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玲
摘 要:在“三全育人”視域下要將小學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積極探究小學愛國主義情感培育的有效途徑。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多數(shù)以灌輸為主,學生對于愛國主義教育更多地是停留在感性認識上,缺乏理性認識。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沒有統(tǒng)一整合與利用,從而減弱了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yǎng)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關鍵詞:情境創(chuàng)設、互動儀式鏈、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三全育人
在小學開展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是有助于激發(fā)小學生形成努力向上的進取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教育素質(zhì),二是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對國家的熱愛,培養(yǎng)其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根據(jù)柯林斯的觀點,本論文將從“情境創(chuàng)設”“情感共鳴”“符號共鑄”、“評價激勵”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如何在小學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中不斷凝聚學生的群體力量,在學校愛國主義教育中厚植小學生的家國情懷。
一、情境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主體,技術助力情境
互動儀式鏈理論的關鍵點是情境。情境創(chuàng)設要將學生作為儀式的主角,關注學生的主體性,賦予他們積極表現(xiàn)的機會,激發(fā)他們真實的表達熱情。如果學生關注點在情境之外,絲毫沒有被情境所感染,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是失敗的。學校要選取學生認為有用、有趣的素材,提煉學生感興趣的愛國主義話題,開展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升旗儀式、校長思政第一課、少先隊活動課、黨史教育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但是,近年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較難形成對愛國主義情感的共同關注,究其原因還是學生缺少身臨其境的感覺,很難形成共同的愛國主義情感認知。我們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真實化的虛擬情境,突破物理空間的限制,解決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活現(xiàn)”難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增強學生對愛國主義的關注度和情感體驗。如國家中小學生愛國主義影視教育平臺,各地方利用“5G技術”、“全景VR”等技術打造的教育資源和平臺,都為學校開展小學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虛擬在場情境,最終達到情境共融。
二、情感共鳴:利用主題聚焦,激發(fā)情感能量
對于身處新時期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的學生,只有通過能引發(fā)強烈情感能量的互動儀式教育活動,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關注,而學生的相互關注與互動進一步激發(fā)彼此情感的共享體驗。尤其是小學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應該在特定主題的設置和引導下,盡一切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或創(chuàng)造引發(fā)其共同興趣或行動的關注點,從而使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互動。學校經(jīng)常結合當下時勢熱點進行愛國主義主題開發(fā),積極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的主題活動形式。如針對低年級學生具象思維成分較多、喜歡玩中學的特點,教師可以帶領他們通過話劇、游戲扮演等方式來證明自我;針對中年級學生喜歡挑戰(zhàn)、愿意探索、抽象思維成分較多的特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研學實踐中分享情感體驗,實現(xiàn)獲益交換的需要;針對高年級學生自我意識增強、抽象思維已充分發(fā)展的特點,教師可以發(fā)起愛國主義教育友好辯論,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實現(xiàn)情感體驗的“交易需要”。在上述互動儀式過程中,當學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所為、所感被他人獲知,同時對他人的所為、所感也越來越強烈,便會進一步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積極反饋,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最終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價值觀。
三、符號共鑄:推進符號創(chuàng)作,延續(xù)愛國精神
符號是情感具象化的體現(xiàn),互動儀式很重要的一個結果就是能夠形成符號資本,即是要形成小學生對愛國主義情感的認識符號。因為它承載著特定的情感和意義,傳遞著學生在互動儀式活動中產(chǎn)生的集體愛國主義情感能量,代表著學生愛國主義價值觀中的國家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就必須讓它融入日常社會生活中,在實踐中感知和領悟它的精髓?!毙W階段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拔節(jié)孕穗期”,學校要以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為原點、前期互動儀式積累的情感為基礎,將愛國主義教育具體外化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從而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符號。在開展小學生愛國主義社會實踐活動時,不能“一刀切”,學校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開展與之相適應的愛國主義社會實踐活動。例如,針對低年級學生,要強調(diào)啟蒙愛國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擔當意識;針對中年級學生,要培養(yǎng)集體服務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感恩、懂得付出;針對高年級學生,要培養(yǎng)他們?yōu)樯鐣盏呢熑胃?,在參與志愿者服務中懂得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快樂,培養(yǎng)奉獻精神。這些愛國主義日常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愛國情感能量的延續(xù)和家國情懷的內(nèi)化作用。
四、評價激勵:構建愛國教育大格局,著力實現(xiàn)育人新樣態(tài)。
新時期提出的“三全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舉措,也是推進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學校要把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積極探究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的新途徑,努力構建愛國主義教育格局觀。其實小學愛國主義道德情感的培育更離不開學校評價機制的建立,即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包括建立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道德評價檔案,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考核學生個體愛國主義道德情感態(tài)度、日常生活實踐參與度等。對教師的評價在于將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隱性融入小學各科思政育人的全過程。對小學教師的評價,主要包括實踐性評價和學術性評價:實踐性評價主要是愛國主義互動儀式設計過程與實施效果的評價,其中主要是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情境創(chuàng)設、互動儀式內(nèi)容選取、互動儀式呈現(xiàn)方式以及學生學習與實踐效果的評價;學術性評價是教師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學術成果,如相關論文、課題或者研究報告等。
小學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作為新時代傳遞愛國主義精神、厚植愛國情懷的實踐載體,在小學素質(zhì)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學校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情感共鳴”、“符號共鑄”、“評價激勵”耦合而成的一個有機體,共同作用于小學愛國主義互動儀式教育的動態(tài)活動過程之中,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美]蘭德爾·柯林斯:《互動儀式鏈》,林聚任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2]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人民日報》,2019年11月13日。84FD1F7B-10CA-48F5-B4BD-8A446B8D99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