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艷, 隋益虎, 胡能兵
(安徽科技學院 農學院,安徽 鳳陽 233100)
辣椒(CapsicumannuumL.)為茄科辣椒屬常異花授粉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1],原產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地區(qū),在世界上廣泛栽培[2]。在我國,辣椒栽培面積共有3 200萬畝、約200萬hm2,其生產價值和經濟效益都名列前茅,是我國重要的經濟蔬菜作物[3-4]。辣椒中有12對染色體,其基因組約3.2~3.9 G,為同為茄科植物中番茄、茄子基因組的3~5倍。辣椒基因組包含著大量的重復序列,占整個基因組的81%,遠高于馬鈴薯和西紅柿[5]。與番茄、茄子相比,辣椒生物技術育種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6],主要原因在于尚未有簡便快捷的辣椒轉基因體系,而現有報道的辣椒基因的功能大多都是通過VIGS[7]或借助于外源植物煙草[8]、擬南芥[9]來實現,這極大地限制了辣椒生物技術育種的速度。基于此,本實驗對影響辣椒遺傳轉化的各因素進行研究,為后續(xù)的應用提供較好的技術支撐。
1.1.1 辣椒材料 BY-1,由安徽科技學院辣椒課題組提供。
1.1.2 根癌農桿菌菌株 使用農桿菌GV3101,植物表達載體為pR101-GFP(卡那霉素抗性),載體所含基因為CYP85A1(圖1)。
圖1 pR101-GFP載體結構示意圖
1.1.3 農桿菌培養(yǎng)基 固/液體LB培養(yǎng)基+50 mg/L Kan(卡那霉素)+25 mg/L Rif(利福平)pH 7.0;植物組織再生培養(yǎng)基:(1) 不定芽誘導:M S+4 mg/L 6-BA(6-芐氨基嘌呤)+3.0%糖+8 g/L瓊脂pH 6.5。(2) 芽伸長培養(yǎng)基:MS+4 mg/L 6-BA+3.0%糖+8 g/L瓊脂+0.5 mg/L GA3(赤霉素)pH 6.5。(3) 生根培養(yǎng)基:1/2MS+3.0%糖+8 g/L瓊脂pH 6.5。
表1 不同階段培養(yǎng)基成分
1.1.4 實驗儀器 高溫高壓滅菌鍋;超凈工作臺;離心機;恒溫振蕩搖床;PCR儀;凝膠成像儀。
1.2.1 培養(yǎng)溫度與培養(yǎng)條件 培養(yǎng)溫度為(25±1) ℃;光照強度為2 000 lx、16 h/d,白光燈。每次處理含外植體30個,3次重復。
1.2.2 無菌苗的獲得 流水清洗辣椒種子3 min,在無菌超凈工作臺上用75%乙醇中滅菌1 min,用0.1%升汞滅菌2 min,無菌水清洗3~5遍,晾干水分,轉接到萌發(fā)培養(yǎng)基中,于25~28 ℃培養(yǎng)成幼苗。
1.2.3 外植體的準備 取苗齡14~16 d的BY-1無菌苗,取子葉用于后續(xù)試驗。
1.2.4 農桿菌侵染液的準備 在50 mg/L Kan+25 mg/L Rif+15 g/L瓊脂的固體LB培養(yǎng)基上劃線接種帶有目的基因的農桿菌,挑取28 ℃暗培養(yǎng)2 d下的單菌落轉接至上述的2 mL LB溶液中,在28 ℃、180 r/min條件下振蕩培養(yǎng)12 h后,繼續(xù)擴大培養(yǎng);5 000 r/min收集菌體,用侵染液(MS+200 μmol/L AS(乙酰丁香酮))將其懸浮至OD600在0.6和0.8之間。
1.2.5 辣椒子葉的侵染 將子葉放入活化農桿菌的侵染液中,搖動0、10、20、30、40、50、60 min,在無菌濾紙上晾干水分,轉接到共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MS+4 mg/L 6-BA+50 mg/L AS+3%糖+8 g/L瓊脂),25 ℃暗培養(yǎng)2 d之后,無菌水清洗3~5遍,一定濃度的特美汀溶液浸泡,無菌濾紙上晾干水分,轉接到不定芽誘導培養(yǎng)基(MS+4 mg/L 6-BA+200 mg/L TMT(特美汀)+50 mg/L Kan+3%糖+8 g/L瓊脂),每2周統(tǒng)計數據,直至子葉長出芽點。
1.2.6 伸長 將生長出的芽點轉接至伸長培養(yǎng)基(MS+4 mg/L 6-BA+10 mg/L IAA+0.5 mg/L GA3(赤霉素)+200 mg/L TMT+50 mg/L Kan+3%糖+8 g/L瓊脂)中培養(yǎng),每2周統(tǒng)計數據,直至植株伸長。
1.2.7 生根 切下約1 cm的伸長小芽插入生根培養(yǎng)基(1/2MS+200 mg/L TMT+50 mg/L Kan+3%糖+8 g/L瓊脂)誘導生根。
1.2.8 移栽 將組培苗洗去根部培養(yǎng)基,移植到基質中,在 25~30 ℃下煉苗移栽。
1.2.9 轉基因辣椒的分子檢測 對獲得的轉化植株和未轉化植株的葉片,采用CTAB法[10-11]提取葉片總DNA,利用引物擴增進行PCR檢測。本試驗所用的目的基因是CYP85A1,該基因變?yōu)? 395 bp。
PCR檢測:根據pR101-GFP上基因的序列設計引物,如下:
CYP85A1-F1-SalI:GTCGACATGGCCTTTTTCTTAGTTT ;CYP85A1-R1-PstI:CTGCAGTTAATTAGTTGAAACTCTAATTCG,反應條件為預處理95 ℃ 5 min(95 ℃ 30 s,56 ℃ 30 s,72 ℃ 30 s,每周期35個循環(huán)),最后72 ℃延長10 min,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該基因是否轉入至辣椒中。
為篩選最佳濃度的卡那霉素,將子葉外植體接種于不同濃度的誘導分化培養(yǎng)基上,觀察其生長情況。由表2可知,隨著卡那霉素濃度的增加,子葉愈傷組織的發(fā)生和外植體抗性芽個數都呈先高后低的趨勢。且當Kan濃度為50 mg/L時,其愈傷誘導率與抗性芽數為36.67%和0.90個,效果較好。故本實驗中選擇以50 mg/L的卡那霉素篩選辣椒抗性芽。
表2 卡那霉素濃度對辣椒子葉的影響
在構建高效的辣椒遺傳轉化體系的時候,合適的侵染時間也是最為關鍵的過程。由表3可知,隨著農桿菌侵染時間的延長,其愈傷誘導和抗性芽的發(fā)生呈先高后低的趨勢。在侵染時間30 min時,其愈傷誘導與抗性芽個數較大為37.78%和2.10個,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而在侵染時間為0和60 min時,愈傷誘導率和抗性芽個數明顯低于其他處理。表明侵染時間過短和過長都不利于辣椒的遺傳轉化,故本實驗選擇30 min的侵染時間。
表3 不同侵染時間對辣椒子葉的影響
適宜的TMT溶液浸泡時間來抑制農桿菌的生成,是決定外植體能否再生的重要過程。由表4可知,隨著外植體在TMT溶液浸泡時間的延長,其抗性芽個數呈先升后降的趨勢,且外植體生長狀況也出現了由污染到失綠的過程。表明過短或過長的浸泡時間都不利于農桿菌的抑制,且較為適宜的浸泡時間為3 min。
表4 特美汀水溶液浸泡時間對農桿菌的抑制
將產生的不定芽點,接種到表5所示培養(yǎng)基上進行培養(yǎng)。隨著赤霉素濃度的增加,其褐化誘導率呈先升后降的趨勢,而抗性芽伸長個數則呈下降趨勢,而添加赤霉素濃度為0.5 mg/L時抗性芽個數伸長達到最大,為0.23個。得出抗性芽點伸長的赤霉素濃度為0.5 mg/L。
表5 不同赤霉素濃度對辣椒抗性芽伸長的影響
將伸長至1 cm 左右的不定芽,接種至表6所示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生根。3號培養(yǎng)基的外植體生根率最高,達到52.22%;而1~2號上的全部死亡,差異明顯;添加NAA的4~6號培養(yǎng)基,產生大量愈傷組織,影響外植體根系發(fā)育;故本實驗選用3號培養(yǎng)基用來生根。
表6 辣椒子葉遺傳轉化苗生根效果
2.6.1 轉基因植株 通過本試驗中的卡那霉素,農桿菌侵染時間、最佳侵染時間、特美汀溶液浸泡時間、不定芽伸長等各因素來獲得轉基因植株,具體內容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階段外植體形態(tài)狀況
2.6.2 轉基因植株結果檢測 對獲得的46個辣椒單株進行PCR檢測,結果有8個單株擴增出與陽性對照相同的條帶,轉基因比例為17.4%。
圖3 部分轉基因辣椒PCR擴增結果圖
至今,遺傳轉化技術已成為獲得轉基因植物的基本方法,而以農桿菌介導的遺傳轉化方法在茄科植物中的茄子[12-13]、番茄[14-16]、辣椒[17-19]等已初步取得成功。但由于在辣椒的遺傳背景影響較大,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創(chuàng)建一個簡潔穩(wěn)定的辣椒遺傳轉化體系是很有必要的。本試驗以辣椒子葉為外植體,以組織培養(yǎng)再生體系[20-22]為基礎來探尋影響辣椒遺傳轉化的各因素,為下一步外源基因的導入,快速獲得辣椒轉基因植株,基因功能的研究等創(chuàng)造條件。
在整個遺傳轉化的過程中,陽性轉化的篩選是一個重要的過程。而Kan濃度、農桿菌侵染時間、TMT抑菌時間,芽伸長等都是遺傳轉化的重要過程。如何選擇適宜的Kan濃度來抑制假陽性芽的形成。羅齊軍等[23]認為35 mg/L Kan較好,而袁靜等[24]則認為50 mg/L Kan對辣椒外植體篩選濃度影響最佳,這與本試驗結果相同。適宜的侵染時間也十分重要,若侵染時間過長在后期的培養(yǎng)過程中會出現農桿菌殘留,且難以控制導致植株死亡,侵染時間過短菌液與外植體接觸不夠充分,會降低轉化效率導致大量非抗性苗出現;本實驗中一定的侵染時間可增強辣椒的再生頻率與再生芽效果[25],這與黃妤等[26]的研究大致相同。TMT作為一種新型抑菌劑,可用來抑制農桿菌的發(fā)生,這在遺傳轉化后期添加很有必要。敬國興等[27]發(fā)現,如果濃度過低的TMT也會引起農桿菌的發(fā)生造成植株死亡,且用TMT溶液浸泡過后的抑菌效果會更好。植物再生過程中不定芽的伸長是關鍵,添加赤霉素極為重要,它能使不定芽點得到一定程度的伸長,這與歐陽樂軍等[28]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本實驗建立了一個穩(wěn)定的辣椒遺傳轉化體系。確定了卡那霉素濃度為50 mg/L,侵染時間為30 min,特美汀溶液浸泡辣椒子葉時間為3 min,不定芽伸長添加赤霉素濃度為0.5 mg/L,使辣椒的遺傳轉化達到較好效果,為后期的辣椒生物技術育種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較好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