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妍影,李文翎
(1.廣州市美術中學,廣州 510055;2.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廣州 510006)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藝術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除了增建美術特色學校外,眾多普通高中也開始設立美術班,參加美術高考的人數在逐年攀升。美術生在課程設置、學習任務等方面的要求與普通高中生不同。尤其在課程設置上,野外風景寫生是美術生的必修課程,且持續(xù)時間較長,這必將大大壓縮美術生文化課的學習時間,若要再專門安排研學旅行將非常困難。
研學旅行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在美術寫生過程中開展研學,在研學中融入文化課的學習,那將會是“三贏”。因此,廣州市美術中學從美術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嘗試探究在美術寫生課程中開展地理研學的模式,構建以美術寫生為主導、融合地理研學的田野學習模式。
美術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現象,早在古羅馬時期普林尼的著作《Natural History》中就引發(fā)了美術與地域的爭論[1]。17世紀,學者們紛紛采用普林尼的觀點來表達藝術地方性和區(qū)域性的差異,從而也促使學者們在藝術討論中運用地理學來論證不同地方和區(qū)域對藝術的影響及產生的差異,使地理與藝術產生因果關系。隨著藝術與地理的相互影響,20世紀20年代德國地理學家雨果·哈辛格爾創(chuàng)造了“藝術地理學”一詞,把藝術與地理聯(lián)系起來研究[2]。
美術學者關注地域美術的研究,地理學者也關注美術文化與地方文化之間的碰撞,以及美術文化與自然的關系。如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的劉海濤認為地理環(huán)境對美術風格有決定性的影響[3]。北京師范大學的周尚意教授認為美術地理的研究,應該著重在藝術內容、藝術品用材等方面,同時提出地理學者應向藝術學者學習,了解藝術的本質、形式和演變等,才能更好地認知藝術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變化,理解藝術與區(qū)域其他要素的關系[4]。美術與地理在互相借鑒中互通有無,促進藝術地理學的發(fā)展。
美術與地理還在地理圖的繪制應用和地理審美教育上進行討論。在科技落后時期,地理圖的制作離不開美術繪畫。如在《中國地圖學史》一書中提到:元代的《鄭和航海圖》是仿照山水名畫《長江萬里圖》繪制的[5]。而在地理攝影已經非常發(fā)達的今天,地理素描依然是地理野外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陳計兵指出,相較于攝影而言,地理素描圖需要繪制者對地理景象進行視覺翻譯,再轉繪到畫紙上,這使圖像中的地理特征更為鮮明和突出,更容易把握地理規(guī)律[6]。這說明地理圖的制作借助了美術技法,在地理的教育教學中,美術的繪圖和審美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田野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的效果明顯[7]。風景寫生是高中美術生的戶外實踐課程,也是一門必修課程,而學生筆下的綠樹、水稻、河流、池塘等鄉(xiāng)野景觀和村落、民居及生產生活景象,往往展示的就是一幅幅鮮活的區(qū)域地理畫面。
其次,地理與風景寫生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寫生需要訓練觀察地方場景的能力,這有利于強化區(qū)域認知和培養(yǎng)地理實踐力;另一方面,地理環(huán)境決定寫生內容,地理學科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感知自然、理解自然的能力,從而把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提高學生藝術創(chuàng)造力。
再次,美術生由于在美術專業(yè)學習上需要花費較多的學習時間,導致與普通高中生存在較大文化科學知識基礎上的差異。因此,如果在美術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能夠融入文化課的學習,對于美術生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那將事半功倍。同時,因長期寫生任務的需要,美術生具有較豐富的田野學習經驗,這有利于戶外地理研學的順利開展。
因此,在風景寫生中開展地理研學是可行的,對于美術學科與文化課程的學習也是雙贏的。
廣州市美術中學高三年級的學生每年都會在江門開平開展色彩風景寫生課程。開平的碉樓與村落,是目前廣東省內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該地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方式,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是風景寫生的理想基地,而這些地方特色也正是典型的地理研學資源。
風景寫生與地理研學兩門課程雖然在學科歸屬、課程性質方面完全不同,但其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有許多共通之處(表1),兩門課程都存在對環(huán)境觀察并表達認識、觀點與看法的部分,形成正確的自然觀、人地觀與審美態(tài)度,培養(yǎng)實踐能力。
表1 風景寫生與地理研學課程設計比較
因此,依托風景寫生課程在開平市開展風景寫生計劃,進行相應的地理研學任務設計。
根據寫生地開平市的地理環(huán)境,結合地理課標,確定本次研學涉及水文、植被、農業(yè)、人口遷移與地域文化這五個方面(表2)。
表2 開平地理研學主題及對應課程標準
結合具體寫生地點,制定中股村水稻種植考察和三門里村碉樓文化考察兩個方面的研學目標。
(1)“中股村水稻種植”地理研學目標
①通過實地考察,能夠綜合分析中股村水稻種植的區(qū)位因素,理解區(qū)域內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等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從而建立地理農業(yè)區(qū)域發(fā)展的知識體系。②調查中股村除了水稻種植,還有哪些生產方式,以及不同生產方式有何時空分布特征。③學會使用文獻搜索認知中股村所在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能夠理解和評價中股村的發(fā)展現狀,提出新農村發(fā)展措施,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形成積極參與鄉(xiāng)村振興的社會責任感。④通過對中股村水稻田的考察,理解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能夠辯證看待人類活動與水稻種植業(yè)發(fā)展的關系,從而理解因地制宜理念,學會尊重自然規(guī)律,樹立正確的人地協(xié)調觀。
(2)“三門里村碉樓文化”地理研學目標
①通過實地考察與調查,能夠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綜合分析影響三門里村碉樓建造的因素,并能從時空的角度分析三門里村碉樓建筑的發(fā)展,理解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②學會在社會調查中收集三門里村的人口信息,能夠發(fā)現和提出農村人口存在的問題,主動與他人合作分析并解決問題。③學會使用正確的方法獲取三門里村的有效地理信息,能夠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認識到三門里村的復雜性、差異性和共同性,并能從地理和美術雙視角理解三門里村碉樓建筑的特點,由此陶冶情操,形成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和能力。④通過對三門里村碉樓的實地考察,理解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建筑、聚落、地域文化的影響,理解碉樓文化反映的歷史價值,據此分析評價現實人地關系問題,關注人地和諧發(fā)展的措施與政策。
在風景寫生中開展地理研學,研學內容必須建立在風景寫生課程安排的基礎上,具體安排如表3所示。
表3 風景寫生課程安排與地理研學內容安排表
教師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參與地理研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達成研學目標,完成研學任務。中股村和三門里村的地理研學時間均為三天,兩個研學任務的設計不同,但采用的是相同的研學思路。
參觀學習是一種驗證式學習,往往用于研學的第一步。對于文化課基礎知識較薄弱的美術生而言,先學后研,對研學地點進行一次全面的考察學習,有助于學生對研學區(qū)域的整體把握,更容易了解區(qū)域地理特點,發(fā)現區(qū)域存在的地理問題。因此在教師帶領下開展實地考察,讓學生得以“真”認識、“真”感受,以便于發(fā)現“真”問題。
中股村和三門里村的村落格局相似,村的四周由池塘和稻田圍繞,中間是緊密的居民樓,但三者研學的對象有所不同,中股村側重自然環(huán)境與生活生產,而三門里村側重碉樓建筑與人地關系。通過第一天的考察,學生可以提出一些較有探究價值的地理問題,如“水稻種植是勞動密集型農業(yè),但中股村人口很少且以老年人口居多,如何進行水稻種植?”“中股村整體以水稻種植為主,但水稻生長周期慢,收益不高,村民還有其他收入嗎?”“三門里村的民居樓之間十分擁擠,為什么建造時不適當拉開距離便于采光?”“三門里村作為碉樓景點之一,如何實現旅游效益?”……
研是研學旅行的核心。分組的目的就是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機會,圍繞發(fā)現的問題,通過調查與查找資料來解決問題,并掌握分析方法。
例如,針對中股村缺乏青壯年勞動力,與書本中“水稻種植業(yè)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yè)”的說法不相符的問題,學生先對村內的水稻田進行了實地考察,對村內水稻田的耕作面積有一定的了解。隨后在村委娛樂區(qū)采訪老人,了解到本村水稻田均已出租給某水稻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專業(yè)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能產生高效益,村委通過分紅的方式向村民發(fā)放租金收入。此外,大多數青壯年到城市就業(yè),也能增加收入。這種模式既解決了荒地無人耕種的困境,也實現了水稻的專業(yè)化、機械化生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總結匯報是學習收獲的展現。蹲點寫生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有更多深入了解與接觸研學區(qū)域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師生間溝通與交流的機會。此次田野學習以美術寫生為主、地理研學為輔,因此研學不適合占用過多時間,研學匯報則改為田間的研學分享和展示,要求學生將構建好的地理邏輯直接通過語言表達,也訓練了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因為一些地理研學任務與風景寫生任務可以重疊,因此,研學成果除提交研學小論文外,也可以由圖畫、照片、手繪地圖等代替。形式多樣的作業(yè)能反映出學生在研學中不同程度的收獲。
研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能將“地理2”中所學的產業(yè)區(qū)位因素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能較好地解釋中股村水稻種植業(yè)形成的區(qū)位因素;能從自然和人文雙角度解釋三門里村碉樓的選址原因。在寫生任務較為繁重的情況下,還能夠開展小組分工與合作,較好地完成農村生產狀況調查、人口與華僑歷史調查等研學任務,展現出較強的行動力和合作意識。
學生能發(fā)現更多的新問題。如學生對繪圖作品《窗戶》(圖1)的解釋為“碉樓的窗戶距離地面較高,且比普通民居的要小并安裝了鐵柵欄,這是因為窗戶除了要堅固之外,還要經得起破壞”,這與碉樓建造的主要目的以及當時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相吻合。還有攝影作品《排水》(圖2),學生拍攝到水稻田在排水,經過訪問調查得知,因為大雨使稻田水位上漲,需要及時排水以保證水稻根部正常的光合作用,指出水稻種植與水源、光照及熱量等自然要素之間的關系。
圖1 學生繪圖作品:窗戶
圖2 學生攝影作品:排水
學生能夠將實地考察所獲得的信息與衛(wèi)星圖片信息相結合,利用自身的繪畫優(yōu)勢,繪制三門里村村落格局與碉樓分布圖(圖3),展現了學生較強的空間思維與地圖表達能力。
圖3 學生繪圖作品:三門里村落格局與碉樓分布
學生提交的研學小論文不多且質量不高,通常只能簡單敘述研學過程和結果,未能展開探究式的論述。這反映出美術生的文字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如空間結構和空間思維能力,也說明要加強學生文字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從本次學生的田野學習作業(yè)可見,在風景寫生中出現了許多地理要素,學生將觀察到的地理現象表達在美術作品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設計靈感,體現了學生對地理的關注以及地理學習興趣的形成。同時,在地理研學中還看到學生善于發(fā)揮美術生的特長來增強地理表達,除了地圖類作品做得更加精致外,還從審美的視角更加關注人地關系的問題,從而更加全面地增強了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可見,在風景寫生中融合地理研學不僅是可行的,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深入探討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