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輝
摘? 要: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的典型特征是“變”,即通過改變數(shù)學問題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訓練。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對于典型的數(shù)學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拓展出諸多新的問題,舉一反三,開拓學生的思維,從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最值問題;拓展思維
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是學好數(shù)學的核心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以研究數(shù)學的態(tài)度來學習數(shù)學。對于典型的數(shù)學問題,在初步解決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尋找一些相關的問題,并嘗試解決,這樣對于學生的高效學習大有裨益的。下面對一道典型的幾何最值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和技巧。
一、典例精析
題目? 如圖1,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為4,∠A =[60°,] 點P是對角線BD上的一個動點。如果點M,N分別是邊AB,AD的中點,求PM + PN的最小值。
解析:此題源自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第85頁問題1。我們不難找到解決方案,即作出點M關于直線BD的對稱點M′(如圖2)。連接M′N,線段M′N的長即為所求。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可知,M′N = AB = 4。所以PM + PN的最小值為4。
波利亞曾經(jīng)形象地指出,好問題同采蘑菇有些相像,它們都能成堆地生長,找到一個后,你應當在周圍再找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幾個。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上述問題解決的基礎上進行思維發(fā)散,嘗試以此為基礎去解決更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二、問題初探
變式1:如果圖1中的點M是邊AB的中點,點N是邊AD上的動點,試求PM + PN的最小值。
解析:遵循慣性思維,我們自然會想到作出點M關于BD的對稱點M′,但由于點N是動點,再連接M′N是無意義的。此時應該作M′N⊥AD于點N,垂線段M′N的長即為所求,即[23。]
【小結(jié)與歸納】從表面上看,由源問題過渡到變式1似乎是“舊瓶裝新酒”,但與源問題不同,變式1主要考查的是幾何性質(zhì)“垂線段最短”。接下來,我們進一步拓展思維,思考如下問題:如果將變式1中的條件“點M是邊AB的中點”改為“點M是邊AB上的動點”(即點P,M,N均為動點)呢?此時動點問題依次由“一動兩定(點)”過渡到“兩動一定(點)”,最終過渡到“三動(點)”,問題的難度層層遞進。
三、拓展研究
變式2:如圖3,如果[AP=15,] 點M,N分別是邊AB,AD上的兩個動點,求△PMN周長的最小值。
解析:如圖4,分別作出點P關于AB,AD的對稱點P1,P2。連接P1P2,分別交AB,AD于點M,N,則△PMN的周長的最小值即為線段P1P2的長度。連接AP1,AP2。在△AP1P2中,AP1 = AP2 = AP,∠P1AP2 = 2∠DAB = 120°,容易求出線段P1P2的長為[35,] 即△PMN的周長的最小值為[35。]
【小結(jié)與歸納】以上問題把“將軍飲馬”問題分三類設計,問題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探究,使學生的認知在類比與轉(zhuǎn)化中不斷走向深入。
四、深度探究
變式3:如圖5,如果點M是邊AB的中點,點N是邊AD上一個動點。將△AMN沿MN所在直線翻折,得到△A′MN。連接A′C,求線段A′C的最小值。
解析:如圖6,由折疊可知A′M = AM = BM,因此點A′在以點M為圓心,半徑為2的半圓上。由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可知,A′C > MC - MA′。所以當點M,A′,C三點在同一條線上時,線段A′C的長度最短。作CE⊥MB交MB的延長線于點E。在Rt△BCE中,∠CBE = 60°,BC = 4,則BE = 2,[CE=23。] 所以在Rt△CEM中,[CM=27。] 因為A′M = 2,所以A′C的長度的最小值為[27-2。]
【小結(jié)與歸納】在變式3中,求最值所涉及的知識點主要是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即“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五、結(jié)束語
我們看到,以上問題以菱形為載體,從不同的角度派生出諸多新的問題,設計精巧,從不同層面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考查,一步步拓展學生思維。
通過數(shù)學問題的變式,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知道應該怎樣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在教學中,教師要經(jīng)常引導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對數(shù)學問題進行探索性地改變與思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G.波利亞. 怎樣解題[M]. 閻育蘇,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