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花
部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增加了整本書閱讀單元,其中《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因其文本內容過長,學生無充足時間閱讀或者無興趣閱讀等問題,使得教師無從下手,進而導致教學面臨難題。針對《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帶來的困境,我嘗試通過“支點撬動、問題激趣”的形式以教促讀,進而達到以讀促學的目的,增強教學有效性。
眾所周知,《紅樓夢》內容涉及范圍很廣,如何把這鴻篇巨制的四大名著之首教出有效性來,一方面教師需要尋找教學支點,通過教學支點進行撬動式導引教學,例如以“主題”“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藝術手法”“語言特色”等為教學支點,導引學生抓住支點,進行文本梳理,有目的地閱讀。有了教學支點后,另一方面還需要通過問題激趣來吸引學生對《紅樓夢》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式深化閱讀。一言以蔽之,用支點撬動,問題激趣,以達到以教促讀、以讀促學的效果。
一、支點撬動——抓小說閱讀相關知識點
《紅樓夢》有120回90多萬字,從教師教的層面看:有的教師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章回順序分塊梳理;有的教師在時間緊張的前提下,只選擇從主要情節(jié)梳理和主要人物形象介紹上進行主題式教學;有的教師借助暑期、晨讀、課前等碎片化的時間利用學生分享閱讀成果的形式教學;更有甚者,全權交給學生自由誦讀,然后以知識大賽形式考核學生閱讀成效,不做專題教學。從學生閱讀的層面看,一是學生因高一功課多,缺乏靜心閱讀長篇小說的整塊閱讀時間;二是根據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規(guī)律,有些學生對《紅樓夢》的興趣濃度低,看不進去。其實,《紅樓夢》雖為長篇小說,但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其依舊不離小說閱讀本質,教師可以抓住小說閱讀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教學,如圍繞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還有主題、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維度,既能節(jié)約時間,又能有針對性地教學,解決了學生大海撈針式閱讀的無章無序問題,同時也能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增強閱讀有效性。
例如以主題為教學支點,《紅樓夢》的主題豐富:一首女性的贊歌、一部寶黛愛情悲劇、一首封建大家族的挽歌、一幅人生幻滅之景。如果把其看作是一部寶黛愛情悲劇,那么以分析寶黛的木石姻緣作為教學支點,引導學生抓住寶黛二人的姻緣線進行閱讀剖析其悲劇原因;如果將主題看作一首女性的贊歌,不妨從人物形象和女性視角的角度,剖析《紅樓夢》中的女性形象,例如金陵十二釵角色人物形象、命運分析等;如果將其看作一首封建大家族的挽歌,不妨從四大家族的興盛滅亡角度理清情節(jié),剖析每個家族走向滅亡的原因;如果將其看作一幅人生幻滅之景,那么不妨從神話與封建府邸生活的場景進行對比閱讀,理清曹雪芹“草蛇灰線”的高超敘述技藝等。
二、問題激趣——抓學生閱讀興趣節(jié)點
找到教學支點后,還需要抓住學生的興趣節(jié)點激勵其閱讀《紅樓夢》。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情巧妙地設置情境教學,透過問題來進行激趣閱讀了。
(一)主題激趣設問:是誰釀成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
例如針對寶黛愛情悲劇這一主題設立教學支點,可以這樣設置問題:木石姻緣緣何輸給了金玉良緣?是誰拆散了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釀成了林妹妹香消玉殞、賈寶玉癡呆被騙成婚、薛寶釵獨守空房的悲劇結局?引發(fā)學生對封建家長制的研討,這里還可以引出王夫人與賈母的“明爭暗斗”問題,可以帶領學生梳理寶黛愛情受阻的情節(jié)線索,從而可以牽動與此件事情相關的一系列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的賞析。如此這般以趣味問題激趣教學,驅動學生有的放矢地閱讀《紅樓夢》,可以使得枯燥乏味的閱讀變得妙趣橫生起來。
(二)人物形象激趣設問:一起賞析三小姐賈探春的朋友圈可好
針對人物形象的賞析這個教學支點,可以設置一個這樣的任務:以“探春的朋友圈”形式反映大觀園中女子的生活??梢愿鶕都t樓夢》中的人物形象為探春擬定微信好友,并設計一則朋友圈發(fā)文,接著擬出好友評論與點贊等,借探春的朋友圈剖析紅樓夢中的與之相關的人物形象。這樣根據情境設置活動,更能誘發(fā)學生對《紅樓夢》中人物形象進行饒有趣味的解讀。
(三)次要人物分析:探劉姥姥、邢岫煙、小紅的小人物大智慧人生
《紅樓夢》中有非常多的小人物形象特別值得品味解讀,曹雪芹筆下的小人物,都是隱藏著大智慧的。譬如賈府的窮親戚劉姥姥,她雖是一位鄉(xiāng)下貧農家庭的底層人物,初進、二進賈府引發(fā)笑料而為人熟知,但卻是一個諳于世故的老人,拎得起自己的身份地位,懂得知恩圖報,尤其她還是王熙鳳之女巧姐的救命恩人,劉姥姥是見證賈府興衰榮辱的關鍵人物。邢岫煙是邢夫人的侄女,家道貧寒,一家人前來投奔邢夫人,但邢夫人對她并非真正疼愛,甚至要求邢岫煙把每月二兩銀子的月錢省下一兩來給其父母,她不得已甚至典當自己的衣服來維持開支。但她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活得端莊穩(wěn)重、知書達禮,與妙玉興趣相投,后被薛姨媽看中,央求賈母做媒嫁給了薛蝌為妻,為自己謀得了一個良人。大觀園里林之孝家的女兒小紅,是賈府管家的女兒,生得幾分姿色,但苦于只得在怡紅院外院當差,常被賈寶玉的內室通房丫鬟晴雯、麝月、秋紋等呵斥嘲諷,行到水窮處,她懂得轉彎,覓得王熙鳳這個識才的主子,并且覓得了自己的意中人賈蕓,可謂職場逆襲人物之一。這些小人物,都有其大智慧,頗有品讀的韻味,可依據次要人物角度設問,帶領學生閱讀賞析《紅樓夢》的眾生相。
(四)情節(jié)伏筆剖析:透過判詞解讀賞析曹雪芹“草蛇灰線”之敘事技巧
“草蛇灰線”是《紅樓夢》中一種重要的創(chuàng)作技法。所謂“草蛇灰線”,是以蛇行草中,可見其行跡,灰線留于紙上,可辨其脈絡,來喻指某一事物在作者行文中經常被提及,初看似是偶然,細看下去,卻有一絲脈絡可尋?!安萆呋揖€”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便是小說的伏筆、照應和線索,例如賈寶玉身上所佩戴的從母胎里帶來的玉的相關情節(jié),照應著寶玉的身世、賈府的命運;又比如林黛玉吃的“人參養(yǎng)榮丸”,照應著林妹妹的一生與賈府的命運相連;而《紅樓夢》中的判詞則是作為讖語的形式暗示人物和家族的命運。教師不妨可以從解讀判詞入手,通過《紅樓夢》中人物的判詞,來辨析人物的形象,梳理故事情節(jié)。如果情景設置得當,可以達到激趣閱讀的效果。
一部紅樓,閱盡百態(tài)人生,道盡萬千悲喜,是中國傳統(tǒng)經典文化里的經典,曹雪芹在書中幾乎窮盡了所有文學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或者說把文學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發(fā)揮到極致,充分展現(xiàn)出文學藝術具有的神奇魅力。它塑造了眾多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各具個性特征;它突破了以往傳統(tǒng)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單線發(fā)展的特點,讓人物與事件交錯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它的環(huán)境描寫充滿了詩情畫意,筆法可謂多樣;它的語言成熟優(yōu)美,簡潔而純凈,準確而傳神,樸素而多彩,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讀《紅樓夢》,可以讓我們更全面地感受文學世界之瑰麗,體會作者出神入化的藝術表現(xiàn)力。作為一線教師,更應覓得適教之法,引領高中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品析《紅樓夢》。我認為,教師不妨采用“支點撬動、問題激趣”的方法,以教促讀、以讀促學。
(323700? 浙江省龍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