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英
做過父母的成年人在孩子不滿周歲的時候,可能都做過這樣一種游戲:當我們俯身靠近還只會躺在床上的小嬰兒,用雙手遮住自己的臉龐,然后突然展開時,嬰兒會咯咯地大笑起來。這個游戲似乎超越了文化和國界,我們屢試不爽。在英文中,還有一個詞來描述這個小游戲,叫“Peek-and-See”。這種游戲我們見得多了,做得多了,所以,很少對此再有好奇。
隨著孩子年齡大一些,可以行走了,玩的游戲也開始多了起來,但最喜歡玩的游戲還是捉迷藏。在大人與孩子玩捉迷藏游戲時,我們通常會注意到,年幼的孩子在興奮而緊張地尋找藏“身”之處的時候,他們通常會天真地以為,將自己的“頭”隱藏起來,別人就不會發(fā)現(xiàn)“自己”了。兒童的“自我”和他們的身體是什么關系呢?這也是一個令人感到驚訝的地方。
孩子進一步長大,不再玩這種游戲了。他們開始真的可以將自己的身體隱藏起來了,大人一時半會兒還真的很難找到他們。小孩這時不僅能夠隱藏自己的身體,還能隱藏自己的東西,甚至自己的想法了。這個時期的小孩,開始不再什么事情都告訴自己的父母或伙伴了,孩子開始有“秘密”了。孩子似乎變得不像以前那樣天真可愛、不像以前那樣愿意與大人交流。父母和成人在感嘆之余,開始感到傷心,甚至感到害怕和焦慮。于是開始有了刺探秘密的沖動!問其原因,多數(shù)父母和老師都會這樣回答,“我這樣做是為了關心孩子?!?/p>
那么,孩子有秘密究竟意味著什么?這些兒童的“秘密”體驗對他們的成長有什么意義?作為父母和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兒童成長中的秘密,該如何與有了秘密的兒童相處呢?
好奇之心讓我們變得更加關注兒童的“秘密”體驗。父母和老師,如果環(huán)顧四周,會開始發(fā)現(xiàn)你對兒童的“秘密”體驗變得敏感起來,你會更加注意到一些細節(jié)。你會發(fā)覺兒童有獨特的體驗“秘密”的方式,那些秘密的藏身之處、神秘的抽屜、箱子、衣柜、壁櫥和記憶中的小閣樓、小木屋、古樹丫等,對具體的一個兒童而言,可能都有著特別的意義。
找一個藏身之處是兒童的一種典型的秘密體驗。孩子有意躲在那個秘密的空間,讓別人看不到自己,會感到莫名的安靜,可以自由地想象、好奇和幻想。更有趣的是,當別人呼喚他的名字的時候,也許就離他幾步之遙,他卻屏住呼吸,不說話,還感到莫名的興奮!事后也不與別人說起這個特別的“秘密”之所!
以一種特有的現(xiàn)象學方式去追尋兒童的秘密體驗故事,并探究它們對兒童成長的意義,我們可能會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比如,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兒童隱藏一件東西或事情的時候,他實際上是在隱藏自己的“想法”,是在隱藏真實的“自我”。秘密讓我體驗到了一種與家人和親人的“距離感”“分離感”;秘密讓我體驗到了兩個世界,一個外在的世界,一個內在的世界;秘密讓我體驗到兩個“自我”,一個外在的“我”,一個內在的“我”,甚至可能會體驗到一個復數(shù)的、多重面具的“我”。秘密讓我體驗到了“我”是多么的脆弱,因為秘密有時候很難守??;秘密又讓我體驗到了“我”的特權,因為我知道的秘密你不知道!
進一步探究下去,我們還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秘密的體驗原來與兒童之間的人際關系相關!秘密可以構建一種“親密”的關系,秘密又可以破壞這種“親密”的關系。這樣一來,秘密的保守、分享或泄露構建了人際之間的有“意義”的關系。
有了秘密,兒童開始成長,走向獨立;有了秘密,還能保守秘密,這是一個成熟的標志;有了秘密,并能夠保守秘密,又能夠恰當?shù)嘏c自己最親的人分享秘密,這更加是一個成長的重要標志。
我們每個人都有童年時代獨特的“小秘密”。對兒童個體的“秘密”體驗之獨特關注,是教育現(xiàn)象學獨特的人文視域。它能給教師、父母和那些與人文科學相關的衛(wèi)生、醫(yī)療、健康和護理工作的專業(yè)人士以深刻的啟迪。反思什么時候我們該去探究他們的秘密,什么時候該置之不理,給他們留下秘密的成長空間,這是一種成人的大智慧,需要我們有一種在具體情境中的敏感和機智。
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當今社會,兒童的秘密空間越來越少。成人有時會打著“關心”兒童的幌子,利用高清攝像頭和其它“智能”設備監(jiān)控孩子,但同時自己卻常常忙于其它的工作,忽略與兒童共同嬉戲探奇。我們應該讓兒童去認知世界和體驗秘密的空間,在那里發(fā)現(xiàn)自我,走向成長和獨立。秘密和監(jiān)控,是一對充滿著矛盾和張力的邏輯辯證關系。我們需要轉向個體的體驗本身,從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提升教育的機智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