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克利
“保守主義”作為一種政治思想體系,過去一百多年在中國一直是不受待見的。大體上說,它總是處于政治話語的邊緣地位。不過近年來這種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
我粗略檢索了一下知網(wǎng),在二十一世紀以前,以“保守主義”為題的論文是很少的,一九九一到二000年只有五十六篇,但是此后開始逐漸增多,從二0一一到二0二0年已經(jīng)達到二百八十篇。
從這個數(shù)字的變化可知,近十年和二十年前相比,文章增長了五倍有余。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思想界對保守主義的興趣已有顯著的變化。究其原因,一定是某些新的社會和經(jīng)濟條件改變了人們的關(guān)注,他們在尋找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框架,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自己的社會。但是,盡管討論的人越來越多,保守主義這個概念并沒有變得更加清晰。在相關(guān)的討論中,保守主義和精英主義信條,以及與之相反的民粹主義運動,似乎都能扯上關(guān)系;基督教的普世使命和褊狹的地方主義,也同樣透露著保守主義的微妙背景。近來有學者在討論“哈耶克為何不是保守主義者”時,甚至談到“保守主義與社會主義聯(lián)手的可能性”,認為哈氏不認同保守主義,是因為它和社會主義有著“反個人主義”的共同思想基礎, 因此有可能共同對付自由主義。這個令人費解的說法,十有八九是把保守主義和集體主義混為一談了。
諸如此類認識上的含混,一些著名學者也難辭其咎,例如為人熟知的亨廷頓和哈耶克,對保守主義都多有微詞。亨廷頓是以“情境論”來概括保守主義的基本特點,據(jù)他的觀察,盡管有不同的思想家曾試圖為保守主義列出“教義問答”,但它并沒有十分穩(wěn)定而明確的原則,其價值取向終歸是由具體的政治情境所決定的。任何既有社會秩序受到嚴重挑戰(zhàn),都會招致保守主義的反應;挑戰(zhàn)既逝,保守主義便會退出政治舞臺。亨廷頓的意思是,保守主義癡迷于秩序,但并無特定的價值持守。奇怪的是,他同時卻又揶揄美國保守主義思想的領軍人物拉賽爾·柯克,把他捍衛(wèi)傳統(tǒng)核心價值觀的努力譏為“多愁善感的懷舊”。
在這一點上,更為典型的是哈耶克。明眼人不難看出,他的社會哲學,尤其是自發(fā)秩序的演化論和反唯理主義,其保守主義基調(diào)是一望可知的,但這無妨他著力申辯自己不是保守主義者,盡管不足以服人。哈氏與之撇清關(guān)系,是因為在他看來保守主義在政治理念上缺乏定見,延緩不可欲的潮流有余,卻拙于給出替代的方向,所以它也無力阻止其繼續(xù)發(fā)展。描述保守主義的立場,只能“視當時發(fā)展趨勢的方向而定”。哈耶克對保守主義有此態(tài)度,至少還可以想到一個原因,他雖然痛恨理性主義政治建構(gòu),卻是個很喜歡理論建構(gòu)的人,而這正是保守主義的短板。
使這種混亂變本加厲的,還有媒體。報章點評社會思潮,可以不加辨析地給某個建制派或守舊勢力扣上保守主義的帽子。專欄作家們這樣做時,并不承擔厘清概念的責任。把伊朗的霍梅尼和法國的讓- 瑪麗·勒龐,或美國的班農(nóng)和瑞恩、施特勞斯和桑塔亞那都稱為保守主義,會使這個詞完全失去確切的含義。
不過,話還要說回來。保守主義給人這種理論上居無定所的觀感,溯及根源,多少要怪罪于它的鼻祖埃德蒙·柏克。今人多稱柏克為“政治思想家”,不過與霍布斯或洛克不同,柏克并不是學問家,以今天的標準,他頂多算是一位有學養(yǎng)的職業(yè)政客。他不但從無野心創(chuàng)立自成一體的政治學說,而且一向自覺地排斥理論對實踐的污染。他心中肯定堅守著某些政治原則,但他并不想流于理論家的迂闊,“讓自己糾纏在形而上學詭辯的迷宮里”,對這些原則做條分縷析的交待。他在議會的演說和政論小冊子,雖不乏鴻辭高論,終歸都是些應時之作。借用時人的話,他“滿腹經(jīng)綸,只從嗓子里出”。
柏克這種思想特點,自然會嚴重拖累保守主義后學的名聲。柏克去世不久,就有所表現(xiàn)。德國浪漫派為了對付咄咄逼人的啟蒙思想,把柏克有節(jié)制的民族自豪感,對家園無可厚非的愛,變成了狹隘的民族意識,認定日耳曼人有著某種內(nèi)在的文化優(yōu)越性,并把這種虛妄的念頭推銷給虛榮而輕信的大眾,致使許多民族在強盛時,都有過類似的癡心妄想。十九世紀中期美國北方的工業(yè)發(fā)展導致了南方奴隸主的反動,出色捍衛(wèi)過聯(lián)邦制的卡爾霍恩,也曾借用柏克為南方蓄奴制辯護,讓保守主義蒙上了惡名。類似的種種事例告訴我們,把保守主義與某些褊狹頑固勢力做清楚的切割,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保守主義后來雖然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意識形態(tài),但柏克大半生并無多少國際影響。不難設想,若無法國革命,歐陸對他幾乎是一無所知的。他講過不少美洲和愛爾蘭問題,對東印度公司的弊政更是大加撻伐,但那畢竟都是英帝國的內(nèi)政,其性質(zhì)仍不外議會里的黨爭,柏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大英商業(yè)帝國的利益代言。即使下筆寫《反思法國革命》時,柏克也仍是以光榮革命的“老輝格黨”自居,他心目中真正的受眾,是倫敦那些為法國事態(tài)而亢奮的人,尤其是用“人民主權(quán)說”比附光榮革命的普賴斯和??怂沟热恕K跁写_實用不少篇幅,歷數(shù)巴黎街頭的輕薄、唐突與狂傲,立刻引起歐洲舊制度中人的廣泛關(guān)注。但棒子打在法國人身上,本意還是要讓自己的同胞幡然醒悟。
人名聲一大,難免起爭議。柏克在后世引起的最大爭議,就是他反對革命,究竟依據(jù)什么原則。一種常見的說法是,法國革命讓柏克從自由派一變而為守舊派,成了一個舊朝余孽式的老朽。此言自柏克的前老友托馬斯·潘恩始,“兩個柏克”—前為自由派,后為反動派—之說,代有傳人。
今人能辨析革命之異同者皆知,近代西方的歷次政治巨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英國的光榮革命和美國革命,柏克一向不吝筆墨,極盡贊美維護之能事。他從這兩次革命中,并未看到足以警覺乃至驚恐的現(xiàn)象。它們的目標相對簡單,只是正當統(tǒng)治權(quán)的修復,目標一旦達成,革命即告終止,社會運轉(zhuǎn)如常。后來托克維爾對克倫威爾革命亦有類似的精辟觀察,它震撼了整個國家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甚至砍了國王的腦袋,但幾乎絲毫未改變習俗、慣例和司法,即使烽火連天日,十二位法官仍在繼續(xù)一年兩次的巡回法庭。社會的頂層動搖了,基礎卻巋然不動。托氏的描述,放到光榮革命和美洲獨立,也是同樣適用的。柏克由自由而反革命,并不是因為他變了,而是革命的性質(zhì)變了。故“兩個柏克”之說并不成立。
可以印證這一點的是,《反思法國革命》中有一段關(guān)于社會契約的名言,幾乎所有人都會引用,作為柏克保守主義的典型表達:“不可以認為國家只是一種為了一些諸如胡椒或咖啡、布匹或煙草的生意,或某些其他無關(guān)重要的暫時利益而締結(jié)的合伙協(xié)定,可以由締結(jié)者心血來潮加以解除。我們應當懷著另一種崇敬之情來看待國家,它并不是以只服從暫時性的、過眼煙云的赤裸裸的動物生存那類事物為目的的合伙關(guān)系。國家不僅是活著的人之間的合伙關(guān)系,而且也是活著的人、已死的人和將出生的人之間的合伙關(guān)系。”
其實,一七八二年柏克在《關(guān)于下院代表制改革的演說》中就曾說過:“一個民族并非一個局限于當?shù)胤秶挠^念,也不是個別人的暫時聚合;它是一個在時間上、人數(shù)上以及空間上的連續(xù)體的觀念。這不是一時的或部分人的選擇,不是烏合之眾的輕浮選擇;它是幾個時代和幾代人的審慎挑擇;它是由比選舉好上千萬倍的東西構(gòu)成的憲制;它是由特殊的境況、場合、氣質(zhì)、傾向以及人民的倫理、民俗和社會習慣決定的,而這些都只有經(jīng)過長時段才會顯現(xiàn)出來。”這與《反思法國革命》中那段名言如出一轍,足見他的“保守主義”并不是對法國革命的應激反應,盡管情緒確實激烈了許多。
若只有一個柏克,這一個柏克的政治原則何所倚呢?若說他保守的是自由,他和洛克意義上的自由主義者是一回事么?一個假設,或可解釋這個問題。洛克生前受他的庇主沙夫茨伯里伯爵之托,給美洲卡羅萊納殖民地設計過一部憲法。洛克有意承接此事,自然是因為在他看來,憲法是可以預先設計的。這部憲法頒行后,在美洲水土不服,很快便無疾而終了。無獨有偶,杰里米·邊沁也曾主動提出要給北美設計一部“完美的憲法”,幸被麥迪遜斷然拒絕;他的弟子詹姆斯·密爾則有為印度寫一部民法的動議??梢婇L于理論的人,多有次第井然的審美感,抑制不住制度設計的沖動。設想這種事攤到柏克頭上,他是斷斷不會接受的,因為他對憲法和自由的理解,與這些人完全南轅北轍。
柏克對個人自由的珍重,與洛克不相伯仲,他對自由的理解,卻有自己的方式。在《反思法國革命》中有一段話談到社會,并無一字提到自由,卻潛藏著他對自由的理解。
為政之人,是必須和公民打交道的。柏克說,為此他要研究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已經(jīng)遵行的各種慣例。習慣作為人的“第二天性”,與其自然天性混合在一起,使人與人之間生出許多差別。他們的出身、教育、職業(yè)和生活的年代,居住在城鎮(zhèn)或鄉(xiāng)村,取得和保有財產(chǎn)的不同方式以及財產(chǎn)本身的性質(zhì),所有這些因素,造成了蕓蕓眾生的千差萬別,有如動物品種一樣繁多。這個由慣例織成的社會網(wǎng)絡,使他們有資格充當各自的社會角色,獲得“他們各自不同的適當特權(quán),俾可確保他們的具體境況之所需”。
柏克此言卑之無甚高論。他心目中的自由,或許有絕對價值的一面,但表現(xiàn)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只能透過具體習慣和風俗所提供的舒適和方便折射出來,即所謂“適當?shù)奶貦?quán)”,無論貴賤,其苦樂生死,貨貲鬻漿,皆系于此,概莫能外。即使一個“粗野的老農(nóng)”,他也很清楚如何使用自己的牛馬,給它們適當?shù)娘暳虾驼疹櫍患偻馊舜\,更無須“空洞的形而上學家”置喙。市井無學,卻有常理在,為政者應做之事,只是“在復雜的社會中必定存在、相互爭斗的各種利益引起沖突時”,為每一個人提供公正的保護。所以,令柏克最為自豪的是:“在我們的議會里,對一塊菜園的租賃權(quán),對一間茅舍一年的利潤,一座小酒館或面包店的信用,對侵犯所有權(quán)的最微不足道的跡象,都比你們(法國人)對最可敬的人物最古老、最有價值的地產(chǎn)或?qū)δ銈儑艺麄€商業(yè)和金融界的處理要鄭重得多?!庇说臋?quán)利得此牢固的屏障,是他們幸虧從未讀過伏爾泰、盧梭或愛爾維修,腦子沒有被挖空,塞進去一些“關(guān)于人權(quán)的骯臟廢紙,就像博物館里填充了谷殼和破布的鳥類標本一樣”。
把這樣的權(quán)利觀記在心里,就不難明白,柏克為何痛恨形而上學家的自由方案。這種人“墮落性的好走捷徑,喜歡虛假的便利”,他對社會的復雜結(jié)構(gòu)渾然無知,視國家為一塊“可以在上面任意涂抹的白板”(carte blanche,如此使用“白板”一詞,柏克對洛克的看法可想而知)。這樣的人道德自許太過,更糟糕者,懷有“庸俗無聊的榮譽欲念”,一旦插手社會治理,蠻橫行事是必然的結(jié)果。他憑一紙“符合平等要求”的文書,隨時可奪人生計,“智力不逮處,就用充裕的暴力補充”。久而久之,專制即由此而生,無論它彰顯為法國的君主制,還是巴黎的共和國。
不必多言,柏克雖以保守之說名于世,但他的過人之處,并非守成?!氨Wo現(xiàn)存事物的意愿,還必須加上改進它的能力”—這是柏克向為政者明確提出的標準。著手改造社會,搞清楚保留什么和改造什么是同樣重要的。在消除迫在眉睫的禍害之前,“一定要把數(shù)量巨大、性質(zhì)毫不含糊的好東西盡可能確定下來”。為一次變革而必須讓萬千同胞的幸福付出不可估量的代價,無情踐踏尋常的道德秩序,實為政治家最大的失敗。存廢破立之權(quán)衡,原則與變通之緩急,是為政治家必做的功課。
為此,政治家要具備“富于朝氣的心靈,堅定不移的注意力”,能夠?qū)Ω鞣N改進做出比較和組合,還要“在靈活性方面富有成果的理解力”。加工無生命的鐘表,尚且需要周密與審慎的智慧,更何況“拆除和建造的主體并非磚石木材,而是有知覺的生物—他們的處境、條件和習慣的突然改變,可能使大批的人淪于悲慘的境地—周密和審慎就成了責任的一部分”。反觀法國,“巴黎的流行意見”卻是“冷酷無情的心,頑固不化的信念,成了完美立法者的唯一資格”。迷信暴力的人所能召來的,總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這只會使政府變得越來越糟。
柏克當年觀察法國的事態(tài)時,已經(jīng)聽到了一種后來屢見不鮮的論調(diào)。革命之暴烈,是破舊立新的“必要代價”。柏克對于“為了整體的美好理想而犧牲部分的一切政策”,一向深懷疑懼。擱置毫無爭議的正當利益,去實現(xiàn)某些肯定會永遠爭論不休的理念,這在柏克看來“不僅理論上荒謬可笑,而且在實踐上是暴虐而殘酷的”。他從法國的亂局中看到的,并不像有些人所稱道的那樣,只是一時的罪惡,鳴鑼開道的固然粗野,后面跟來的卻是真神。柏克認定,眼前的罪惡若任其發(fā)展,只會成為未來制造更大罪惡的手段—“它不是未經(jīng)消化、粗陋而不完備的自由計劃,能逐漸穩(wěn)步地成熟起來,變成一種有序的社會自由?!彼鼜母旧暇褪清e的,絕無可能隨時間的推移而自我糾正。力挺法國大革命的人,像其他許多迷信者一樣,無知是仰慕的原因。
當然,柏克并不抵制變革。他用心最力處,是“究竟在什么地方服從應該告終,抵抗必須開始,這條界線微妙而模糊,頗不易界定”。具體而言,革除弊政所應遵循的標準,柏克在談到“取消東印度公司控制印度事務的權(quán)力”時,列出了他認為需要考慮的幾個條件,可資借鑒:
首先,濫用權(quán)力必須影響到一個很大且很重要的對象;
其次,對這個重大對象的權(quán)力濫用,必須達到很嚴重的程度;
再次,這種濫用必須經(jīng)常性的發(fā)生,而非偶然出現(xiàn);
最后,就現(xiàn)行體制而言,這種權(quán)力濫用是完全無法矯正的。
若這些情況存在,則改制勢在必行,即使偏離原有的原則或成規(guī),即如光榮革命涉及“順位世襲”這般神圣的原則。但在那種極端情況下,柏克仍不忘提醒世人,改變只限于違規(guī)的權(quán)力,“不至于引起整個公民群體和政治群體的解體”,使社會的原有部分可以方便地衍生出新的公民秩序。
大概沒有人否認,這些話是柏克政治思想模式的典型表達。如以完備而融貫的理論作為衡量標準,他這種思想肯定是一種十分失敗的理論,即如前述四條所言“重要”“嚴重”“經(jīng)常性”云云,也都缺少今人所偏愛的“量化標準”。說柏克秉持著某種原則理念或許是不錯的,若說這些原則或理念是他不二的圭臬,那就有些問題了。完全不理睬柏克審時度勢、權(quán)衡利弊的智慧,視之為理論上無關(guān)痛癢的一時之見,研究他的“保守主義”就成了無稽之談。對于守護著深植于傳統(tǒng)和慣例中的權(quán)利的人來說,這種權(quán)利的證成是否具有邏輯上的完美,并不是多么有價值的成果。把它硬塞進柏克唯恐避之不及的哲學思辨,把作為“英國人繼承的一份祖業(yè)”的自由,放到康德或羅爾斯的自由主義框架里加以考察,以此證明柏克的“自由哲學”不如他們嚴謹而高明,這或許能愉悅智力,卻絲毫無助于理解為何他把審慎奉為政治的“第一美德”。
審慎只是一種美德,卻不是一種理論,它從天性上拒絕學院化的改造,正如便利需要哲學論證時,它便不再是便利了。與一般人的印象相反,柏克往往是很講原則的,只不過他更關(guān)注的不是原則的純潔性,而是它與社會變遷的調(diào)適能力。原則,尤其是政治原則,它的真正價值不是體現(xiàn)在理論中,而是取決于為政者的操作能力。這就需要情感、妥協(xié)精神、溝通能力和分寸感,有時,可能還需要一點不太得體的伎倆。在這些事上理論無計可施。柏克最為講究的,是各種理念和利益之間的平衡,是原則、觀察、經(jīng)驗的變通運用,它最恰當?shù)姆Q呼,大概是“保守的技藝”,或如后來奧克肖特所說的,是政治家的“氣質(zhì)”或“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