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琪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工作逐漸與網絡信息技術、多媒體應用產生了緊密聯系,而信息技術也逐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進行了滲透和推廣。因此,將小學音樂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結合,能有效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全面發(fā)展。在當下的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為大家關注。如何有效整合成為了研究的熱點[1]。為了推動信息技術支持的學科有效整合,尋求信息化教學之路的有效經驗,筆者針對性地提出了信息技術與藝術課程有效整合的建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指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并且教師必須遵循正確的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不斷提升信息化素養(yǎng)。
時代在高速發(fā)展,絕不容許教師再墨守成規(guī)、固步自封。新時代、新技術、新觀念,教師首先應認清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已經密不可分的事實。教師就是一份終身學習的職業(yè),若不如此,終將被社會淘汰。只有具備主動意識,才能深入學習。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是教師更新教育觀念的切入點。在實施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立足信息技術之于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重視信息技術,形成信息觀念,自覺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技術魅力,增強應用信息技術實施美術教學的欲望,進而走進音樂課堂,靈活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多樣活動,提高音樂信息化教學水平。
個人的能力終歸有限,拓展培訓渠道,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才能為專業(yè)化發(fā)展打下基礎。為此,學校應建立信息化教學專業(yè)培訓平臺,為各科教師提供信息技術技能培訓、教學法培訓、整合培訓等提供平臺,實現資源共享[2]。教師在終身學習觀念的引導下,自主利用網絡渠道學習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相融合的內容,由此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儲備,積累教學經驗,逐步提高專業(yè)水平。教師還可以主動利用在線方式與信息技術教師、其他音樂教師互動,向信息技術教師請教操作微課、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等方法,儲備信息技術專業(yè)知識;向其他音樂教師請教應用信息技術實施音樂教學的方法,儲備音樂教學經驗。
技術問題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一大障礙,這會使得教師對應用信息技術產生恐懼感。一方面,打好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技能培訓的基礎,足以面對應用技術過程中的一些小狀況并能迅速反應。教師在參加信息技術技能培訓的過程中,要將培訓與實踐操作結合在一起,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尤其鍛煉操作技能。同時,教師還可以自主地圍繞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演示教學過程,發(fā)現信息技術應用問題,有針對性改正問題,完善信息技術認知,提高應用信息技術實施音樂教學的水平[3];另一方面,要提供專門的技術支持,成立信息技術支持中心,能夠建立起一套針對學校各種技術問題的迅速反應體系。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實施音樂教學的時候,要立足實際情況,及時反饋應用問題,以便信息技術支持中心的工作人員獲取真實信息,有針對性地改進反應體系,增強反應體系的有效性。
所有的學習,最終都是為了課堂的應用。唯有實踐,才能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發(fā)現整合過程中的優(yōu)與劣,嘗試與優(yōu)化是學科整合的不二法門,將技術、內容和教法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不斷嘗試與改進,才能有效地把技術整合到課程和課堂中,促進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教師在實施音樂教學的時候,要深入剖析教材內容,發(fā)現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的契合點,選用恰當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設計,根據教學設計內容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應用信息技術[4]。在課堂結束后,及時反思課堂教學情況,發(fā)現應用信息技術的問題,探尋問題成因,總結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完善自我,提高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相融合的效果。
想要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靈活,在設計課堂教學備課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具有實踐性、互動性和探究性的課堂教學形式,從而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中,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并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例如,在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音樂學科鑒賞教學和歌唱教學的特性組織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輔助下進行歌唱和樂器練習,融入到適宜情境或是模仿練習中,發(fā)揮信息技術教學功效的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體驗,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互動,讓學生主導課堂,實現真正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新穎的課堂實踐教學中得以提高綜合學習能力,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靈活,使課堂教學效果穩(wěn)定提升。
并不是所有學科所有課程都可以利用技術來實現,切勿生搬硬套。當下的學科整合其實也存在弊端。例如,一說到信息化教學,我們立馬想到利用平板,網絡或者其他平臺……學科整合就真是上一堂平板課這么簡單嗎?教學內容需要技術支持嗎?需要什么軟件、平臺來實現?技術帶來的是便利還是累贅?恰如其分地整合才是有效地整合。因此,在進行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地對信息技術作用進行理解和運用,并采用一些相關的案例在多媒體設備上進行展示和示范,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音樂課堂中來,提升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同時,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
顛覆傳統(tǒng)教學流程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結果。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是有準備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學生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微課是顛覆傳統(tǒng)教學流程的“法寶”,是基于某一教學內容而錄制的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微課打破了課堂教學壁壘,為學生提供了課前自學便利。
教師在實施音樂課堂教學之前,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把握音樂文化內容、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基礎知識等,利用有關的錄屏軟件錄制視頻,使用相關軟件制作微課。在制作微課后,將其發(fā)送給學生們,打造出在線學習課堂。學生們在在線課堂上,自主下載、觀看微課,與微課中的“教師”互動[5]。尤其在互動過程中,根據“教師”的指示,走進教材中,探尋音樂內容,由此對音樂內容建構初步認知,同時鍛煉自主學習能力。此外,不少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產生了濃厚的學習音樂的興趣,有利于自主地走進音樂課堂,與教師進行面對面互動,提高音樂課堂學習效果。
在課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應用微課,鼓勵學生在微課的指導下,回憶課堂所學,梳理總結音樂內容,加深對課堂所學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是推進學生進行復雜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教師講授《百靈鳥的歌》這個單元時,教師不可能將真正杜鵑、白鴿放到學生面前,無法讓學生感知各種鳥兒的歌聲,學生缺少體驗。因此,教師可以課前尋找資源,如各種鳥兒的聲音甚至是鳥兒的視頻,將這些進行剪輯并展示給學生。小學生想象力和好奇心比較重,因此在進行視頻觀看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將其注意力吸引過來,并將課程內容引入到其中,從而快速讓學生接受音樂知識。這一單元后面還有歌唱表演環(huán)節(jié)。當場表演的缺陷就是沒有記錄留存,演完就沒有了。如果能拍攝下來,不僅能給學生保留作品,也是他音樂課美好的回憶。當所有的學生都有作品保存時,評價也就詳細了。錄像可以回放,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對著錄像向學生指出哪里好哪里要再完善,學生可以很明確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
智能時代,手機、iPad 人手必備,我們何不利用iPad 讓學生創(chuàng)編自己心中的樂曲?音樂APP擁有簡潔專業(yè)的編曲功能,學生可以在線更新音色庫中的各種樂器及音色,包括古典樂器、民族樂器、電子樂器、鼓、鋼琴、吉他、音頻素材等,并將其用于創(chuàng)作中。APP 操作簡單,不管是專業(yè)的音樂人,還是小學生,都可以隨時隨地輕松使用這款軟件制作出音樂作品。針對不滿意的地方可以隨時進行修改和刪減,可以隨時播放來試聽創(chuàng)作的效果,將學生創(chuàng)作的樂曲錄制下來,甚至可以發(fā)布分享平臺。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勇敢去嘗試和體驗。以往教學中音樂創(chuàng)作的條件比較高,學生需要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音樂以樂譜的形式表現出來,并且哼唱出相應的旋律,再進行修改。這樣的創(chuàng)作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太大,操作起來也比較復雜,因此極大地限制了學生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的發(fā)展。小學生需要的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形式,可以隨時進行修改,并且過程不是很復雜,音樂APP 完全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只需要輸入簡單的音符,就可以成為作曲者。
音樂APP 還能幫助學生練習演唱。以前的課堂,都是老師唱學生跟唱,一遍一遍,耗時較長。有了APP,可以將練習曲目導入APP,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跟著反復練唱,一遍演唱結束后,系統(tǒng)會自動提示你的音準是否正確。這樣不僅節(jié)約時間,還可以分層次練習。學生差異肯定是存在的,練唱效果好的,完全可以練習更多其他內容,不必和全班同步練習;反之,練唱效果差的,還可以反復練習。練唱是比較枯燥的。如果利用平板,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高了,也愿意去練習。
實踐證明,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的使用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利用多媒體技術、軟件、APP 等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刺激他的感官,了解更多的音樂形式,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練習和鞏固,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并不是很注重,經常都是按教材進行教學,然而隨著多媒體教學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引入到了音樂課堂當中,從而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到音樂學習當中[6]。信息技術支持的課堂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教師要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資源豐富等優(yōu)點,為教學服務。
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美育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有深遠影響。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融合的作用也逐漸凸顯?;诙嗝襟w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教師要善于選擇優(yōu)質的音樂素材,結合多媒體來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音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從而保證一定的音樂教學質量。
隨著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將信息技術引進教育領域,會給學生、教師、學校帶來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契機。同時,應該看到,信息化教學是一個新興事物,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探索。我們相信,信息技術支持的學科有效教學必將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