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楷,梁秀宇,王強,胡蘭廷,李寶月,孫明強,孫彤 孟維維
(1.首都醫(y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y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yī)院,北京 100040;2.沈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3)
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是皮膚科一種少見的表皮內(nèi)腺癌,臨床上多發(fā)生于皮膚原位,我院收治了1例陰莖陰囊Paget’s病患者伴有多臟器轉移后,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進行嘗試性治療,為臨床治療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患者男,74歲。因右側陰囊部起斑塊、潰瘍伴疼痛10年,于2020年5月21日來我院就診。患者無慢性發(fā)熱,痛苦面容,呼吸急促。雙腹股溝可觸及腫大的多個淋巴結腫。生命體征尚平穩(wěn)。無咳嗽咳痰,無惡心、嘔吐,無腹痛腹瀉,睡眠尚可,大小便無明顯異常。皮膚科查體:右側陰阜、陰囊及陰莖皮膚見紅斑腫塊,浸潤明顯,陰囊及陰莖皮膚可見糜爛,陰阜部見約6.5 cm×6 cm大潰瘍增殖性斑塊,邊界清楚,高出皮膚表面,其上皮膚有膿性分泌物附著,見圖1、2。陰阜兩側腫脹明顯,可觸及增大淋巴結。壓痛陽性。全腹計算機斷層掃描(CT):肝內(nèi)低密度影,前列腺鈣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淋巴結影。肺CT:肺內(nèi)結節(jié)伴縱膈、氣管隆突及肺門淋巴結腫大,傾向轉移,左肺鈣化結節(jié),雙側胸腔積液。生化檢查:總蛋白55.6 g/L,白蛋白32.7 g/L,肌酸激酶同工酶28 U/L,超敏C反應蛋白15.34 mg/L,B型鈉尿肽前體506 pg/mL,肌鈣蛋白T 18.18 ng/L,血沉41 mm/h;抗核抗體(+):1∶320,胞漿顆粒型。皮膚組織病理:鱗狀上皮組強,局部表皮壞死,在表皮和真皮內(nèi)可見大量腫瘤細胞成團分布,細胞較大胞漿空亮,可見核分裂,見圖3。病理診斷:Paget’s病伴浸潤。免疫組化:C-erbB-2(1+)、CK7(+)、GCDFP-15(部分+)、CK8/18(+)、E-cadherin(+)。CK5/6(-)、ER(-)、PR(-)、HMB(-)、P40(-)GCDFP-15(部分+)、Ki67(+約 60%),見圖4~6。免疫組化診斷:Paget’s病伴浸潤性癌。
圖1 治療前外陰部皮損
圖2 治療后外陰部皮損
圖3 皮損組織病理圖
圖4 CK7表皮內(nèi)及浸潤灶中Paget細胞陽性(+)
圖5 CK8/18表皮內(nèi)及浸潤灶中Paget細胞陽性(+)
圖6 CK5/6表皮內(nèi)及浸潤灶中Paget細胞陰性(-)
初步診斷:EMPD,合并肺臟、肝臟、淋巴結轉移。
治療:患者入院后經(jīng)病理及免疫組化檢查診斷明確。因局部皮損較重,且有多臟器轉移,經(jīng)與省腫瘤醫(yī)院協(xié)商后,放棄了手術、放化療及光動力療法。局部皮損采用了中藥臨方調(diào)配方法,予松花粉+珍珠粉+甘草油,混合制成中藥調(diào)配方劑涂于患處。此外經(jīng)腫瘤基因檢測,示腫瘤基因突變?yōu)锽COR基因突變豐度19.57%,BCORL1突變豐度34.29%;IRS2基因突變豐度7.69%;NTRK3基因突變11.64%。使用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藥物卡瑞利珠單抗藥物治療。治療3個月后皮損明顯好轉,疼痛減輕。患者出院后4個月突然出現(xiàn)呼吸衰竭而死亡。
EMPD又稱乳房外濕疹樣癌,是十分罕見的惡性腫瘤,臨床大樣本病例十分少,多數(shù)都是個案報道[1-2]。EMPD大多數(shù)為非侵襲性,目前多認為是局限于頂泌汗腺導管開口部位的原位癌[3]。5年生存率59.38%,10年生存率29.4%[4]。病理特征表現(xiàn)為表皮棘層明顯增厚,增生表皮內(nèi)可見典型的圓形、空泡狀、嗜堿Paget’s細胞,核大、淡染,常位于細胞邊緣呈印戒狀,核分裂象常見[5-6]。但病變一旦突破真皮,腫瘤易轉移,預后差[7]。本病的預后取決于是否合并有潛在的惡性腫瘤和是否發(fā)生轉移。大部分患者首先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有文獻報道最初可出現(xiàn)同側或雙側淋巴結轉移,繼而主動脈和肺動脈受累,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會出現(xiàn)骨轉移甚至全身臟器的轉移[8]。目前對外陰部的EMPD治療主要為手術擴大切除[9],但術后40%~45%病例復發(fā)(2年之內(nèi))。EMPD的非手術治療還包括局部治療咪喹莫特、光動力療法、放射療法、二氧化碳(CO2)療法、抗雄激素治療、靶向抗HER2的單克隆抗體治療(曲妥珠單抗)、細胞毒性化療等。局部治療可使用光動力治療(PDT)[10-11]。PDT不能完全根治EMPD,但可減輕癥狀。PDT治療本病后可能出現(xiàn)復發(fā),再次治療仍可取得良好效果。PDT治療應多在5次以上,主要適用于病灶<1cm的EMPD。目前轉移性EMPD尚無被廣泛接受的治療方案報告,全身化療方案是成功的病例十分有限。近年來隨著靶向-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方面的深入開展,這種方法也逐漸應用于轉移性EMPD的治療中[12-13]。研究表明共刺激分子B7家族B7-H3、B7-H4、PD-L1、PD-L2 配體、MAGE-A 和NY-ESO-1蛋白均在EMPD腫瘤細胞上有表達[13-14]。此外Paget細胞涉及增殖和生存的分子的蛋白表達,包括HER2和mTOR,與侵襲性、轉移和總生存期相關[15]。EMPD中的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免疫細胞為Paget細胞侵襲、遷移和增殖提供了有利的微環(huán)境,從而促進轉移。與基因配型相符合時,采用相應的靶向-免疫治療。
中藥外治主要是利用藥物透過皮膚、黏膜等部位,使其直接吸收,發(fā)揮整體和局部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有療效確切、操作簡單、經(jīng)濟實惠等優(yōu)勢[16]。針對本患者的病情,中藥外治的重點放在緩解患者局部疼痛,改善癥狀方面。所使用的中藥是外用松花粉和珍珠粉混合,應用甘草油進行調(diào)配,松花粉外用可收斂止血、燥濕斂瘡,珍珠粉外用可解毒生肌生痛。局部應用中藥治療起到以抗炎止痛、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患者腫瘤損害已經(jīng)突破基底層,形成浸潤性癌,并且出現(xiàn)了肺臟、肝臟、淋巴結等多臟器的轉移。綜合患者的病情給予免疫治療,患者基因配型檢測后腫瘤突變負荷(TMB)值為1.8 mutations/Mb,抗PD-L1表達陽性,篩查出有拮抗作用的藥物約10種,其于中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為臨床常用藥物而使用[17]??ㄈ鹄閱慰箤倏钩绦蛐运劳龅鞍?(PD-1)單克隆抗體,可與人PD-1受體結合,阻斷PD-1/PD-L1通路,恢復T細胞活性發(fā)揮抗腫瘤作用[18]。
轉移性EMPD是一種侵襲性皮膚腺癌,預后不良。常規(guī)放化療方案、手術方案療效欠佳。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皮膚腫瘤,除了抑制腫瘤細胞,還可緩解疼痛等不適癥狀,對改善生活質(zhì)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