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公共文化服務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在特定的條件下,運用現代化管理方式,整合、配置和優(yōu)化各種資源,為公眾創(chuàng)造價值能力的文化產品[1]。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發(fā)展公共文化服務擺在重要位置。2020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明確指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檔案資源作為國家及人民群眾各方面情況的真實記錄,它兼具公共性與文化性,積累與沉淀了海量的文化元素。大數據環(huán)境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fā)展已成為當前的一個熱點問題。為了讓檔案信息中所蘊藏的這些文化元素得到充分發(fā)揮并與當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相呼應,必須對多源檔案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使其符合時代的要求,并融入當前和諧社會建設中。
大數據技術逐漸滲透到檔案領域,以跨度時間長、保存時間久、地域跨度大、涉及領域多、數據來源廣和數據標準種類繁多為主要特征的檔案數據與其他行業(yè)的數據有著較大區(qū)別。在理論上,運用大數據技術,從公共文化服務的角度出發(fā),有利于拓寬檔案信息資源整合的研究范圍,為用戶提供更深層次的一體化服務,提高檔案利用率。
在實踐上,依托大數據技術進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檔案資源的融合與深度挖掘,將檔案數據轉化為服務能力,增強用戶體驗感,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因此結合大數據的時代特性,在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對多源檔案資源整合展開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我國的檔案資源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發(fā)展,現已逐漸形成了一套規(guī)范的運營體系。因此多源檔案資源整合過程中需要根據檔案自身的特點,先進行檔案資源之間的系統(tǒng)建設,然后關聯相關檔案數據。
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的多源檔案資源整合是運用大數據技術,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對分散的檔案信息資源進行挖掘、融合、類聚、重組成為新的有機整體。在做好數據安全的條件下,在不同層級之間實現各種檔案信息的可跟蹤、可關聯、可共享,以實現檔案資源的價值最大化。通過多源檔案資源之間的數據交換,形成一個更高效的檔案資源系統(tǒng),多方位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fā)展。
多源檔案資源整合的對象包括主體與客體。主體即各類館藏,比如各種公共檔案館,館藏之間資源整合后的數據系統(tǒng)由于地理上相互隔離,形成物理上的數據孤島,整合層次低,需要進一步拓展資源整合的深度。
客體即各類檔案用戶,不同檔案用戶之間由于需求的不同,運用檔案的最終目的不同,對于同一數據不同檔案機構和用戶理解不一樣會產生不同的含義,產生邏輯上的數據孤島。檔案資源之間沒有統(tǒng)一的資源檢索標準,資源整合后的內容很難及時有效的銜接,異構和多源數據整合要素間存在孤島,因此需要根據多源檔案資源整合的主體和客體需求,進行多方位整合,提高資源共享和服務的效率。
多源檔案資源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進行不同檔案資源間整合,統(tǒng)一的技術標準是前提[2]。然而現實中不同的檔案資源體系運用各自的數據系統(tǒng),如何制定通用的行業(yè)標準,解決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不同檔案資源的兼容性是當前的首要問題。
不同檔案資源的數據格式不一,因此不同數據格式之前可能存在語義不同,無法統(tǒng)一的標準可能會造成資源整合時數據兼容、數據存儲方式、數據語義識別困難的問題,給檔案資源整合帶來極大的困擾,不利于多源檔案資源的整合[3]。此外多源檔案資源整合過程中數據技術的不規(guī)范使用可能造成安全隱私問題,值得重視。
從公共文化服務的角度研究檔案資源整合是促進檔案資源共享,實現檔案價值最大化的重要一步。多源檔案資源整合需要不同部門間相互協調配合,是個比較繁雜系統(tǒng)的過程,這就需要在整合之前做好頂層規(guī)劃,確保整合的有序進行。首先,資源整合的目標是將分散的檔案資源集中到若干個共享平臺上,形成一個安全、快捷的檔案系統(tǒng),方便用戶使用,提高檔案的影響力,實現檔案價值最優(yōu)化。因此,需要對檔案的用戶群體畫像,構建完善的用戶標簽畫像體系。
在如今的網絡信息化時代,檔案的用戶群體青睞于信息檢索工具智能化,方便操作的搜索工具是深受大眾喜愛的。因此可以從檢索工具入手,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存儲-訪問-分析三位一體的智能化一站式檢索服務。其次,要充分考慮到檔案信息的安全隱私性。由于檔案資源特定的身份特征,部分檔案只能允許特定對象訪問,這就需要盡快建立檔案資源共享的不同單位跨館利用檔案資源的有效契約式協議。
當檔案資源涉及公眾私人信息、單位保密信息與國家安全信息的檔案等敏感檔案資源時,需解決數字憑證的法律可采性問題,使其適應法治中國建設推進依法治檔,拓展多元主體共治數字治理新思維。
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fā)展,數字化檔案資源整合已經變得迫在眉睫。檔案工作者不僅要嚴謹細心、具有保密意識,而且需要具備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良好的服務意識,因此需要打造一支數據型專業(yè)人才隊伍。現如今,大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很多用戶選擇社交媒體快速獲取信息,因此檔案資源整合成果的最終體現主要是用戶對檔案資源的體驗和使用情況。
培養(yǎng)數據型人才,運用信息技術,結合實際需求,設置專門的用戶平臺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考慮到檔案用戶在查詢和運用檔案信息過程中會遇到難題,需要檔案公共人員提高服務意識,及時解決大眾遇到的難題,提高大眾的好感度。
大數據時代的檔案資源具有數據量大,數據種類多,數據真實性要求高,數據服務需求方便快捷的特點。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多源檔案資源整合能提高檔案的使用價值,增強部門核心競爭力,促進檔案信息間的交互運用和及時反饋,從而挖掘分散的、具有一定關聯性的檔案信息的潛在價值,拓寬檔案科研范圍。同時更好地服務大眾,積極引領健康的價值觀。
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多源檔案資源整合是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需要不斷更新,精益求精,始終堅持服務公眾的原則,提升檔案資源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明確檔案資源整合主體和客體的實際需求,在大檔案框架下,研究運用差異化的檔案資源整合方式,對于特殊檔案研究采用定制化的特定服務措施,要突破不同機構間檔案孤島現象,開發(fā)多功能語義識別技術,實現檔案資源間語義層面的整合。
將分散的、異構的檔案資源按照資源主體進行初步歸類,然后根據需求導向進行細化,使用戶能夠實現平臺一站式快捷檢索。根據主體和客體孤島現象的不同程度,進行專項化整合,以實現為不同層次用戶服務。同時建立完善的評價反饋機制,通過問卷調查、后臺留言、專家建議、檔案工作人員創(chuàng)新課題等不同反饋渠道相結合的方式,交替更新整合的內容。
多源檔案資源整合過程中由于技術標準的不統(tǒng)一,給整合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深入研究檔案工作者如何主動識別、采集、整合所需要的數字檔案資源,運用標準化的數據手段,調動主觀能動性展開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
首先以政府為主,自上而下,以國家機制和檔案用戶的需求為導向,建立持續(xù)性對話機制。以專題檔案資源記憶為主線,帶動系列關聯檔案資源,從中挖掘方便實用的語言識別技術,做到檔案資源整合后一系列檔案知識的呈現和傳遞,使檔案資源能引起用戶的共鳴和情感認同。加強多源檔案資源的歸屬感,提高用戶的檔案意識,優(yōu)化整合模式,發(fā)揮集成效能。
然后調研不同機構檔案方面的最新課題,以新課題中提出的創(chuàng)新方式和觀點為著力點,因地制宜,探討交流等方式篩選出比較實用的技術,投入人力和經費,進行試點模擬,研究出適用于眾多檔案機構的語言識別系統(tǒng),加速資源整合的進程。
推動制定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tǒng)、跨部門和跨業(yè)務等多元主體公認的通用共享契約規(guī)范。研究如何推動構建基于數據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的檔案資源大數據平臺,使整合后的檔案資源成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內在動力。因此需要提前做好頂層設計,確保整合后檔案信息的安全性、真實性、完整性、便捷性,以構建檔案資源一體化作為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多源檔案資源整合的重要目標。以檔案資源為主線,與該主線相交叉和關聯的資源,歸于該資源整合系列,提前做好網絡化布局。
資源整合過程中以資源的行業(yè)背景為依托,先進行規(guī)劃圖布局,有條不紊地進行整合。對于行業(yè)背景不明確的、界限模糊的檔案資源,要分析資源的主題,以主題為主線進行整合前的頂層規(guī)劃,聯合其它關聯的檔案資源,多部門協作借力,凝聚開發(fā)的力量,制定好多部門共用的規(guī)范,助力資源整合的充分性和連續(xù)性。
多源檔案資源整合離不開專業(yè)人才隊伍和其相關知識、技術、良好服務的支撐。因此打造一支專業(yè)數據型人才隊伍,凝聚跨學科交叉力量變得十分必要。首先可以對現有的檔案工作人員通過考核機制進行選拔,挑選出一批學習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檔案工作人員進行集中時間的特別訓練,使其能很快適應多源檔案資源整合的工作。選出來的人員成立集中小組,明確分工,可以設置檔案知識的人工客服服務和機器語音檢索服務,采用獎勵機制等方式,激發(fā)員工積極性。給他們配置完善的軟硬件設施,對于集中小組提出的整合問題,加強重視,及時安排專職人員解決。
同時加強跨部門的合作,職能崗位引進專業(yè)的技術人才,促進彼此溝通交流,有利于多源檔案資源的整合,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康發(fā)展。檔案人才管理過程中,結合檔案用戶評價,考核檔案工作人員的服務情況,鼓勵檔案工作人員以積極心態(tài)提高服務質量。
多源檔案資源整合工作涉及檔案信息安全問題,涉及檔案資源的長期發(fā)展問題[4]。目前多源檔案資源整合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外包項目的形式,以合同約束的形式找到合適的外包公司簽訂整合協議,由檔案工作人員作為監(jiān)督者,制定具體的整合細節(jié),技術上的問題直接由外包公司做;另一種則是檔案機構抽調專門的工作人員組建自己的隊伍,既負責技術問題,又負責檔案資源整合的細節(jié)問題。
在當前數據信息量劇增的背景下,多源檔案資源整合即關聯性檔案信息聚集在一起。檔案資源主要集中在政府機構、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社會團體等檔案產生主體。不同機構的檔案信息通過檔案元數據表述,不同檔案數據的表達格式和規(guī)范類型不統(tǒng)一導致檔案數據資源異構問題,制約著檔案資源間的互聯互通。
在信息化時代,公共文化視域下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語義識別技術的功能智能化,搭建互聯互通平臺,促進資源整合過程中元數據轉換和檔案數據關聯。通過統(tǒng)一的元數據把檔案資源轉化為標準化形式,通過資源映射和關聯,實現不同語義但主題一致的檔案信息關聯,加強檔案信息的提取和挖掘,進一步促進檔案資源整合。
互聯互通平臺的搭建過程中要注重檔案資源間的關聯,突破不同網頁的限制,通過本體檔案資源映射關聯檔案資源。同時運用數據技術挖掘關聯的深度和廣度,完善資源關聯的網絡化格局,使整合后的檔案資源以簡潔的方式展示給用戶。
當前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多源檔案資源的整合研究對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一,推動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打破部門、層級之間有效溝通的壁壘,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檔案資源整合的力度。其二,推動多源檔案資源大數據平臺的建立,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檔案資源是一個隨著檔案服務多元化發(fā)展而不斷動態(tài)開放的數據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源檔案資源整合的研究可進一步厘清各部門的職責范圍,為公共文化檔案資源大數據平臺的建立提供可參考的依據。其三,提高大眾的檔案意識,有助于檔案工作的收集整理,助力檔案工作長期有序發(fā)展。因此加強多源檔案資源整合,助推檔案發(fā)展是時代賦予檔案人的工作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