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彬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張掖育才中學,甘肅張掖 734000)
語文寫作能力直接體現(xiàn)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作文表現(xiàn)形式,反而忽視了作文內容,導致學生創(chuàng)造出的作品空洞無力,沒有真情實感,而這樣的文章是無法吸引讀者的,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喪失寫作的信心。因此教師要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出學生進行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提高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現(xiàn)階段很多初中生對于語文寫作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對于教師開展的作文教學或布置的寫作任務,往往覺得苦不堪言,而這種學習態(tài)度會對學生的寫作學習和練習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在教師進行作文技巧講解時容易出現(xiàn)走神等現(xiàn)象,而這會導致作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之所以缺乏寫作興趣,主要原因是自身缺乏寫作素材,在寫作時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筆,寫出的作文就會平淡無味,缺乏吸引力,也就無法使人在觀看之后獲得情感共鳴。作文是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與積累的素材所進行的二次加工創(chuàng)作,初中生由于與外界的接觸不夠密切,缺乏享受生活和感知大自然的意識,在寫作時普遍存在缺乏真情實感的問題,一些文章甚至是東拼西湊出來的,無法有機結合實際生活與語言文字,導致作文缺乏生機與活力。
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評價時,評語多是“很好”“很棒”“有待提升”等千篇一律的評語,缺乏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而這些評語是無法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興趣的,導致一些學生認為自身無論寫得多好,也無法得到教師的充分肯定,因而在寫作時往往沒有盡情投入其中。
語文寫作需要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思想,寫作并不是學生按照題目完成文字的拼湊,而是要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在文章當中,這就要求學生自身具有一定的思路和框架,但是很多初中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構思習慣,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不知道怎樣寫的問題,寫出的作文中無法將寫作思路和框架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
現(xiàn)階段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將教學重點都放在了閱讀教學上,對于寫作教學卻較為忽視。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開學之初就制訂好了教學的目標、計劃等,在每次開展閱讀教學之前都會精心備課,教學方法上也力求精益求精,但是對于寫作教學卻沒有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也缺乏明確的目標,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往往將提升作文分數(shù)作為教學目標,從而將重心放在對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上,或是直接讓學生背誦范文,給學生相應的寫作模板。雖然寫作模板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寫作思路,但也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與想象力的發(fā)展,久而久之,部分學生一旦脫離了模板就無法寫作,反而不利于其作文水平的提升。上述寫作教學方式不符合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因此也就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多數(shù)教師對于新課標的要求并沒有透徹地進行理解,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往往過于空洞,無法通過評語將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凸顯出來,對于學生作文的評語也不能觸及學生內心,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初中生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興趣的影響和引導,從而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去。因此要想改變學生的寫作學習現(xiàn)狀,教師就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
首先,教師要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教學設計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寫作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作文比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寫作比賽當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互動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方式,將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位置凸顯出來,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趣互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語文寫作的積極性。
此外,初中生非??释约旱淖魑牡玫浇處煹目隙?,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多鼓勵和贊揚學生,認真分析學生的作文,對作文中寫得好的地方要通過曲線或圓圈的方式標注出來,并寫上贊美的語言或鼓勵性的語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寫得好的作文在課堂上進行示范朗讀,在表揚和肯定學生的同時,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激發(fā)出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寫得好的作品張貼在學校報告欄,或刊登在學??锷希部梢怨膭顚W生將自己的文章投稿到學校的廣播站或是寄到雜志社,等等。當教師對學生的寫作表現(xiàn)出賞識之后,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也會自然而然地被激發(fā)出來,這樣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就不會只是被動地進行學習。
很多初中生寫出的文章之所以缺乏吸引力,是因為缺乏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只有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才能促使其寫作水平得到提升。大多數(shù)初中生在看到寫作題目時往往不知道從何下筆和構思,以至于對寫作充滿畏難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對寫作喪失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當學生腦海中有大量的寫作知識儲備時,就不會再對語文寫作充滿抵觸情緒。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引入多種寫作方法,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加大自身的課外閱讀量,并要做好對閱讀知識的積累工作。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將閱讀過程中覺得優(yōu)美的句子加以摘抄,這樣學生就可積累到很多寫作素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積累的素材自主選擇作文題目進行練習,將學習到的詞匯、素材以及語言等運用在作文寫作中。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讀書打卡活動,要求學生每日閱讀半個小時,并在班級群內打卡,對連續(xù)打卡21 天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堅持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到更多素材,從而提升個人文化素養(yǎng)。同時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火眼金睛”“成語大比拼”等主題活動,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教師也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帶領學生觀看正能量影視作品,讓學生將其中優(yōu)美的內容摘抄下來。反復的積累和練習能夠促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這樣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就不會再出現(xiàn)無米可炊的現(xiàn)象。
要想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事件進行感悟,只有對生活有了一定的感悟,在寫作時才能將自己最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更加具有可讀性。從本質上來講,作文就是人類用來抒發(fā)自己情緒的一種載體,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將現(xiàn)實生活作為起點,將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和感情用文字表達出來。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作文片段的練習,片段訓練寫作量較少,學生完成起來也就比較容易。對于初中生來講,每當完成一個片段的寫作后,心中就會獲得極大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學生進行寫作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高。比如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寫景能力,就可以先要求學生對景點的某一個部分進行描寫,之后對學生的片段描寫進行寫作技巧方面的指導,最后讓學生對自己寫得不好的地方進行修改,這樣的指導比較有針對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只要認真觀察,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為了使學生積極投入寫作學習之中,提高初中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抵觸和畏懼。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著手,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并能夠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人物或事物入手,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進行語文寫作,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寫作思路的交流,使學生收獲更多的寫作思路和素材,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如在作文選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選材,讓學生明白作文選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材料是真實的,就能寫出真情實意的好文章。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寫作,并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注入文章當中,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夠更有深度,才能稱為優(yōu)秀文章,并引起讀者的共鳴。
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要勇于打破常規(guī),將一些富有個性的元素納入教學當中,以此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敢于在寫作中大膽表達。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對學生選材和語言描述的把關,引導學生挖掘語言背后的深意。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能有很好地感悟素材內容,寫出的文章內容較為枯燥單一,無法很好地吸引讀者,所以教師一定要確保學生在寫作時有內容可寫。作文素材往往源自學生真實的生活,因此教師一定要多引導學生去感知周圍美好的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夠寫出具有深度的優(yōu)秀文章。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參與各種校外活動,比如爬山、參觀博物館、烈士陵園等,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眼界得到豐富,并通過各種活動找到自己獨特的寫作視角,并將自己在活動中的所見、所思、所想等通過文字形式表達出來。通過實踐活動,學生不但能夠找出自己的興趣愛好,還能通過思考使自身的表達水平得到提升,而這些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利的。
教師要想引導學生寫出好的文章,就要從選題立意開始。寫作教學中,教師一般會規(guī)定固定的作文主題,而學生的思維容易受到固定作文主題的限制,導致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出現(xiàn)立意不夠新穎的問題。作文是學生通過文字表達自身對世界的認識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嘗試不規(guī)定作文主題,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在寫作時可以根據(jù)個人理解產生獨特立意。如教師可以將“觸動心靈的一件事”作為主題開展寫作教學,初中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很多觸動自身心靈的事物,這一作文題目可選擇的寫作范圍較大,也有一定的發(fā)揮空間,因此學生往往可以寫出立意新穎的作文。但在寫作時教師也要提醒學生緊扣主題,在描寫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時要凸顯出人物特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樹立起寫作自信心,為今后的寫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課改中提出,語文寫作是學生認識自我與世界,通過作文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相對于命題作文,半命題和自由命題的作文形式更加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除了采用命題作文形式,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擬作文題目展開寫作,這樣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就會得到更高。初中生的自我知識儲備有限,在自擬題目時可能會出現(xiàn)缺乏特色的問題,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作文內容對作文題目進行深化,以提升題目的深意和新意。如在人物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同學作為寫作對象,重點圍繞人物性格進行寫作,如想要表達人物性格的堅韌與頑強,作文題目可命名為“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這類題目具有特色,能凸顯人物特點,學生的寫作興趣會更高,往往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要求學生按照固定內容和要求進行寫作,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多為被動參與寫作,因此無法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要開拓學生的寫作視野,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見、所聞通過作文表達出來,寫作內容也不必拘泥于教材。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并積極投入寫作訓練中,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平時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并形成獨特想法。
總之,寫作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要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出學生進行寫作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技巧,并要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能夠逐漸建立起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從而切實提升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