漂萍。究其原因,終是國勢貧弱,沒有地位。
堂堂“天朝”語,只以供戲謔。譬彼猶太人,無國足安托?鼯鼠苦無能,橐駝苦無角。同族敢異心,頗奈國勢弱。雖則有室家,一家付漂泊。
四是“過番”者心系故國,婚喪嫁娶、服飾飲食,禮俗一仍故土,忠心報國,矢志不移。
凡我化外人,從來奉正朔。披衣襟在胸,剃發(fā)辮垂索。是皆滿洲裝,何曾蠻服著。初生設(shè)湯餅,及死備棺槨。祀神燭四照,宴賓酒三酌。凡百喪祭禮,高曾傳矩彟。風(fēng)水講龍砂,卦卜用龜灼。相法學(xué)麻衣,推命本硌碌。禮俗概從同,口述僅大略。今年燕晉饑,捐輸頗踴躍。
五是企盼清政府能早日解除海禁,以紓“番客”落葉不能歸根之遺恨,圓攜妻將子歸國之美夢,以使萬眾歡欣,“共唱太平樂”。
豈不念家山,無奈鄉(xiāng)人薄。一聞番客歸,探囊直啟錀。西鄰方責(zé)言,東市又相斮。親戚恣欺凌,鬼神助咀嚼。曾有和蘭客,攜歸百囊橐。眈眈虎視者,伸手不能攫。誣以通番罪,公然論首惡。國初海禁嚴(yán),立意比驅(qū)鱷。借端累無辜,此事實大錯。事隔百余年,聞之尚駭愕。誰肯跨海歸,走就烹人鑊?言者袂掩面,淚點已雨落。滿堂雜悲歡,環(huán)聽咸唯諾。到此氣慘傷,笳鼓歇不作。近來出洋眾,更如水赴壑。南洋數(shù)十島,到處便插腳。他人殖民地,日見版圖廓。華民三百萬,反為叢驅(qū)雀。螟蛉不撫子,犬羊且無鞟。此聞歐澳美,日將黃種虐。
向來寄生民,注籍今各各。周官說保富,番地應(yīng)設(shè)學(xué)。誰能招島民,回來就城郭?群攜妻子歸,共唱太平樂。
清朝收復(fù)臺灣后,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頒發(fā)禁海令,禁止內(nèi)地人民出海,違者以通敵罪處以斬刑。雍正朝及其后雖有所松動,但對外出者嚴(yán)加時間限制,逾期不返者不準(zhǔn)再歸。由于禁海令沒有明文撤銷,一些地方黑惡勢力對歸國者或誣蔑其為叛逃,或陷害其為蛇頭,以此敲詐勒索。黃遵憲對此深感不安,不僅認(rèn)為“此事實大錯”,并多次上書陳說華僑的愛國情懷與諸多貢獻(xiàn),①黃遵憲1884年曾任駐美國舊金山市總領(lǐng)事,他對舊金山銀行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華僑每年匯寄廣東的款項在100—160萬美元之間。因而他估計,僑匯每年的總金額與國家每年流出的白銀總數(shù)大抵相等。參見鄭海麟《黃遵憲與近代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第3頁。要求清廷立即取消禁海令。在他的努力下,光緒十九年(1893)秋,清廷下諭廢除了禁海令。②《德宗本紀(jì)》:“除華僑海禁。自今商民在外洋,無問久暫,概許回國治生置業(yè),其經(jīng)商出洋亦聽之?!壁w爾巽《清史稿》卷23,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904頁?!斑^番”游子對此無不額手稱贊。
《番客篇》之所以能真實地反映南洋華僑狀況,一是黃遵憲曾目睹過家鄉(xiāng)客家父老鄉(xiāng)親“過番”,二是他在新加坡履職期間(1891—1894)又身歷其境,聞見甚廣。該詩不啻為過眼錄。
客家習(xí)俗內(nèi)容十分豐富,表現(xiàn)在生產(chǎn)生活、服飾飲食、起居娛樂、民間信仰、歲時節(jié)令、婚喪嫁娶等很多方面。
婚姻在人生中意義重大,《禮記·昏義》曰:“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币蚨仨毎匆欢ǖ亩Y儀程序辦理,這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前期的各項準(zhǔn)備無有差錯之后,方能親迎。③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禮記·昏義》,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680頁。這一禮儀延續(xù)二千多年而不衰,故亦為客家習(xí)俗。黃遵憲《新嫁娘詩》中就有許多嘉應(yīng)客家婚俗的生動描寫。
前生注定好姻緣,彩盒欣將定帖傳。私展鸞書偷一笑,個人與我是同年。④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近代詩研究小組:《人境廬集外詩輯》,黃遵憲《新嫁娘詩》共52首,本文所引4 首。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8-13頁。
詩中“彩盒欣將定帖傳”說的就是“傳庚問名”一事?!岸ㄌ?,即男女雙方互換寫有各自生辰八字的“過庚帖”。情竇已開的女孩子偷看后不禁竊喜而笑,慶幸老天撮合之美。
青氈花席踏金蓮,女使扶來拜案前。最是向人羞答答,彩絲雙結(jié)共郎牽。
女子到了夫家,沿青氈花席而至院內(nèi)案前,司儀主持拜堂后,由新郎彩綢相牽進(jìn)入洞房。之后,便是夜晚鄉(xiāng)鄰及頑友鬧新房。
洞房四壁沸笙歌,伯姐諸姑笑語多。都道一聲恭喜也,明年先抱小哥哥。
誰家年少看新娘,戲語諛辭鬧一房。惱煞總來捉人臂,教將香盒捧檳榔。
鬧洞房是各地婚俗中共有之事。俗話說“婚后三天無大小”,即不論輩分大小,都可以參加鬧新房,都可以與新娘開玩笑,男方家長也覺得這是喜慶之象。一般來說,與新娘逗樂尋趣的多是姑嫂弟侄。眾人在新娘床上撒上大棗、花生、栗子,意為早生子女,多生子女。詩中還說及檳榔。客家婚俗中有聘禮送檳榔之俗。明末清初嶺南學(xué)者屈大均在記述嶺南花木、香料、花草時,在檳榔條下載曰:“粵人最重檳榔,以為禮果,款客必先擎進(jìn)。聘婦者,施金染絳,以充筐實。女子既受檳榔,則終身弗貳。而瓊俗嫁娶,尤以檳榔之多寡為辭?!雹偾缶骸稄V東新語》卷25,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629頁。另,屈大均《翁山詩外》(清康熙丁丑凌鳳翔刻本第十四冊)卷15第18頁“雜體詩”有《檳榔謠》:“一檳一榔,無蔞亦香。扶留似妾,賓門如郎?!薄妒硻壚浦{》二首“檳榔白,不食花。食花蒂,當(dāng)靈茶。檳榔青,子初成。食青子,當(dāng)清茶。”“歡口檳榔花,儂口檳榔子?;ㄏ阕硬蝗?,子甘花不似。甘香得相同,何必有連理。”黃遵憲《山歌》其九:“第一香櫞第二蓮,第三檳榔個個圓。第四芙蓉五棗子,送郎都要得郎憐?!睂Υ?,明末清初的地方志中也多有記載。②如嘉靖三十六年《大埔縣志》卷7《禮樂志·民俗》:“婚禮以檳榔為聘,父母送女之婚家?!背绲澥辍杜d寧縣志》卷1《風(fēng)俗》:“婚禮用果酒、花燭、檳榔……”康熙二十九年《程鄉(xiāng)縣志》卷1《風(fēng)俗》:“婚姻以檳榔、筍醬、帛、銓鈿為質(zhì)”??滴醵迥辍逗j柨h志》卷3《風(fēng)俗考》:“(海陽)喜食檳榔,嫁娶以之為禮?!币詸壚茷槠付Y,主要是取其諧音“賓郎”,寓意女子視郎為貴,相敬如賓,忠貞不貳。二是檳榔雌雄同株,象征男女相合,夫妻必結(jié)同心、共命運,白頭偕老。
惠州和嘉應(yīng)州一樣,有許多中原遺跡,最有名的莫過于白鶴峰東坡故居及孤山朝云墓等。紹圣元年(1094)十月,蘇軾因被人誣告貶至惠州,但他不以嶺南為荒,泰然自若,偕侍妾朝云及子在城北白鶴峰筑室而居,并以能食荔枝、盧橘(枇杷)為幸事。當(dāng)他第一次吃到荔枝時,他忍不住高唱:“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③《蘇東坡全集》(下),蘇軾《惠州一絕》,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6年,第55頁。不幸的是,紹圣三年(1096)七月,朝云客死于此,時年34歲。宋湘在惠州期間,常游西湖并作《西湖棹歌十首》,記述了惠州客家的民風(fēng)民俗,其中兩次提到蘇東坡在惠州的生活故事。
西新橋下水蘇蘇,三月風(fēng)吹白飯魚。郎罩橋南妾橋北,兩頭莫放一頭虛。
盧橘楊梅爛不收,荔枝龍眼出城頭。東坡若解西湖樂,早解朝官住惠州。④黃國聲校:《紅杏山房集》,宋湘《西湖棹歌十首》,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1988年。
前一首寫惠州漁民生活。作者自注曰:“白飯魚于三、九兩月聚橋下,土人取之薦朝云,俗傳朝云遺簪所化云。”“白飯”為魚名,又叫“水晶魚”。作者通過白飯魚為王朝云陪蘇軾游湖時不慎銀簪失落所化的傳說及當(dāng)?shù)厝擞忠灾纺钋叭?,生動地反映了清代惠州客家民風(fēng)的淳樸與風(fēng)趣。此外,丘逢甲在惠州時也有多首描寫客家人懷念蘇軾的詩。⑤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西湖吊朝云墓》、《白鶴峰訪東坡故居》,《惠州西湖雜詩》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9-312頁。
客家擂茶中的“茶”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茶,擂茶實際上是一種帶有茶意的傳統(tǒng)飲食小吃。
客家擂茶來自中原,為靖康之變后北方士庶帶到南方的一種風(fēng)味飲品,對此,耐得翁《都城紀(jì)勝》、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抖汲羌o(jì)勝》“茶坊”條載:“冬天兼賣擂茶或賣鹽豉湯”?!秹袅讳洝肪硎安杷痢睏l載:“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有兼賣擂茶、馓子、蔥茶或鹽豉湯?!薄队窳衷娫挕贰爸T賢絕句”條收有南宋孝宗時人路德章《盱眙旅舍》一詩:
道旁草屋兩三家,見客擂麻旋點茶。漸近中原語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⑥南宋人黃昇,字叔玚,號玉林,著《玉林詩話》。原著已佚,好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19收其三十一條,《盱眙旅舍》為其一。
詩中“擂”,即磨細(xì),此字之原意中原從宋代沿用至今;這里指用擂棍將放在擂缽臼中的原料研磨搗碎?!奥椤奔础爸ヂ椤?。擂茶的原料大約有七、八種,如芝麻、花生、米、茶葉等?!包c”,指用沸水將磨好的擂茶加以沖泡。盱眙位于今江蘇省中西部洪澤湖畔,在宋代已是千年古縣,然而,由于南宋與金國的對立,淮水實事上已成為兩個政權(quán)的界河。路德章為南宋末年人,旅居雖“漸近中原”,聽到了親切的鄉(xiāng)音,嘗到了故土的美味,然“中原”卻仍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
明代孫緒《擂茶》詩,寓意頗深:
何物狂生九鼎烹,敢辭粉骨報生成。遠(yuǎn)將西蜀先春味,臥聽南州隔竹聲。
活火乍驚三昧手,調(diào)羹初試五侯鯖。風(fēng)流陸羽曾知否,慚愧江湖浪得名。①蔡楚鎮(zhèn)、施兆鵬:《中國名家茶詩》,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年,第287頁。
孫緒為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進(jìn)士,任戶部主事,正德朝官居吏部,后為太仆寺正卿。時太監(jiān)劉瑾勢熾朝野,孫緒不畏權(quán)奸,敢諫敢為,終因觸忤中貴而被罷官?!独薏琛芳葘懳魇裼昵安柚茫⑾呐P飲消暑之愜,更贊“三昧手”制作之精,勝似“五侯鯖”之美味,②茶可消暑。柳宗元《夏晝偶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比?,原為佛教用語,引申則指事物之訣要。“三昧手”,意指點茶技藝高超。點茶為宋代所重,技法高手可將碾細(xì)之茶粉用沸水沖點后產(chǎn)生豐富勻稱之泡沫,茶味極嘉。蘇軾知杭州時,西湖南山凈慈寺南屏謙師親手為其點制茶湯,蘇軾喜飲茶,且諳其理,懂其功,品嘗后極為贊賞,譽其技法高超,賦《送南屏謙師》以贈。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睅啄旰笙肫鸫耸?,仍記憶猶新,再作《又贈老謙》,曰:“瀉湯舊得茶三昧,覓句近窺詩一斑”。魚肉合烹為鯖。五侯鯖,美味佳肴之代稱。漢成帝時,同一日封其母舅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為侯,世稱“五侯”。魯迅《古小說鉤沉》曰:“婁護(hù),字君卿,歷游五侯之門。每旦,五侯家各遺餉之。君卿口厭滋味,乃試合五侯所餉之鯖而食甚美。世所謂五侯鯖,君卿所致。”典出劉歆《西京雜記》卷二:“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hù)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歡心,競致奇膳。護(hù)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婁護(hù),《漢書·游俠傳》:“五侯兄弟爭名,其客和有所厚,不得左右,惟護(hù)盡入其門,咸得其歡心?!比欢z憾的是,茶圣陸羽只知通常之茗而不曉擂茶,更不曉擂茶具有不畏九鼎之烹、不懼粉身碎骨之大丈夫凜然浩氣。
在古詩詞中,對擂茶描寫最為細(xì)膩的當(dāng)推屈大均《擂茶歌》。
清康熙八年(1669),屈大均因生活困頓,應(yīng)東莞友人尹源進(jìn)之邀,于翌年正月攜妻女至東莞。屈大均在東莞居住了三年,對東莞的風(fēng)物世情包括茶文化作了許多考查與研究。其《廣東新語》卷十四《食語·茶》條,不僅較為詳細(xì)地記載廣東本土著名的茶葉,如西樵茶、鼎湖茶、羅浮茶、曹溪茶、杯渡山茶、樂昌毛茶、鳳凰山茶等,還專門提到了客家擂茶?!皷|莞以芝麻、薯油雜茶葉為汁煮之,名研茶,謂能去風(fēng)濕,解除食積,可以療饑云。”同時,又寫了《擂茶歌》:
東官土風(fēng)多擂茶,松蘿茱萸兼胡麻。細(xì)成香末入鐺煮,色如乳酪含井華。
女兒一一月中兔,日持玉杵同蛤蟆。又如羅浮搗藥鳥,玎珰聲出三石洼。
拂曙東鄰及西舍,纖手所作喧家家。以淘粳飯益膏滑,不用酒子羹魚蝦。
味辛似雜賁隅桂,漿清絕勝朱崖椰。多飲往往愈腹疾,不妨生冷長浮瓜。
我來莞中亦嗜此,岕菘欲廢春頭芽。故人餉我日三至,絲繩玉壺提童娃。
為君饜飫當(dāng)湩酪,力法歸教雙鬟丫。③《翁山詩外》(清康熙丁丑凌鳳翔刻本第三冊)卷3,屈大均《擂茶歌》,第45-46頁。
詩中的“東官”即“東莞”。據(jù)羅香林先生20世紀(jì)30年代的調(diào)查,廣東有客家人居住的純客住縣15 個,非純客縣65 個,東莞屬于后者。就目前客家方言的使用情況而言,東莞32個鎮(zhèn)區(qū)中,除樟木頭鎮(zhèn)是一個純客家方言鎮(zhèn)外,包括城區(qū)在內(nèi)還有14 個鎮(zhèn)區(qū)的居民使用客家話,故而客家習(xí)俗濃重。從詩中人們不僅可知東莞“土風(fēng)多擂茶”,擂茶主要原料為“松蘿茱萸兼胡麻”,其加工方法、制作工藝十分講究:“細(xì)成香末入鐺煮,色如乳酪含井華”,而且知其色澤(色如乳酪)、口感(味辛)以及特殊功效:“多飲往往愈腹疾”。由于東莞擂茶質(zhì)優(yōu)味美,加之主人殷勤招待:“故人餉我日三至”,致使擂茶也成了自己飲食的一大嗜好。
廣東汕尾海陸豐一帶屬非純客縣,吃擂茶之俗由來已久。清人茹敦和在《越言釋》卷二中說:“江廣間有礌茶,是姜鹽煎茶遺制,尚存古意,未可與越人之高茶原汁茶同類而并譏之?!雹偃愣睾停?720—1791)字三樵,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乾隆十九年進(jìn)士。引文轉(zhuǎn)引自周作人《再論吃茶》(止庵編《夜讀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7頁)。文中所言“古意”,指其制作方法:不僅要煎,而且加鹽加姜等多種原料。
海豐一帶擂茶,又稱為“咸茶”,風(fēng)味獨特。用咸茶接待親友賓朋是當(dāng)?shù)亓?xí)俗,有趣的是,茶內(nèi)放芝麻多少,往往是隆重、熱情與否的衡量準(zhǔn)則,因而主婦在放芝麻時都比較大方。清道光年間海豐舉人黃漢宗在竹枝詞《擂咸茶》中寫道:
海豐時俗尚咸茶,牙缽擎來共一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她多少下芝麻?、邳S漢宗(1814—1889)字衍潛,號夏帆,海豐縣黃厝港村(今屬海豐縣可塘鎮(zhèn))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廣東鄉(xiāng)試舉人。
短短四句,生動、詼諧地描述了當(dāng)?shù)叵碛美薏璧氖r與世俗情態(tài)。
在中國各地民居中,客家民居風(fēng)格獨具,最有特色的是閩西土樓、贛南圍屋與粵東圍龍屋。由于特色鮮明,以土樓為代表的客家民居屢獲殊榮。
1986年4月,中國郵政發(fā)行“中國民居”郵票普23,其中第14 枚為“福建民居——客家住宅”,票面圖案為“承啟樓”。承啟樓位于福建省永定縣(今龍巖市永定區(qū))高北村,始建于明末崇禎年間。該樓圓形,直徑70余米,造型為“圓中圓,圈套圈”,外環(huán)高4 層,內(nèi)環(huán)3 層,有房近400 間,占地8 畝有余,被譽為福建“圓樓之王”。
由于客家土樓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堪為瑰寶,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第32 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福建土樓(由永定、南靖、華安的“六群四樓”共46 座土樓組成)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福建客家土樓最早興建于何時,學(xué)界尚無定論。有稱出現(xiàn)于唐五代者,有稱于宋元之際者,因無鑿切之證,難以為信。③有學(xué)者認(rèn)為,福建龍巖永定區(qū)古二村方型土樓“龍安寨”始建于北宋。其理由之一是2009年夏福建省考古工作隊在其側(cè)考古試掘時,在探溝內(nèi)發(fā)現(xiàn)有北宋時期碗、罐、碟、爐等生活器具的陶片、瓷片等??脊殴ぷ髡哒J(rèn)為,這些殘片僅可證明宋代時此處已有人居住,但與土樓興建尚無聯(lián)系。土樓出現(xiàn)于元明之際較為有據(jù)。其一,有實物可證。福建現(xiàn)存最早的土樓,前些年推始建于元代中后期的南靖縣石橋村的永安樓和下版寮村的裕昌樓、輯先樓。后來又發(fā)現(xiàn)安溪縣赤石村聚斯樓額匾上標(biāo)有明洪武五年(1372)字樣。其二,有文獻(xiàn)可征。就目前所知,明嘉靖朝以前的正史、方志及子集中,尚無“土樓”一詞的記載。土樓作為巨型民居,若在宋時即已出現(xiàn),歷史文獻(xiàn)中斷不能無蛛絲馬跡?,F(xiàn)知最早出現(xiàn)民居“土樓”一詞者,為明代欽州知府林希元《論小尤中之賊》之文章。
林希元(1481—1565),字茂貞,號次崖,福建同安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進(jìn)士,時年36歲。林希元入仕后因忤逆上峰被罷、患病歸養(yǎng)和60 歲致仕等原因,在家鄉(xiāng)居住時間遠(yuǎn)遠(yuǎn)多于歷宦居外,因而對家鄉(xiāng)情況十分了解。嘉靖二年(1523),流寇山賊93 人劫掠興泉漳三郡,由于官府與鄉(xiāng)民同心協(xié)力,賊人在德化縣一處名叫小尤中的地方被全殲。他認(rèn)為這一經(jīng)驗值得抗倭當(dāng)局借鑒,為此,他寫了《上巡案二司防倭揭帖》說:“執(zhí)事如欲為預(yù)防之策,收蕩定之功”,也應(yīng)效法前人。他還專門寫了《論小尤中之賊》一文加以總結(jié)。該文說:
汀漳之寇殄毒內(nèi)郡二十余年矣,鋒曾莫之小挫而橫愈甚,郡縣之兵日益怯。真賊之強哉?承平日久,民不知兵,率刃未交而神先奪矣!將兵之將又皆左右前卻,冀不與賊遇,幸而出境,則遙望以送之,茍應(yīng)文書而已。其敗也非猝爾,相遇出其不意則陷于機阱莫之覺耳,曾臨陣發(fā)一矢哉!
莆陽癸未之戰(zhàn),雖合數(shù)郡之兵,主帥無人,前鋒甫接,后壘已空,欲勿敗得乎?噫!郡縣御寇之方,概如此,賊安得不驕!然則謂“寇之強難以力敵”,亦厚誣矣。永春自賊發(fā)以來,雖未能大折厥首,亦時敢與之爭,雖前后死者三十余人,賊殺傷亦略相等。使所向盡若是,豈不足以少寒賊心而縮其步也哉!小尤中之捷,固上下一心,群策用命,要亦賊狃于常勝而驕,目中久無官兵,自取亡滅耳。使雞毋岫之鋒稍挫,黃氏之土樓不攻,抽戈遠(yuǎn)逝,蹤跡且不可得,況得其首乎?然小尤中之捷雖奏請,諸郡武備實未嘗修。萬一復(fù)有奸雄竊發(fā),懲前之?dāng)。l復(fù)得而御之?當(dāng)?shù)谰佑挚刹活A(yù)講之乎?、伲ㄇ澹╆惻F聲重訂:《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乾隆十七年(1752)詒燕堂刻本卷6、卷11,林希元《上巡案二司防倭揭帖》、《論小尤中之賊》,第27頁、第3頁。
林希元認(rèn)為,嘉靖二年(癸未)官民圍剿山賊之所以僥幸取勝,原因之一是賊人“常勝而驕”,未能遠(yuǎn)遁,躲進(jìn)德化縣小尤中“黃氏之土樓”從而遭到全殲。由此可知,明正德、嘉靖年間,閩南興、泉、漳三郡之晉江、南安、永春、安溪、德化、長泰、龍溪、同安等地鄉(xiāng)村中已多有土樓存在,不僅百姓用以自衛(wèi),也成了盜賊負(fù)隅頑抗之所?!包S氏土樓”是福建地方文獻(xiàn)中出現(xiàn)最早的土樓,也是最早冠以姓氏的土樓。山賊利用土樓為防御并非僅發(fā)生在德化一地,嘉靖三十八年,永安縣(今永安市)匪首鄧惠銓、鄧興祖也曾以自筑的兩座土樓為據(jù)點為非作歹,官府調(diào)動數(shù)千兵力方將其圍殲。②明天啟元年(1621),進(jìn)士唐世濟以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時,與郡人謝詔修志,成《重修虔臺志》并于天啟三年(1623)刊刻。該志12卷,以八卷篇幅紀(jì)各類有裨風(fēng)化政教之事(從“卷之四事紀(jì)一”到“卷之十一事紀(jì)八”),其中就有土樓剿匪之記載:“福建永安縣賊鄧惠銓、鄧興祖、謝大髻等,于嘉靖三十八年聚黨四千人,占據(jù)大小陶水陸要道,筑二土樓,鑿池豎柵自固,且與龍巖賊寥選勢成犄角。”官府調(diào)軍隊及民兵四千八百人全力攻剿,并用計誘敵,“二酋就縛,大兵乘勢攻入土樓,獲二酋妻,殺其拒敵者,余賊奔潰。兵焚其樓以旋。”(卷7《事紀(jì)之四》第30頁)巧合的是,最早吟唱土樓之詩賦,也是出現(xiàn)在這一時期,這就是嘉靖年間黃文豪的《詠土樓》:
倚山兮為城,斬木兮為兵,接空樓閣兮跨層層。奮戈兮若虎視而龍騰,視彼逆賊兮若螟蛉。吁嗟,四方俱若此兮,何至坑乎長平,奈何棄險阻于不守兮,聞虎狼而心驚。古云閩中多才俊兮,豈無人乎請?誰能銷兵器為農(nóng)器兮,吾將倚為藩屏。③(明)梁兆陽修,蔡國禎纂:《海澄縣志》,崇禎六年(1633)刻本卷19《藝文志之四》。
黃文豪,字國英,明福建海澄縣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jìn)士,曾任工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出為廣東廉州(治所在今廣西合浦縣)知府。其所生活的時代,正是閩贛粵交界地域盜匪嚴(yán)重及倭寇對漳、泉沿海一帶騷擾掠殺時期。①(清)周碩勛修:《廉州府志》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卷21《藝文》載鄭應(yīng)科《廉山墮淚碑》,稱黃文豪卒于嘉靖癸亥年,享年三十七,由此可推知其生卒年為1526年到1563年。黃文豪在世時期正是林希元中老年時期,應(yīng)對嘉靖二年漳泉官民圍剿躲進(jìn)土樓之山賊及四十一年剿滅永安賊鄧惠銓等有所了解,故賦中除詠嘆家鄉(xiāng)土樓壯觀、雄偉之外,尤稱贊其防御功能?!对佂翗恰返氖妨蟽r值可貴之處正在于此。然而令黃文豪不解與遺憾的是:“奈何棄險阻于不守兮,聞虎狼而心驚”——官府不僅不利用土樓之優(yōu)勢剿匪、抗倭保民,反而在賊寇面前心驚魂失、手足無措、屢戰(zhàn)屢敗。因而他希望閩中豪杰才俊要奮勇?lián)?dāng),視強盜如草芥、螟蟲,剿賊殺寇,為民之干城,國之藩屏。黃文豪的憤慨是有感而發(fā)的。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雹谌钤骸妒?jīng)注疏》,《論語·陽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425頁。從詩詞對客家形成歷史的記載可以看出,客家民系的孕育與形成是一個漫長而復(fù)雜的過程,既涉及地域、政治、經(jīng)濟、人口、社會等方面,更涉及民族、思想與文化的相互影響及融合等問題。這些詩詞既是客家生活與情感的真實寫照,也是客家堅毅不屈、開拓進(jìn)取、勤勞質(zhì)樸、愛國愛鄉(xiāng)精神的藝術(shù)展現(xiàn)。與此同時,客家人的這些優(yōu)良品性,又成為激勵自己進(jìn)一步勇于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與智慧源泉。
詩詞視閾下的客家記憶蘊涵十分豐富,除了記述重大歷史事件及其影響之外,還直接或間接地記述了客家文化中的諸多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重要元素。如人口遷移中的地域兵燹、家國情懷;語言中的中原音韻、粵閩之聲;習(xí)俗中的北方舊習(xí)、閩贛風(fēng)情;民居中的聚族而居、安全吉祥;民歌中的天籟遺曲、南國之音;服飾中的大襟寬褲、涼笠冬帕;飲食中的咸燒肥陳、擂茶小吃等等。正是由于地域文化特色獨具,繼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后,許多地方的客家民歌、戲曲、小吃等相繼被列入國家或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有鑒于此,多角度深入研探古代詩詞對客家歷史的記憶與客家精神的蘊涵,對深入研究客家文化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