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皇家園林仙境營造中的藥用植物造景

2022-08-31 03:00:40劉珊珊黃曉朝鮮尹重君
風(fēng)景園林 2022年8期
關(guān)鍵詞:仙藥仙境藥用植物

劉珊珊 黃曉* (朝鮮)尹重君

植物是中國園林四大造景元素之一,具有豐富的象征表意功能,是中國園林主題營造和意境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園林造景中的植物辨識和主題分析,是園林史研究和湮廢園林復(fù)原研究的難點之一?!颁螐U”即“湮沒廢棄”之義,見于宋代周敦頤《養(yǎng)心亭說》對張宗范園林的評價,“所為張氏園亭者,今已湮廢不復(fù)可考”[1]。中國古代園林不易保存是古今共識,改朝換代、園主更換甚至園主品味的變化,都會對園林造成破壞或改建。明代以前的大部分園林,都已湮沒廢棄于歷史長河中?,F(xiàn)存園林多在清代中后期,甚至近現(xiàn)代經(jīng)過改造或復(fù)建,難以呈現(xiàn)歷史園林動態(tài)演進的多樣性和復(fù)雜性。風(fēng)景園林史論研究需要建立在大量能夠反映歷史真實性的典型案例之上,明清以前遺存實例的缺乏成為該領(lǐng)域研究的一大困境。

這種困境在古代園林植物造景研究方面體現(xiàn)為:1)相對山水地形和建筑來說,植物的原真性在歷史變遷中更容易遭到破壞甚至湮廢;2)園林植物的意義往往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而被遺忘,特別是秦漢等早期園林中的珍稀植物,在唐宋以來被廣泛種植后,常常失去了原有的神秘色彩;3)在后世的改造過程中,園林景致的主題和植物種植的區(qū)域都常常發(fā)生變更,植物與原初景致的聯(lián)系被切斷,影響到后世對其原本意境的理解。

藥用植物在中國皇家園林造景中占有重要地位?!巴ㄌ烨笙伞笔侵袊始覉@林的重要功能之一,作為皇帝與仙界通神的媒介,皇家園林致力于摹擬和營造“仙境”。賈珺[2]在“廟堂待起煙霞侶,昆嶠方壺縮地來——神仙境界”中指出,神話中的仙境多為山岳,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常常四面環(huán)水,二是多建崇樓峻宇,三是有各種神藥異卉,四是多龍鳳麒麟之類的祥禽瑞獸。”山岳與水體、建筑、植物和動物結(jié)合,分別對應(yīng)園林的五大要素,它們共同構(gòu)成的仙境則成為中國園林的理想原型。異域或珍稀植物是皇家園林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些奇花異草滿足了帝王對仙境樂園的想象和對養(yǎng)生長壽的渴望。

藥用植物在中國具有悠久的采集和種植歷史。至少在6 000年前,古人就開始重視植物的藥用功能[3]。廣義上講,藥用植物指根、莖、葉、花、果實等含有特殊成分、可供人類使用的植物;狹義來講,指具有強身保健、治療疾病等作用的植物[4]。由于中醫(yī)持有“藥食同源”“食藥一體”的營養(yǎng)觀[5],而園林中的常用植物如梅、菊、蘭、桂、蓮、竹等幾乎都具有藥用價值,體現(xiàn)了中國園林普遍性的養(yǎng)生療愈功能。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采用以上植物造園時更重視其觀賞價值或文化寓意。本研究則重點關(guān)注因藥用價值被選作造景元素的植物,并集中研究以仙境為主旨的皇家園林造景,這些植物往往具有“仙藥”的象征意味。

醫(yī)藥學(xué)、歷史學(xué)、風(fēng)景園林學(xué)和美術(shù)學(xué)的相關(guān)研究為本研究提供了基礎(chǔ)。醫(yī)藥學(xué)方面,郭巧生等[6]系統(tǒng)梳理了藥用植物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楊凱[7]探討了唐代及以前藥用植物的栽培技術(shù)和相關(guān)典籍,包琰等[8]考察了文獻中秦漢上林苑的藥用植物培植情況。歷史學(xué)方面,高莉芬[9]全面論述了中國昆侖、蓬萊的相關(guān)文獻和神圣敘事手法,提供了認識仙藥植物的整體背景。風(fēng)景園林學(xué)方面,朱育帆[10]對艮岳、賈珺[11]對圓明園等湮廢皇家園林的復(fù)原研究涉及大量藥用植物的造景應(yīng)用。美術(shù)學(xué)方面,黃小峰[12]探討了繪畫圖像中體現(xiàn)的采用藥用植物與山石結(jié)合的園林造景。已有研究來自不同學(xué)科,筆者嘗試綜合各類研究成果,結(jié)合古代的文獻和圖像,梳理皇家園林中仙境營造的仙藥原型和藥用植物的造景實踐。

1 仙境與仙藥的神話原型

顧頡剛[13]指出,上古時期中國有“東、西兩大仙鄉(xiāng)神話”——西方的昆侖神話和東方的蓬萊仙話,兩者經(jīng)過后世的不斷完善,確立起仙山、仙藥和仙人的一整套概念體系。堅向空間的昆侖系統(tǒng)包括一層的樊桐、板松,二層的懸圃、閬風(fēng),三層的增城、天庭及相應(yīng)的別稱。橫向分布的蓬萊系統(tǒng)包括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或增加岱輿、員嶠構(gòu)成五島;后來又進一步擴展至《海內(nèi)十洲記》所載的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和聚窟洲十島。昆侖和蓬萊共同構(gòu)成后世園林中仙境營造的山水原型。

仙境的一大特征是盛產(chǎn)仙藥,即形態(tài)奇異的珍稀植物,傳說人或動物食用這些植物,就能獲得長生或特異功能。后世皇家園林仙境造景中的藥用植物,很多都是隱喻昆侖、蓬萊的珍稀植物,扮演著仙藥的角色。仙境和仙藥呈現(xiàn)為互相成就的關(guān)系:崇尚仙境的皇家園林成為移植、培育來自異域的仙藥的場所,這些珍貴的仙藥又成為皇家園林仙境意蘊的佐證。

神話中的仙藥落實到現(xiàn)實中,多為產(chǎn)自遠方、異域,在中原地區(qū)難以見到的珍稀植物。這些植物常人不可獲得,因而披上神秘的外衣,并因其藥用價值受到重視。有研究者指出,仙藥主要指植物果實和菌類[14],前者以棗和桃為代表,隱喻所在地為昆侖仙境;后者以靈芝為代表,隱喻所在地為蓬萊仙境。

皇家園林常培植棗與桃隱喻昆侖仙境。葛洪《上林名果異木》記載漢武帝上林苑的棗達7種之多,西王棗旁注明“出昆侖山”;桃達10種之多,其中胡桃旁注明“出西域”,兩者都被視為出自昆侖山的仙品[15]。魏晉南北朝華林園[16]中棗的名稱有王母棗、西王母棗、仙人棗等,桃的名稱有胡桃、仙人桃、王母桃等,此外還有西王母長生樹等,皆強調(diào)其產(chǎn)自昆侖山、西域。這些植物通過與西王母相聯(lián)系成為仙藥,栽種它們的場所則成為與昆侖山相聯(lián)系的仙境。

皇家園林以蓬萊為主題營造仙境時,涉及梨和杏等植物果實,但更常突出的植物是靈芝。葛洪《上林名果異木》在“東王梨”旁注明“出海中”,東王是與西王母相對的東王公,為東海蓬萊的主神;“蓬萊杏”旁注明“東郡都尉于吉所獻,一株花雜五色,六出,云是仙人所食”[15],指其出自東海蓬萊,花色繁多,傳說是仙人的食物。靈芝又稱神芝、仙草、瑞草,古人認為其不僅具有“輕身不老,延年神仙”[17]的功效,而且是體現(xiàn)天意的吉祥征兆。靈芝作為反映皇家御苑與上天通靈的祥瑞,被認為是當(dāng)朝帝王為明君的證據(jù),因此皇家宮苑常有靈芝的記載,或是帝王特意栽種,或是不期而生,帝王則常因靈芝的出現(xiàn)而作歌作表,大赦天下[18]。

2 藥用植物的仙境造景

藥用植物在不同層次上參與到皇家園林仙境主題營造中,構(gòu)成其重要組成部分。清代以前的皇家園林多已消失,存世園林也屢經(jīng)變遷,植物的原生狀態(tài)有了很大改變。但傳世繪畫和文獻保留了很多材料,本節(jié)以宋代祥龍石和艮岳、清代避暑山莊和圓明園等園林和造景為例,從細部營造、主題營造、景致結(jié)構(gòu)和造景敘事4個方面,探討藥用植物在皇家園林仙境造景中的應(yīng)用。

2.1 細部營造:仙藥與奇石結(jié)合

皇家園林特別重視賞石,往往“花石”并稱,奇石和奇花異草結(jié)合構(gòu)成觀賞對象。黃小峰[12]指出,《祥龍石圖》展示了宋徽宗如何將藥用植物與奇石結(jié)合營造宮苑仙境,將仙境主題貫穿于造景細節(jié)中。

《祥龍石圖》采用左文右圖的形式,右側(cè)描繪祥龍石,左側(cè)題寫詩文(圖1)。圖上宋徽宗詩序稱:“祥龍石者,立于環(huán)碧池之南,芳洲橋之西,相對則勝瀛也。其勢騰涌,若虬龍出,為瑞應(yīng)之狀”,指出此石位于皇家后苑環(huán)碧池的南邊,宛如虬龍涌出水面,呈現(xiàn)出祥瑞之貌。祥龍石東側(cè)是芳洲橋,通向池中象征仙境的勝瀛島,一石一島隔水相對,共同點明仙境主題。

1〔宋〕趙佶《祥龍石圖》Xianglong Stone by Zhao Ji in Song Dynasty1-1《祥龍石圖》全景Panorama of Xianglong Stone1-2 祥龍石上部的枇杷樹Loquat tree on top of Xianglong Stone1-3 祥龍石中部的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inside Xianglong Stone

圖中所繪奇石上兩處位置共種有3種植物,都具藥用價值。一處是祥龍石上部平臺間的2株植物,較高的一株形似枇杷,北宋蘇頌的《本草圖經(jīng)》指出,枇杷“木高丈余,肥枝長葉,大如驢耳,背有黃毛,陰密婆娑可愛,四時不凋?!脑虏扇~,暴干用”[19],宋人常將枇杷葉入藥,有止渴解暑之效;較低的一株形似枸杞或薔薇,同樣具有藥用價值。另一處是祥龍石中部孔穴間的石菖蒲,主要以根莖入藥。葛洪《神仙傳》中記載仙人告知漢武帝:“中岳(嵩山)石上菖蒲,一寸九節(jié),可以服之長生。”[20]這類菖蒲是世人爭求的仙藥,如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稱:“石上菖蒲,一寸九節(jié),為藥最妙,服久化仙”[21];明代李時珍《草木典》引《千金方》稱:“甲子日,取菖蒲一寸九節(jié)者,陰干百日,為末。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耳目聰明,益智不忘。”[22]

早期園林存世案例極少,《祥龍石圖》保留下珍貴的細節(jié),展示了仙境主題下藥用植物與祥瑞奇石的緊密結(jié)合:宋徽宗在皇家后苑堆筑勝瀛島象征仙境,在池南樹立祥龍石作為祥瑞,并選用枇杷、枸杞、石菖蒲等藥用植物點綴奇石,營造出以修仙長生為主題的,綜合園林、奇石、靈藥于一體的“多重景觀”[12],展示了藥用植物在仙境造景細部中的精妙應(yīng)用。

2.2 主題營造:仙藥的多點散布

除了與花石結(jié)合的細部造景,藥用植物還經(jīng)常與其他造景元素結(jié)合,突出仙境主題,形成獨立的景區(qū)。雍正是清代最崇信道教的帝王,他始建的圓明園展示了藥用植物與仙境造景的多樣結(jié)合。賈珺[11]分析了圓明園紫碧山房、蓬島瑤臺、萬方安和、方壺勝境、長春園海岳開襟和綺春園鳳麟洲6處景致,在山、水、建筑之外,這6處仙境造景都結(jié)合了不同的藥用植物,烘托了仙界氣氛。其中紫碧山房與西方的昆侖神話有關(guān),其他5處與東方的蓬萊神話有關(guān)(表1)。

表1 圓明園6處仙境主題景致的植物配置[23-29]Tab. 1 Plant configuration in six scenes in the theme of fairyland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23-29]

紫碧山房位于圓明園西北角,《穆天子傳》提到昆侖山有“紫翠丹房”,是一處煉丹之所,圓明園紫碧山房效仿此名,位處全園西北,隱喻昆侖山。紫碧山房東部設(shè)學(xué)圃“藝果種蔬”,更東邊營建“多稼如云”景致,都是培育花木的場所。乾隆《多稼如云》詩序提到這一帶的山坡上種桃樹,池中栽蓮花,宛若上界的仙居,呼應(yīng)了昆侖仙境的主題[23]。

蓬島瑤臺位于圓明園東部(圖2),雍正《蓬島洲詠古》詩以“壺中”“仙家”點明此地為仙境,雍正、乾隆詠蓬島的詩中提到“紅樹”“名葩”,采用虛指和寫意的方式,將此地點綴的花木比擬為仙藥。如“草葳蕤”則實指“葳蕤草”,“一名麗草,亦呼為女草,江湖中呼為娃草。美女曰娃,故以為名”[20],是一種稱作偏精的草藥;同時也形容草木鮮麗蓬勃之意。虛指和寫意的手法也體現(xiàn)在萬方安和中,乾隆將雍正書寫的“神洲三島”匾額掛在置有仙樓的北連宇內(nèi),并在《萬方安和》詩序里指出:隔水遙望對岸,所見皆為纈若綺繡的奇花異草,宛若仙境。

2《圓明園四十景圖》之“蓬島瑤臺”(局部)“Immortal Abode on Penglai Island” (partial) in Forty Scenes of the Garden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蓬島瑤臺東北部為方壺勝境,象征東海三山的方丈,牌坊南側(cè)題額稱“芝田日永”,北側(cè)稱“鳳鳴珠樹”,以靈芝、珠樹等珍異植物點題。乾隆《方壺勝境》詩中提到此地栽種松柏和天參,嘉慶則象征性地稱此地花木為“琪花瑤草”。《拾遺記》記載:方丈之山“玉瑤為林,龍常斗此處”,可知“瑤草”為方丈山所特有。

海岳開襟位于長春園,乾隆《海岳開襟歌》提到祖洲草和琪樹。祖洲為《海內(nèi)十洲記》的第一座仙島,洲上以出產(chǎn)“不死之草”著稱,“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dāng)時活也,服之令人長生”;祖洲的不死草還有個名字叫“養(yǎng)神芝”,種在瓊田中,“叢生,一株可活一人”[30]。琪樹是浙江天臺山的寶樹,推測為香榧,天臺山上以方瀛山隱喻方丈、瀛洲二島,唐代李紳《琪樹》詩曰:“石橋峰上棲玄鶴,碧闕巖邊蔭羽人”,可知琪樹和前述的琪花含義相近,與玄鶴、羽人相伴,突出其年歲久遠、仙異靈驗的特點。

鳳麟洲位于綺春園,是《海內(nèi)十洲記》記載的第九座仙島,洲上“有山川池澤及神藥百種,亦多仙家”[30]。嘉慶《綺春園記》稱鳳麟洲“洲嶼掩映,花木回環(huán)”[31],并為此地寫作數(shù)十首詩[32],提到紅桃、青柳、九葉芝和三島十洲等,鳳麟洲對聯(lián)稱“花間蓬島韶春早,簽響瑤階淑景深”,都提示了這座洲島與仙境和仙藥有多方面的關(guān)聯(lián)。

圓明園為典型的集景式園林,各景之間多為并列關(guān)系,呈現(xiàn)出多點散布的特點,較少形成有機的整體結(jié)構(gòu)。需要指出的是,雍正及其后的幾位帝王對求仙長生的態(tài)度并不相同,因此對藥用植物造景的態(tài)度也不同。雍正誠心崇道,他在深柳讀書堂附近的方亭懸掛“采芝徑”匾額,在福海東南角的秀清村燒煉丹藥,熱衷于從事種藥和煉丹的實踐[33];而自乾隆以來的帝王則對成仙持懷疑態(tài)度,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營造和欣賞仙境。這兩種心態(tài)雖有區(qū)別,卻共同使神話仙境成為皇家園林不可或缺的造景主題,代表仙藥的藥用植物則成為其中的關(guān)鍵元素。

2.3 景致結(jié)構(gòu):仙藥的形式借鑒

除了作為仙境主題景區(qū)的點景元素,皇家園林還會借鑒藥用植物的外形來堆山理水,將仙藥的意蘊融入園林的山水結(jié)構(gòu)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靈芝,其獨特的外形備受關(guān)注。徐福形容蓬萊山的仙藥為“芝成宮闕”[34],將靈芝的外形與宮闕相比較。漢代墓葬壁畫或畫像石中經(jīng)常將仙山的形態(tài)描繪為靈芝,如陜西出土的《拜謁西王母樂舞圖》(圖3),左側(cè)是3朵從奇異山巒間升起的靈芝,頭戴玉勝的西王母端坐在中間的一朵,左邊一朵上站著擎持華蓋的羽人,右邊一朵上臥著九尾狐[35];山東嘉祥東漢畫像石也描繪了坐在仙島上的西王母,仙島的支柱折轉(zhuǎn)有致,宛若靈芝(圖4)。

3《拜謁西王母樂舞圖》中一枝三莖、宛若靈芝的仙山Celestial mountain resembling three-stem ganoderma in Musical Dance for Paying Homage to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4 東漢畫像石中描繪的宛若靈芝的仙山支柱Pillars of celestial mountains resembling ganoderma depicted in the relief stone sculptures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靈芝的這一形態(tài)結(jié)構(gòu)也被引入園林造景中。清代皇家園林興盛,北京西苑、圓明園、清漪園,承德避暑山莊等都有仙境主題的造景。其中避暑山莊的“一池三山”便是借鑒靈芝的形式,作為仙境造景的結(jié)構(gòu)骨架。連接宮殿區(qū)與池中三島的長堤分成3支,分別通向環(huán)碧島、月色江聲島和如意洲,中央最長的一支被命名為“芝徑云堤”。站在南岸萬壑松風(fēng)的高崗上俯瞰,3條長堤與三島相連,宛如一株三莖的靈芝仙草漂浮在水上,靈芝之形巧妙地融入造景之中,烘托出皇家宮苑的仙境之感(圖5)。

5〔清〕冷枚《避暑山莊圖》中的“芝徑云堤”“Zhijingyundi” in the Summer Resort by Leng Mei in Qing Dynasty

2.4 造景敘事:仙藥的有機組織

上述前兩種造景是點式的獨立景致,第三種呈現(xiàn)為面式的結(jié)構(gòu)造景。此外,中國造園非常重視線性的游線組織,展開系統(tǒng)的造景敘事。宋徽宗主導(dǎo)建造的艮岳以營造壺中天地、世外桃源為主旨,園中設(shè)有蟠桃?guī)X,嶺上栽種桃林,象征西王母的蟠桃園;北部設(shè)置曲江池,“中有堂甚雄,名蓬壺”[36],象征東海蓬萊,艮岳綜合了昆侖和蓬萊兩大仙境主題。此外,艮岳還借助藥用植物形成沿游線展開的仙境敘事,提供了理解艮岳造景的獨特視角。艮岳設(shè)有藥寮、蟠桃?guī)X、長春谷和圌山亭等景區(qū),利用不同的藥用植物營造仙境主題,與游線相結(jié)合,形成起承轉(zhuǎn)合、層層遞進的仙境敘事(表2,圖6)。

表2 艮岳不同景區(qū)的植物配置[37-38]Tab. 2 Plant configuration in different scenic spots of Genyue Royal Garden [37-38]

艮岳的仙境敘事始于入園之初的前導(dǎo)空間。艮岳位于宮城東北部,從宮城通過艮岳西南角的華陽宮門入園,先經(jīng)過一條筆直的馳道,馳道南側(cè)為藥寮景區(qū)。藥寮是艮岳種植藥草的專區(qū),占地廣闊,藥草品種豐富,包括參術(shù)、杞菊、黃精、芎?、玉芝、云桂等。此地處在西嶺外側(cè)的壺外天地,代表的是人間凡世。宋徽宗在此種植藥草,表達了他對仙境的向往,是為仙境之起。

翻過西嶺進入群山圍合而成的壺中天地。這里布置了多處以藥用植物為主景的景區(qū),廣種桃、李、杏、梅、桂、椒等植物,隱喻象征仙境主題。根據(jù)宋徽宗與大臣所作《艮岳百詠詩》《艮岳賦》等詩文題詠可知,蟠桃?guī)X與蟠秀亭周圍遍植桃樹,象征西王母的蟠桃園;附近為仙李園,廣植李樹,相傳道家始祖老子降生于李樹之下,有仙異之兆。此外還有栽種丹杏、銀杏的杏岫,栽種椒蘭的椒崖,栽種梅花的萼綠華堂等,皆緊扣景名主旨配置植物,表現(xiàn)相應(yīng)的仙境主題。訪客進入此地,食蟠桃、仙李,品丹杏、梅花,飲不老泉水,欣賞富含仙境寓意的珍異植物,體驗訪藥之樂,是為仙境之承。

出壺中天地沿萬松嶺向北有一條溪流,沿溪兩岸夾植桃樹,稱作桃溪。逆流而上進入長春谷,曹組《艮岳賦》形容這條山谷位于兩山之間,草木繁茂,有泉流暗通,其原型是進入桃花源的山洞,是為仙境之轉(zhuǎn)。

穿過長春谷之后豁然開朗,進入煉丹服藥、羽化升仙的秘境,即圌山亭所在的洞天景區(qū)。此地有清虛洞天、玉霄洞和煉丹亭諸景,栽種凌霄、古木,擺置煉丹藥爐。李質(zhì)《艮岳賦》指出這里是仙人寓居休息之所,群山環(huán)繞,別有洞天。此地位居全園西北,匯聚了眾多修仙景致,帝王在此煉丹服食,即可羽化成仙,達到登仙之途的終點,是為仙境之合。

艮岳結(jié)合不同的藥用植物造景,與“種藥”“訪藥”“尋仙”“升仙”的游線結(jié)合,形成以仙藥為線索的完整造景敘事,展示了中國園林成熟期的高超成就。

3 結(jié)論

中國皇家園林里以“神藥異卉”為原型的藥用植物,不僅具有裝飾作用,而且具有象征意義和心理暗示功能,是仙境主題營造的重要元素。中國皇家園林以昆侖、蓬萊為仙境造景的兩大原型,為了全方位再現(xiàn)神話仙境,常常選擇相關(guān)的藥用植物參與造景,如在昆侖景區(qū)種植西域的桃、紅棗,在蓬萊景區(qū)培植靈芝、梨、杏等。皇家園林是培育栽植藥用植物的重要場所,藥用植物則會隱喻烘托皇家園林的仙境意蘊,兩者呈現(xiàn)為相依互成的關(guān)系。在藥用植物造景方面,既有結(jié)合奇石、深入細部的精心營造,也有圍繞主題的集景式造景,以及借鑒仙藥外形的結(jié)構(gòu)造景和圍繞游線展開的敘事造景,通過藥用植物給人強烈的心理暗示,將仙境主題的營造提升到新高度。

相對于山形、水體和建筑,園林中的植物往往更為脆弱且不易保存。隨著朝代或園主的更替,園林的湮廢往往從植物的改變或消失開始。許多藥用植物都是草本,即使為木本也壽命有限,難以留存至今,加上藥用植物需要更專業(yè)的種植技術(shù)和維護手段,在現(xiàn)存園林中留存的痕跡很少。在后世的改建和修復(fù)過程中,園林植物原有的象征表意功能經(jīng)常被誤解或遺忘,使古代園林植物的造景技法成為湮廢園林復(fù)原研究的難點。如今的研究除了結(jié)合現(xiàn)狀考察,更需要從古代的詩文繪畫中尋找線索、挖掘信息。對皇家園林中藥用植物造景技法的考察,有助于認識中國皇家園林仙境營造的整體性——體現(xiàn)為山、水、建筑和植物融合的綜合營造,并為湮廢園林的植物復(fù)原研究和當(dāng)代的康養(yǎng)景觀設(shè)計提供借鑒。

圖表來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猜你喜歡
仙藥仙境藥用植物
開卷有益
嫦娥奔月
盛夏,享一場浪漫的“仙境”之旅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2
藥用植物保育研究團隊
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藥用植物親緣學(xué)研究中心
茶山仙境
中國慈善家(2020年6期)2020-09-12 06:42:39
藥用植物資源與育種團隊
尋找家里的藥用植物
漫步在冬日仙境
中華家教(2017年2期)2017-03-01 16:35:58
“仙藥”傳奇
河北省| 吐鲁番市| 武安市| 杨浦区| 巴林右旗| 义马市| 夏津县| 苏州市| 岑巩县| 西峡县| 秀山| 图们市| 万山特区| 大丰市| 江油市| 乐清市| 凤台县| 山东省| 贺州市| 丹凤县| 布尔津县| 西丰县| 晋中市| 五峰| 南华县| 绥宁县| 黎川县| 扶余县| 南木林县| 汝南县| 伊金霍洛旗| 泗洪县| 北海市| 河间市| 双牌县| 股票| 海伦市| 平原县| 洪湖市| 崇阳县|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