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燕, 張雪梅
(重慶交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重慶 400074)
字幕翻譯(subtitling)是視聽翻譯(audiovisual translation)的主要模式之一。自電影誕生起,電影公司一直想方設法把影片中演員對白的意思傳達給觀眾,字幕翻譯應運而生。字幕翻譯最早源于歐洲,默片時代以“插卡字幕”(intertitle)的形式出現(xiàn),是現(xiàn)代字幕的前身,因類似報刊小標題(subtitle)而得名[1]3。進入有聲電影時期,字幕(subtitle)這一稱呼便沿用下來。
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Nida)稱其為字幕(title),指影片畫面正下方的文字,依畫面順序顯示,說明演員對白的大意,與演員動作同步[2]。這種為影片配文字的工作叫作字幕翻譯。盧伊肯(Luyken)等認為字幕翻譯也包括歌劇唱詞的字幕翻譯(subtitling),二者皆保留原始對白或唱詞,同時把書面譯文添加到屏幕上[3]。字幕翻譯類型較多,以語言、技術、受眾和專業(yè)性劃分,有語內(nèi)和語際字幕翻譯、內(nèi)嵌式和外掛型字幕、為普通或特殊觀眾制作的字幕、專業(yè)和業(yè)余字幕翻譯等[4]。近來專為失聰觀眾制作字幕(SDH)的研究逐漸升溫。
針對字幕翻譯,國內(nèi)研究最多的是翻譯策略和翻譯理論的指導作用[5-6],研究字幕翻譯人員的并不多,多見諸報端的是對某部影片字幕的抨擊之聲。法國翻譯學者葛岱克(Gouadec)把從事視聽翻譯的人分成三類:從事字幕翻譯的人(subtitler)、配音人員(dubbing author)和本土化人員(localiser)[7]。本研究探討字幕譯者的三種職能分工,各分工模式有何不同,存在的利弊,需要哪些技能等問題,并指出該行業(yè)在分工協(xié)作與功能整合方面的新趨勢。
字幕翻譯根據(jù)工作條件等因素,步驟不盡相同,可分為常規(guī)的、簡化的和有通用模板(template)的三種流程[1]。依瓦森(Ivarsson)列出字幕翻譯的常規(guī)流程,分為翻譯、時間軸、審校和成品階段。首先是準備好設備,如個人電腦、磁帶錄像機、時碼讀出器、文字處理軟件等;其次是翻譯影視節(jié)目的對白,翻譯的同時做時間軸,標注字幕進出時間,并把字幕錄入電腦;再次是審校,既要檢查書面譯文,還要在設備上邊播放字幕邊檢查修改;最后是提交成品(拷貝了字幕的電腦軟盤),與轉(zhuǎn)播設備(如電影字幕機)連接,母帶上的時間碼便會自動播放字幕。
字幕翻譯的簡化流程如下:觀看影片后,根據(jù)錄音帶或腳本為字幕計時;對照屏幕畫面翻譯字幕,再寫入軟盤;錄制或傳送時,手動做時間軸或由電視公司編時間碼。若有通用模板,影片制作方已經(jīng)預設了字幕的版式(如時間軸等),只需依預設版式來翻譯對白,甚至不需要觀看影片。簡化流程適合翻譯量少、設備簡單的情況,而通用模板多用于DVD的字幕翻譯。
關于字幕翻譯的分工,尚未有定論??ㄆ账_斯基斯(Kapsaskis)認為,字幕翻譯分為技術類與翻譯兩大任務,前者指做時間軸,不對語言進行任何干預,后者指翻譯視聽材料,屬于文字處理工作[8]。尤金妮(Eugeni)認為字幕翻譯僅限于文字處理部分,從接收文件(對白、視頻等)、熟悉內(nèi)容(故事架構(gòu)、語域、角色、情節(jié)等),到語際或語內(nèi)翻譯,最后檢查并提交字幕[9]。字幕翻譯分工也受工作條件影響,如是否有腳本和影片,要不要做時間軸,有沒有帶原版字幕的通用模板,做文字處理還是技術工作?筆者把做字幕翻譯的人分為字幕制作人模式、字幕譯者模式和功能整合模式。
在傳統(tǒng)字幕翻譯分工中,迪亞茲-辛塔斯與拉米爾(Díaz Cintas & Remael)提出三分法,指出整個過程涉及的專業(yè)人員包括時間軸制作人(spotter或subtitler)、譯者(translator)和改編者(adaptor)[10]34。三分法中,有“譯者”專門負責翻譯,而“時間軸制作人”做技術工作。做時間軸叫作“打時軸”或“計時”(spotting或time-cueing),根據(jù)時間碼,在考慮對話長度和媒體限制的基礎上,把原始對白分割成配字幕的單元,并標出每條字幕進出的時間。打時間軸時,由時間軸制作人向字幕制作設備下指令,指示何時插入或清除某條字幕,標記每句話的起始[10]。
在有些分工模式中,雖沒有明確提及字幕譯者,但會把譯者與技術人員區(qū)分開。依瓦森與卡羅爾(Ivarsson & Carroll)指出,做時間軸是機械的操作過程,由技術人員(repérage)完成[11]178。甘比爾與戈特利布(Gambier & Gottlieb)也提出二分法,由負責文字處理的譯者與負責技術的技術員(technician)分別承擔翻譯、編輯和時間軸工作,共同完成字幕翻譯[12]。
這類負責技術的人雖然也叫作subtitler,但因其不做翻譯,稱為字幕譯者似乎不太合適。若按實際工作,稱之為時間軸制作人,完全等同于spotter也不妥,因為前者情況更復雜,還有其他任務,如隨著DVD的普及,要為譯者做輔助工作,如制作通用模板、提供有注釋的原版字幕[10]。因此,為以示區(qū)別,稱為字幕制作人似乎更合適。
字幕制作人需要哪些技能?皮姆(Pym)在討論譯員培訓時,提出譯者應具備“最基本的翻譯能力”,指不受題材、文化等所限的普適能力,用以區(qū)分譯者與其他專業(yè)人員,如字幕制作人、術語專家、審校人、本土化人員等[8]。這說明譯者的普適能力與字幕制作人的專業(yè)技能有所不同。字幕制作人作為技術員,懂技術是必要條件,同時要懂如何做時間軸,要對配字幕的工作駕輕就熟。除技術外,還要有電影知識與文學知識,如電影語言和敘事手法,能處理鏡頭切換之類的諸多問題。既然不做翻譯,對其語言能力要求不高,不一定要懂原版影片的語言,不要求有外語能力[10]。
字幕制作人只做時間軸,這種模式的弊端顯而易見:字幕的分割不僅涉及機械的技術工作,還要考慮其他要素。一個是閱讀速度問題,字幕翻譯有聲畫與書面譯文同步的特殊要求,必須考慮觀眾的閱讀速度要與字幕的展示時間匹配;另一個是語言問題,影片對白的語言自有其精妙之處,也會出現(xiàn)一些基于語言與文化的特殊語言現(xiàn)象,如幽默等,只有懂語言才知道如何分割字幕能產(chǎn)生妙語連珠的效果,而字幕制作人語言能力有限,難免分割不當,差強人意。
字幕翻譯的另一種分工模式為字幕譯者模式,即既做時間軸,也做翻譯,因包含翻譯工作,稱為字幕譯者是合適的。尼科利奇(Nikoli)在字幕譯者(subtitler)、審校人(proof reader)和整合人員(simulator)三種分工中,指出字幕譯者負責審校之前的翻譯和計時工作[13]。奇奧加卡普里奧(Georgakopoulou)認為字幕譯者為影片計時,按時間軸把譯文插入對應時間段,之后在電腦上播放預演,同時修改措辭和計時[8]。
字幕譯者負責翻譯與時間軸,要求具備這兩方面的技能。翻譯技能既包括傳統(tǒng)書面翻譯技能,也有字幕翻譯的特殊要求。筆者結(jié)合斯庫杰維克(Skuggevik)的觀點[14],總結(jié)出字幕翻譯所需五種能力,即技術、語言、文化、共情和綜合能力。
第一是技術能力,處理實際操作問題,如軟件使用、斷行、屏幕上定位、時空限制等。第二是語言能力,具有做翻譯的語言技能、對源語與目標語的敏感度。第三是文化能力,了解語言之外的社會文化。第四是共情能力,理解伴隨對白的肢體動作的心理或情感因素。第五是綜合能力,翻譯特定字幕時,考慮具體限制條件和可能性。做字幕翻譯時需要綜合運用以上能力,從整體上選擇翻譯策略。
與普通譯者相比,對字幕譯者的語言和知識要求更高。依瓦森與卡羅爾強調(diào),字幕譯者不僅需要精通口語,還需要掌握淵博的知識,要熟知五花八門的場景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使用的各式各樣的習語,從深奧的學術研討會到街頭粗話,再到鄉(xiāng)野方言,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方面是普通譯者遠遠所不能及的[11]。
字幕譯者在翻譯質(zhì)量上要求較高,在譯文準確性上樹立了高標準,主要與字幕翻譯這一特殊模式相關。普通譯者翻譯書籍遇到難題,有多種解決辦法,如采用較長的解釋性譯文或腳注。而對于字幕譯者,因受時空限制,加上這些條件無法變動,以上常規(guī)方案皆不可取,可選方案有限,對各方面技能要求更高。
因翻譯模式特殊,觀眾對譯文的錯漏容忍度較低。字幕翻譯中,字幕與影片畫面和對白同步,觀眾能聽到原始對白,能看見譯文,二者之間任何細微差異、錯漏之處,懂源語的人立即就能發(fā)現(xiàn)。一些特殊語言現(xiàn)象,如與語音有關的笑話或雙關語,譯者往往感到相當棘手。普通譯者有時會選擇直接省掉,而字幕譯者一旦這么做,漏翻之處顯而易見。因此,字幕譯者常因翻譯不準確或不忠實于原對白而飽受詬病。
此外,字幕譯者要有交際能力。斯庫杰維克指出,字幕翻譯并不像文學翻譯那樣在乎翻譯的完整性,字幕翻譯中視覺與聽覺渠道并存且互補,只完成部分翻譯,更注重交際行為本身的轉(zhuǎn)換,如在交際行為中,要考慮語境、讀者、文化預設、言外之意等相關因素[14]213。以語域問題為例,譯者往往把原對白中非正式的口語體變成字幕中更正式的語言,這樣語言雖標準,卻并不合適,無論詞匯還是句法層面,都應該符合原對白的語域特征,這需要高超的交際能力,才能不拘泥于咬文嚼字的風格[15]。共情能力是交際能力的一種,不僅要明白話語的意思,也要理解伴隨動作的心理或情感動因,這種能力是“最難分析”,也是“最普遍的”[14]198。
綜上所述,字幕譯者應兼具普通翻譯與字幕翻譯的技能。普通譯者能否做字幕翻譯?答案是不一定,前提是要掌握上述技能,需要培訓,才能從事這種高難度工作。
字幕譯者模式有利有弊。好處是既利用了時間軸制作人對技術的掌握,也得益于譯者的語言造詣,尤其是語言能力,能做翻譯、編輯字幕,還對做時間軸大有助益。譯者可以根據(jù)源語的文體特征、目標觀眾的特性等,對字幕進行編輯工作,如適當刪減比較冗長的字幕。字幕制作人模式之弊正好是字幕譯者模式之利,后者可以根據(jù)閱讀速度、語言特征來分割字幕和打時軸,分割會更合理,效果更好。
字幕譯者模式也有局限性。一是無論在文字處理還是技術方面,譯者均沒有最終決定權。對譯文影響最大的是改編者,譯者做翻譯,改編者負責改編譯文,達到文字、技術和審美方面的要求。迪亞茲-辛塔斯與拉米爾認為,改編者是“處理媒體限制問題的專家”,在把譯文插入字幕行的過程中深諳精簡之道,在不影響原意的前提下找到更短小的近義詞,甚至改變句子結(jié)構(gòu)[10]34。實際上,譯者與改編者共同完成文字處理工作,后者涵蓋其他學者提到的不同人員,如負責改寫的后期譯者[7]、修訂人員[16]、負責部分文字處理的電視臺審校人[13]等。二是在技術方面,字幕譯者沒有決定權,主要由字幕翻譯公司的整合人員把關,能看到影片最終字幕版的是電視臺審校人和整合人員。三是字幕譯者雖沒有最終決定權,卻要為翻譯質(zhì)量負責。若審校人和整合人員按各自標準修改譯文,不一定會同字幕譯者討論,甚至不會告知,這表示字幕譯者對這些改動要么一無所知,要么并不贊同,而作為譯文提供者,影視節(jié)目末尾一般會署上字幕譯者的名字,表示字幕譯者要為這些改動負責,未免不太公平。
無論是字幕制作人模式還是字幕譯者模式,各有不足。總體來講,功能細分弊大于利,而且隨著工作流程發(fā)生變化,字幕翻譯行業(yè)如今更提倡功能整合。
首先,字幕翻譯工作是一個連貫整體,各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交織,涇渭分明的分工反而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各種分工方式無論是字幕制作人、譯者和改編者,還是字幕譯者、審校人和整合人員都有缺點。身為譯者,卻不能參與譯文的后續(xù)修改,而譯文的修改一直持續(xù)到最后階段,造成任務割裂、權責不明、意見不統(tǒng)一,最后產(chǎn)品質(zhì)量并不樂觀。
其次,除譯者外,其他參與人員的語言能力始終是軟肋。若不懂原版語言,做時間軸時,便領悟不到對白的連珠妙語,字幕分割難免不當;到字幕翻譯最后階段,容易曲解、背離源文本的意思。無論哪個階段,都需要懂原版節(jié)目的語言,而字幕譯者有此優(yōu)勢,適宜承擔翻譯之外的更多任務。
最后,工作流程的改變會影響字幕翻譯分工。隨著視聽翻譯的發(fā)展,從技術、市場到行業(yè)都發(fā)生了變化,如從化學與光學技術發(fā)展到激光技術和數(shù)字成像、影視節(jié)目字幕版在市場上營銷推廣等,行業(yè)工作流程隨之改變,大約10年前的通行做法如今已然過時[17]201。所以,無論是字幕翻譯還是配音,都不會固守原有分工模式,而是不斷調(diào)整,功能整合是大勢所趨,賦予從業(yè)人員新的職能。迪亞茲-辛塔斯與拉米爾指出,字幕譯者的功能合并越來越得到行業(yè)認可,在影視字幕翻譯界逐漸變成行業(yè)規(guī)范[10]。
在權衡字幕翻譯分工的種種利弊之后,許多學者提倡將諸多功能合并,但對整合的方式和程度未達成一致意見,主要有三種方案:第一種主張翻譯與技術工作結(jié)合,第二種主張把翻譯工作延伸到改編、編輯和審校部分,第三種主張把技術工作與文本加工合二為一。
第一種整合模式集文字轉(zhuǎn)換與技術工作于一身,最常見的是字幕譯者模式,兼做時間軸與翻譯,正如盧伊肯等提議:“理想的情況是,應該集翻譯與制作字幕的功能于一身,這樣還能降低因意思傳遞不準確而出錯的風險?!盵3]57字幕譯者還要承擔其他技術任務,如聲畫同步。這種模式代表了業(yè)界的新趨勢,即把傳統(tǒng)上分擔的職位,如配音的譯者與配音導演、字幕翻譯的譯者與同步聲音和字幕的技術員合二為一,成為字幕譯者,不僅了解所有工序,也能勝任各項工作[17]201。翻譯與技術的結(jié)合也反映在字幕翻譯培訓上。不少學者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既能做翻譯與時間軸,還能邊翻譯邊進行聲畫同步[18-19]。
第二種整合模式把翻譯工作擴展到其他文本加工形式,包括改編、編輯、審校。在字幕翻譯中,字幕譯者實際上可以完成改編工作,并不需要先提供譯文初稿,再由改編者打磨,以滿足字幕的種種限制條件。把翻譯和改編整合,完成最終字幕,省時又省力[10]。關于審校任務,葛岱克提出要么由譯者自己把控翻譯質(zhì)量,完成所有必要的改動與修訂,要么由專人負責,嚴格把關質(zhì)量[7]。依瓦森與卡羅爾支持把審校工作交給字幕譯者,但也接受由專門的修訂人(reviser)來進行質(zhì)量控制[11]。
第三種方案是把技術工作與文本加工合二為一,實際結(jié)合了前兩種模式,由字幕譯者完成時間軸、翻譯、編輯或改編。迪亞茲-辛塔斯與拉米爾在《視聽翻譯之字幕翻譯》一書中指出,“本書認可也提倡把字幕譯者作為負責以下三項任務的專業(yè)人員:時間軸、翻譯、改編(語內(nèi)和語際)字幕?!盵10]35字幕譯者因此需要具備上述三項技能,即做時間軸的技術知識、語言轉(zhuǎn)換的語言文化基礎和信息的縮略能力。
關于字幕譯者究竟譯不譯哪一種模式更合適的問題,尚無定論。在字幕翻譯行業(yè),既有功能的合并,集多項職能于一身,也有分工的現(xiàn)實,多人分擔任務,如希臘和西班牙的字幕翻譯行業(yè)由字幕譯者負責所有步驟,或者由字幕制作人與譯者分別做時間軸和翻譯,兩種方式并存[20]。
字幕翻譯的分工與整合并非一成不變,DVD產(chǎn)業(yè)的興起成為流程變革的里程碑,在此之前,字幕翻譯更傾向于功能整合,之后則出現(xiàn)新的分工方式。DVD一般有多語種字幕版,由字幕翻譯公司提供通用模板,制作了時間軸,為各語種版本提供完成分割的模板字幕(master titles),實際完成各版本都需要的初期工作,之后只需譯者譯入各語種即可[10]。所以不論譯入什么語言,字幕的計時都是一模一樣,字幕制作因此更標準,簡化流程,提高效率。
字幕翻譯各步驟的合與分是個動態(tài)過程,會根據(jù)技術發(fā)展、新視聽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工作流程的變革而發(fā)生變化。從一般影視作品到DVD的字幕翻譯,到為失聰觀眾制作字幕、新聞轉(zhuǎn)播實時字幕等,更多字幕翻譯類型涌現(xiàn),參與人員、工作流程皆有差別,值得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