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靜
1992年12月,我因工作調(diào)動,離開了從教兩年多的母校。走出學校大門時,我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期盼,也有對學生的依戀,更有分別之際的惆悵。沒想到,從操場返回教學樓的學生把我團團圍住,一張張賀卡雪片似的向我飛來。在孩子一星期的飯錢也不過幾元錢的年代,一張音樂賀卡動輒一兩元錢。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的心被一種巨大的幸福浪潮裹挾著……這段初為人師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教育是需要溫度的。你若給學生熱情,學生會回饋你火一樣的澎湃激情。
時間的指針撥到2001年。作為新手班主任和新手語文教師,我?guī)У氖讓脤W生升到了初三。沒有帶畢業(yè)班經(jīng)驗的我在許多家長的質(zhì)疑聲中,當場向校長立下了軍令狀,立誓把這一屆學生帶好。為了便于管理班級,我主動要求把四樓最東邊一間透風小屋作為我的辦公室(初三教室在四樓,教師辦公室在三樓)。
從此,我在四樓那間小屋扎下營寨。上課以外的大部分時間,我在小屋里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課余,我走進教室的學生中間,與他們談心,及時解決他們的煩惱。有時候,我請學生來到那間簡陋的小辦公室,給他們講解存有疑問的地方。學生進來時往往雙眼迷茫,出去時目光堅定、兩眼放光。但四面漏風的小屋抵不住冬天的嚴寒,窗外寒風呼嘯,室內(nèi)幾乎滴水成冰。我把幾乎凍僵的手伸向冒著熱氣的爐子,等稍微暖和一點繼續(xù)工作……
那一年,我?guī)У膶W生取得了學校歷史上最好的中招成績,催開了美麗的希望之花,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也增長了很多。
在最初的教育生涯中,我經(jīng)常無師自通地采用魏書生的學生分組自主管理法,學生高度自治??墒请S著優(yōu)質(zhì)生源被名校一次次“割韭菜”,新招收的一屆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班級不具備按照“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把學生分成若干平行組的基礎(chǔ),班級管理陷入無人可用、無例可援的窘境。
“怎么辦”是很長一段時間里盤桓在我腦海里的詞。學生紀律不好,我就頻繁穿梭于辦公室與教室之間,片刻不敢離開;學生成績太差,我就中午放學后義務(wù)為學生補習,卻被個別學生舉報,令我苦笑不得。不得已,我請個別頑劣學生的家長到校陪讀,卻因效果不好而被匆忙喊停……打擊接踵而至,我一次次崩潰,但從來沒想過放棄。
對潛在優(yōu)等生,我采取定點培養(yǎng)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一個積極向上的苗頭就緊抓不放,給予目標激勵,委以管理重任,終于遴選出幾個熱心管理、積極向上的學生。對于后進生,我則采取努力分化瓦解的方式,對有轉(zhuǎn)化希望的學生緊盯死守,批評、鼓勵循環(huán)使用,一輪一輪跟進,最終有效轉(zhuǎn)化了相當一部分后進生。慢慢地,班級管理由亂到治,到中考時我班取得了同層次班級中最好的成績。
唯有對教育事業(yè)懷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才會催生出愛的激流,才能真正給學生有溫度的教育,創(chuàng)造永不落幕的教育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