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以降海南地契文書研究的若干方面

2022-11-24 16:08李榮
海南開放大學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文書海南

李榮

(瓊臺師范學院 文學院,海南 ???71127)

中央關于建設海南自由貿(mào)易港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之一,即是:“打造彰顯中國文化海南特色的靚麗名片。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挖掘海南本土文化”(1)《海南自由貿(mào)易港建設一百問》編委會編.海南自由貿(mào)易港建設一百問[M].???海南出版社,2018:305.,而海南地契文書承載了很多歷史文化信息,作為“瓊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民寫官驗”并鈐以政府紅印的紅契(官契),還是無政府鈐印而民間彼此認可的白契(民契),其歷史文化價值都并未得到較好的挖掘整理,通查知網(wǎng),研究海南地契文書的論文僅有《海南三亞崖城黎族民間地契初探》《試論1640年代至1950年代海南民間地契中的農(nóng)本精神》《試論1640年代至1950年代海南民間地契中的農(nóng)本精神》《1640年代至1950年代初海南民間地契中的俗字初探》四文。就著作來看,雖然有《地契366年:清代以來中國房地產(chǎn)登記制度變遷研究》,但是其以宏觀角度就清代以降中國房地產(chǎn)登記制度等作縱向梳理,并非就海南地契文書本身作專門研究。而《海南日報》等媒體雖刊有《海南地契:折射時代的標本》等文,但學術研究深度明顯不夠。鑒于此,筆者認為海南地契文書的研究須深入進行, 尤其需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一、海南地契文書研究的意義

(一)還原歷史面貌,補充鄉(xiāng)邦文獻

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六月,文昌縣林氏所立賣斷地契(2)本論文中所有地契文書以及分單、領子等引用材料,皆來自本人收藏。中說:“今因賬目,年當椌(窘)迫,數(shù)月無人入頭承買,求到從侄輸月承買,面議值價錢捌拾弍千文錢,是母即日親手領完?!鼻∥迨拍?白蓮教大起義的前夜,從文昌縣林氏賣地契中“數(shù)月無人入頭承買”而主動“求到從侄”,我們可以看到林氏的無奈與尷尬,這可以說是對當時歷史面貌的還原。再如一張署款:“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由李開基所立瓊山縣賣地契中寫到:“請中問到拾桂村周貞干承買,三面議取實價凈光銀柒拾元正,即日立契,當中親手領銀完訖。此田苗米在下東岸五甲謝雨莊另立名下,收除不用出稅書合同,此田并無典當他人等弊?!崩铋_基所立賣田契落款時間為“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若以陽歷計算,則此時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1950年2月2日,通過該份賣田契,我們對新舊政權交替時期海南人民的經(jīng)濟活動、日常生活甚至面對時代巨變時的態(tài)度與心理,都會有大致的掌握,所以與該份契約相關的鄉(xiāng)土歷史文獻價值頗值得挖掘。再如立于民國十一年(1922)三月十五日的如下典田契能夠從基層視角說明近百年前時局變亂中海南民間的應對:“立典田批人瓊山縣品臺坡杏苑賓興值事楊子權、楊子芳、陳景新、陳景鑣、周傳厚,今因地方擾亂,購槍用款,眾議將賓興田在品臺灣內(nèi)南邊田壹坵、種子弍斗伍升、官米叁升柒合伍正,出典?!?/p>

(二)發(fā)掘本土俗字,助力漢字研究

有學者在論及海南地契文書的文字價值時說:“就三百年間海南民間地契整體的詞語特點而言,俗字的大量使用是其顯征,這些俗字有著與彼時中國其它地方手本文獻俗字的共通之處,同時又有著濃郁的地域色彩”(3)師存勛.1640 年代至1950 年代初海南民間地契中的俗字初探[J].南海學刊,2021,7(03):109-118.。海南地契文書不僅有其獨特的海南本土語言文字研究價值,對開展字樣學研究及漢字生命力研究也具有重要作用。正如《現(xiàn)代漢語》中就《簡化字總表》的評價:“《總表》所用的簡化方法是千百年來特別是近百年來群眾創(chuàng)造的”(4)黃伯榮,廖序東編.現(xiàn)代漢語(上)[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1.,海南民間地契文書中很多俗字,這些俗字有的已經(jīng)變成今天的正字,有的則是民間自創(chuàng)的俗字。黃伯榮、廖旭東版《現(xiàn)代漢語》中歸納漢字簡化方法有草書楷化、異音或同音代替、換用簡單符號、類推簡化、保留輪廓或特征、構成全新形聲字或會意字等六種主要方法。而海南民間地契文書中亦明確地表現(xiàn)出使用這六種漢字簡化方法,如光緒二年(1876)十月初三,一份署名為“陳子松代筆”,由道客村蘇有天所立當土契中,有如下表述(出于論述需要,此處引文保留原始文獻文字繁體、簡體原貌):“先問親堂兄弟不就,向問本村陳廷經(jīng)承當銅銭壹拾伍千文,亦無前典后當,卦搭他人等弊,日后再無生端異言?!痹摱挝淖种?,“問”作為“問”的簡體形式以保留特征或輪廓的方式兩次出現(xiàn),“后”作為“後”的同音替代形式兩次出現(xiàn),“卦”則是作為“掛”的異體字形式出現(xiàn),類似“問(問)”“后(後)”這種漢字簡化現(xiàn)象在海南地契文書中極為常見,這就有力地證明現(xiàn)代漢語簡體字的歷史淵源與理據(jù)性,也表明清代時期海南本土文化與中國其他地區(qū)文化發(fā)展具有同步性,而這種同步性也表明了海南雖然屬于“疆”的圈層,但海南本土文化有著不同于清代時期“內(nèi)-疆-外”治理模式中多數(shù)邊疆地區(qū)的獨特性(5)有學者認為“從地理邊疆角度觀之,‘內(nèi)’是指內(nèi)地行省區(qū)域,‘疆’是指廣大陸地邊疆,具體包括蒙古、新疆、西藏等藩部地區(qū),懸于海上的臺灣地區(qū),以及南海諸島等水師及沿海地方管轄的‘內(nèi)洋’‘外洋’區(qū)域”。該學者并認為“云南、廣西、廣東雖設行省,其沿邊沿海地帶仍屬‘疆’的范疇”。見王曉鵬《清代“內(nèi)-疆-外”治理模式與通三統(tǒng)的邊疆特性》,《南海學刊》,2020 年第4 期。。海南地契文書中存在的許多簡體字、異體字、俗寫字等,無疑是三百年間海南文化自身演進的一個側面反映,它們擁有值得進一步開掘的學術價值,此正如海南學者馮青所說:“漢語俗字研究獲得了長足發(fā)展,但語言環(huán)境復雜、盛行俗寫的海南地區(qū)明清抄刻文獻中的俗字卻未受到應有的關注。我們藉課題的開展輯錄了一大批俗字,這些俗字既有傳承,又有新變化,特別是出現(xiàn)的許多新見字形,于漢字史研究而言價值巨大?!?6)馮青.《海南碑碣匾銘額圖志》中的俗字[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05):74-77.此言不虛,譬如絕大多數(shù)海南地契文書中,都在內(nèi)容中會出現(xiàn)一個由“身”和“己”合二為一的自造俗字,即“”,按張涌泉對俗字的分類,這個字屬于“增加意符”而產(chǎn)生的俗字。該字形在清代以來的海南家譜、墓志碑刻等史料中都有出現(xiàn),但在內(nèi)地的出土文書中卻尚未被發(fā)現(xiàn)。

(三)管窺歷史中的海南經(jīng)貿(mào)活動

縱觀順治以來三百年間的海南地契文書,我們可以從歷史角度了解海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起落情況。如乾隆廿八年(1763)八月,定安縣李家啚南九村的王可大簽訂的賣斷田契:“先問親堂不就,請中問到吳泰承買,叁面議作時價,收銀貳拾伍両,就日立契,當中領銀完訖?!边@份地契的定立落款是“乾隆廿八年八月”,對比落款為“公元壹玖五零年十月十九日”即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由??谥窳执灞R世芳所寫的賣地契:“三面議明價銀,人民券△△△(7)原文獻如此,此或系為保密起見,立契人用“△△△”代替具體金額。另外,該文獻中“人民券”這一稱謂,明顯系解放伊始的海南人民對“人民幣”的稱謂。據(jù)相關資料,人民幣發(fā)行前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除“人民幣”這一稱謂之外,還有“人民券”“人民票”這類稱謂。萬元整,即日當中立契,親手領銀完訖”。首先,我們不難看出,乾隆廿八年和1950年的地契文書所涉及的土地交易,都有所謂“中人”;其次,清初順治時期至乾隆時期一直實行的銀本位貨幣制度,從1950年的地契中看,已經(jīng)被“人民券”所取代;再次,落款時間也反映出新舊時代的變革。再看另一份地契:“立賣斷園契字人藍吳西村林成芳父子,今因乏用,父子商量問過伯爹林成章,心甘且愿,將為己業(yè)洪室后園壹坵,人工弍個,載鹵官米七個為正,先問親堂兄弟不就,情(請)中問到邁節(jié)溪圮村藍美姑、吳門林氏承買,三面議取,洪室后園壹坵、人工弍個,價銀日幣柒拾大員正,此園無與閑人卦答(掛搭),任從買主管耕,口言無平(憑),立斷園契壹張為照,批明上手契將為田紙,批明大春小春收利米弍斗?!贝似踔刑岬浇灰變r為“日幣七十大員(元)正”,而該契訂立時間為“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通過這份地契的記述,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交易貨幣是日元,這也是日軍侵略海南,強行發(fā)行日本貨幣及侵害中國主權的事實,該地契的文獻價值得以凸顯。此外,將海南歷史地契和海南其他歷史文獻相結合,從共時層面可以就相關的經(jīng)濟史問題做一研究,如“領子據(jù)”:“立領子糧字人,拾桂村陳成進,今收到本村周貞干民國三十五年份承食,博茂啚乙里七甲陳見楠另立名下鹵中官米五合正,并戶首大役乙應收完,今欲有憑,立領字為照。民國三十六年閏弍月初八日立領字?!边@為我們較為全面地展現(xiàn)了在海南熱土奮斗打拼的勞動先輩形象以及彼時海南人民的生產(chǎn)與社會生活,普通百姓種田、收獲、納稅、服徭役等諸般場景。

如上僅從歷史、文字學、經(jīng)濟史等三個角度,大致分析了海南歷史地契學術研究價值。清代以來的海南歷史地契,尚有多個角度能發(fā)掘。而這當中,針對海南地契文書的大規(guī)模收集與梳理是關鍵,這就需要對散布于海南島內(nèi)公私各處的海南地契文書進行調(diào)查,以便最大可能地進行資源整合,從而形成學術合力。

二、海南地契文書研究的時空范疇和重點

(一)時空范疇

順治四年(1647),南下的清兵渡過瓊州海峽,登陸海南島,從而與南明勢力之間展開一段時期的拉鋸戰(zhàn)。海南也隨之處于“不明不清,亦明亦清”的過渡期。順治十二年(1655),朱之光受清廷任命并遣派,成為海南入清后的首任瓊州府知府,于是海南正式步入清廷有效的管控軌道。所以就海南地契文書研究的時間范疇而言,順治初期無疑是清代海南民間地契研究的起點。目前,出現(xiàn)最早的海南清代地契文書,是來自順治年間的萬寧的一張紅契,2017年11月1日,《海口日報》中刊登的《家中翻出大量清朝地契,泛黃紙勾起??谑忻?50年家史》一文中對這份地契有詳細介紹。所以我們理應將海南地契學術研究的起始時間置于17世紀40年代,結束點則在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發(fā)布的《國家建設征用土地辦法》,這一辦法宣告了海南傳統(tǒng)地契從歷史舞臺退出。而就空間范疇而言,海南地契文書在瓊山、澄邁、萬寧、樂會、文昌、儋州、崖州等海南各地皆有分布。這當中,引起部分學者關注的黎族地區(qū)地契,頗具民族研究價值和海南特色,正如李景新學者所言:“海南三亞市崖城鎮(zhèn)發(fā)現(xiàn)的一批黎族民間地契,堪稱黎族文書類珍稀文物資料。既有斷賣契,也有活賣契,但未發(fā)現(xiàn)加蓋官印或粘貼契尾的官契,均在空白紙上自行書寫,是純粹的民間行為,屬于白契。這些地契形式規(guī)范,在黎族古籍研究、黎族政治經(jīng)濟社會研究、黎族民俗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文獻價值”(8)李景新.海南三亞崖城黎族民間地契初探[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1(04):85-91.。

(二)研究重點

1. 海南地契研究應關注成組文書和省外地契文書

海南省圖書館、瓊臺師范學院、海南民族博物館等海南省內(nèi)公立文教單位都保存有一定數(shù)量的海南歷史地契文書,??谖牟┧囆g品珍藏館等個人藏家也收藏著一定數(shù)量的地契文書,故學術協(xié)作頗有必要。這其中,尤其要關注那些具有家族性、歷史連續(xù)性的成組數(shù)量的地契文書,因為這類地契文書在內(nèi)容方面彼此關聯(lián),能夠真實反映海南某一地區(qū)在較長歷史時期內(nèi)的經(jīng)濟發(fā)展、土地流轉、人口流動等情況,因而也就更具有價值。如筆者所收藏的一組定安縣蘇氏家族地契文書,時間上從乾隆五年(1740)至光緒三年(1877)年,這組地契文書較好地體現(xiàn)一百三十多年間蘇氏家族的經(jīng)濟狀況、人員變遷等,并從側面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如立于乾隆五年的賣田契:“立賣斷田契人同啚南九村胞兄蘇瓊香,同子侄支柱,今因乏用,情愿將到己買龍?zhí)锲峦撩诽镆紙w,插央(秧)六百并村邊央地壹坵下種四斗,原載官米六升,荒壹升,在李家六甲王汝貴名下輸納、出賣與戶內(nèi)胞弟蘇瓊璋承買?!逼浜筇K氏家族的買賣地產(chǎn)行為在嘉慶至道光年間一直沒有中斷過。光緒三年十二月,定安王毓賢連同其侄子以秀、以忠所立賣斷髙田契中也提到蘇氏家族的賣田行為:“請中問到李家啚林田坡村蘇世徳、王明章承買。”研究海南民間地契文書,也應參考省外清朝、民國時期的相關歷史地契。如??谖牟┧囆g品珍藏館的一份訂立于“中華民國叁拾叁年(1944)”的湖北省歷史地契(因涉及文字繁簡對比,故以下引文文字保持契約繁簡原貌):“立賣柴山約人夏姚氏、夏鍾氏妯娌,好作商議,今因乏用,將祖遺遺柴山,坐落西?,會馬家田面前,柴山壹段,請中説合出賣與方有財、月香二人名下爲業(yè)。”海南歷史地契中暫未發(fā)現(xiàn)將“契”稱為“約”者,且海南歷史地契中也沒有“柴山”這類內(nèi)容,這與俗語中說海南“插根筷子都能發(fā)芽”的熱帶氣候、植被豐富、林木眾多等自然特點關系很大。

2.海南地契研究應與其他民間文書及史志資料相結合

研究海南歷史地契文書,需要參考族譜、均單以及婚書等其他民間文書,以及《瓊州府志》《崖州志》《文昌縣志》《澄邁縣志》《海南近志》等相關古今地方文獻,同時結合《清史稿》《民國史》等展開研究,才能在地契文書研究上取得突破。民國文昌《潘氏家乘》中所載地契文書就具有多方面研究價值,如其中一份地契中寫到:“立置東海五埠內(nèi)坑門乾坑海埠字人先族潘锜鋪,原置有坑門乾坑海,四置列明,南至石內(nèi),與葉年程海交界,北至吳星鳳海,東至青水。西至本地,載有半里廣遠。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當官照原認領回,置造單竿獨櫓船貳只,埠內(nèi)采捕輸差,每年征納課米捌斗捌升正。有馬縣主日炳公畫定海埠冊載明,將冊中載己份該管者,立契為證,以垂久遠,庶免上下鄰埠日后有吞僭之弊。今欲有憑,合眾立契,永執(zhí)為據(jù)。當眾行筆。裔孫蓮芳,同立裔孫一彬、一榜、鼎炎、建才、建堛。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八月十六日合族當眾立契。垂統(tǒng)創(chuàng)業(yè),祖澤如春?!?9)(民國)海南滎陽堂《潘氏家乘》卷六,“五埠內(nèi)坑門乾坑契”條,第68 頁.(自印本)常見的海南地契文書中,所涉及的田產(chǎn)屋宇等均在陸地,但《潘氏家乘》中所載該份清代契約卻涉及文昌漁民位于海上的“海田”產(chǎn)業(yè),繼而了解海南文昌縣因地少人多, 之所以“下南洋”者人數(shù)眾多的原因。再如光緒二十年(1894)十一月初四定安人蘇世德、蘇家進所立分單內(nèi)容:“胞兄世道,出游夷國無歸,現(xiàn)今叔侄商量,請到族內(nèi)兄弟,將父所置之產(chǎn)業(yè)與所住之宅,作弍股均分,抽鬮為定。”其中“出游夷國無歸”印證了同治到光緒時期海南人下南洋的艱辛。清代以來海南分單文書,在內(nèi)容屬性方面有著與地契文書較多的重合,因此在研究海南地契文書的時候應該與之相輔相成。

3.海南地契研究應突出黎族社會歷史情況

海南地契文書涉及較多的黎族社會文化信息,如乾隆五十七年(1792)十二月初六日,由賣斷田契人石村王極所立地契中提到“自行問到那梅都七甲王門鄧氏承買”,其中“那”就來自黎語,黎族話中意為“水田”。再如另一份落款時間為“道光弍拾玖年(1849)十月廿四日”的地契,立契人為“保義正都六啚王啟鳳”,其中“保義正都六啚”中的“?!币彩抢枵Z,在黎族話中“?!币鉃椤按濉薄T偃绾D系仄踔小袄杳住币辉~,因“瓊之漢黎兩族未能融洽凝結者,蓋自唐宋歷元明清諸代,政府視黎為化外。為官吏者,平時因循,叛亂則用兵剿滅之故耳”(10)王家槐.海南近志[M].臺北:臺灣日報承印部,1993:128.(自印本),故海南地契文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黎米”一詞,應與清代以來統(tǒng)治者對黎族的剿撫等政策有很大關系,康熙四十九年(1710),由澄邁人蔡創(chuàng)、蔡統(tǒng)所立的賣田契中就提到“黎米”,原文是:“今因父所置土名籘春頭園壹截,并田半丁,黎米玖升正,均落貮人名分。今因欠銀應用,情愿合同出賣。”從民族學角度對這類地契文書加以研究,無疑有助于我們對黎族社會的變遷、黎漢文化的互動狀況作出有利的探索,從而深化“黎學”的廣度與深度。

綜上,以文獻研究法為基礎,以文字學、歷史學、經(jīng)濟學、民族學等領域的研究方法對其做必要的補充,我們可以對17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50年代約三百年間海南地契所反映出來的文字、語言、社會生活、尤其是海南黎族社會生活情況等展開學術研究。

三、海南地契文書中的“固守”與“納新”特點

從海南地契文書三百年間的基本內(nèi)容與所展示的整體文本特點來看,“固守”與“納新”是兩種典型的文本特點。

(一)“固守”

1.宗族意識和祖先觀念

通過對三百年間海南歷史地契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地契中都有“先問兄弟子侄”“先問親堂”等內(nèi)容。如嘉慶十三年(1808)十月十八日,瓊山縣黃門李氏所立賣斷契中說:“先問親堂兄弟,各稱不就,請中托到儒翠村石奇德承買?!逼渲小跋葐栍H堂兄弟”是宗親觀念的體現(xiàn),除血緣宗族意識外,祖先觀念在海南歷史地契中也有著明顯的反映。如同治七年(1868)正月,定安縣王昌明、王昌元、王昌景、王昌仟等“因祖墳遷挖重葬,兄弟思量、忖思無門,同典下坡路圮高田弍坵,下種七升出典”。祖先祖墳是家族成員相互之間維系親情的重要紐帶,是海南民眾心靈的庇護者。在另一份立于同治四年(1865)七月的轉典田契中也反映出這種個體對祖先、對家族的依賴,契約中寫道:“立轉典田人李家啚加朝村王廷松,今因有用,情愿將到己典土名弄堂田壹坵,種秧三百把,又并弄堂溝圮高田四坵,相帶下種弍斗并隨田秧地大八村南邊面前壹截,下種三斗,出典。自問到龍?zhí)锲麓逋跫易骒舫械??!缘渲?,任祖管耕收利,每年贐貼錢壹百六十文。

2.打拼精神和守業(yè)傳統(tǒng)

從海南地契文書可以看出普通百姓對生活的執(zhí)著,同時也體現(xiàn)出海南人在家鄉(xiāng)熱土上堅韌不拔的奮發(fā)精神和強烈的拼搏觀念。一份署款為“康熙肆十肆年(1705)九月廿四日”的買田契:“立書婿王成儒,今因憑中,用價與李廷棟,買到土名藤春頭未効榔園壹所,花園腳田壹丁,原載黎米壹斗捌升正,叁面議定價銀貮拾伍兩正,中簽在外,是儒一時乏于欠價難完,問到外父蔡欽同買,共出價銀壹拾叁兩,中簽在內(nèi),同買之后,其園平成管顧,其田共耕均利,糧稅兩家平輸,立書之后,兩家毋得異言,今欲有憑,立書為照?!辟I主王成儒想從李廷棟手中買下一所檳榔園和其他田地,但因銀兩不夠,難以獨自支付購地款,所以不得不找“外父”蔡欽共同購買,且鄭重約定:買下之后,二人要平等管顧,利益分成,一起納稅。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立契人王成儒以及蔡欽身上所散發(fā)出的海南先民對生活執(zhí)著的打拼精神和農(nóng)本理念,也被其中“痛并快樂著”的積極正能量所感染。而另一份署款為“中華丙辰年(1916)二月初四日立”的賣田契:“立心痛字人蘇家儒,前有把莉埇田壹契,年冬饑餓,討出,心痛,二六元。日后兄弟子侄再無異言,立心痛字為照?!辟u主蘇家儒因為饑餓,不得不出賣土地,但同時又極其不舍,所以在契約中兩次提到“心痛”,提筆先說“立心痛字”“討出”之后再次強調(diào)“心痛”。土地本是農(nóng)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又是祖先留下的家業(yè),守業(yè)本是一份責任,立契之人不是因為懶惰或為了賭資而賣地,而是迫于饑餓不得不出賣土地,可以看出立契人的無奈和對守業(yè)的渴望。

3.財產(chǎn)意識與經(jīng)濟用字

縱觀清初到解放初期海南歷史中的地契文書,不管時代時代如何變遷,人民對待財產(chǎn)一向嚴謹,地契中的內(nèi)容、用語以及格式等都具有鮮明的嚴謹性,這點在用字上有著強烈體現(xiàn)。盡管在中國文字發(fā)展史上,簡化是漢字發(fā)展的一貫趨勢,這一點從海南地契中的大量簡化字得到印證,但在海南歷史地契中,凡是涉及屋宇或土地買賣、典當、轉讓等,只要是與經(jīng)濟活動密切相關的遣詞用語,都幾乎不會使用簡化字,如“買”“賣”“贖”“業(yè)”“種”等,某些重要經(jīng)濟用詞中的文字甚至會被刻意繁化,如上文所述給“己”加形旁成繁化俗字“”,“一”使用繁化俗字“乙”等。

可以說,“自1647年清軍渡海登島至1950年的三百年間,海南民間地契體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農(nóng)本精神,這種精神又具體反映于血緣紐帶的橫向宗族意識與縱向祖先觀念、古老農(nóng)業(yè)文明記憶與現(xiàn)世海南熱作區(qū)域的鄉(xiāng)土守望、海南本土性地契語言的出現(xiàn)和地契文書中關鍵字詞的嚴格書寫之中”(11)師存勛.試論1640 年代至1950 年代海南民間地契中的農(nóng)本精神[J].青海民族研究,2019,30(01):153-157.,這無疑是海南地契文書“固守”特點的集中概括。

(二)“納新”

1.國際大環(huán)境背景中的“納新”

海南地處海上絲綢之路要沖,是中國和東南亞以及西方世界進行交流貿(mào)易的重要地理位置,因此,海南在明朝末年與西方文化觸及較早,這正是海南歷史地契文書中的“納新”特點。如清代宣統(tǒng)元年(1909)二月初六,瓊山縣鄭成僑所立賣田契,其中講到賣田交易的貨幣是晚明以來逐漸由西方流入中國的機器制造的銀幣:“兩面議實價,洋光面銀柒拾弍員,即日立契,親手領銀完足?!痹偃缑駠辏?924)十月十日,??谥x氏所立賣屋契中提到中外文化上的碰撞:“此屋并無前當后典、華洋轇轕等備(弊)?!?/p>

2.中國自身體系中的“納新”

海南與中國其他內(nèi)陸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一直以來都很緊密,尤其是瓊、粵兩地的聯(lián)系,而這在海南地契中也有著反映。如一份落款時間為“民國弍年十月廿四日”的“賣空地并瓦屋契”,立契人是海口西門外楊春華,其中寫道:“永賣之后,任從廣府順德龍山鄉(xiāng)崔勤興建造房屋?!痹偃绾?陉P廠坊居民鄭成業(yè)所立的一份落款時間為民國五年(1916)十月初八日的典屋契,其中寫道:“先問親堂,各稱不就,請中托到髙州府曹氏承典,三面議定價洋銀玖拾大員?!?/p>

3.地契本身字詞中的“納新”

簡化漢字、異體字等在海南地契文書中廣泛分布,并與繁體字同行不悖,形成一種獨特而靈活的風格,這一點前文已有涉及,在此進一步說明。如海南望族林姓成員林猷星所立賣斷田契:“先問親支不就,慿中問到雲(yún)大本承買?!蘸笤俨簧水愌浴!駠迥辏?926)十弍月廿六日立賣斷田,永遠執(zhí)據(jù)?!贝颂帲皢枴薄昂蟆薄皣薄皥?zhí)”屬于當時民間簡體字或異體字,說明民間簡體字使用的頻繁,同時也是解放后文字簡化過程中確認正字的根據(jù)。海南地契文書中存在大量異體字,如“糧-糧”“侄-姪”等,同時海南地契文書中也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異形詞,如表示后悔的“反悔-返悔”、指稱機制銀元的“大元-大員-大圓”等,這也是民間文書不拘成法、活潑靈動的“納新”體現(xiàn)。

綜上所述,海南地契文書中“固守”和“納新”兩種典型特點的研究,其價值在于呈現(xiàn)三百年間普通人民在南溟奇甸購田置產(chǎn)的歡愉及其典地失產(chǎn)時的無奈和不幸,揭示“固守”和“納新”兩種特點形成的特定社會環(huán)境、經(jīng)濟制度、地理與文化生態(tài)因素,并將這些特點置于彼時中國的整體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和東亞、東南亞以及日漸活躍的中西方經(jīng)濟貿(mào)易中。正如海南學者閻根齊在談及我國南海海洋文明的起源及特征時說:“中國南海海洋早期文明的成果同農(nóng)耕文明一樣是由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具有起源時間早、民族連續(xù)、成果豐富等特征。在它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始終受到農(nóng)耕文明的巨大影響及推動,與地中海等地的海洋文明有很大的區(qū)別。”(12)閻根齊.我國南海海洋文明的起源及特征[J].南海學刊,2021,7(01):51-58.海南地契文書中的“固守”特點源自于中國數(shù)千年以來的農(nóng)耕文明,“納新”特點無疑又與南海海洋文明密切相關。因此,“固守”(農(nóng)耕文明)與“納新”(南海海洋文明)前后相承,是海南地契文書乃至海南文化特點形成的基礎。

四、結語

海南歷史地契文書的學術價值尚有較多層面亟待發(fā)掘,而古舊家譜等與海南歷史地契文書關系密切的民間鄉(xiāng)土文獻,在海南歷史地契研究過程中發(fā)揮較好的輔助作用。目前海南自由貿(mào)易港建設的各項事業(yè)正在穩(wěn)步推進,而包括地契在內(nèi),所有海南歷史民間文書,皆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價值發(fā)掘。我們不妨借鑒敦煌文書保護利用的相關經(jīng)驗:“一百多年來,敦煌寫本學取得最大成就的領域就是對敦煌俗字的整理和研究。早年給前輩學者造成困擾的絕大部分俗體字和異體字,現(xiàn)在多數(shù)都得到了正確的釋讀。”(13)郝春文.中國古代寫本學的特點[N].光明日報,2019-04-08(13).而正如前文中所提及,海南歷史地契中所存在的俗字也不在少數(shù),對這些俗字加以研究,可以推進海南歷史文化研究的發(fā)展。貴州清水江文書的整理研究,中國契約文書博物館于2017年在浙江師范大學的成立及洛陽契約文書博物館于2018年的成立等,理應成為海南地契文書及其他民間歷史文獻保護與研究的推動力。

猜你喜歡
文書海南
2022年“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名單
海南書香節(jié) 引領全民閱讀新風尚
黑水城遺址出土F20:W63a文書研究
新形勢下做好企業(yè)文書檔案保密管理工作的思考
海南雜憶
我的小天地
除了合理、最強、高效“3+1文書寫作法”的代名詞還有什么?
59國免簽游海南
熱帶寶島海南
新版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將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