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煬
語文區(qū)別于其他科目,它包含文學著作、語言運用和歷史文化等,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增強閱讀學習自主性,進而養(yǎng)成科學的閱讀習慣。為此,語文教師應深化閱讀教學方面的研究,通過不同的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對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獲得離不開知識的積累與升華,具體表現在思維、語言、審美與文化四個方面[2]。
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最為基礎的是語言運用,而思維核心素養(yǎng)則指代日常表達與基礎閱讀中增強的思維品質,學生可自主思考與學習,以此在文學語言與形象中形成基本認知,形成個性評價與觀點。審美核心素養(yǎng)則指代經由課文的學習,體會課文語言美和濃厚的感情,以此獲得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無論思維核心素養(yǎng),還是語言核心素養(yǎng),或是審美核心素養(yǎng),均可提高語文能力,讓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樹立文化自信,順利傳承中國文化,最終增強綜合素質[3]。
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自身的理念直接影響著最終的課堂教學效果,若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思想認識不足,則會制約閱讀教學的開展。例如,部分語文教師過度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技巧的傳授,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重視程度不夠,并未對語言建構、思維發(fā)展、審美鑒賞與文化理解這幾個層面進行拓展,致使語文閱讀教學偏于形式化,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
當下,語文閱讀教學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具體而言,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大多是學生先自主獨立學習課文,再由教師加以講解,最后學生背誦,此種僵化的模式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削弱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利于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可提升閱讀效率。然而,從當前的教學實踐來說,師生缺乏互動,一些教師通常以命令的口吻安排學生閱讀,且采用的教學手段也較為單一,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參與?;谶@一情況,語文教學品質提升也成了空談。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廣大教師提出全新要求,要求教師形成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生的層面出發(fā)探究問題,發(fā)展學生思維,使其通過獨立思考掌握知識。為此,教師應全面探究教材,以教材為依托,挖掘有用資源,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活動。但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無法全面探究教材,過度依賴教參,無法對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有效培養(yǎng)。
若將語言建構與應用看作語文教學的基礎,那么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便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語言思維,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語文知識將所見所聞準確、合理地表述出來。同時,通過訓練思維,學生也能形成科學的觀念,增強自身綜合素質[4]。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拓寬學生的眼界。通過閱讀,學生既能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又能提升道德修養(yǎng),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小學生的世界觀正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各方面能力都不成熟,同時,審美觀念也尚未形成,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時,牢牢把握這一特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審美觀念[5]。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優(yōu)秀文段朗誦的音視頻,構建對應的意境,幫助學生舒緩身心,使其切身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從而增強學生審美觀念。
由于學生在學習能力和閱讀興趣方面都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時,應做好方法的創(chuàng)新,科學規(guī)劃教學活動,以此提升教學品質,達到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經由練習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完善學生人格[6]。在小學時期,突出的閱讀能力與優(yōu)良的閱讀習慣在學生的個人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應依照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立對應的目標。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應強化獨立閱讀能力的提升,既要讓學生掌握對應的技巧,也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閱讀習慣。對于中年級學生,教師則應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合理引導學生賞析文章情感和語言的獨特魅力。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則應有效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幫助其掃清閱讀障礙,豐富其情感體驗。
部分教師在組織語文閱讀活動時,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部分教師片面追求教學進度,無視學生的接受情況,所設計的任務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致使學生在實際閱讀過程中無法準確把控文章內涵,達不到提高閱讀思維能力的目標[7]。
為此,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應合理把控教學目標,完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品質。具體而言,教師應從學生視角著手,根據其接受能力和個人喜好,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培養(yǎng)其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堅持核心素養(yǎng)的引導,從語言建構與應用層面著手科學設置,適當創(chuàng)新。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合理的價值觀念,做好師生互動,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條件下自由討論,形成較強的語言思維,切實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其中,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經由問題設計與互動交流,引出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幫助學生認清學習目標,提升語言建構能力[8]。
以《爬山虎的腳》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爬山虎的圖片,然后,提出以下問題:爬山虎屬于植物嗎?一般植物的組成部分都有哪些?爬山虎怎么會有“腳”,它的“腳”呈現何種形態(tài)?隨后,教師和學生基于問題導入開展課堂互動,幫助學生依托問題合理組織語言,使學生準確理解爬山虎的腳所代表的具體含義,掌握本文的主旨。
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為學生構建適宜的學習情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9]。為此,教師應改進教育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有效圍繞基礎內容進行情境構建,讓學生在情境中深入思考,形成正確的思維與科學的探究態(tài)度,同時強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切實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水平。
以《觀潮》內容為例,教師可構建適宜情境,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圖片及動畫素材,如漲潮、落潮的視頻,帶領學生全面感受這一景象,讓學生領悟大自然的壯觀,形成直觀感受。在閱讀賞析過程中,教師可展示與潮水相關的視頻,為學生營造一種身臨其境感,幫助學生迅速融入文章描述的場景,讓學生體會漲潮、落潮的壯美。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摘取優(yōu)秀片段進行背誦,以此豐富學生詞匯儲備,增強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借助語文閱讀教學,強化對學生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和祖國、家鄉(xiāng)相關的文章,教師可借此讓學生體會祖國山河的壯美、秀麗。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適當展現課文具有的語言和意境美,引導學生經由閱讀體會祖國的獨特魅力,同時增強學生的感悟,為其后期的寫作創(chuàng)造條件,進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10]。另外,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以《飲湖上初晴后雨》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波光閃動的西湖是什么樣的情境。由此,學生展開聯(lián)想,有些學生將波光聯(lián)想成金燦燦的金子,有些學生則聯(lián)想成不斷眨眼的星星。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角度加以想象:與三五好友一起坐在西湖邊上,一邊飲酒一邊暢談,望向湖面,金光閃閃,還會看到何種景象?學生思考了一會兒回答道:“人們滿懷笑意,愜意地走著,還有很多人在興高采烈地劃船?!苯浻山處煹囊龑?,學生大膽想象,完全走入了作者蘇軾創(chuàng)造的意境,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了審美體驗,并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在內心深處構建出獨特、優(yōu)美的意境。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做好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突顯文化傳承和理解。教師既要做好課上教學,又要適當拓展,保證學生擁有廣闊的學習空間,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素材,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并借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閱讀習慣,使其主動參與不同的閱讀交流活動,以此豐富自身的經驗。例如,教師可依托課內閱讀適當拓展,幫助學生挑選優(yōu)秀的閱讀書目,創(chuàng)建群文體系,帶領學生自主閱讀,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以《女媧補天》內容為例,在教學本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為學生推薦“精衛(wèi)填?!薄昂篝嗌淙铡钡壬裨捁适?,也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古詩詞學習活動,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在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重點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通過文章鑒賞形成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幫助學生有效參與文學創(chuàng)作,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教師應轉變鑒賞教學理念,帶領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完成文章鑒賞,提升其綜合學習水平。
以《題臨安邸》為例,在講授這一古詩時,教師可把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依照學生的情況將其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再根據課程內容合理設計教學任務,有效提出問題,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挖掘詩詞中描述的情境和表達的情感,并帶領學生依托詩詞現有風格進行適當創(chuàng)新,切實提升其文學素養(yǎng)。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教學應強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廣大語文教師應明確學生的具體需求,從實際情況著手,逐步優(yōu)化教學方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自主參與閱讀學習過程,并適當拓展,促進文化理解。此外,教師應注重合作探究,教授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