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劍青
竹內好《胡適與杜威》一文最初刊載于“思想的科學研究會”編《杜威研究:美國思維方式的批判》。①思想の科學研究會編:『デューイ研究 : アメリカ的考え方の批判』(春秋社,1952)?!端枷氲目茖W》是鶴見俊輔、鶴見和子、丸山真男等人于1946年5月創(chuàng)辦的一份雜志,“思想的科學研究會”為獨立的學術研究團體。竹內好也是該研究會的會員。②參見黑川創(chuàng)《鶴見俊輔傳》,夏川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第179、181、228~230頁?!抖磐芯浚好绹季S方式的批判》封面上有“鶴見和子編集”的字樣,鶴見和子1940年代在美國瓦薩學院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時,碩士論文的題目就是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批判杜威,當時鶴見俊輔在哈佛大學哲學系讀本科,亦曾跟隨查爾斯·莫里斯教授學習皮爾士、詹姆斯和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的科學》雜志也多次發(fā)表杜威或有關杜威的論文。③黑川創(chuàng):《鶴見俊輔傳》,第97、108、182、209頁。
與鶴見和子、鶴見俊輔姐弟經(jīng)由正規(guī)的哲學訓練而進入杜威思想不同,竹內好接觸到杜威則有另外的契機。在1960年那篇著名的講稿《作為方法的亞洲》中,竹內好提到他在戰(zhàn)后讀到杜威寫的有關中國和日本的通信和文章,深受觸動。1919年2月,杜威應邀來到日本,在東京等地作了系列學術演講,4月底杜威離開日本來到中國,直到1921年7月才回到美國,在這期間杜威寫了大量關于中國和日本的時評,后來收入《人物與事件:社會與政治哲學通俗文集》第1卷(Characters and Events: Popular Essay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Vol.1,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29)中。杜威夫婦給留在美國的孩子寫的信中也有對兩國印象的描述,這些家書結集為《來自日本與中國的通信》(Letters from Japan and China,New York: E.P.Dutton & Company, 1920)一書出版。①該書有中譯本,見約翰·杜威、愛麗絲·C.杜威《杜威家書:1919年所見中國與日本》,劉幸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杜威的文字促使竹內好進一步思考中日兩國的現(xiàn)代化問題,他在文中寫道:
那些評論對日本和中國的現(xiàn)代化的萌芽進行了中肯的比較。也許也是因為在戰(zhàn)敗后讀到的吧,所以感慨頗深。因為杜威的預言基本都很準。日本從表面上來看非常的現(xiàn)代化,但是其實現(xiàn)代化的根基很淺,他預言如果這樣下去的話日本恐怕會滅亡。……他預見到了中國今后在世界上將擁有發(fā)言權,而日本則是表面上貌似很先進,實際上卻很脆弱,不知哪天就會崩潰。杜威當時說中國的現(xiàn)代化是內發(fā)的,也就是其現(xiàn)代化出自自身要求因而非常牢固。在1919年能做出這樣的判斷,我以為非常了不起。我作為日本人做中國文化研究,一直到1945年也沒能做出如此明確的判斷?!纱宋以絹碓綇娏腋械接斜匾獙⑷毡竞椭袊鲞M一步的對比研究。②竹內好:《作為方法的亞洲》,熊文莉譯,載高士明、賀照田主編:《人間思想》第四輯“亞洲思想運動報告”,臺北人間出版社2016年版,第233、234~235,235頁。
竹內好還提到鶴見和子對杜威的關注:
不僅是我,比如鶴見和子也在討論。鶴見和子編了一本書叫《杜威研究》,我也為此寫了一個條目“胡適和杜威”。鶴見和子自己則寫了“杜威和日本”的條目。在那條目中好像她也提到了類似的意見。③竹內好:《作為方法的亞洲》,熊文莉譯,載高士明、賀照田主編:《人間思想》第四輯“亞洲思想運動報告”,臺北人間出版社2016年版,第233、234~235,235頁。
可見竹內好是為鶴見和子編《杜威研究》一書而撰寫《胡適與杜威》的,他的興趣是被杜威的文章引起來的,胡適似乎并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在《胡適與杜威》一文的開篇,竹內好就指出五四運動是決定了中國現(xiàn)代化方向的歷史事件,這場運動的動力并非來自外部,而是來自中國自身的民族能量,由此他指出中日兩國現(xiàn)代路徑的差異:“盡管是歐洲將現(xiàn)代強加給中國,中國卻對其進行了翻轉,反過來把現(xiàn)代作為自己的東西,開啟了現(xiàn)代進程。這是日本和中國的現(xiàn)代化方向的一個根本性的差異,同時也是日本人理解不了中國的原因。”這段論述和竹內好1948年的名文《何謂近代——以日本與中國為例》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即中國的現(xiàn)代化是出自自身要求的、內在的“回心型”的現(xiàn)代化,日本的現(xiàn)代化則是迎合外部的“轉向型”的現(xiàn)代化。①見竹內好:《何謂近代——以日本與中國為例》,竹內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211~213、210頁。不同之處在于,竹內好在《胡適與杜威》一文中指出杜威在“五四”前后即已經(jīng)注意到了中日兩國的差異,得出了與他相似的結論。
事實上,竹內好在1943年翻譯葉圣陶《倪煥之》時,就已經(jīng)注意到中國現(xiàn)代文學“內在于中國自身的現(xiàn)代性”。在同年撰寫的《關于現(xiàn)代中國文學精神》一文中,竹內好明確將五四看作“現(xiàn)代中國的決定性時刻”,認為中國在“五四”時期獲得了“自主性的現(xiàn)代”。②參見董炳月《“內在現(xiàn)代性”與相關問題——論竹內好對〈倪煥之〉的翻譯與解讀》,《文學評論》2017年第3期。1948年的《何謂近代——以日本與中國為例》和1952年的《胡適與杜威》兩篇文章,都處在這一思考的延長線上,但在戰(zhàn)后的語境中,日本的戰(zhàn)敗使得中國“內發(fā)的”現(xiàn)代化道路的意義得到了更有力的凸顯,杜威論述的預見性也由此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胡適與杜威》一文對作為實用主義者的胡適的評價。在《何謂近代——以日本與中國為例》中,竹內好對胡適的評價并不高。他將魯迅與胡適對舉,認為魯迅是代表了“東洋的抵抗”的人物,而胡適和林語堂則是“為消除落后而拼命追趕歐洲的開明主義者”或“進步主義者”。③見竹內好:《何謂近代——以日本與中國為例》,竹內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211~213、210頁。然而在《胡適與杜威》中,竹內好對胡適的看法要更為復雜。盡管他仍舊認為胡適作為思想家貧弱而缺乏深度,但對胡適的實用主義卻持肯定的態(tài)度。他特別指出胡適沒有將實用主義當作現(xiàn)成的學理引入中國,而是將其當作一種方法和工具,運用于改造中國傳統(tǒng)和社會現(xiàn)實的事業(yè)中,實用主義由此在中國的土地上發(fā)揮了實踐性的功能。這其中隱含了對日本學院體制的批評。在竹內好看來,新思潮進入日本后往往被封閉在學術行會中,無法和現(xiàn)實生活發(fā)生有機的關聯(lián),因而也不能產(chǎn)生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那種改造和破壞的力量。
概而言之,《胡適與杜威》一文不僅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竹內好有關中日兩國現(xiàn)代化路徑的比較論述的思想脈絡,同時也提示我們五四時期杜威對中日兩國的觀察與思考以及他的經(jīng)由胡適輸入進來的實用主義哲學,包含著尚待進一步挖掘和闡發(fā)的思想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