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龍強
當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推動社會進入到人工智能的時代,無論任何階段的素質(zhì)教育,都需要融入人工智能的元素,使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生都能夠觸摸人工智能時代的科技,從小形成良好的編輯思維。教師在應用項目式學習方法時,要通過設定必要的模擬情境,使學生可以突破學習語言規(guī)則時的瓶頸,能夠更加專注地投入到課程的實踐活動中。而項目式學習方法的核心在于能夠讓學生在人工智能教學中發(fā)揮主動性,以興趣為驅(qū)動力,以完成任務為學習目標,不斷拓展自己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通過完成教師設置的學習任務,從整體學習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從逐步、逐層地引導中鞏固學生自身的信息技術知識基礎。
一、項目式學習模式的內(nèi)涵與特征
(一)項目式學習的內(nèi)涵
項目式學習在國內(nèi)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其本質(zhì)是用于探究,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更關注學科本身的概念,將學生當作活動中的主體對象,逐步引導學生完成活動探究。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遇到諸多問題,教師帶領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從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學生自身會自主建立知識系統(tǒng)。因此,教師常安排學生小組來探究問題,在本質(zh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通過模擬相對真實的問題情境來為學生提供思維發(fā)散的空間,可以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加充分,而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在此過程中得到增強。
(二)項目式學習的特征
1.生活化。教師在項目式學習中設置的問題與任務目標都要合理,要從學生當下的學習情況出發(fā),考慮到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閱歷比較少,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將二者充分融合以后,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逐步探究知識,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將課程中學習的知識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以此來鍛煉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項目式學習中涉及的教學內(nèi)容與流程的設計要更加多元化,使師生關系在學習互動中更加融洽,在整體過程中不僅要有師生互動,而且要有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才能實現(xiàn)不同思維的碰撞,激發(fā)出更多的靈感。
2.導向化。教師所設計的項目式學習方案要完整且細致,應當將學習任務作為導向,設計一個可以充分引起學生思考和研究的學習任務,而且要在開始教學之前確定評價考核標準,讓學生在遵守探究活動要求的前提下,明確探究的方向,以便于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課程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擁有較強的好勝心,在探究活動中獲得的成果會讓學生形成強烈的自我認同感,而在學習目標的驅(qū)使下,學生的方向感會更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研究的方向加以輔助性的指引和糾正,就能夠順利地完成所有的教學活動。
3.協(xié)同化。教師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應當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足夠的專注度,對待興趣感較高的事物會迸發(fā)出更強的探究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成長特點,從學生更感興趣的方向入手,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活動中,從中也體現(xiàn)出明顯的協(xié)同化特征。也就是說,項目式學習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巧妙的設計促成學生小組成員彼此之間的合作,學生要自主搜集信息、合理推理信息并展示探究成果。
二、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人工智能教學中的應用
(一)明確項目學習應用原則,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項目式學習方法,要先明確該方法對人工智能教學的有效性,以項目式學習的原則為基準,注重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鍛煉,并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導向,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編程思維等。例如:教師可以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設計機器人教學方案,預先提出了關于“機器人”的一些問題,如“世界上第一臺機器人在哪年發(fā)明?”“你見過哪些機器人?”“如果你是工程師,你會發(fā)明有怎樣功能的機器人?”這些問題讓學生可以在課堂進行個性化思考,并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教師要鼓勵學生小組在課前搜集關于“機器人”的相關資料,可以為實際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知識基礎。在之后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為整體課程屬于完整的項目,學生不能只掌握單獨的知識點,而是要在教師的幫助下構(gòu)建起完整的操作知識體系,對于整體項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教師都要明確地告訴學生操作的要點及注意事項,尤其是在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之處,教師要幫助學生展現(xiàn)出項目教學的可操作性。比如:教師可以在“機器人”相關的教學活動中,利用電腦與其他器材完成編程過程,為學生的項目式學習提供充足且可用的資源,可以選擇大屏幕投影等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探究之前集體觀看課件或者PPT動畫,就可以詳細地了解機器人的操作流程,進而培養(yǎng)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對問題的解決能力。
(二)突出項目學習設計主題,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情況
教師在小學人工智能教學中要明確項目式學習的主題任務,使后續(xù)的教學活動有明確的導向,能夠有效地提升人工智能教學活動水平。教師需要確定項目主題源于生活,并且應當從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出發(fā),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且能夠接受知識,教師最好選擇學生真實生活中能夠接觸的內(nèi)容,學生就可以在學習活動中圍繞著生活經(jīng)驗來研究,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例如:在小學信息技術“巡線項目”的活動教學中,由于知識的理論性比較強,所以學生在探究知識過程中容易缺乏興趣,但是如果教師將“巡線項目”的知識與真實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就會更容易理解這些知識。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件制造的虛擬場景中幫助喂養(yǎng)動物,有助于啟發(fā)學生對學習項目的主觀探究性,而教師在項目主題中也要凸顯出信息化時代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到當今時代已經(jīng)是信息化的時代,網(wǎng)絡渠道也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學生就會從動手實踐中找到探究的樂趣。比如:教師還可以在課程中讓學生參與“掃地機器人”的模型制作,在整體過程中教師可以完成知識講解,讓學生可以更快速地掌握“機器人”的相關知識。
(三)增強項目學習活動趣味,激發(fā)學生知識探究潛力
教師在應用項目式學習模式時,要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新設計小學人工智能課程的流程,從項目活動中增強探究的趣味性,學生在項目探究中也可以形成更好的自主意識。教師需要注意整體的教學流程設計,越是系統(tǒng)性較強的課程,越是要注重細節(jié)設計。例如:教師可以在人工智能教學中引入趣味故事,再通過趣味故事切入主題,則學生會對課程形成較強的探索欲。又如:在“青蛙機器模型”一課中,教師將青蛙的成長歷程作為引入故事,其中可以體現(xiàn)出互動性特征。而教師可以通過故事來創(chuàng)造相應的情境,學生小組成員在情境中充分交流想法,為活動獻計獻策。教師也可以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的方式體會項目探究過程,既包括活動項目設計及制作,又需要學生完成項目的編程和解說,學生小組可以自行分配組內(nèi)成員的任務,自主完成感興趣的部分,再以小組整體的學習成果為最終的成果。學生小組成員對各部分任務的探究效果明顯更好,學生都能獲得個性化成長。
在小學人工智能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用項目式教學模式應當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合理安排課程進度,迎合學生的學習進度,科學設定學生探究的目標,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以增強探知欲,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從探究中獲得創(chuàng)新能力的增長。同時,教師也從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組建了新的教學方案,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可以為之后的信息技術課程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以便于學生在探究和合作學習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