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紅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需要教師長期的堅持和努力,當然,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配合也必不可少。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努力,才能達成最終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采取讓更多的學生通過復述優(yōu)秀作文的方式,幫助他們學習和理解更多優(yōu)質的資源和素材,這會對提升他們寫作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并會大大減少他們寫作的難度,從而讓學生有法可循,并增強他們的寫作信心,進而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為此,本文就如何有效進行復述作文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為教師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教學意見。
一、通過復述故事,開展作文教學
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便可以通過開展各類寫作教學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對某一故事的復述以及細致講解,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此種形式不僅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寫作教學的實際效率,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將故事主要內容以及相關閱讀材料具體內容與寫作教學進行緊密對接,將閱讀與寫作的具體環(huán)節(jié)進行充分融合,隨后幫助學生更加靈活、巧妙地學習全新的寫作技巧以及相關閱讀技巧。針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寫作習慣以及寫作能力非常重要,不僅僅可以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活動奠定良好基礎,也可以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的理性思維與發(fā)散思維。故事可以將無話變有話,變他人的話變自己的話,變無趣的話為有趣的話,通過復述故事的方式來開展作文教學活動。
在實際開展復述作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幾篇合適的小故事,具體分為三個教學步驟:其一,一般情況下,在學生初步理解故事主要內容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類學習問題以及閱讀問題,教師便可以細致記錄學生的各類教學問題,隨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著重解決相關閱讀問題以及教學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化的問題解決策略以及相關教學方案。教師先聲情并茂地誦讀小故事,在此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寫作任務,并明確具體的寫作要求,同時讓學生在聽讀過程中捕捉故事當中的重要信息,要求不能進行記錄和討論,學生在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適當給予學生相關閱讀提示,引導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參與各類閱讀教學活動以及寫作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繪聲繪色的故事講解,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目的是加強他們的復述能力;其二,讓頭腦比較靈活的學生對聽讀過的小故事進行簡單的說一說,講講其中的重要內容部分,在此期間,其他同學可以予以點評。其三:在聽讀任務完成后,讓學生在原有的故事內容上展開想象,并加上合適的情節(jié)、好詞和佳句,也可以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以及表達技巧,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對原有的故事內容進行改進,這樣,初步的作文架構就完成了。待學生完成初稿時,教師可以為其展示幾篇優(yōu)秀的作文素材,供學生探討和借鑒學習,引導他們共同找出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并附上更好的改正建議。這樣可以引起更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和復述能力,從而提升復述作文教學的效率。
(一)聽記故事
教師先通過合適的語調將富含哲理、趣味的小故事讀給學生聽,在此期間,學生會集中注意力跟著教師的閱讀節(jié)奏,認真感受故事中所蘊涵的思想情感,會使他們的內心得到感觸,從而有利于他們在寫作過程中添加自身的思想和感情。在此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認真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以及學習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一些較為復雜的學習問題,則必須要在第一時間之內及時為學生解答,或者是將各類教學問題記錄在案,以便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活動奠定良好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各類課堂教學活動以及閱讀教學活動之前,也必須要對教學標準以及相關教學要求進行細致分析,著重探索課程教學標準的主要教學要求,隨后結合學生群體的差異性與綜合性特征,認真分析小學三年級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的全新方法與策略。
(二)復述故事
當教師在完成故事閱讀時,學生會立馬進入探討和學習中,在他們激情似火的狀態(tài)下,讓其將聽到的故事內容和所思所想記錄在本子上。這時,全班的學生都在用筆復述剛才的故事情節(jié),改變以往“愁作文”的難題。教師在引導學生復述故事的過程中,也需要帶領學生標記故事之中的各類重點內容,尤其是主人公之間的人物關系,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學生標記過程中,便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概述、總結等形式,進一步理解故事的具體內容,進一步分析人物之間的主要關系,以及各類寫作手法、描寫手法,教師也可以選擇通過復述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充分理解作者情感表達的具體途徑。
(三)交流故事
在學生完成復述故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討學習,互相比對記錄的內容,一方面檢查自己的正確性,可以從其他同學獲取更多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在學習小組內部引導學生之間進行積極交流與互動,學生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便是學生邏輯思維以及發(fā)散思維進一步發(fā)展的過程,教師便需要積極鼓勵學生認真閱讀相關故事與文章,隨后與其他小組成員進行密切交談與討論。在小組交流與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之中,學生便可以將所學習到的各類學科知識以及教學問題進行集中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認真了解到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閱讀情況,隨后將各個的學習問題集中收集起來,進行統(tǒng)一解答。
(四)感悟故事
每個故事中都蘊涵著不同的哲理和思想,讓學生通過故事內容去分析和感悟生活中的智慧,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生活。在學生認真閱讀相關故事之后,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充分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思想情感,隨后通過提問等形式,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旨內容。同時,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認真感悟文章中的主要寫作脈絡,以及具體的行文線索,在閱讀材料的字里行間之中,均可以流露出作者的濃烈思想情感,學生也需要與作者產生強烈共鳴,以便幫助學生融入具體的閱讀環(huán)境中。在學生感悟故事主要內容以及相關文章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反復閱讀文章具體內容,查找關于作者思想情感以及文章主旨的語句,隨后及時記錄下來,針對具體的語句進行反復思考與感悟,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積極與學生產生互動與交流,認真分析學生的具體閱讀情況,隨后幫助部分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運用故事
每篇故事中都或多或少都包含一些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如一些優(yōu)秀的寫作結構、詞語句型等,這些都能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學生在完成文章閱讀過程之后,便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將閱讀的主要內容引入到寫作環(huán)節(jié)之中,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重要價值,帶領學生深層次挖掘學科知識的本質與內涵,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完善學生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在認真學習各類學科知識以及相關專業(yè)理論知識之后,便需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類實際的學習問題,在此過程中便可以很好培養(yǎng)學生對某一學科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之前,教師也需要幫助學生梳理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可以合理有序運用多種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手段,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自身的發(fā)展思維以及邏輯思維。
二、課外活動時提供廣闊場所,讓復述無限延伸
教師不僅僅需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傳授各種學科知識,也需要拓展具體的課外活動場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小學語文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帶領學生認真學習作文寫作與負數(shù)的具體技巧。相比較而言,復述作文教學占用的時間比較多,由于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因此,教師只能在開展課外活動時提供廣闊的場所來進行復述教學。教師可以開展形式各異的課外活動,帶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踐操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并且需要教師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的相關問題,教師需要將具體的學科知識以及專業(yè)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也更加需要鼓勵學生運用各類所學知識,學習更加全面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以及學習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以及探索欲望,通過開展各類實踐操作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教學活動范圍,可以幫助學生正確意識到復述作文教學的重要價值,以便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活動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開展日常的課外文娛活動時,可以將復述課文作文節(jié)目中的一部分,課堂教學時讓學生對其中一部分文選進行復述,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比如,在國慶節(jié)臨近期間,教師可以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課作為課堂復述教學內容,其中有一段講述的是埃斯內爾緊緊握住肖邦的手說:“孩子,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啊!”肖邦滿懷激動地點了點頭。學生在復述完這一片段后,教師可以進行相關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何為愛國以及該如何正確愛國,并引導學生模仿前文進行自主表達,為其提供更多的復述機會,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有關愛國以及相關題材內容的寫作,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了復述作文教學效果,更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達到教學效果。
三、變換角色進入情境,讓復述的情感更豐富
教師需要靈活巧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帶領學生融入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將教材以及課本之中的具體內容轉化為相應的生活情境。通過此種形式,教師便可以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理解較為復雜的學科知識。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各類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繪聲繪色的教學情景,學習作文,寫作以及作文復述的具體技巧、方法。通過復述優(yōu)質的文章資源素材不僅可以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有效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在實際進行復述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很難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都將復述看作是“背書”,為了避免這一不良現(xiàn)象,教師應首先對學生的性格和特點進行簡單的了解,為其選擇適合的復述素材,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感興趣地參與教學活動中,并主動參與到情境表演中,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表演文中的精彩片段和情節(jié),從而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文章中所蘊涵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從而為復述作文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復述的本意是指對原有文章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學生可以通過復述優(yōu)秀文章,并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思想情感,對作品中的語言和結構進行刪減或調整,也可以將自己認為更加合適的語言或結構形式納入原文當中,形成自己富有個性和色彩的新文章。在開展復述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變換角色,并根據文章中情節(jié)變化的節(jié)奏,適時進入情境,從中獲得真實的思想感情和情感體驗。如在開展《菩薩兵》一課的復述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給學生觀看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共同幫助藏胞耕地的片段,讓學生形成對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們的崇高敬意,學生將會通過觀看片段和復述情節(jié),切身感受到那個年代的艱難,并深切感受到了軍民之間的情感,從而產生出更加強烈地表達欲望,這有利于他們作文的寫作。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多次閱讀,直到能做到熟練閱讀,這樣做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有利于幫助教師后續(xù)復述作文教學的開展,更重要的是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語言組織和表達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復述作文的寫作任務,提高復述作文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復述作文教學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進行口語復述,能較好地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理解和表達的能力,這對提升他們寫作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教師只要能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將其方法步驟展現(xiàn)給學生,再經過長時間的認識和學習,他們將會很快理解其中的規(guī)律,自然而然地就會領悟到其中的門徑。實踐證明,復述作文訓練能很好地讓學生快速產生寫作欲望,教師的任務則是引導他們復述和閱讀更多的優(yōu)秀文章,并從中獲取更多的生活感悟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復述過程中更高效地完成寫作,并逐漸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水平,進而增強復述作文教學的整體效果,提高其教學質量。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小學三年級復述作文教學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4339)研究成果。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