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一、新
在教師職稱評審、名特教師評比說課中,只要不脫離實際,教師就要大膽創(chuàng)新。字典關于“新”的含義是“初次出現(xiàn),與舊相對”。本文的“新”體現(xiàn)在說課時理念新、手段新、方式新、邏輯新等。
1.理念新
本文的理念新是指讓教師說課時在滲透現(xiàn)行課程標準理念的同時,體現(xiàn)當前的課程改革理念。如,國家層面提出“教會、勤練、常賽”,如果體育教師說課時沒有體現(xiàn)該理念,評委會認為其平時很少學習,對目前的理念不關注,或者關注了但沒有積極落實,說課成績自然不理想。
2.手段新
手段新是指能夠通過好的方法突出課的重點、突破課的難點。重難點是評委比較關注的內(nèi)容,如果教師在說課中能說出好的解決手段讓評委眼前一亮,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如,在高級教師評比中,說課內(nèi)容是《田徑——蹲踞式跳遠》單元中的第1次課,課的難點是充分起跳,一名教師針對該難點采用在起跳板的下面安裝發(fā)生裝置(發(fā)生裝置發(fā)出的聲音與踏跳的力度正相關,踏跳的聲音越大,發(fā)生裝置發(fā)出的聲音越大),通過發(fā)生裝置的反饋,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踏跳的力度,學生為了踏跳聲音大,起跳時全力踏跳,無形中課的難點得到了解決。該教師由于在說課中采用了這種方法解決難點,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獲得了較好的成績。
3.方式新
說課時,教師可采取適當?shù)姆绞阶屨f課更加形象。適當?shù)姆绞襟w現(xiàn)在:優(yōu)美的完整示范;畫出有特色的上課場地與隊形;適當增加描述性語言。說課一般采用說明性語言和敘述性語言,很少采用描述性語言,如果教師在介紹方法時適當采用描述性語言,就能增強說課的效果。如,一名教師說“跨越式跳高的嘗試性練習”,學生4人1組進行嘗試性練習,練習前教師向?qū)W生介紹:“老師在場地上設置了10個低的跳高場地,大家4人1組依次嘗試跳過去,方法不限?!本毩曋?,有的單腳跳,有的雙腳側(cè)向跳,有的雙腳正面跳,有的單腳側(cè)向跳,有的背向跳……該練習的目的是滿足學生的運動欲望,增強思維的活躍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這種說課增加了描述性語言,使課更形象,更有說服力。此外,體育教師還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增強說課的形象性。
4.邏輯新
將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場地器材、預計效果、安全措施、設計思路或教學特色進行調(diào)整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調(diào)整的方法有“合并法”和“穿插法”,“合并法”即將部分內(nèi)容合并在一起。如,重點可以與教材分析合并,難點可以與學情分析合并。因為重點是技術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教材分析要闡述技術結(jié)構,在技術結(jié)構分析好后再分析技術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這樣,教材的重點就確定了。同理,難點是大多數(shù)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或技術。難點與學情有關,學生的易犯錯誤是學情分析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在學生易犯錯誤分析后順勢點出難點,將重難點分別與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合并,這樣不僅能改變說課的邏輯,還能清晰地了解重難點的依據(jù)。穿插法,即將部分內(nèi)容穿插到教學過程中講解。如,場地與器材,可以放到教學過程前進行講解,也可以穿插到教學過程中講解。
二、實
“實”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符合實際,理念、目標等要落實,方法、場地和器材要充實等。
1.落到實處
教師在說課時不僅要說指導思想、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重難點等,而且要說出如何落實。如,說課內(nèi)容是《籃球——正面雙手傳球》,教師制訂的認知目標為: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能建立正確的正面雙手傳球動作表象,以及領會正面雙手傳球的動作要點,了解正面雙手傳球在比賽中的作用。這樣,主教材時間25min,教學之初,教師先講解正面雙手傳球在比賽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接著,教師進行優(yōu)美的、完整的側(cè)面示范,示范前教師提示學生要觀察教師傳球時身體的用力順序,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觀察的效果,示范后教師結(jié)合掛圖講解正面雙手傳球的動作要點,要點是“一對,二迎、三蹬送”。優(yōu)美的示范、直觀的掛圖、簡潔的講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達成本課的認知目標。這樣的說課不僅能體現(xiàn)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還能讓評委清晰地知道認知目標的達成過程。
2.實事求是
說課要實事求是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說課時不夸大、不縮小。如,教師A說《體操——前滾翻》,其這樣說教法與學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采用的教法有標志法(利用小手按大手強化前滾翻雙手前撐的位置),此外還采用了講解法、示范法、預防與糾正錯誤法等。采用的學法有合作學習(利用大屏幕播放的課件輔助講解與示范,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結(jié)合觀看的視頻進行合作與討論)、觀察法、自評法等。教師A先是列舉了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運用與目的,接著補充了其他常見的教法與學法,這樣的闡述體現(xiàn)了“實事求是”原則。
另一方面,理論與實踐要實事求是,理論不能夸大實踐,也不能縮小實踐的價值。如,一名教師說《籃球——行進間運球》,將學生此前學過的無球跑動、傳接球與行進間運球組合,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練習興趣,鞏固了傳接球和行進間運球的技術,而且提高了學生運傳球的銜接能力,為以后學習組合技術、戰(zhàn)術和比賽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由于2名學生1組練習,學生傳球后要快速退回原地接球,所有學生都在運動,無形間增加了課的練習密度,發(fā)展了學生體能。這樣的說課既從學生心理層面分析了組合練習的作用,又從比賽真實情境的角度闡述了組合練習的價值,更從組合練習的方法層面分析了組合練習的體能價值,這樣的闡述體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實事求是。當然,充分分析練習方法的價值的前提是教師需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如果沒有好的理論素養(yǎng)就很難全面分析練習方法的作用。
3.方法實際
大多數(shù)教師知道說課要詳略得當,了解教學過程是重點,也知道各個部分的比重,但是不知道如何詳細說教學課程。教學過程包括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jié)束部分。每個部分又由很多練習方法組成,練習方法包括練習隊形、器材設置、練習分組、練習要求、易犯的錯誤等,教師在說練習方法時若把這些因素和作用說清楚就能做到詳略得當。如,一名教師說“原地側(cè)向推實心球”,其中有一個“兩人推實心球”的方法,如果這樣說:教師將學生分成兩大組,分別站在籃球場的兩條邊線,兩人一球聽體育委員的口令進行練習。分兩大組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場地與器材,提高課的練習密度,讓學生聽口令進行練習的目的是發(fā)揮體育骨干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保證課的安全;同時減輕教師教的壓力,讓教師騰出時間進行巡回指導,提高課的效果。預計學生在該練習中易犯的錯誤是“投球”,對此,教師要求學生推完球后觀察自己的手型,如果掌心朝外,則是對的,如果掌心朝下則是錯的。通過自評強化推球時的手臂動作,同時糾正“投球”的錯誤動作。這樣的說課既能夠把練習方法的各要素說清楚,還能將為什么這樣做闡述明白,使說練習方法顯得比較充實,也能給教師更大的啟示。
4.基于實踐
一線教師或評委一般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其能判斷說課稿是否具有操作性。因此,無論是課前說課,還是課后說課的說課稿都必須來自實踐,必須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如,一位名教師說《排球——正面下手墊球》,學生此前沒有接觸排球,為了體現(xiàn)“學、練、賽、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該教師設計了“墊球比準”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2組,分別均勻地站在2個圓上,在2個圓中間固定2個高度為1.7m、直徑為3.6m的筐圈,每人自拋墊球入筐20次,看誰進球多。該游戲采取自拋墊球和直徑為3.6m筐框降低了游戲的難度,比較適合初學者。比賽的目的是讓每名學生都能玩起來,如果大部分學生都完不成比賽,比賽就失去了作用。因此,好的說課稿必須來自實踐,必須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一節(jié)好的體育課是說好課的前提,做得好不一定說得好,但做得不好,肯定說不好。
當然,體育教師們在追求創(chuàng)新同時,不能為了“新”而“新”,“新”要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追求“實”,但不能過于追求說“實”,而忽視理論。只有這樣,才能展現(xiàn)出教師在備課中的思維創(chuàng)新過程,能凸顯出教師對現(xiàn)行課程標準、教材、學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同時能考查教師運用有關教育理論和教學原則組織教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