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燕
發(fā)展口頭語言能力是幼兒園階段的重點,以與成人共讀為主。當兒童在進入小學后則以發(fā)展書面語言為主,逐漸轉(zhuǎn)型走向純文字閱讀和獨立閱讀。由此可見,從幼兒園邁入小學低學段的兒童需要經(jīng)歷從形式到內(nèi)容的諸多轉(zhuǎn)變,面臨巨大挑戰(zhàn)。幼小銜接時期的閱讀重點,要實現(xiàn)從與成人共讀到獨立閱讀行為習慣的銜接發(fā)展,實現(xiàn)從閱讀理解圖畫為主到關(guān)注文字閱讀的銜接發(fā)展,實現(xiàn)從簡單閱讀策略到多種閱讀策略的銜接發(fā)展。
周兢教授指出,學前兒童若想成為流暢閱讀者,最重要的是閱讀策略準備,這是學前兒童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這里就涉及本研究的幾個關(guān)鍵概念:什么是閱讀策略?什么是閱讀策略預備能力?閱讀策略是指在閱讀過程中使用的學習策略;閱讀策略預備能力是指幼兒在理解閱讀內(nèi)容時產(chǎn)生作用的幾種初步的技能。包含反思、預期、質(zhì)疑、假設(shè)等幾項策略預備技能。
縱觀國內(nèi)外研究都對幼兒閱讀策略預備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可行性和必要性。國際上關(guān)于幼兒早期閱讀策略預備能力的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3~6歲的幼兒已經(jīng)具備了一些基本的閱讀策略預備技能。選擇既有益于兒童了解世界的主題,也有利于兒童內(nèi)心世界成長的內(nèi)容,讓閱讀伴隨兒童成長,這樣可以更好地增進兒童閱讀興趣,引起他們的共鳴并啟示他們思考、激發(fā)其想象力,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專注力、堅持性等學習品質(zhì)。
本研究在“兒童視角”下探討在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在以集體教學形式的閱讀中,如何把握圖畫書的畫面形象、情境變化、細節(jié)表情等關(guān)鍵要素,結(jié)合問題討論、角色扮演、游戲體驗等互動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策略預備技能,以及更加精準地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閱讀心理進行閱讀策略預備技能培養(yǎng)。
下面,將以“如何利用圖畫書閱讀來支持課程生成與實施”作為觸發(fā)點,借助班級課程《這就是我》實施進程中呈現(xiàn)出的若干課程故事來進行深度剖析。
課程緣起:有一天,筆者帶班時涂了口紅,沒想到,這個小小的舉動在孩子們之間引起了大大的波瀾……皓琰說:“老師,你涂了口紅好漂亮呀!”帥帥說:“我媽媽也和你一樣涂口紅!”汐玥說:“以后女孩子就找金老師整理衣服,男孩子找程阿姨整理衣服。”師:“為什么男孩子要找程阿姨呢?”汐玥:“因為女孩子才化妝,短頭發(fā)的是男孩子唄?!蔽哄罚骸皷|盈和彭瀾也是短頭發(fā),但是她們是女孩子呀!”師:“女孩子除了會化妝,還會怎樣呢?”潤檸:“女孩子喜歡穿裙子。”米諾:“不對,女孩子也有穿褲子的?!薄?/p>
基于課程實施的圖畫書選擇與利用:
孩子們對誰是男生誰是女生的話題爭論不休,到底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地方相同?讓我們借助圖畫書幫助他們梳理一番吧!
《男生、女生》《我們的身體一樣不一樣》這兩本性啟蒙圖畫書用輕松幽默的語言、細節(jié)豐富的畫面強化孩子認知,引導孩子正確地認識身體,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樹立男女平等的觀念,健康快樂地成長。
“質(zhì)疑”策略預備技能培養(yǎng)要點:
“質(zhì)疑”策略預備技能即幼兒在閱讀中通過質(zhì)疑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為什么他(們)會這么做等,尋找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進而深入理解閱讀內(nèi)容。
在《男生、女生》《我們的身體一樣不一樣》這兩本圖畫書當中,我們可以把握圖畫書的畫面形象,借助“質(zhì)疑”的策略預備技能結(jié)合問題討論幫助幼兒進行閱讀理解,讓幼兒明白,男生和女生的身體構(gòu)造的異同。
整合式學習活動拓展:
《鏡子里的我》《我的身體》《身體的小秘密》
課程緣起:
在開展班級樂健課程《這就是我》之《小時候的我》的活動進程中,孩子們對自己剛出生的模樣充滿了各種好奇,為什么自己以前和現(xiàn)在長得不一樣?為什么那個時候的自己小小的?自己到底是從哪里來的?于是,班級開展了一次討論——我從哪里來?
情境再現(xiàn):
米諾說:“我是從洞里來的。”魏宸說:“猴子變成人,把人類生出來的?!蔽目骸拔沂窃趮寢尪亲永铮舻都艏艏?,醫(yī)生的剪刀刮開肚子才出來?!毕h:“我是從自己家里來的?!痹S媛:“我是從樹上來的?!睅泿洠骸拔沂菑娜~子里來的?!薄降?,你是從哪里來的呢?一起聽聽下面幾個故事吧,通過故事,我們將會懂得生命的來源和奇妙!
基于課程實施的圖畫書選擇與利用:
《小威向前沖》《“小蝌蚪”變成了小寶寶》《我是怎樣來的呢?》這幾本繪本采用童話般的語言描繪精子、卵子、受精和遺傳,把較為羞澀的問題演繹得準確而又唯美。在化解了難以啟齒的尷尬的同時,幫助大人運用幼兒獨特的思維方式回應幼兒好奇心。
“預期”策略預備技能培養(yǎng)要點:
這項技能是指幼兒在積累了聽故事和閱讀圖畫書的經(jīng)驗之后,在聽到或看到類似的閱讀內(nèi)容時,對故事事件發(fā)展和人物的取向做出推測。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對“性”是敏感的。據(jù)研究,許多性心理障礙都植根于童年時期。因此,幼兒園是不僅不能回避的,還應該重視性教育,從科學的易于理解的角度讓幼兒懂得一定的性知識,從而進行正確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譬如通過繪本,讓幼兒欣賞生命孕育的過程、了解生命的產(chǎn)生,體驗親情,對幼兒進行熱愛生命的教育,在活動中加強幼兒認知能力、意志力等良好個性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整合式學習活動拓展:
《猜猜我是誰》《小時候的我、長大的我》《小時候我用的、我穿的》
借助這一系列拓展活動,孩子們在與父母共同搜集自己剛出生時的照片、剛出生時用的奶瓶、小勺子、小衣服小褲子……并將其帶到同伴面前進行分享交流,感恩母親,同時體驗成長的收獲與快樂。
課程緣起:
小名叫帥帥的小男孩,白白凈凈,個子高高大大。小班上學期,有一次,他提著脫到大腿的褲子跑到我面前說:“老師,我的褲子濕了!”我一看,褲子從里到外,就連襪子鞋子都濕漉漉的?!霸趺椿厥履??”我問?!袄蠋?,我是尿尿尿濕的?!睅泿浾f。我引導他:“那你小便時小心一點兒,不要弄到褲子上,這樣就不會濕了?!焙髞恚株懤m(xù)發(fā)生了幾次“濕褲子”事件,我以為都只是單純地沒有注意、不小心。直到這學期春游時,奶奶擔任志愿者陪同春游時,奶奶不經(jīng)意提起,帥帥到現(xiàn)在還不懂得站著小便,都是學姐姐的樣子蹲著小便。而盥洗室里的一次哄堂大笑吸引了我,男孩子們指著帥帥,笑和其他男孩子不一樣,不是站著小便而是蹲著小便。
情境再現(xiàn):
到底男孩子該怎么小便?孩子們展開了大討論。師:“帥帥,為什么你是蹲著小便呢?”帥帥:“我不懂得站著小便,從小就這樣蹲著,很多次站著小便都不會?!睅煟骸澳泻⒆討撜局”氵€是蹲著小便呢?”黃宸:“男生和女生不一樣。”潤潤:“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廁所有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有的是蹲著的有的是站著的?!薄?/p>
基于課程實施的圖畫書選擇與利用:
面對孩子們的爭議與關(guān)注點,這么巧,班級孩子們帶來的圖書里驚喜發(fā)現(xiàn)了一本圖畫書——《小雞雞的故事》,借助繪本,能很好地直面及解決孩子們的困惑。這本繪本具有豐富內(nèi)涵,涉及不同的男女生理結(jié)構(gòu)、生命是如何誕生的、怎樣清潔生殖器、如何自我保護不受侵害等,讓孩子們了解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要懂得愛、懂得尊重,學會保護自己,健康快樂成長!
“反思”策略預備技能培養(yǎng)要點:
這項技能是指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幼兒對故事中所發(fā)生的事情及人物種種思考的能力。
孩子在日常生活及家庭生活中,十分輕易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與成人、與異性小朋友之間的不同,他們總表現(xiàn)出極大好奇心,往往想要用不同方式去探索。當孩子問父母“男孩和女孩為什么不一樣?”“我是從哪里來的?”時,受傳統(tǒng)約束的父母若敷衍回應,反而會引發(fā)孩子更大的好奇心,無法建立健康的認知。我們應當正視孩子們的問題,因為,在孩子看來,生殖器和五官一樣,同樣是身體的一部分。父母老師長輩的正向引導,會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建立相應認知。借助繪本,我們直面孩子的質(zhì)疑,借助幼兒好奇心,啟發(fā)孩子對故事當中畫面的思考力,引發(fā)孩子一步步解鎖其中奧秘。
整合式學習活動拓展:
故事講完了,孩子們該去小便、喝水啦。孩子們紛紛散去,耳邊傳來一個小男孩的聲音,追隨聲音看去,漢松正湊到帥帥身旁,教他該怎么小便:“帥帥,小便的時候,你要這樣……”兩個小家伙在盥洗室談?wù)摿似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帥帥也嘗試著站著小便,盡管這一次沒有成功,帥帥表示,等會他還要再試試。
課程緣起:
日常生活中,打噴嚏、咳嗽、流鼻涕隨處可見,孩子尤其容易出現(xiàn)這些癥狀。每一天,班級都要做幼兒晨午檢健康情況上報工作,于是,每天班級就會引導孩子們來找一找,今天哪位小伙伴缺席,為什么缺席,生了什么病……有的孩子因生病請假非常頻繁,孩子們在日常觀察中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問題,那么,為什么會生?。窟@是他們最關(guān)注的點。
情境再現(xiàn):
汐玥:“今天面面又沒來幼兒園了,他怎么經(jīng)常請假呀,是不是又生病了!”潤檸:“我從來沒有請過假,我每一天都按時來幼兒園!”多多:“雙胞胎也經(jīng)常請假,很多很多天!”魏宸:“我看到嘉俊和琪霖每天都在流鼻涕,他們是每天都感冒嗎?”……
基于課程實施的圖畫書選擇與利用:
繪本《細菌不是用來分享的》幫助孩子了解細菌是什么,他們能做些什么,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生動有趣的配圖告訴孩子什么時候、為什么和怎么洗手,才能避免細菌進一步傳播,聚焦兒童健康越來越引發(fā)重視的一方面。
“假設(shè)”策略預備技能培養(yǎng)要點:
這項技能是指幼兒聽故事或看圖書之后,為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換一個條件或情境,假設(shè)情節(jié)會朝著什么不同的方向發(fā)展。
“什么東西非常小,小到你看不見?但是,又能讓你生病”“到底,為什么會生???”……帶著這些問題,孩子們借助這本書一起去探索?;谶@本圖畫書的特質(zhì),在翻閱圖書的過程中,運用假設(shè)策略孩子們了解到什么時候、為什么和怎么洗手,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預防細菌的知識,建立自我防護意識。
整合式學習活動拓展:
1. 性教育與自我防范——《不可以隨便親我》《不可以隨便摸我》
當今社會上出現(xiàn)的性侵兒童事件,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要幫孩子補充性教育知識,樹立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要讓孩子知道,不可以讓任何人觸碰身體隱私部位;可以拒絕任何人的撫摸、親吻和擁抱;當被人侵犯,要大膽勇敢地說“不”;面對零食、錢等誘惑,要拒絕并趁機逃脫,或者向周邊人求助;一旦遇到性侵害,要及時告知家長,不要隱瞞。
2. 隱私意識與自我保護——《不再討厭穿褲衩》
也許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穿不穿褲衩根本不是個問題:給孩子穿開襠褲就可以了,讓孩子光著屁股到處跑也沒問題。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其實,讓孩子穿褲衩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就像故事里老師說的,穿褲衩可以起到講文明、保暖的作用,也可以有效保護孩子的隱私部位。平時也要叮囑孩子,不可以讓別人看到或觸摸內(nèi)衣褲衩遮住的地方;換衣服、上廁所時要關(guān)好門,拉上窗簾……幫助孩子養(yǎng)成正確性觀念,提高孩子的隱私意識并懂得自我防護。
當今幼兒園都在開展豐富多樣的課程,怎樣用閱讀推進課程,通過閱讀教育、通過選擇圖畫書去支持課程發(fā)展,是一個新命題。閱讀對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閱讀過程中所接收的信息傳遞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本研究通過對課程《這就是我》生成與實施中呈現(xiàn)的幾個課程故事進行深度剖析,可以洞見,圖畫書為兒童提供了間接經(jīng)驗,也幫助他們更好地發(fā)展課程學習內(nèi)容,進一步將已有經(jīng)驗上升到認知水平。不同類型的圖畫書,可以靈活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預備技能,這需要教師精準把握繪本特點,挖掘畫面內(nèi)容,捕捉能夠推動幼兒策略培養(yǎng)的點,使其最大化地助推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開展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時,需要兼顧兒童閱讀學習成長的發(fā)展梯度,建立從成人伴讀、成人講讀到獨立閱讀行為,在早期閱讀教育中不斷關(guān)注兒童閱讀學習品質(zhì)提升,以及幫助幼兒逐漸完成幼小銜接的閱讀過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幼兒園老師應該多給他們一些獨立閱讀的機會,讓兩個小朋友共同閱讀、分享閱讀,或者更多的孩子進行合作閱讀等。當孩子們有了獨立閱讀的機會,再進行集體教學式的共同討論時,思維會碰撞出更多火花,閱讀策略的運用會更多。老師們應當明確,兒童是通過語言與閱讀來認識世界的,班級活動室的課程支持閱讀,就給兒童提供更加廣泛深入的學習環(huán)境,而課程與閱讀又是互相推進相輔相成的。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應當做有心人,在課程生成與實施的過程中,不斷追尋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閱讀需求,在課程中不斷挖掘適宜幼兒策略養(yǎng)成的路徑,讓幼兒早日成為流暢閱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