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數字時代老年群體承認模式的理論闡釋、實踐路徑和倫理價值

2022-11-21 21:31閆曦月
關鍵詞:個體權利群體

廖 苗,閆曦月

(長沙理工大學 哲學系,湖南 長沙 410114)

一、數字時代老年群體的矛盾境況

隨著智能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社會正在步入數字時代。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老年群體成為數字時代技術發(fā)展服務的重要人群。而當代老年群體出生、成長及大部分工作時間都處于前數字時代,因此,當他們同時步入老齡化階段和數字時代時,面臨的是一邊享受著數字紅利、一邊抱怨其承認需求被忽視的矛盾境況。

(一)老年群體享受到的數字紅利

數字時代為老年群體的社會生活帶來了新機遇。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第 47 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表明:截至2020年12月,網民增長主體由青年群體向老年群體轉化趨勢日趨明顯。6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達到11.2%,老年群體使用互聯(lián)網的人數和比例逐年攀升[1]。目前,老年群體享受到的數字紅利主要來自政府、企業(yè)和社會。

首先,近幾年國家政策給予老年群體高度關注,從2017年工業(yè)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聯(lián)合發(fā)布《智慧健康養(yǎng)老產業(yè)發(fā)展行動計劃( 2017-2020年)》[2]到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fā)〔2020〕45號[3],政府從各方面支持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縮小數字鴻溝。此外,政府還切實可行地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如對政務APP進行適老化改造、政務服務線上線下同步服務、醫(yī)療出行等各方面都給予老年人更便捷的服務保障[4]。

其次,許多企業(yè)在夕陽產業(yè)和銀發(fā)經濟等老年消費市場中發(fā)掘潛在經濟價值。例如,在產品的設計和服務上更加關注老年群體,在產品技術上進行適老化創(chuàng)新,為老年群體提供更符合其真正現實需要的數字化產品,給予老年群體更多的數字紅利,讓其在消費市場和各個領域繼續(xù)發(fā)揮價值。

最后,社會和家庭相結合,在與老年人日常交流中減少老年人對數字技術的畏難情緒,發(fā)揮老年人的主觀能動性,共同促進老年群體的社會性互動,增加家庭代際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老年群體積極融入數字社會。據統(tǒng)計,使用互聯(lián)網和信息通信技術對居民的自評健康有顯著正向影響,能夠促進新一代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5]。

從短期來看,老年群體雖然受智能信息化的沖擊較大,但從長期來看,老年人融入智能化社會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能夠提升老年群體的社會參與度。從國家層面來看,實施積極的人口老齡化戰(zhàn)略,讓老年群體享受到數字紅利有利于數據整合和社會資源開放共享,提升國家在老齡化社會中的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進而提高政府的決策能力和辦事效率,為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基礎[6]。

(二)老年群體被忽視的承認需求

隨著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正逐漸“平民化”和“普遍化”,中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產生的矛盾現狀成為當下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以健康碼等為代表的大數據技術創(chuàng)新為防疫工作提供了強大支撐[7],但也為不少老年人帶來新的生活問題。有的老人因為不會使用健康碼,無法乘坐公交、地鐵、長途汽車,甚至還因此引發(fā)了沖突。老年人雖然享受數字紅利,但仍處于弱勢群體。老年群體主體特殊性的被忽略,與我國打造積極健康型老齡化社會的初衷不符。

在2020年智能技術輿論熱點中,社保類輿論的高頻詞,如老人、健康碼、微博、轉發(fā)等有平均2萬多的詞頻,而老年人、視頻、手機、智能等也有平均近7 000的詞頻??梢?,在新冠肺炎疫情后智能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輿論對老年群體的數字困境日漸關注,而這種關注本質上也是對邊緣性群體數字接觸權力的關注[8]。老年人在社交媒體的使用中遇到了相當多的問題,如無接觸途徑、有接觸途徑但不會使用、有接觸途徑會使用卻仍然有信息壁壘和數字鴻溝。因此,老年群體在權利保障、精神贍養(yǎng)及尊嚴需求滿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智能化技術的猛烈沖擊下更加凸顯。

對老年群體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是當下智能時代不容忽視的部分。受到承認,無論是對人類這一總體還是對老年人這一部分群體而言,這都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被承認是人類群體一直追求的,一方面是主體有需要被社會其他共同體成員承認的欲望,需要在社會交往中得到認可和肯定,并在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中獲得尊重和公正的價值評判;另一方面是人的自然本性有對更優(yōu)越的社會地位的渴望,需要一個合法的社會共同體制定符合其利益的法律來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9](P172-174)。當下老年群體因為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全方位的社會變化,對承認的需求則更加突出。

二、數字時代老年群體承認模式的理論闡釋

德國哲學家阿克塞爾·霍耐特(Axel Honneth)提出了一套有代表性的承認理論。該理論建立在黑格爾的承認學說和米德的社會心理學基礎之上,以承認關系結構論為核心,在他的政治倫理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10]。本文主要以霍耐特的承認關系結構論來分析和闡釋數字時代對老年群體的承認模式?;裟吞氐某姓J理論在很多方面適用于老年群體。

一是重視邊緣問題?;裟吞卦谄涑姓J理論形成發(fā)展的過程中,注重一些不太為學界所重視的問題和文本,或者是有爭議的人物,比如耶拿時期黑格爾的有關作品和薩特的《關于猶太人問題的思考》等。在泰勒的影響下,霍耐特的承認理論不斷從個體認同向群體認同擴展[11]。在認同轉變的過程中,霍耐特認為,對人類尊嚴的承認構成了社會正義的中心原則[12]。正義就是要保障每個社會成員充分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老年人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在晚年也有追求幸福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權利。在其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國家、社會和個人都要盡力激發(fā)其自尊、自信和自重。讓老年群體在奔向美好生活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對關愛和權利的承認,這是社會正義的要求,也是霍耐特交往關系中相互承認的前提。

二是老年群體承認研究。對老年人的承認是老年人精神贍養(yǎng)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老年人的物質需求相對來說已經能夠得到基本滿足,與之相比,對老年人精神需求問題的解決則顯得更加復雜和困難[13]。人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還有安全需求、情感(歸屬和愛)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等精神需求,而精神需求的前提則是建立在對人的承認基礎之上?;裟吞爻姓J理論的核心是把相互承認關系以情感關懷(愛與關心)、法律承認(平等的權利保障)、個人的自我實現(價值貢獻)進行劃分。從情感關懷、法律承認和個人自我實現三種不同的承認形式去理解主體間的承認關系,這與老年群體當下所面臨的精神需求問題相關,為厘清老年群體的承認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路徑。

根據霍耐特承認理論,相互承認關系可以表述為:以愛與關心(需要原則)為主導觀念的私密關系;以平等的權利義務(平等原則)為規(guī)范的法權關系;以個人成就(貢獻原則)為社會等級規(guī)范標準的社會尊重關系[14](P166)。

(一)以需要原則為主的愛與自信

愛的承認關系為主體獲得基本自信的自我關系提供了依據。對老年主體的愛與關心是確立他們自信的前提,也是促進其積極融入數字社會的催化劑。對老年人的承認建立在家庭與社會的關懷之中,主要是獲得愛(親情、友情、社會情感)、歸屬感和認同感。老年人越是積極主動參與社會、融入社會,得到社會的認同,找到積極健康的精神寄托,越能重新認識自我,從而能夠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情[15]。對黑格爾來說,“承認”與愛有關,人的價值需要被另一個人所肯定?;裟吞卣J為,愛代表了相互承認的第一個階段,愛的關懷是兩個主體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賴的前提。黑格爾和霍耐特所說的愛都不是指一種狹義的親密關系,它包括親情,尤其是家庭內部父母與兒女這種以血緣為紐帶的原始關系。這種主體間承認形式的愛與關懷是人獲得自信的重要前提。同時,承認本身就必須具有情感認可和鼓勵的性質[16](P103)。這種承認關系也可以理解為最初的關懷與善,但又不限于關懷與善。智能化時代,老年人在智能技術的使用中出現了數字反哺現象[17]。數字反哺是老年人快速進入數字時代的關鍵一環(huán),它需要家庭和社會的有效互動,需要晚輩對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告訴老年人如何利用手機解決出行等問題。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隨著數字社會的到來也在發(fā)生改變,從開始的尊老愛老,發(fā)展到被給予愛的子女用另外一種方式回報長輩以愛,而這種愛,正是以承認中的鼓勵和關懷為中心,也是孝順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社會對老年群體的數字化關懷要體現在充滿愛的實踐之中,利用數字反哺給予老年群體充分的人文關懷,讓他們成為數字反哺的受益者[18]。

在霍耐特主體間承認模式——愛的關系中,他由黑格爾的愛是“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出發(fā),提出“愛代表著相互個體化所打破的共生狀態(tài)”。這種共生狀態(tài)可以理解為是主體不斷融入他者而確立自身獨立存在的一種經驗[16](P114)。愛不僅僅簡單蘊含主體相互之間的關懷和需要,也不只是情感的直接滿足,它還具有培育主體自信和鼓勵主體成長的特殊意義。老年群體需要的是被他人持續(xù)需要且不會消失的安全感,能持續(xù)滿足自身的需要并體現自我價值。老年人的獨立存在與兒童不一樣,兒童在持久和永恒的母愛中逐漸找到自我的存在感,確立自信;老年群體則是在與他者的互動中確立自信,這個他者可以是兒女、同事或者朋友。愛在互動關系中流動,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相互承認模式的基礎。倘若缺少這種愛的互動(相互性和陪伴性),即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他們的根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例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為父母的網癮犯愁。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群體的網絡普及率達到38.6%,有超過10萬老年人日均在線超過10個小時,他們手機里的各種應用APP平均數量達到44個。各種“網癮老人”問題接踵而至,而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沒有被滿足。

在愛的關系中,承認具有雙重過程的特征,他者得到自由的同時,也在情感上維系于愛的主體。因此,說承認是愛的構成要素時,就意味著肯定由關懷所引導和支持的獨立性。黑格爾指出:“一切倫理的結構內核都存在于愛當中:僅僅是通過相互渴望區(qū)分而凸現出來的共生紐帶,才產生了獨立參與公共生活所必須的基本的個體自信?!盵16](P114)

(二)以平等原則為主的法律權利保障和尊嚴需求

如果說在愛的關系之中主體獲得的是一種自信,那么在法律關系中主體被承認則會帶來自尊?;裟吞匕褭嗬醋魇巧鐣袀€人尊重的符號,個體由于值得每個人尊重而能獲得自我尊重的意識。法律承認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利益,它不允許有任何的例外與特權,對所有的社會成員來說,保障個體權利是其發(fā)展自尊和實現個人價值的基礎。“個體權利不再分別地賦予具有社會地位的人當中, 而是平等地賦予自由存在的所有人?!盵16](P124)通過國家法律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利,這是給予他們平等權利和自尊的基礎。在當下社會,對老年群體的法律保障仍然存在很多盲區(qū),比如老年人深陷養(yǎng)老機構非法集資圈套,“養(yǎng)老”變“坑老”;老年人因人臉識別和數字技術掌握不夠好而被詐騙等??梢姡夏耆后w的權利在數字社會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老年人因為觸網時間短,對信息來源的辨別程度不高、獲取信息途徑有限、存在信息繭房壁壘等各種問題,在數字化過程中面臨更多的信息風險。除財產安全外,精神贍養(yǎng)問題也值得關注,老年人獲得尊嚴、自信和自我價值實現等各種精神需求難以有效保障。一是因為老年群體的主體性意識缺失,拘泥于傳統(tǒng)的“義務約束”思維;二是由于精神權利的消極承認和不可確定性使得國家法律難以實際保護[13]。所以,老年人的權利保障不管在財產安全需要還是其他精神需求等各個方面的滿足都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這就要給予老年群體平等權和尊嚴權更大的法律支撐。

傳統(tǒng)的法律承認形式給主體的尊嚴提供了社會保護。但是,這種尊嚴仍然與主體的社會角色完全融為一體,而主體的社會角色是在權利和義務普遍不平等分配的語境中所獲得的[16](P116)。主體需要的法律承認是通過獲得一種把主體看作是獨立個體而存在的經驗的可能性,在這里,主體能夠得到平等的尊重。米德認為,自尊穩(wěn)固而又唯一普遍的基礎就是“權利”[16](P85)。這是共同體對個體與他者共有的權利保障,滿足了個體在共同體之中的基本尊嚴需求。對權利的承認也就是對個體作為共同體成員的尊嚴承認。所以,對老年群體的法律保障要建立在對其尊嚴保護之上,讓老年人在社會生活中與其他成員一樣得到基本的尊嚴。

法律承認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個體的權利原則有著不同的要求。在傳統(tǒng)的法律體系當中,被承認個體與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所受到的社會重視有關,這種傳統(tǒng)的倫理結構意味著個體多種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體系當中仍然與社會合作體系有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法律承認在這里是按照個人作為社會角色承擔者的主體而受到社會重視來劃分等級的。但是在新性質下的法律承認中,我們可以看到個體在現代性社會中的權利與具體的角色不再是最重要的,個體在社會中被賦予的權利擴大化,個體的權利在原則上也屬于作為自由存在的每一個個體。這意味著每一個主體被承認與他受社會重視程度逐漸分離,這樣就出現了兩種不同形式的尊重。隨著法律承認和社會重視的分離而出現的“尊重”的兩種語義之間,可以劃分出明確的界線。在康德那里,在法律承認的情況之下是對“個人意志自由”的普遍尊重,而在社會重視的情況下則是對個體成就的承認,其價值是依據社會認為他們重要的程度來衡量的;而在達瓦爾看來,在法律承認和社會重視這兩種形式中,人都可能因某些特性受到尊重。在法律承認之中,它就是使人們完全成為人的一般特性。在社會重視中,它就是將人們互相區(qū)分開來的個別特征[16](P118-119)。

“個體合法要求的每一次豐富,都可以理解為道德觀念進步的活生生的體現?!盵16](P123)對老年人權利的保障也代表著我國法治制度的完善和社會道德的進步。國家已經出臺一系列幫助老年人積極融入數字化社會的措施,在法律、社會救助、醫(yī)療改革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但解決老年人權利保障問題任重道遠,尤其是對精神權利很難有具體的界定和實施方案。雖然有相當數量的老年人已經融入智能化社會之中,但數字資源的分配和老年人的權益保護措施確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形成以家庭—社會—國家?guī)蛶臄底种С志惋@得尤為重要,在內有家人、親戚、朋友幫助,在外有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國家社會技術者幫扶,這樣就讓老年人邁出數字使用的第一步。數字分配資源也要向老年人傾斜,在實踐中真正讓老年群體享受數字紅利,保障他們的個人權利和群體利益。

這對主體來說是一種質的改變,不但他者不能侵犯到其自由權,還在法律中得到保障,有機會參與到社會公共意志的形成。當個體具有一定的社會生活水平時,他們才有這樣的機會。因此,當老年群體在法律上被承認的同時,不僅個人面對道德規(guī)范自我導向的抽象能力得到了尊重,而且個人為占有必要社會生活水平而應當具備的具體人性特征也得到了尊重,這也是作為社會群體的價值所在。

(三)以貢獻原則為主的自我價值實現

隨著承認形式的個體化,個體逐漸把他們與社會標準達成一致而取得的成就和受到的尊重歸因于他們自己,而不是集體。在這些歸因之下,個體感受到社會重視和自我信心的同時,個人的成就和能力也就被其他社會成員承認是“有價值的”。我們可以把這種實踐的自我關系稱之為“自重”,與“自信”“自尊”等基本范疇并列[16](P134)。

黑格爾和米德的倫理概念都服從于同樣的目的:證明一種相互承認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每一個體都會知道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具有特殊個性和能力而與眾不同的人[16](P95)。當一個人在客觀的功能分配中認識到他對共同體再生產所作出的積極貢獻,他才能充分自我尊重。從霍耐特角度來看,米德為主體在社會關系中滿足個體特殊性的問題上提供了這樣一種解決思路:把自我實現投身于社會活動當中,在主體獲得承認的過程之中發(fā)展其個體的特殊性意識;在社會的勞動分配中主體也實現了他們的社會功能和自我價值。所以,在這種功能性的分工體系中,主體不僅在道德屬性上得到了承認,在個體自我的特殊性上也得到了承認。

因此,老年群體在與他者的互動過程中需要保證其獨特性,這是老年人自我價值實現的基礎。對老年人來說,重要的是在共同體之中實現自我價值。自我實現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體的能力和特性獲得了發(fā)展。以承認互動伙伴的反應為基礎,主體相信自己對周圍社會環(huán)境具有獨特的價值。與其他人共有的一些確認方式對個體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個體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他者能把自己理解為獨一無二而不可取代的個人。所以說,主體確認“自我”需要在“普遍化他者”內在化的規(guī)范行為之內,他需要有一個和其他承認互動伙伴具有同樣價值信念的社會共同體。個體自我實現的“客我”則與之相反,他需要主體從把自己理解為一個人、一個具有道德和責任要求的共同體的成員轉變?yōu)榘炎约豪斫鉃橐粋€獨一無二的獨特主體,這一主體能夠在與其他共同體成員的互動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獨有的社會價值。同時,他還需要根據他對社會的貢獻不同而與其他的成員區(qū)分開來。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老年人需求度也在不斷增加,那些心智發(fā)展水平較高、生命活動能力較強、自尊心強的知識型老人、自我實現型老人,更看重精神慰藉和精神生活的心理滿足[19]。他們對自我價值的實現要求更高,也想在數字化社會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三、數字時代老年群體承認模式實踐路徑

(一)數字時代老年群體的新型互動形式

老年群體在社會交往中需要社會化的互動。人類只有在互動之中,主體才能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性。人在與他者的互動過程之中逐漸意識到自我的同一性,而且這種自我意識的前提是需要滿足人在刺激他人的過程中得到他者的反應,在反應的過程中回應自己繼續(xù)反饋的能力。

基于上文的三種相互承認模式:以愛與關心(需要原則)為主導觀念的私密關系;以平等的權利義務(平等原則)為規(guī)范的法權關系;以個人成就(貢獻原則)為社會等級規(guī)范標準的社會尊重關系[14](P166),老年群體的社會化互動形式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在家庭情感承認關系中,人類個體是作為有具體需要的存在而被承認的,老年群體是以個體的身份存在,在社會化之前以血緣-家庭的方式生產生活,這是給老年群體提供基本保障的前提,穩(wěn)定的家庭結構與和諧的情感關系是基礎。第二個階段:在法律承認關系當中,個體是作為抽象的法人而被承認的,個人在法律中有權利的保障且需要為社會互動中的他者負責。第三個階段:在國家這一具有情緒啟蒙意義的承認關系中,個體是作為特殊的社會化主體而被承認的,這個階段必須發(fā)展社會成員之間質的承認關系。

三種互惠模式在主體自主性與相互關注的每一階段的同步意義都反映在特殊的個人概念之中,個人的自我關系也在三種承認形式的系列運動中漸漸發(fā)展成積極的關系。

在面對老年群體的數字鴻溝問題時,不僅要站在老年群體這一主體角度來看問題,還要讓老年人在與其他人的互動過程中不斷通過他人反饋來認識自我價值與意義。當他們感知到使用智能技術對其他人有意義時,也能在自己身上有同樣的反應。米德認為,在主體持續(xù)的“應答過程”中,會形成若干個“客我”?!爸挥性趯W會了從符號意義上再現的第二人稱的視角來認識他自己的行為時,主體才能獲得一種自我意識。”[16](P81)這是他能夠建立人類自我意識主體間性概念的基礎,他認為認識他者優(yōu)先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內在化是社會化本質的基礎。這些社會行為規(guī)范讓老年人在參與社會互動過程中能夠提高發(fā)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在完善自我的同時,他們也能夠意識到自身在法律上可以給他者提供價值。另外,權利在老年人自我實現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當老年人把自己當作共同體的一部分并明白自己對他人需要承擔義務時,他才算真正合法行使了自己的權利,并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所以,政府在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首先要保障老年群體的權利。“個體不僅有權利,也有義務,他不僅是一個公民,也是一個共同體的成員”[20],每一個個體不僅要被當作共同體的成員,而且要被當作具有獨特生活歷史的個體而獲得肯定?;裟吞貙嶋H上主張這樣一種觀點:“多數的身份政治訴求只能被有意義地領會為一種擴展了的為法律承認而斗爭的表達?!盵21]個人作出獨特性貢獻并尋求社會承認的努力過程,其實也是一種人的平等法律權利不斷擴大的過程[22]。

老年群體承認的新型互動形式建立在三個承認階段的完善過程之中,需要穩(wěn)定有愛的家庭結構基礎和國家政策的權利保障,才能滿足老年人基本的物質與精神需要,并在與社會他者的有效互動中體現自我的獨特性,實現自我的個人價值。

(二)老年群體融入數字社會的實踐路徑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fā)〔2020〕45號)強調,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3]。數字技術不知不覺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改變著人們的交流方式、生活習慣和娛樂方式,也成為人們與當下智能化社會接軌的重要途徑,該方案在很多基礎設施領域都考慮到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等問題,并在交通出行、日常消費支付、醫(yī)療保障等各個方面都讓老年人操作簡單易行、使其更便捷地享受數字紅利,這極大地促進了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數字社會。但從更深層次進行考慮,政府出臺的政策只是一方面,還要引導老年人主動參與到數字社會中來。老年群體在數字技術的使用當中僅僅是被動的參與者還不行,他們應該是主動的融入者,要在智能技術的使用中被承認,并在其中實現自我價值。

老年人的“老”不應該成為數字社會受到歧視的借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老年人的物質需求相對滿足,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理解和關愛、法律上的權利保障和個體自我價值的實現。如今,老年人不再是一個少數社會群體,如何讓老年人在數字社會中真正被承認?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實踐的問題。當前社會對老年群體的整體形象和社會價值的認識仍存在一定偏差,對老年人參與社會建設的價值仍持有消極或否定的態(tài)度。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并這樣闡釋“積極老齡化”的理念:“在老年時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使健康、參與和保障的機會盡可能獲得最佳機會的過程?!盵23]

一方面,要以家庭關懷為中心、以愛為基本情感,形成家庭—社會雙向激勵,滿足老年群體的具體情感需求。隨著年齡增長而身體機能下降的老年人,因兒女不在身邊等各種原因更需要愛,所以其情感需求也更強烈。在與老年人的交往過程中要與之進行積極互動,培養(yǎng)其自信心,尊重老年人的生命價值,激發(fā)其潛在的生命活力,比如鼓勵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加快老年人融入智能化時代。其中,家人、親戚朋友和鄰居等人的幫助顯得尤為重要,他們給予老年人的愛與耐心可能就是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的關鍵。老年網紅的出現也預示著老年群體只要有足夠的條件,加之正確的引導和關愛,也可以憑借其個人的獨特優(yōu)勢在互聯(lián)網中實現自我價值,進而帶動新經濟產業(yè)的發(fā)展。

另一方面,社會各界在給予老年人幫助的同時,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維護老年群體個人價值尊嚴。在大數據的推動下,兼顧老年人的看護系統(tǒng)和輔導檢測也日漸增多,但不管針對何種狀況下的老年人,都要考慮到盡可能維護他們的個人尊嚴和價值,要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給予其更多的鼓勵和關愛,在保護和尊重老年群體數字權利的基礎上賦予其愛的情感。

四、數字時代老年群體承認模式的倫理價值

(一)促進多元正義社會的道德發(fā)展

社會承認關系的質量應該構成社會正義構想的立足點?;裟吞卦谝?guī)范性的社會之中證明社會承認關系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政治倫理學和社會道德的核心領域。主體間互相承認是社會不斷變革和發(fā)展的前提,也是社會道德發(fā)展的結構力量。主體在社會生活中通過與他者的互動來確認自我的實踐關系,在社會規(guī)范的不斷推進下,個體又能在社會中表達不斷擴展的主體性要求,個體化的歷史過程伴隨著相互承認的過程。主體間的實踐沖突可以被理解為發(fā)生在社會生活關系中的一個倫理活動環(huán)節(jié),它在無意識中推動著社會正義和社會道德的不斷發(fā)展。隨著現代性的到來,社會秩序逐漸由排他性轉向包容性,由等級制轉向平等化。在原始社會,老年人被視為無勞動價值且不能創(chuàng)造社會生產力的人群,所以對待老年人有些會采取十分不人道的手段,比如殘忍地放逐和任其死亡等。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對老年群體的包容性逐漸提升,反歧視、擁有平等的社會地位和更多話語權成為更多老年人的追求?;裟吞氐某姓J理論多元化體現在他將承認理念建立在他的多元社會正義和社會道德的基礎之上,讓主體平等、不被歧視地參與到社會建設中來,他追求的是對主體的平等對待和道德關懷。在數字社會中,本就處于邊緣的老年人面臨著數字不平等、數字鴻溝、數字歧視等一系列問題,除了傳統(tǒng)社會中的身體劣勢和缺少關懷,又加重了因數字接入而帶來的不平等。因此,借鑒霍耐特的社會承認理論可以促進老年人被承認度的提升,由個體包容度的提升到社會群體包容度的提升,進而促進社會正義和承認道德倫理的發(fā)展。

(二)為后現代倫理學提供實踐樣本

目前,后現代哲學已經轉向了倫理與正義的問題。從后現代倫理學角度來看,為了避免倫理學的非差異性和同一性,后現代倫理學可以說“是對特殊性、獨特性和異質性的道德尊重。即具體的個體或社會群體的特殊性、獨特性、差異性必須被理解為道德理論或政治理論中最值得保護的核心”[9](P179-180)。這也意味著后現代性比現代性更側重于個體獨特性的發(fā)展以及對個體和他者的包容。對特殊性要素的考量是從道德出發(fā),由它的他者-人類救濟(Fürsorge)來擔保的;平等對待的道德視角則歸因于我們對需要幫助的個別主體的具體責任,它需要進行不斷地修正與補充[24]。老年群體代表的正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且每年都在以極大的速度快速增長,對這一特殊群體的救濟與幫助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在智能技術發(fā)展迅猛的當下,如何給予老年人足夠的自由空間來保障其主體權利呢?后現代主義代表人物懷特認為,需要尊重主體的人格差異性。從社會正義出發(fā),要保證其個人異質性、尊重其特殊性、為其提供善意和愛的道德庇護。在理查德·羅蒂那里則需要清理社會的不公來推動社會道德的進步,而對這種不公的感受則需要人具有一種美德的感受性才能去感知個體的特殊性[24]。老年群體的承認模式從倫理道德和社會公平正義等多個不同的視角為后現代倫理學提供了實踐樣本。

(三)為現代規(guī)范性社會提供自由空間

黑格爾把承認的形式理解為純粹的倫理問題。米德則是把這種新的機制當作自我確證的倫理組織,它包含著一個共同體的價值信念,有了這種價值信念,一個主體就可以肯定他的個人能力具有社會意義?;裟吞卦诿椎履抢镎业搅艘环N能夠為主體保留自身特殊性的解決思路,既不超過倫理價值理論與共同規(guī)范性的邊界,又在普遍的他者的基礎之上讓主體理解自己對于共同體的價值,而又無需限制他們自主實現自我價值。因為只有這種倫理形式才使得主體間互相敞開,讓具有平等權利的主體在這一社會互動的過程中以自己的方式為共同體的生產注入一份力量,并在相互承認之中實現他們的個體獨特性。老年人之間的互相承認是實現社會正義和個體自由權利的基礎力量?;裟吞卣J為,人類尊嚴受到承認構成了社會正義的中心原則,合理分配的社會理想的實現依賴于“為承認而斗爭”[22]。

黑格爾也從自由概念引申出一種對正義理論的方法論表述。他確信,個人的自由只有在承認機制中才能展開,必要的時候,也包括要提供一些現存的機制,使個人在其中能夠以規(guī)范互動的方式與其他人共同感受相互承認的體驗[25]。在黑格爾社會行動的標準模型中包含了一定的相互承擔義務的范疇,而現代自由的許諾,是要幫助個人在社會秩序中得到他所有合法自由的權利。在黑格爾這里,行動的主體在實現其自由時有其局限性,只有把握現實社會才能構建具有實踐性質的正義理論。而正義理論離開純粹形式的框架,則需要一種以規(guī)范互動型為基礎的主體之間的相互承認機制。

五、小結

尊重主體的各項權利,尤其是處于邊緣的老年群體的權利是國際人權治理、政府立法決策和國家治理改革的重要目標。自信、自尊和自愛需求是人類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這些需求的滿足對生命個體主體性和老年群體當下的承認現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以霍耐特承認理論為基礎闡釋并構建老年群體的承認模式,對老年群體積極接受和快速融入數字時代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種承認模式給老年群體的社會化互動提供了一種新的理解形式和實踐路徑。在數字時代,應當滿足老年群體的自我價值和合理需求,在情感上支持老年人、在認識上理解老年人、在社會交往中重視老年人,使每一個老年人能夠在他者與社會之愛中保持自信、在法律保障和權利運行機制中保護自尊、在國家和社會發(fā)展中得到尊重。讓老年群體在“老有所養(yǎng)”和“老有所依”的基礎之上“老有所愛”“老有所用”,從而讓老年人在數字社會發(fā)展中盡可能展現自我主體價值。

猜你喜歡
個體權利群體
行為免疫系統(tǒng)對個體就醫(yī)行為傾向的影響*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認清虧欠問題——對參與近期香港暴亂的青年群體之我見
股東權利知多少(二)
股東權利知多少(一)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fā)展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中間群體
權利套裝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河北区| 大安市| 武冈市| 澎湖县| 陇南市| 贡觉县| 凤山市| 林周县| 甘洛县| 神农架林区| 革吉县| 湖北省| 通河县| 凤山县| 湖南省| 昭觉县| 襄垣县| 嘉定区| 永春县| 洛宁县| 汝阳县| 贵阳市| 韩城市| 丰镇市| 巨野县| 焦作市| 睢宁县| 永宁县| 武宣县| 田东县| 光山县| 探索| 三穗县| 连城县| 陵水| 辉县市| 哈巴河县| 明溪县| 竹山县| 德州市|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