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佑彬 李忠相 欒 麗
(重慶市第一中學校,重慶 400030)
2021年高考物理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依托高考評價體系,強化基礎性考查,優(yōu)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靈活性,深化關鍵能力考查,充分發(fā)揮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引導教學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的現(xiàn)象,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21年重慶高考物理第12題第(3)小問最后一空,一個電學實驗題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的問題,就是體現(xiàn)“增強試題靈活性,引導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的典型案例.由于高考真題和答案沒有正式公布,本文根據(jù)多位考生回憶,基本復原了本道試題,但題目中數(shù)據(jù)曲線不能保證和原題完全一致,計算結果僅供參考.
例題.某興趣小組使用圖1所示電路探究太陽能電池的輸出功率和光照強度、外電阻的關系.其中P 是電阻箱,R0是阻值為37.9 kΩ的定值電阻,E 是太陽能電池,是量程為0-100μA、內阻為2.10 kΩ的電流表.
圖1
(1)某次實驗中電流表的指針位置如圖2,則電阻箱P 兩端的電壓是_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圖2
(2)在某光照強度下,測得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壓U 和電阻箱P 的阻值R 之間的關系如圖3中曲線①.若不計電流表和定值電阻消耗的功率,則圖中M 點對應的太陽能電池的輸出功率是_______m W.(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圖3
(3)在另一更大的光強下,測得的關系圖如圖3中曲線②.同樣不計電流表和定值電阻消耗的功率,與曲線①相比,在相同電阻R 時,曲線②對應太陽能電池的輸出功率 _______(選填“較大”“較小”).由曲線②估算太陽能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約為_______ m W.(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本文僅考慮最后一空格,圖3 橫、縱坐標分別為電阻箱的電阻R 和兩端電壓U,電阻箱為純電阻,其功率可表示為
可見,圖3中任意一點對應的功率均可由橫、縱坐標的取值及(1)式計算得出.但是,由圖3可知,隨著電阻R 增大,電壓U 也增大,不能定性判斷R取何值時有最大功率.所以本題的關鍵為找到圖線上哪一個點對應最大功率,下面給出3種方法.
方法1:逐點計算,繪圖尋找極值.
由于功率與電阻的單調關系不明顯,可以逐點計算功率并通過繪圖尋找極值點.這個方法在實際研究中由計算器或計算機輔助相對容易實現(xiàn),但在考場上操作難度較大.
在考場上使用此方法,可以將過程進行一定程度的優(yōu)化.比如先計算R 分別為50.0Ω、100.0Ω、150.0Ω、200.0Ω、250.0Ω 共5個點的功率,大致描出圖像,根據(jù)走勢找到最大功率存在的區(qū)間.再將區(qū)間內的4個點逐一計算即可大概找到最大功率.這樣總共需要進行大約9 組數(shù)據(jù)的讀取和計算,任務量依然較大.這不應該是命題者的本意,本文也略去此法的詳細過程和數(shù)據(jù).
方法2:控制變量,縮小極值范圍.
仔細觀察圖3 中曲線②,發(fā)現(xiàn)曲線兩端都近似為直線,在兩端分別作出兩條趨勢直線A 和B,如圖4所示.
圖4
直線A 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其斜率代表的物理意義是電流I,即此直線表明在此過程中通過電阻箱的電流幾乎不變,由P=I2R 可知電阻R 越大,功率P 越大,即最大功率應該出現(xiàn)在曲線上靠近直線A 右端的部分.
綜合以上考慮,最大功率應該出現(xiàn)在A、B 兩條直線之間的曲線段上.然后使用方法1,合理采樣逼近即可找到最大功率,所需要讀取和計算的數(shù)據(jù)少了一些.
當然,注意到題目中明確是估算出最大功率,可以直接在A、B 兩直線間曲線的中部附近取一點,如圖中Q 點作為估算點,讀得R=70.0Ω,U=2.30 V,代入(1)式算得估算結果為75.6 m W.
方法3:數(shù)理結合,巧找極值點.
高中數(shù)學課程已經介紹了,一個連續(xù)平滑函數(shù)在其極值點處相應的導數(shù)為0.本題中,可將電阻R 視為自變量,電壓U 視為R 的函數(shù)U(R),功率P 也為R 的函數(shù)P(R),其表達式可寫為(此部分的符號寫法盡可能和高中數(shù)學保持一致,以便高中學生閱讀.)
圖5
從圖中讀出Q 點處電阻R=58.0Ω,電壓U=2.10 V,功率P 的極大值為76.0 mW.比方法2估算的數(shù)值稍大,所以方法2 的結果應當也在參考答案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
按此方法,既可以找到比較準確的極大值,也可以有效減小計算量.但因為要靈活運用導數(shù)的知識以及作圖方法,技巧性較強,難度較大.
這種方法應用于其他類型的數(shù)據(jù)圖時,可能需要特別注意其他細節(jié).比如圖6所示的硅光電池的輸出特性曲線,即端電壓U 和干路電流I 的曲線.如果要找到其輸出功率P 的極大值,同樣可以將I視為自變量,U 視為I 的函數(shù)U(I),功率P 也為I的函數(shù)P(I),即
圖6
圖7
啟示:本題通過巧妙的數(shù)據(jù)結構、新穎的問題角度,考查學生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等,是對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科學探究部分“具有分析論證的能力,會使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分析、處理信息”的有效考查.從實際完成情況看,真正能力突出的考生基本都能順利過關,也有很多學生表示“難以下手”,真正實現(xiàn)了對考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選拔,提高了人才選拔的質量.這道題目也啟發(f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各種知識方法,甚至各學科知識的靈活運用,而不要陷入死記硬背各種模型和題海戰(zhàn)術之中無法自拔.考生在考場上遇到類似問題也應當根據(j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決策,不可僅僅通過回憶類似題、模型題來尋找解題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