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琳
“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泵烙且环N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我國美育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孔子提倡的詩、禮、樂教育即是美育。近代,蔡元培、朱光潛、陶行知等教育大家也都極力倡導美育。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提到,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健康地成長。
1919年,著名教育家經(jīng)亨頤先生在富商陳春瀾的資助下,選址浙江省紹興市白馬湖畔創(chuàng)辦了春暉中學,這里風景秀麗,依山傍水,猶如世外桃源。經(jīng)亨頤先生覺得,這樣的環(huán)境于學生的修養(yǎng)最宜,當以美育培養(yǎng)人才、以美景陶冶心性,內(nèi)外兼修,才是合格的教育。后來在此任教的朱自清說:“美的一致,一致的美,是春暉給我的第一件禮物?!睆拇耍懊涝诖簳?,向美而行”的理念被一代又一代的春暉人傳承至今。近年來,春暉中學與時俱進,通過夯實美育課程、豐富美育活動、完善美育機制,切實實現(xiàn)了以美啟真、以美輔德、以美健體、以美育人的目的,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見了更“美”的自己。
一、以美啟真,讓“美”的意識在學生心中扎根
美育是審美教育,其核心是藝術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具有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創(chuàng)造力的全面發(fā)展的人這一重任。因此,學校美育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感知美”“理解美”的意識,讓“美”在學生心中扎根,引導學生“以美啟真”。
(一)在美育課程中欣賞美
美育課程是學生多元發(fā)展和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美育教育和大德育教育開展的重要平臺,因此,開發(fā)一批承載美育教育內(nèi)涵、提升美育技能和鑒賞水平的社團課程和校本課程,可極大地豐富學校的美育體系,為學生的美育發(fā)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春暉中學不僅開設了美術、舞蹈、器樂、藝術鑒賞等傳統(tǒng)美育課程,還根據(jù)學生需要以及師資水平開設了文學欣賞、作品朗誦、話劇表演等校本課程。通過這些系統(tǒng)的美育課程,引導學生用“美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校園中的美、生活中的美、社會中的美,用語言、聲音、繪畫等方式去傳遞美、創(chuàng)造美,不斷構建“美育文化場”。
(二)在學科課程中滲透美
學科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戰(zhàn)場,加強美育的學科滲透是切實加強美育的重要途徑。學校要求各學科教師要能主動結合學科特征,充分挖掘學科教學中“語言美、圖形美、現(xiàn)象美”等顯性因素,引導學生感悟“情感美、結構美、原理美”等隱性內(nèi)涵,構建學科教學的“美育文化場”,引導學生在“美”的氛圍中接受新知、啟
迪智慧,學會用“美”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用“美”
的意識去思考問題、用“美”的觀點去表達思想。
如語文、英語學科教學是傳遞“語言美”“情感美”的主渠道。教師可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美文朗誦、詩詞賞析、觀點辯論、主題演講等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沉浸式體驗語言文字之美,感悟“中國話”的博大精深。又如數(shù)學、物理學科的“圖形美”,是很多建筑大師的靈感來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規(guī)范作圖、科學析圖,讓學生在“點線面”的結構世界中感悟科學“原理美”。此外,對于很多跨學科的知識,“美育”也能起到橋梁和媒介的作用。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描述的潮汐現(xiàn)象,李白的《望天門山》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描述的是物體的相對運動原理,老師在講解中能將物理的“原理美”與詩歌文化的“意境美”相融合。
(三)在社團活動中體驗美
新時代美育要以生為本,突破單純的知識傳授和講解,積極開展各類美育社團活動,引導學生真正將美育理論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當然,要想切實發(fā)揮各類美育活動的實效,學校還要精心設計,用學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讓美育活動既要“有意思”,還要“有意義”,讓學生在春風化雨中受到熏陶。
為此,學校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組建了合唱社團、舞蹈社團、朗誦社團、校廣播社團、賽艇社團、冷瓷花語社團(粘土作品)、指尖上的春暉(校園手繪)、春暉植物家園(認知熟悉各類校園植物)等各類與美育相關的學生社團,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展示美”“體驗美”。另外,學校還積極發(fā)掘傳統(tǒng)社團的美育功能,努力讓各類常規(guī)實踐活動也承擔起傳播“美育文化”的功能。比如,定期舉辦的校園演講、朗誦比賽可以讓學生體驗“中國話”的美;學生的征文、繪畫、攝影大賽,則可以展現(xiàn)“中國字”和“中國畫”的魅力;定期舉辦由學生自行組織、排演的文藝匯演,讓學生親身體驗藝術之美;學校精心準備的開學儀式、成人儀式、畢業(yè)典禮,更是從活動組織到環(huán)境布置、服裝穿戴,無處不滲透著學校的美育理念,致力于在這些特殊的時刻,給學生留下美的烙印。
二、以美育德,讓“美”的內(nèi)涵融入學生日常行為
春暉中學在營造校園美育文化場上狠下功夫,著力通過學校管理、班級建設及學生評價等方面滲透“美育”要求,彰顯崇善尚美的人文內(nèi)涵,引導學生“以美育德”,力求做到心靈美與行為美的完美統(tǒng)一。
(一)在學校管理中滲透美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滲透美育理念,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感悟以及創(chuàng)造美,發(fā)揮“以美育德”的良好效果。學校管理包括學生思想管理、學生行為管理、學生評價管理等多個方面。在思想管理上,學校樹立了“誠信、友善、勇敢、堅毅”的“美育”思想理念,并通過紅旗下講話、主題班團課及各類主題活動等形式進行滲透和傳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行為管理上,學校秉持“自尊、自愛、文明、正直”的“美育”行為理念,并通過行為習慣養(yǎng)成、行為方式檢查、優(yōu)秀行為評比等形式進行傳播,幫助學生提升各方面綜合素養(yǎng);在學生評價上,學校建立了“五育并舉”的評價體系,貫徹“健康、陽光、善良、誠實”的“美育”評價理念,定期評選美德少年、道德標兵、優(yōu)秀學子、特長之星等等,并深入挖掘這些身邊榜樣的“行為美”,大力宣傳、表彰,讓學生受到精神的感召,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尊師重教、尊老愛幼的美德。
(二)在班級管理中弘揚美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場所,要想有效落實學?!耙悦烙隆钡哪繕?,還必須充分發(fā)揮班級的陣地作用,借助班級日常管理以及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引導學生落實好“行為美”。每次新生入學或者分班后新班級組建,學校都將安排一個月的班級文化建設時期,班主任通過班級管理理念、班徽設計、班歌征集等形式構建班級文化的“美育”精神;通過班規(guī)制定、班干部評選、班級個體考評等方式構建班級文化的“美育”行為;通過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教室板報設計、班級主題活動設計等模式構建班級文化的“美育”系統(tǒng)。然后,在各類校級主題活動中,我們曬出班徽、唱響班歌、喊出班號,抑或通過評出優(yōu)秀板報、評選書香班級、展示紅旗班級等,讓每一位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班級管理中的“美育文化場”,沉浸其中、體驗其中、貢獻其中,努力為建設美麗和諧的班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在社會實踐中踐行美
學校還鼓勵各班根據(jù)自身情況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例如,有的班級開展春暉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公益售賣活動,售賣的手繪的地圖、春暉風景明信片、春暉記事本等都是由學生自主設計,售賣收入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有的班級將垃圾分類融入到美育教育,不僅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還深入周邊社區(qū)宣傳垃圾分類,共建美好家園;有的班級關注留守兒童,舉行“大手拉小手”的結對幫扶活動,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美”的種子……逐步形成美育活動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以美育人,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美美與共?!闭劦綄W校的辦學理念,浙江省春暉中學李培明校長說,“春暉中學在建校之初就十分重視美育熏陶,多年來一代代春暉人不斷延續(xù)這一傳統(tǒng),致力于實現(xiàn)以美輔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以美育人的目的。2019年,學校提出‘向美而行的育人理念,更是將美育教育與學校發(fā)展高度融合,也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成果。未來,春暉將繼續(xù)秉承‘與時俱進之校訓,不斷推動美育工作向縱深發(fā)展,續(xù)寫白馬湖畔永恒之弦歌。”
(312353? 浙江省春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