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醫(yī)外治法治療乳腺癌相關并發(fā)癥概況*

2022-11-15 15:33宮一菁曹芳
河南中醫(yī) 2022年5期
關鍵詞:外治法中脘水腫

宮一菁,曹芳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 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14

近年來,惡性腫瘤發(fā)病率日益上升。研究顯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新發(fā)癌癥人數超過1 800萬,死于癌癥的人數超過960萬[1]。其中,乳腺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2015年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女性惡性腫瘤新發(fā)病例的17.10%為乳腺癌[2],2020年,我國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之首[3]。乳腺癌的診療方法多樣,包括手術治療、局部放療、內分泌治療、全身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但是治療過程中常常出現很多并發(fā)癥,影響治療效果。中醫(yī)外治法主要是通過藥物、手法、器械等作用于患者身體表面,促進藥物吸收或直接治療。戰(zhàn)國《五十二病方》最早記載了外治法,至清代《理瀹駢文》中詳細記載了數十種外治法,其曰“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眹鴥韧馀R床研究顯示,中醫(yī)外治法在乳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中效果顯著,且方便易操作,本文對近5年中醫(yī)外治法治療乳腺癌術后及放化療后相關疾病的研究綜述如下。

1 上肢淋巴水腫

上肢淋巴水腫是乳腺癌根治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平均發(fā)生率為21%[4]。其癥狀包括疼痛、僵硬、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縮小等。

王京良[5]將乳腺癌術后出現上肢水腫的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手法按摩引流,治療組給予按摩加用“活血通絡方”外敷(藥物組成:艾葉、干姜、桂枝、當歸、羌活、木瓜、威靈仙、伸筋草、冰片、蘇木等,用蜂蜜水調敷)。結果顯示,治療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何凡[6]研究發(fā)現,較之于單用地奧司明治療,香附四子散(香附、萊菔子、白芥子、紫蘇子、吳茱萸各50 g)熱熨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療效更為顯著。張芙蓉等[7]發(fā)現,溫和灸治療不僅能更明顯地縮短患肢臂圍,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減輕疲勞感。張艷冉[8]、王碧玉[9]運用刺絡拔罐治療乳腺癌術后的上肢淋巴水腫,結果顯示,其能有效改善水腫引起的疼痛感。紀寧等[10]通過臨床試驗發(fā)現,推拿可以明顯減少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發(fā)生率。張潔文[11]應用加味金黃膏穴位貼敷(選穴:天泉、曲池、太淵)聯合“溫經通絡方”中藥噴霧治療患肢水腫,結果顯示,患肢周徑及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黑東旭[12]運用活血通絡湯熏洗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患者并將其列為觀察組,藥方組成:黃芪、川芎、桂枝、當歸、水蛭、伸筋草、海桐皮等,對照組使用螺內酯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為88.0%,對照組的有效率為66.0%(P<0.05)。

2 皮瓣壞死

乳腺癌根治術仍是現在乳腺癌手術的主要術式,其手術范圍廣、創(chuàng)面大、損傷血管較多,常導致術后創(chuàng)面不愈乃至皮瓣壞死,國外報道其發(fā)生率為10%~60%[13],國內報道其發(fā)生率為18%~57%[14]。

有學者研究發(fā)現,使用珍珠燒傷膏[15]、美寶濕潤燒傷膏[16]、復方黃柏液[17]、去腐生新膏[18]、化腐生肌膏[19]、一效膏[20]等外敷于切口創(chuàng)面,對于治療乳腺癌術后切口不愈乃至皮瓣壞死臨床療效良好,切口愈合恢復時間短。

3 化療后骨髓抑制

化療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占有主要地位,其常用的化療藥物如蒽環(huán)類是通過影響腫瘤細胞DNA的降解與復制使腫瘤細胞凋亡[21],然而因為化療藥物的低選擇性,在使腫瘤細胞凋亡的同時,也損傷了正常骨髓細胞,嚴重者會引起感染甚至造成死亡[22]。臨床上,西醫(yī)多使用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類、白細胞介素-11、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促紅細胞生成素、鯊肝醇片、利可君片等治療以及輸血治療等[23-25],由于骨髓抑制經常發(fā)生并且給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壓力,所以限制了臨床上化療的應用,并且對患者治療疾病的積極性造成不良影響。

劉慶等[26]將晚期乳腺癌化療的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只采用化療,觀察組在化療基礎上加用中藥奄包于神闕、下脘、氣海、天樞等穴位熱敷,其藥物組成為:小茴香、吳茱萸、白術、陳皮、麥芽、干姜等,觀察患者骨髓抑制程度,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改善骨髓抑制效果顯著。李軍等[27]將乳腺癌術后行表柔比星聯合環(huán)磷酰胺方案化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在患者化療前1 d于中脘、氣海、腎俞、胃俞、足三里、大椎、關元、天樞、脾俞、上巨虛交替選穴,并給予穴位埋線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白細胞計數差值、血小板計數和血紅蛋白下降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穴位埋線能增強患者免疫力,保護造血功能。江雙鳳等[28]通過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發(fā)現,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中脘等穴位進行治療,化療后骨髓抑制恢復正常時間短,且能減少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率。史欣瑩[29]針刺中脘、關元、百會、氣海、命門、中極、腰陽關等治療乳腺癌術后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結果表明,其治療乳腺癌化療后骨髓抑制有效。有研究發(fā)現,中藥沐足[30]、耳穴埋豆[31]等均能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療后骨髓抑制。

4 胃腸道反應

胃腸道反應是化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表現為納差、惡心嘔吐、便秘、腹瀉、腹脹等。中醫(yī)認為,化療藥物藥性寒涼,易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脾失健運,大小腸傳化功能失調,升降失常,致使清濁不分,而生泄瀉。

郭琪等[32]發(fā)現,溫和灸聯合神闕隔鹽灸足三里、中脘、關元、氣海等,能夠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療所導致的惡心、嘔吐、便秘等癥狀。張征宇[33]研究發(fā)現,取關元、氣海、下脘、中脘、大橫、天樞等穴位,采用腹針聯合神闕穴貼敷治療化療后腹瀉、便秘、惡心嘔吐,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常規(guī)對癥治療。張蕾等[34]將自制中藥包(藥物組成:白豆蔻、半夏、干姜、旋覆花、茯苓、白術、砂仁、厚樸、艾葉、大青鹽)放置于患者中脘穴處,配合雙側足三里、內關穴艾灸治療乳腺癌患者化療后延遲性嘔吐,效果較好。陳曉潔等[35]使用生姜、薄荷、龍艾、芫荽、茴香與椰子油配成的“復方植物精油”涂擦中脘穴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療后惡心嘔吐及食欲下降的發(fā)生率。有研究表明,耳穴埋豆[36]、中藥沐足聯合足部按摩[37]、香砂六君子湯灌腸[38]、個體化音樂療法[39]等均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療后胃腸道反應程度。

5 癌性疲乏

癌性疲乏是一種與癌癥或癌癥治療有關、妨礙正常功能的、持續(xù)的主觀疲倦感[40],常表現為體力虛弱,活動無耐力,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低落消沉等一系列主觀感覺,常伴隨疼痛、抑郁、失眠、貧血等表現,其與活動強度無關,且休息不能緩解,影響患者正?;顒樱l(fā)生率高達70%~100%[41]。西醫(yī)對此缺乏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治療,一般采用心理干預、運動療法、營養(yǎng)支持等進行干預治療,個體療效差異明顯[42]。中醫(yī)以補益氣血、滋腎益髓為治療原則治療癌性疲乏,能最大程度減輕乏力癥狀,降低患者的痛苦。

何佩珊等[43]使用自制溫陽益氣方(干姜、炮附子、黃芪、丁香等)貼于雙側足三里、關元、膻中治療乳腺癌化療期間疲乏,研究發(fā)現,其能夠緩解乳腺癌患者化療后疲乏程度,減輕焦慮抑郁,提高生活質量。針灸在治療癌性疲乏中也有獨特優(yōu)勢,周猜等[44]選用疲三針(四神針、足三里、內關)加用太沖、蠡溝針刺治療,結果表明,其能夠改善肝郁脾虛型乳腺癌癌性疲乏的癥狀。針刺神門、關元、百會、絕骨、三陰交、血海、足三里等不僅能夠緩解乳腺癌患者的疲勞程度,還能升高CD3+、CD4+及CD8+水平[45]。足三里隔姜灸[46]、雷火灸[47]、四花灸膈俞、膽俞[48]等均能有效減輕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程度,且實施方便,患者接受度高,適用于恐懼針刺的患者。蔣妍等[49]將中藥(黃芪、白術、玄參、杜仲、姜半夏、補骨脂等)熬成湯劑添加淀粉制成凝膠,利用超聲導入治療儀將中藥凝膠導入雙側夾脊穴中,配合耳穴壓豆治療,不但能夠緩解乳腺癌患者疲勞程度,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其他療法如中藥足浴[50]、穴位按摩(印堂、安眠、神門、三陰交、太沖等)[51]、太極拳[52]等對治療癌性疲乏都有一定的效果。

6 其他

沈文駿[53]在應用三階梯止痛藥基礎上加用針刺孔最、梁丘、中都等,可降低乳腺癌患者癌性疼痛程度。有學者研究發(fā)現,穴位埋線[54]、刮痧[55]等均可以治療癌性疼痛,減輕患者痛苦。使用黃芩、黃連、黃柏等中藥熬制而成的三黃油[56]、紫白黃芪膏[57]可以延緩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發(fā)生時間。外敷納米雄黃能夠治療乳腺癌患者創(chuàng)面破損潰瘍[58]。針刺曲池、外關、合谷、豐隆、八風等能夠降低化療藥物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率[59]。使用內分泌藥物治療的患者常常會出現潮熱癥狀,耳穴貼壓[60],電針針刺合谷、陰陵泉、三陰交及關元等穴位,均可改善患者潮熱程度[61]。

7 結語

中醫(yī)外治法歷史悠久、療效確切、簡單易行,臨床應用廣泛,作用溫和持久,具有簡、便、廉、效的治療優(yōu)勢,具有廣闊的研究前景。臨床治療乳腺癌的中醫(yī)外治法主要有中藥貼敷、針灸、中藥熏洗、耳穴壓豆等,可單獨或聯合運用,在改善上肢淋巴水腫、促進皮瓣愈合、減輕消化道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緩解疼痛等方面優(yōu)勢明顯。目前,中醫(yī)外治法尚無統(tǒng)一的治療規(guī)范,相關研究樣本量較少,隨訪欠缺,且多局限于癥狀改善方面,今后應在分子機制方面進行深入研討,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外治法中脘水腫
中醫(y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要想腸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水腫是怎么回事,該怎樣消除水腫呢?
從水腫捕捉疾病的蛛絲馬跡
穴位貼敷良附丸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針刺治療中風后頑固性呃逆驗案一則
中醫(yī)外治法治療帶狀皰疹的研究進展
苗醫(yī)熏蒸療法淺議
做個瘦子 送走水腫肌
傷科止痛膏治療慢性筋傷的臨床療效觀察
枣强县| 苍山县| 泸州市| 九龙城区| 尼勒克县| 江安县| 太仓市| 平顺县| 丘北县| 兴化市| 宁明县| 仙居县| 普安县| 宿州市| 岳池县| 墨脱县| 神池县| 荣成市| 桃源县| 弥渡县| 盈江县| 米林县| 夹江县| 衡南县| 黄梅县| 海丰县| 桐柏县| 闽侯县| 东乡县| 隆尧县| 钟山县| 河曲县| 汉中市| 霍山县| 扶绥县| 龙井市| 灵武市| 蕲春县| 仁怀市| 德令哈市|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