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平|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學
2018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培養(yǎng)一批教育家型校長,全面提升其領導能力。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我國教育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的大背景下,校長領導力的影響較以往更廣泛、深刻與強大。校長的思想力、人格力、學習力、規(guī)劃力、決策力、行動力、用人力、協(xié)調(diào)力、創(chuàng)新力等領導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師生的健康成長、學校的高質(zhì)量發(fā)展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落實。而具有良好領導力的校長飽含強烈的家國情懷、教育熱情和主人翁意識。他們能夠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方向,制訂明確的辦學目標,建構清晰的價值體系,引領全校師生、學生家長為學校共同愿景發(fā)力;他們善于發(fā)揮自身人格魅力的作用,以建構積極愉悅的人文生態(tài),形成“相親相愛”的校園人際氛圍及融洽的社區(qū)關系;他們善于在凝聚共識的基礎上,建立“一家人”的信任文化,建構團結、協(xié)作又有適當競爭的工作機制,有效地把組織目標轉(zhuǎn)化為教師的高敬業(yè)度和高執(zhí)行力,獲得優(yōu)秀的辦學質(zhì)量,形成“教師開心教書、孩子快樂學習、家長陽光育兒、學校和諧溫馨”的育人環(huán)境,進而贏得一批又一批發(fā)自內(nèi)心的追隨者,促進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領導力
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關于領導力的觀點,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認為領導力是領導者的某種個人能力,領導力就是影響力;二是認為領導力是一種組織作用力;三是認為領導力是一種團隊能力。筆者認為,領導力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領導力,是一種引領組織前進的組織作用力;狹義上的領導力,是指領導者在特定的領導體制、領導環(huán)境中,為實現(xiàn)群體或組織目標,利用各種資源對被領導者或組織施加影響的能力。
2.校長領導力
關于什么是校長領導力,目前尚無定論。張東嬌認為,校長領導力指作為領導者的校長和追隨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和激勵,用公式表示即為:校長領導力=校長影響力+追隨者力量-阻力[1]。趙明仁認為,校長領導力主要指校長影響師生實現(xiàn)共同目標的能力[2]。張爽認為,校長領導力就是校長在實現(xiàn)學校目標、推動學校發(fā)展的過程中,影響全校師生員工和以學生家長為代表的利益相關者的能力,以及與全校師生員工和以學生家長為代表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相互作用[3]。筆者認為,校長領導力是指在特定的領導體制、領導環(huán)境下,校長個人與學校團隊共同作用的一種綜合作用力和影響力。
校長領導力包括校長個人領導力和校長團隊領導力(詳見圖1)。校長個人領導力由思想力、人格力、學習力、規(guī)劃力、決策力、行動力、用人力、協(xié)調(diào)力、創(chuàng)新力等9個關鍵能力構成。校長團隊領導力是校長通過調(diào)整學校組織機構提升學校效能的能力,主要包括價值引領力、效能提升力和權力制衡力。
1.人格力是校長領導力的基礎
校長擁有堅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強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責任意識、濃郁的教育情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愛校如家、愛生如子,待人熱情真誠、工作充滿激情,全身心投入,謙遜好學有思想、踏實勤勉重執(zhí)行,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注重小節(jié)廉潔自律,就能贏得師生家長的信賴?!疤依畈谎裕伦猿甚??!毙iL以高標準不斷修煉自己,身正為范,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為全校師生、學生家長樹立榜樣,贏得師生家長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并積極地影響他們,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堅定追隨者,產(chǎn)生一股強大的感召力。感召力帶來追隨者,師生家長就有了凝聚力,學校發(fā)展也就有了可持續(xù)的向心力。
2.價值引領力是校長領導力的核心
價值觀是統(tǒng)領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追求。沒有全校師生、學生家長認同的價值觀和辦學理念,學校就缺乏靈魂,而缺乏價值觀引領和理念指導的實踐往往是盲目的。校長要準確領會黨的教育方針,胸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宗旨,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深刻分析學校歷史和各種要素,提出符合育人方向和學校實際的目標,并交由師生家長討論,幾上幾下反復醞釀,漸成共識后,提煉出類似于“樂觀大氣,讓孩子學并快樂著”的共同價值追求;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3.行動力是校長領導力的源泉
理念和實踐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理念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脫離了理念指導的實踐會迷失方向,但脫離了實踐的理念是空泛的。理念正確與否需要通過課程建設、課堂教學、作業(yè)設計、活動開展等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檢驗,并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完善,促使辦學理念轉(zhuǎn)化為教育教學行為,內(nèi)化為學生的品質(zhì),促進學校的內(nèi)涵發(fā)展和品牌建設。
在所有的領導力影響因素中,最深刻、最持久、最觸動人心的莫過于校長的人格力。人格力是一種非權力影響力。人格可以產(chǎn)生力場,人格可以產(chǎn)生領導力。校長自身的修養(yǎng)、學識、情感、行為會生發(fā)出影響師生、學生家長的力量,在有意無意中贏得欽慕、敬仰、信任、認同,進而增強團隊戰(zhàn)斗力。校長要擔當起管理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三層角色。按已有的規(guī)章制度、工作流程,把學校運行得井井有條。在當好管理者的基礎上,更以強烈的主人意識,當好領導者和教育者。從接收學校的第一天起,就把這所學校當成自己的家,以所有者的姿態(tài),站在對老師、學生、家長負責和學校長期發(fā)展、持續(xù)成功的角度,面向未知,積極思考、制定適合學校的規(guī)劃,描繪學校發(fā)展藍圖,果斷決策、全身心投入,不斷鼓舞士氣,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爭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從而有效發(fā)揮領導力的作用。
校長需真心待人,以平等的姿態(tài)構建“一家人共謀一家事”的校園人際關系。要基于人性,尊重個性,避免以職權居高臨下、發(fā)號施令。要做到每個學期與每位教師推心置腹地聊一次話,敞開心扉地平等交流。每學期分別給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寫一封親筆信,不定時地深入教室、辦公室,或與師生共進午餐等,廣泛、多渠道地聽取師生建議。把校園內(nèi)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凝聚成“剛?cè)岵釣樯希瑠^發(fā)有為爭一流”的成長共同體。校長領導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思維模式,是一種可以逐漸磨礪的綜合能力。校長還要帶頭學習,如通過做到每天聽書50 分鐘以上、每年讀書50本以上、每周寫作5000字以上等,帶動學習共同體的形成。校長要全身心投入,用心思考,踏實工作,以“高度、廣度、力度”帶領全校做出實實在在的優(yōu)良業(yè)績,不斷提升學校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競爭力。積極推動教師成為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社會認同的好老師,學校成為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社會好評的好學校。
校長個人的素養(yǎng)、能力只是校長領導力的一個方面,而能夠帶領全校師生、學生家長把學校辦得越來越出色,才是其領導力的關鍵。校長要避免成為單打獨斗的個人奮斗者、貢獻者,而是要帶領全校師生、學生家長完成工作、達成辦學愿景和目標,成為團隊的引領者、影響者。
校長要下大力氣組建由不同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智能結構的成員構成的立體型班子,形成共生互補的班子隊伍,要組建堅強有力的職能處室,要打造和諧共榮的教師團隊。校長通過學校優(yōu)勢分析和學校發(fā)展藍圖描繪,促使廣大師生認同學校愿景,讓團隊中所有成員真正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校長要帶領全校師生、學生家長把共同愿景凝練為核心價值觀,完成價值塑造,并把核心價值觀作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本準則,轉(zhuǎn)化為共同成長的精神動力。在選聘教師、培養(yǎng)骨干、提拔中層干部的過程中,校長要大公無私、知人善任,有自己的“心中好教師的畫像”,如首要標準是認同學校核心價值觀、能適應學校文化、有高度敬業(yè)的態(tài)度。校長要創(chuàng)設充滿正能量的人際環(huán)境,形成“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在這所學校工作,能時常得到肯定和鼓勵”的良好氛圍和“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學生—學生喜歡教師—教師因擁有成就感而更加喜歡學生”的良好循環(huán)圈。
學生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確立“基于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基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基于學生在學校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的育人觀,是校長領導力的核心要義。校長心中要有“兩個孩子觀”,既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又把自己當孩子,樂于問計于生,做到“生有所呼,我有所應”。校長可建立“學生校長制”,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向五育融合的“五大中心”學生自主管理體系(詳見圖2),讓學生真正參與學校管理,實現(xiàn)自主自覺的自律成長。
圖2 學生自主管理體系
沒有執(zhí)行力就沒有領導力。提高執(zhí)行力需要抓實制度保障: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路徑,建立符合學校實際的管理制度,并印制成《教師制度一本通》《優(yōu)秀學生修煉秘籍》;組織師生學習、討論,在知曉、認同制度的前提下,降低重心抓落實、講究方法求實效,上至校長,下至普通師生,其行為都必須遵守學校制度,逐漸使規(guī)章制度成為學校的群體規(guī)范。同時,校長要智慧地執(zhí)行制度:既要強調(diào)執(zhí)行制度的剛性,又要挖掘制度的彈性,讓制度成為高效執(zhí)行力的重要保障。
行動力是將人員、策略、運作執(zhí)行流程順暢統(tǒng)籌起來的系統(tǒng)能力。校長要善于統(tǒng)籌安排人員角色定位,并責任到人。如:校長出思想、副校長出思路、中層干部出舉措、教職員工出行為,組成一條有機的執(zhí)行鏈;制訂工作標準和工作流程;建立檢查反饋機制,梳理問題清單,并限期整改,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都落實。校長要做到“強指導、低控制”,當下屬需要幫助時,做積極的支持者、指導者;要讓師生員工擁有被尊重感,知道自己和整個團隊都在不斷地成長和發(fā)展;要開展真實、客觀、公正和具體的評價,運用“人人有機會上臺亮出教育妙招,個個有版面在櫥窗展出個人成果風采”等機制,使“人人被看見”。
真正有效發(fā)揮校長領導力以促進學校發(fā)展的關鍵在于付諸行動。在具體實踐中,杭州市公益中學主要進行了三方面的探索。
注重親情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筆者在41年的教師生涯、28年的校長生涯中,最深的教育感悟是“親情是最有效的教育資源,關系是最大的教育生產(chǎn)力”。為此,杭州市公益中學從2007 年起,將源自家庭的親情延伸至學校,將學生、學生家長、教師納入親情教育系統(tǒng),并基于學生的個性、心理需求和全面發(fā)展需要,形成“喜歡循環(huán)圈”“親情關系網(wǎng)”,共建共享“以情育情、以情促智、以情立德”的學校文化,建構了基于親情的價值體系。
親情教育的價值體系(見圖3)從“目標”和“途徑”兩個維度出發(fā),惠及全體師生、涉及學校工作全方位、貫穿教育全過程,包括一個目標、兩大愿景、三大追求、四位一體、五情并舉、六大價值、七大信條、八大載體、九件小事等。
圖3 親情教育的價值體系
親情教育以培養(yǎng)“品行正,情商高,身心棒,學業(yè)佳”的親情公益人為目標,圍繞“讓孩子學并快樂,辦學生喜歡的親情學?!眱纱笤妇昂汀皟?yōu)秀的相親相愛文化,合適的活教樂學方法,過硬的有情有義質(zhì)量”三大追求,形成學生、家長、教師、校長四位一體的“尊重同心圓”,以“對學生的真情,對教師的溫情,對家長的熱情,教師自身的激情和才情”五情并舉,聚焦“做人第一、順應天性、樂觀大氣、相親相愛、踏實勤勉、活教樂學”六大價值。
親情教育堅守七大信條:親情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有情有義、人格健全的人;核心是良好關系,好關系成就好教育;源泉是付出真愛,真愛孕育真情;原點是平等尊重,相互關懷;基礎是有規(guī)有矩,符合倫理;途徑是主體參與,實踐體悟;活力是互動交流,多彩活動。
親情教育有八大載體(詳見后文),并主張把“規(guī)則意識,從我把左半邊留給您開始”“專注學習,從上課抬頭率、埋頭率、開口率開始”“提高情商,從站在他人角度說話做事開始”等九件重點小事做細做實。
學校建構如圖4 所示的“四路徑—八載體”親情教育實踐體系。
圖4 親情教育的“四路徑—八載體”
四條路徑為:始于家庭親情,讓校園如同家庭,使溫暖關懷得到延續(xù);基于關心關系,讓尊重良性循環(huán),使天性得到釋放;樂于協(xié)商對話,讓平等落到實處,使民主惠及全體;成于實踐體悟,在活動中心心相印,使親情與日俱增。
八大載體為:
1.“親筆信”架起連心橋。校長堅持給學生家長、學生、教師寫親筆信,學生家長、學生、教師也時常與校長書來信往。親筆信已成為師生間、生生間、親子間真誠溝通的“連心橋”“溝通牌”。
2.“阿潘羹”延伸父母愛。每周四中午,校長親自下廚,為全校師生燒制一道帶有“媽媽味道”的家鄉(xiāng)羹湯,延伸“愛生如子”的父母之愛。每年底舉行師生、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品菜會,“我吃什么我來推薦”,把“吃好”融入學生初中三年生活的全過程。
3.“陽光普照式”的心靈工作坊。每年開設“教師心靈工作坊”,采用“心理輔導式班主任工作模式”,實行“牽手后進生”行動。
4.“玩處好關系”的公益大舞臺。在“才藝我來SHOW”文藝會演舞臺上,校長帶頭扮演楊貴妃、功夫熊貓等,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紛紛登臺;下雪天,教師和學生打雪仗;日常時間,教師和學生經(jīng)常一起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
5.自主化的學生校長制?!皩W生校長”領銜“我做主的事我負責”,一家人共謀一家事。
6.個性化的親情信箱制。通過隨處可見的親情信箱,每月發(fā)放“問計于生問卷”,聆聽學生心聲,了解學生真實需求,改進學校管理工作。
7.參與式親情課程?!拔易x的書我來編”,師生共同開發(fā)課程、編寫親情教材;形成“有情、有趣、有效”參與的“三有”公益課堂和“三有”公益作業(yè)。
8.共享式親情活動。全國首家推出初中生“公益積分制”,使學生零散的公益活動走向課程化、系統(tǒng)化、系列化。推行“生活技能,從每月做一件生活小事做起”的措施,使學生聯(lián)結家校親情。
親情教育的實施,有效整合了“學?!蠋煛獙W生—學生家長”的育人力量。親情教育讓尊重、關懷等情感在“相親相愛的公益大家庭”中自然、正向地傳遞。一個“關心與被關心”的親情教育良性循環(huán)圈得以形成,全校上下共同致力于“辦學生喜歡的好學?!薄=處熞苑e極心態(tài)“做學生喜歡的好老師”,促使學生喜歡來到學校,喜歡這里家園式的物質(zhì)文化,喜歡“相親相愛一家人”的人際氛圍?!翱鞓贰背蔀閷W校最大的亮點。學校呈現(xiàn)出發(fā)展的新樣態(tài),親情教育促進了辦學質(zhì)量的全面提升。
親情教育品牌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美譽度,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折射回來,對校長、教師、學校產(chǎn)生了更深遠、持久的影響力,并形成影響力的疊加效應。校長領導力增強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度、向往度與迷戀度,贏得了更多的追隨者。校長領導力帶來的濃濃親情讓學校更加溫暖,親情帶給學生一份走心而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