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欣賞“燃”、點贊“燃”,是因“燃”代表著一種昂揚向上的狀態(tài),洋溢著積極進取、充滿陽光的精氣神。
有人說,一個人就是一種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燒,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的確,相較于通過外在刺激獲得短暫的亢奮或一時的熱情,一個人只有點燃內心的火焰,才能讓“燃”恒久持續(xù),進而迸發(fā)源源不斷的力量。
如果心不想走,腳就不會出發(fā)。狀態(tài)能否“燃”起來,取決于心靈的溫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些人自詡“無欲無求”,不重過程、不問結果,在得過且過中沉淪;一些人自以為“聰明絕頂”,偷奸?;⑷A而不實,變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進取的意志。種種頹靡狀態(tài),皆因心態(tài)消極、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總是火熱的”。心中揣著一團火,銳氣才不會散,腳步才不會停。
人和萬物一樣,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個體,也有“燃”起來的可能。就像魯迅先生所說,“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爱敶薰秉S大發(fā)只是一名普通村支書,卻立志“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歷時36年,終于帶領村民修成了一條繞三重大山、穿三道絕壁的萬米水渠;“守島英雄”王繼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長,卻堅守開山島32年,無論刺骨的寒風還是常年的孤獨,都不曾讓他退縮。狀態(tài)的“燃”與否,無關職位高低、權力大小。站穩(wěn)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責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燭照一方。
“燃狀態(tài)”,也并不必然意味著鮮花和掌聲。相反,還可能伴隨著苦、累、痛,包含著責任、擔當、付出。走不出“舒適區(qū)”,吃不了苦頭,邁不過溝坎,一遇困難挫折便垂頭喪氣、滿腹牢騷,這樣的人,是難以葆有持久的熱情與動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記錄真實創(chuàng)業(yè)故事的電影《燃點》。影片中,創(chuàng)業(yè)者們向著自己的目標奮力進發(fā),有的忙到抽不出時間見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時間少得可憐,有的事業(yè)墜入低谷……盡管充滿痛苦、迷茫、徘徊,但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燃點”,有著為夢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個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不正需要這樣的奮斗姿態(tài)和價值追求嗎?
哲人有言,“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積極進取、不懈奮斗,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讓自己“燃”起來吧。
(文/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