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禮發(fā)
內(nèi)容摘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女性仍無法擺脫傳統(tǒng)文化中的條條框框?!芭砸庾R”的大旗一時難以插在根深蒂固的男權思想土壤之上。本文分別從生活、情感和心理三個方面對安妮寶貝筆下的女性生存狀況進行了分析,揭示了當代城市邊緣女性的生存困境,以期引起人們對這些女性的再度關注。
關鍵詞:安妮寶貝 女性意識 生存困境
由一個標新立異的網(wǎng)絡寫手蛻變成一位炙手可熱的當紅女作家,安妮寶貝用她的一部部暢銷作品證明著自己的實力。從《告別薇安》到《月棠記》,《彼岸花》到《二三事》,安妮以她一貫低調(diào)而清淡的風格,描摹著一個又一個空虛而疲憊卻又叛逆的悲劇人物。她以一種異常冷靜的姿態(tài)洞察著這個社會某個角落里的城市邊緣女性,并將其生存困境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安妮小說多以城市為故事背景。情節(jié)簡單,多圍繞某個女性的不同遭遇而展開,且女性幾乎是故事中的絕對主角,這是安妮創(chuàng)作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關注和思考女性生存境況是安妮創(chuàng)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妮最成功之處,更是安妮作品深度之所在。
魯迅先生曾用他的筆試圖喚醒他的麻木的國人同胞們沖破鐵屋子。而今,安妮不也在以她的文字一點一滴地強化著人們的女性意識嗎?在古代中國,三從四德,男尊女卑等文化讓女性飽受煎熬,而今天,女性雖已覺醒,卻也顯得有些柔弱。因此,有些女性在生存上仍有困難。安妮在她的小說中,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憂郁地訴說著一個個顛沛流離的悲情女子。在作品中,安妮將女性面臨的困境分別從生活、情感和心理三個方面進行了剖析,從而引起了人們對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再度關注。這也是為什么,在這個文學備受嘲諷的時代,安妮卻得到如此之多青睞的原因。
一.生活困擾——現(xiàn)實原來是憂傷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有五種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1]。其中生理需要處于最基礎的地位,也是人類生存的最起碼要求。如果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滿足,那么其他都將是空談。
作品中揭示了城市邊緣女性在世俗層面上為生計所困擾并由此而掙扎、奮斗的過程。小說中的女性似乎有一個固定的形象作為模板。名字多為喬、安、生,性格多叛逆,特立獨行。就連打扮也都比較固定,安妮曾對此有過概括,她們一般只有兩種裝束,“夏天是白色的棉布裙,光腳穿球鞋。冬天是舊的仔褲,黑毛衣和大大的男裝外套。頭發(fā)是長的,有時候會扎松松散散的麻花辮子?!保?]名字、愛好以及這樣固定的衣著打扮其實就已經(jīng)讓這些女性陷入了生活的困境當中。用安妮自己的話說,就是“生活已經(jīng)把他定型。”[3]而與此相對的是她們卻并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沒有固定的住所,甚至沒有家庭。說白了,他們和現(xiàn)在所謂的“三無一族”(無車、無房、無配偶)差不多。如“著書都為稻粱謀”的蘇良生,“始終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里,長年沒有固定的工作,也沒有與別人的長久關系?!保?]“每天的生活循環(huán)反復?!┥夏p的牛仔褲,襯衣,洗得褪色的法蘭絨外套?!叫腥サ罔F站?!保?]再如《二三事》中的尹蓮安,從小就沒有父親,在她15歲時,母親因毒死自己的丈夫而被判刑,后在監(jiān)獄自殺。年紀還小的蓮安只身投奔母親生前的追求者尹一辰。在她上學期間,生活費、學費均由尹一辰負擔。小說還特意描寫了她的吃相,“她吃很多東西,每次一辰帶她去餐館,她不說話,只是悶頭吞咽食物。她很餓。她吃食物的樣子充滿欲望?!保?]這說明在此之前她一直是在一個吃不飽的環(huán)境中成長著。而此時的蓮安,當初的生活困難已經(jīng)轉變成寄人籬下的困境。這已經(jīng)充分揭示出女性在生活中的艱辛與苦楚。
那么,在生理需求已經(jīng)不是問題的女性中,是不是生活十分如意呢?安妮的小說里有這樣的句子,“我們過著無從選擇的生活。”[3]“生活驅(qū)逐著我們。我們更加盲目。”[3]看來,生活中的煩惱與波折并沒有因為女性的柔弱而遠離。
女性的生活到處充斥著壓抑與冷漠?!侗税痘ā分械膯?,“每天在家里寫作,……說來這應是我唯一的謀生技能,收入雖不穩(wěn)定,但維持生存尚可?!保?]這說明,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問題還是可以通過機器般的寫稿來自己解決。但她依然沒有表現(xiàn)出一絲半毫的快樂,只是長時間睡覺,去酒吧買醉。有段時間,晚上總是失眠,便一整夜地看盜版片子,讀小說,或者上網(wǎng)聊天。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卻也是如今社會很多青年男女所熱衷的。于是她們接受了安妮,成為了“喬”的現(xiàn)實版,心甘情愿地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
再如南生,從小失去母親,跟著外婆一起生活。7歲那年,父親也離她而去。于是,她又寄生在了繼母蘭姨家里。蘭姨無法接受喪父之痛,變態(tài)般的將怨氣發(fā)泄在了這個仿佛厄運一樣的女孩南生身上。然而,憂郁癥偶有爆發(fā)的蘭姨卻也是這個三口之家的唯一支柱。生活自然拮據(jù)不堪。南生雖生存了下來,但生活仿佛給了這個女子太多的波折與磨難。很小就沒了家,沒了親人。這種五雷轟頂般的災難讓南生的一生定格在了壓抑與苦痛之中。也許這正是安妮起名南生(諧音“難生”)的原因??v然命運如此之坎坷,但她卻一直沒有放棄求學之路,直到上了大學,她的路也未曾出現(xiàn)類似平坦的轉折之處?;蛟S,我們可以說,正是這種生活困境,造就了這個性格孤僻而猶豫的女子。有了身孕,然后獨自到醫(yī)院將孩子做掉。這對于一個年紀尚輕的女學生來說,已經(jīng)是沒有峰回路轉之可能的境地了。
安妮筆下的某些女性,更是長期處于孤獨之中,生活困境自然嚴重惡化。心理學家多麗斯·沃爾夫認為:“經(jīng)常孤寂的人或曾經(jīng)一度長期孤寂的人,與自我總有一種很壞的,消極的關系?!保?]而安妮作品中的女性正是如此,并且已經(jīng)形成了與自我敵對甚至對抗的情緒。她們的生活中缺少陽光,而更多的是迷醉與幻想。因此,她們的心靈是封閉的,對外界是排斥的。躲在一個黑暗而狹小的空間或角落里寫作,聽歌,看碟片,顧影自憐?!拔視粋€人在整整一天的時間里不和任何人說話。”(《瞬間空白》)“多年的社會隔離狀態(tài),慢慢使人的口頭表達,群居能力,忍耐妥協(xié)能力等出現(xiàn)故障。”(《彼岸花》)“現(xiàn)實中,我只是一個長期不接觸陽光的女孩?!保ā稛o處告別》)處于這種生活狀態(tài)之下的女性,讓孤獨情緒困擾著,難以自拔,最終使得放縱與頹廢成為其生存哲學。于是,這種消極的氣息彌漫在很多女性的身上甚至安妮的整個作品中。與社會的隔閡和孤獨的蔓延,讓這些女性的前途渺茫至極。
這是一個可笑的世界,這是一個殘忍的社會。她們沒有正常人的生活,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沒有家人的關愛,沒有固定的居住場所。無論是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人生目標,還是物質(zhì)生活的滿足,精神生活的追求,女性始終無法擺脫困境,去擁有一片令自己滿意的生活天地。
二.情感困境——愛在無聲中滑落
情感是人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一種反映形式,它體現(xiàn)在親情、友情、愛情之上。在安妮筆下,愛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題,而親情、友情卻似乎淡了許多。
安妮的作品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特性,而這種疏離在親人之間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這或許與安妮的親身經(jīng)歷和切身體驗有關。她筆下的女性,總是有著大致相同的生活背景和不完整的親情;如南生,蓮安等。她們往往帶著親情缺失的苦痛,寄人籬下,并由此而陷入困境?!八龔男≡诠霉眉议L大,父母離異,各奔東西。只有每年的起初,從不同的城市寄一大筆錢過來?!保ā镀吣辍罚┍M管作品中的女性總是表現(xiàn)出對親情離失的滿不在乎,然而在心里卻不由自主地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因為太過于渴望,而走向病態(tài)。在《八月未央》里,未央直接或間接地殺死了周圍她自認為最愛的兩個人,這種愛是極端自私的。未央無法控制自己,走不出親情的困境。
親情對于由外婆養(yǎng)大的南生來說,是一道永遠也愈合不了的傷口。從小被算命太硬會克死親人,南生被安妮定在了背井離鄉(xiāng),孑然漂泊的命運之路上。南生剛一出生,母親就離開了人世;所以“母親對南生來說,只是一張黑白照片。”[5]而在鎮(zhèn)上當小學老師的父親第二次結婚后,要將南生接回城里??上?,意外發(fā)生了,車禍奪走了父親的生命。7歲那年,外婆也因重病去世。這個可憐的還未長大成人的女孩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后媽蘭姨將南生視為空氣。南生從此沒了“親情”的概念。
而蘭姨卻也是安妮筆下最渴求親情之人,但又似乎與兒子和平在相互折磨著對方。前夫的離去,讓蘭姨成為“一個帶著孩子的寡婦”,“可有可無的消遣”[5]。后來遇到了她的第二個丈夫——南生的父親,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上Ю咸煊忠淮巫脚颂m姨一番,車禍將蘭姨的依靠帶走了。這時,兒子和平是她唯一的親人;可是無法忍受再次喪父之痛的蘭姨終于崩潰了。兒子和平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她發(fā)泄的對象,推搡、擊打以及變態(tài)般的虐待。憂郁癥時有爆發(fā)的蘭姨,最終陷入了母子成仇的漩渦之中。和平16歲那年,母子沖突推向極致,感情徹底破裂。后來,在蘭姨病危之際,異常希望能見到兒子和平一面??墒牵瑑鹤雍推降木髲姾筒辉?,讓母親絕望了。最終,蘭姨選擇了在醫(yī)院自殺,也許這也是處于親情危機之中的蘭姨唯一的出路了。
女性與女性,男性與男性之間可以產(chǎn)生友情,或濃或淡。但是,幾乎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之間會產(chǎn)生一份單純的友誼。安妮也是如此,所以在她深思熟慮之后,猶豫而平靜地敘述了女性與女性之間的近似于同性戀關系的友情。例如,《彼岸花》中的喬與小至,《七月與安生》中的七月與安生,《二三事》中的蘇良生與尹蓮安。她們愛好相同,命運相近。她們有時各奔東西,有時同床共枕、不分彼此。她們幾乎總是特立獨行,生活圈子狹窄,朋友很少,也似乎沒有廣交朋友的意愿。彼此一見如故,仿佛對方就是命中注定的“友情”之代表。但她們,要么是一個遠走他鄉(xiāng)而不知去向,要么是愛上同一個男人而陷入“友情”之困境。
親情堡壘的塌陷,友情性質(zhì)的變異,讓一些女性不得不把情感完全寄托于愛情之上,并放手一搏。然而,結局卻并不盡如人意??v然愛情是安妮小說的靈魂,但對于安妮筆下的女性來說,愛,或許只是一種活下去的借口。
小說中的女性處于無法解脫的困境中,而安妮卻仍表現(xiàn)得從容不迫,氣定神閑。沒有打情罵俏的場景,卻多了一些輕描淡寫的敘述。如“愛得越深,傷害越重?!保?]“愛如捕風?!保?]“和任何一個男人的關系,都似乎突如其來?!保?]
安妮小說中的女性在愛情上經(jīng)常擺脫不了這樣一種命運:不斷地尋找愛情,而又不斷地被拋棄。在她的大多作品中,這樣的女性或明或暗地存在著。盡管有著不同的名字,但實際上她們就像是同一個人一樣,對愛情有一種美好的期待,但現(xiàn)實總會讓她們的愛情支離破碎。而“輪回”與“宿命”觀念的加入,更是寫出了困境中生活的女性之深刻體驗。為什么她們要不斷地去尋找愛情呢?黑格爾在《美學》里曾提及:“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最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都集中在了愛情里和推廣成為愛情,她只有在愛情里才能找到生命的支持力;如果她在愛情方面遭遇不幸,她就會像一道光焰被一陣狂風吹熄掉?!保?]可見,愛情是多么的重要,幾乎是女性的全部追求。而“愛情”也是安妮筆下女性的情感經(jīng)歷之重頭戲;因此在作品中格外引人注目。而這些女性的愛情卻又是非常失敗的,她們企圖進行愛情突圍而無可奈何的歷程及表現(xiàn)出的迷惘與很多青年讀者的接受視野不謀而合。所以,安妮說“愛情,一只脆弱華麗的蝴蝶?!保?]
那么,安妮是如何將這些女性的愛情困境表現(xiàn)得如此深刻而又不留痕跡呢?在《二三事》里,蓮安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孩,帶著一顆不安定的心,在愛情之路上顛簸。從她加入理工大學學生保羅的樂隊之日起,就已經(jīng)注定了她被拋棄的結局。一年后,果然與保羅的戀情結束了。從廣州輾轉到上海,后來成為簽約歌手,紅極一時。正在她的事業(yè)如日中天之時,她卻尋找到了一份極不現(xiàn)實的愛情,并鬼迷心竅地結了婚。丈夫是一個跟自己完全沒有共同語言的人。后來,在壽司店聊以謀生的丈夫卓原趁她困難之時將她的錢財一卷而空。又一次被拋棄的蓮安在歡場見到了前來尋歡的尹一辰,并與這個對她影響至為深遠的一辰進行了肉體交易。此后,對于尹一辰這份不可能的愛戀便也逐漸消散。蓮安的愛情似乎沒有緣分的介入,多為命運所安排。幾經(jīng)波折之后她又被新的商家發(fā)現(xiàn),并再度轟動歌壇。然而這個新的經(jīng)紀人柏大衛(wèi)卻是一個令人作嘔之徒,所以當他酒醉心臟病發(fā)作時蓮安并未施救,以致死亡。最讓人遺憾的是,在蓮安的愛情生活中,她與自己的密友良生的戀人沿見有染,并生下了孩子。在愛情之路上屢遭不幸的蓮安,最終選擇了割腕自殺。也許,這是她走出困境的唯一選擇。
在安妮的大多作品里,她所構建的愛情世界都是破碎不堪的。這些人物之間有短暫而激烈的愛情,但最終的結局都是像煙花一樣絢爛一時,剎那間灰飛煙滅。正如一位評論者所言,“在安妮的作品里,情人只是生命中行走的過客?!保?]不斷的追尋愛情是她們所共同面對的命運,而不斷地被拋棄是其擺脫不了的魔咒和困境。因此,在她的作品里女性會發(fā)出“為什么在愛的時候,心里也是孤獨的?!边@種哀嘆。小說《七年》里,藍和情人“他”生活在一起,但是兩人卻從未走進彼此的靈魂,愛著對方,卻并不了解對方,靈魂上形同陌路。藍是沒有未來的人,因此“他”接受父親的安排與白領女子相親,藍被拋棄了。整整七年的時間里,藍忍受著這種極度自私的愛,最后,藍因為抑郁而自殺。小說《彼岸花》里的小至更是毫不掩飾地感嘆,“像我這樣的女人,總是以一個難題的形式出現(xiàn)在感情里”。[5]小至對愛情的尋找相當有信心,然而卻依然在困境中轉悠。不停地戀愛,不停地分手。她的戀人就像她的工作一樣換得勤快,并且曾經(jīng)一度跟一個有家庭的外國老男人Frank相戀,后又很快分手。無可奈何之際,她辭掉了只維持了兩個月的第11份工作,去遠方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
友情的變質(zhì),親情的隔閡,愛情的無可穩(wěn)固,使女性的情感顯得蒼白無力而孤苦無助。
三.心理困境——因為寂寞因為痛
女性心理的困境在安妮作品中,不僅體現(xiàn)在郁悶與絕望的表象之上,而且在女性的內(nèi)心世界等更深層面也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在寂寞與傷痛中,一系列的心理困擾隨之而來:有在欲望與道德準則之間難以抉擇而猶豫不定,忍受心理煎熬的;有對命運過度依賴放棄奮斗,最終走向病態(tài)的;有陷入自戀情結難以自拔的。不論是生活態(tài)度還是處世方式,她們在心理上始終是悲觀的,消極的。不能理解生活,無所事事,最終只能在心理困境中自生自滅。
《告別薇安》中的喬,因為欲望與道德準則之間的難以選擇而煎熬著。John對她暗戀已久,“雖然喬有一個在英國工作的攝影師男友。”[9]在她與男友的這段戀情尚未結束之前,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風俗習慣、社會準則,迫使她不能夠產(chǎn)生新的戀情,雖然身邊有很多優(yōu)秀的男人。可是男友去英國已經(jīng)兩年了。喬在心理上的煎熬終于在一次公司聚會上達到了極點。酒醉后的喬再也抵制不住欲望的強烈誘惑,心理防線輕而易舉地就瓦解了。她將自己給了林,一個并不愛她但滿足了她欲望的男人?!八谛邜u和快樂中,仰起她如花般盛開的臉。我不會帶給你任何麻煩,林?!保?]一個將欲望長期壓抑的女人,心理上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賤的成分;喬正陷入了這樣的心理困境之中。正如文中所說“喬很清楚他們的現(xiàn)狀。在她的男友從英國回來之前,他們是彼此寂寞和欲望的填充。”[9]“某一個時刻里,他們一樣孤獨,所以彼此需要??墒撬粣鬯!保?]心理極度脆弱的喬自殺了。
安妮筆下的許多女性都有一種叛逆心理,然而在叛逆的同時又有著對命運百依百順的認同以及病態(tài)心理的出現(xiàn)。盲目而輕率地依靠命運的安排,讓她們沒了奮斗的動力。不論是工作還是事業(yè),在經(jīng)歷幾次挫折之后,她們都會從心理上認為,這是宿命。如《彼岸花》中的蘭姨,在兩度失去丈夫之后,她的生活布滿了陰霾。先是痛哭,后來拿兒子和平出氣,再后來便是認命。南生,甚至被蘭姨認為是命中注定的災難與克星。她的心里積存著巨大的苦痛,并不定時地在兒子身上發(fā)作,這便是蘭姨的生活。這種病態(tài)心理的出現(xiàn)看似是安妮的一種無奈選擇,其實是女性心理困境的必然走向。
從女性的自身角度來說,她們并未真正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每一次失敗之后,她們都會悲傷、失落??伤齻儏s并沒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將這些孤獨、失意歸罪于他人、社會、命運。于是,便形成了一種自戀情結。這種在心理上形成的自戀困境,讓她們幾乎不能正常生活。她們會不斷地想象自己處在一種理想的境界中,生活脫離了現(xiàn)實的軌道,成為一種幻覺。自古紅顏多薄命,在這短暫易逝的時光里,生活的幸福與否,就顯得尤為重要。自戀情結的產(chǎn)生自是理所當然。如《南方八月》中有這樣一段:
“買的那件棉織的開襟上衣,舊舊的玫瑰紅。是自己喜歡的。想著可以配一條小碎花的棉布裙子穿。麻編的球鞋。涂一點淡淡粉色的胭脂。在火車的臥鋪上,把它整夜地蓋在腿上。還能聞到棉的淡然清香。想著我還能為你流浪多久。為你美麗多久?!?/p>
衣服幾乎是女子最愛玩弄的東西,也許還是女子情感歷程的見證。玫瑰紅就像是女子曾經(jīng)最美的愛情,然而,時光已逝,青春不再?!斑€能為你美麗多久”的追問飽含悲情。當一個女子長期陷入到這種自戀情結中無法自拔時,便會越來越沮喪,越來越自戀,最終只能在困境中平息。
這樣一些不被社會接納的女性,對未來不抱希望,對前途感到渺茫。她們壓抑欲望、忍受煎熬,她們自戀、病態(tài)而又對命運百般依賴。她們的心就像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搖,不可捉摸,卻又在困境中掙扎,無處安放。
總之,生活的困頓與情感的迷茫,再加之心理的煎熬,讓安妮筆下的女性背負了比之于常人似乎更為沉重的包袱,在人生之路上摸爬滾打,苦苦掙扎。她們有著自己的理想?yún)s又無法實現(xiàn),她們堅強卻又無奈。面對無法解脫的生存困境,她們選擇了遠走他鄉(xiāng)或自殺的極端方式。這或許也是安妮情感的強烈發(fā)泄吧!
安妮寶貝作為新一代寫手之代表,她沒有直呼人們?nèi)リP注處于城市邊緣女性的生存境況,但作品里的女性生存之境況卻展現(xiàn)得分外明顯。她們不只存在與小說世界里,在現(xiàn)實社會中更是為數(shù)頗多。從生活到情感再到心理,這些女性生存的困境值得我們切切實實的去關注與解決。
參考文獻
[1][美]馬斯洛,許金聲等譯.人類動機的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29.
[2]安妮寶貝.八月未央[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180-187.
[3]安妮寶貝.薔薇島嶼[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35-232.
[4]安妮寶貝.二三事[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16-19.
[5]安妮寶貝.彼岸花[M].??冢耗虾3霭婀荆?001:5-103.
[6][德]多麗斯·沃爾夫,賴升祿譯.克服孤獨[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39.
[7][德]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第二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331.
[8]何秋玲.彼岸一個人的舞蹈——論安妮寶貝小說的孤獨意識[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8(03):21-23.
[9]安妮寶貝.告別薇安[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