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穎
“從我的腳跟到腳尖是二十九點七厘米,折合十一點七英寸。這是我步伐的單位,也是我思想的單位。”這是劍橋大學英語系教授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在《古道:徒步旅行》(The Old Ways: A Journey on Foot,2012)一書中寫下的話。這位英國著名的學者和旅行家沿著古道徒步行走一千六百多千米,用雙腳丈量土地,記錄自己足跡所到之處。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翻看古地圖冊時,瞥見了赫里福德(Hereford)的“世界之布”(Mappa Mundi),它距今約八百多年,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T-O”地圖。之所以被稱作“世界之布”,是因為地理學(geography)在中世紀并非一門獨立的學科,所以只能用拉丁文“Mappa Mundi”來統(tǒng)稱“世界地圖”或“書面的地理描述文本”。拉丁文中“Mappa”指“桌布或餐巾”,“Mundi”指“世界”,這是“世界之布”美名的由來。在地圖的左上角,一個將巨大腳掌舉過頭頂?shù)膫阕闳耍⊿ciapods or Monoculi)引起了我的注意??吹絺阕闳说乃查g,我想到了麥克法倫對“腳”的推崇。從大腦思維到雙腳徒步,這種形而下的方式是探索、感知世界的隱秘途徑,只有旅行者自己最清楚“我行故我在”的意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睅е鴮阕闳说暮闷嫘模要氉蕴ど锨巴绽锔5聦ふ摇笆澜缰肌钡穆贸?。英國的鐵路交通非常便利,四通八達。從劍橋出發(fā),一路向西,經(jīng)“英格蘭心臟”伯明翰(Birmingham)中轉,火車繼續(xù)往南,直奔目的地—位于英格蘭和威爾士交界處的赫里福德。漫長的旅途總會讓人浮想聯(lián)翩,一路上思緒飛轉,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時間軸上,赫里福德的“世界之布”與英國“詩歌之父”喬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存在某種程度的重疊:二者所處的時代都是中世紀,宗教是那個“黑暗時代”(Dark Ages)的信仰之光。喬叟擁抱信仰之光的方式是創(chuàng)作舉世聞名的詩體短篇小說集《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1387-1400)。這是一個關于二十九位形形色色的朝圣者,前往坎特伯雷朝拜圣托馬斯的故事。在英格蘭明媚的春天,“當四月的甘霖滲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須,沐濯了絲絲莖絡,觸動了生機,使枝頭涌現(xiàn)出花蕾,當和風吹拂,使得山林莽原遍吐著嫩條新芽”(《坎特伯雷故事集》,方重譯,新文藝出版社1956年,第1頁),坎特伯雷的故事由此開始。無獨有偶,珍藏在赫里福德大教堂(Hereford Cathedral)的“世界之布”也不是以科學為目的來呈現(xiàn)地理、地形的,它是一幅關于中世紀精神世界的圖像。這個驚人的巧合讓我陷入沉思,向車窗外望去,七月英格蘭的夏季美景并不遜于喬叟筆下的春色,藍天白云下的金色麥浪隨風起伏,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牛羊成群。這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此次找尋赫里福德“世界之布”的旅行是專屬于我一個人的朝圣。
瓦伊河
歷經(jīng)四個半小時,火車抵達赫里福德郡(Herefordshire)。從火車站步行五分鐘,我到事先預訂好的酒店安頓了下來。稍作休憩,我拿著前臺提供的手繪赫里福德小鎮(zhèn)地圖,按圖索驥,開始探索這個古樸的小鎮(zhèn)。
英國小鎮(zhèn)的命名很有講究,如果熟知英語詞源,光看名字便可對其地理位置略知一二。赫里福德的英語“Hereford”來自盎格魯-撒克遜語,其中“here”意為“軍營”或“士兵隊列”,“ford”意為“河流穿過之地”。事實上,確有一條形如字母“Y”的瓦伊河(River Wye)穿城而過。雖為彈丸之地,但赫里福德歷史悠久。追本溯源,小鎮(zhèn)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八○年左右圣古斯拉克修道院(the Saxon St. Guthlacs Monastery)的建成。后來,赫里福德被威爾士人摧毀,直到一○六六年諾曼征服英國之后,它才得以慢慢修繕。
從酒店出發(fā),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小鎮(zhèn)的中心地段“高城”(High Town),街道兩側不少老房子都是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筑。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這里熱鬧非凡,出租車司機在此招攬生意,等候客人上車。拐角處,一棟黑白相間的木房子尤為打眼,它是小鎮(zhèn)的地標建筑之一黑白木屋博物館(Black and White House Museum),旁邊有一座矯健有力的公牛銅像。這棟三層木屋建于一六二一年,是英格蘭保存得最好的詹姆士一世時期的建筑之一,原本是小鎮(zhèn)上一個屠戶的住宅兼商鋪,這就不難理解房子旁為何矗立著一頭公牛,似乎有“廣而告之”的功能,以此為屠戶招攬生意。木屋內(nèi)的家具陳設和木質架構基本保持了原貌,幾經(jīng)修繕后,木屋被改造成博物館。
黑白木屋博物館
黃油集市
那天適逢周三,是赫里福德小鎮(zhèn)每周的“趕集日”(Market Day)。我站在木屋三樓的窗邊,透過厚厚的玻璃格窗向外看,不遠處是教堂尖頂,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各個攤位之間,小販的吆喝聲和教堂鐘聲不絕于耳,這情景好似一幅油畫。四百多年來,這棟黑白木屋一直屹立在鎮(zhèn)中心的拐角處,見證了古老的赫里福德小鎮(zhèn)的歷史和變遷。
從博物館出來,往前走幾十米是“黃油集市”(the Butter Market),大門裝飾著華美的雕像,每到整點,最上方的大鐘會準時被敲響。依據(jù)手繪地圖的標識,黃油集市是“市中心隱秘的瑰寶”。自一八六○年開放以來,它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當?shù)厥钟忻拇箝T進入,我發(fā)現(xiàn)集市并不大,各個商鋪沿室內(nèi)通道兩側有序排列,這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商業(yè)街模式?!奥槿鸽m小,五臟俱全”,這里有地毯、黑膠唱片、農(nóng)產(chǎn)品、美食、手工鞋包等出售,五花八門的商品應有盡有。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可以淘到不少寶貝。不過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在此,走馬觀花逛了一圈后,從側門而出,順道右拐,圣徒教堂(All Saints Church)赫然映入眼簾。
圣徒教堂很有特色,它與咖啡館合二為一,這樣的經(jīng)營模式在英國并不多見。沿著“寬街”(Broad Street)直行三分鐘,終于抵達此行的目的地—赫里福德大教堂。從正門進入,教堂北耳堂(the North Transept)是十三世紀時期赫里福德大教堂的圣托馬斯大主教之墓,靈柩上方繪有一幅三角形的鑲金蛋彩畫,畫面中心是“世界之布”的復制品,它被圣母、圣子、圣徒和天使們環(huán)繞著。這幅畫提示前來朝圣的人們,“世界之布”的真跡應該就在不遠處。橫穿教堂中殿(the Nave),從南耳堂(the South Transept)的側門而出,便到了室外的教士會禮堂花園(the Chapter House Garden)。這座十四世紀的哥特式花園與北耳堂遙相呼應,原本花園有屋頂加蓋,但在英國內(nèi)戰(zhàn)時期(1642-1651)被毀。園內(nèi)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景色非常怡人。在花園里,我偶遇一對當?shù)赜概?,她們對東方充滿了好奇,我們相談甚歡。她們告訴我,讓我心心念念的“世界之布”就珍藏在花園后面的大教堂圖書館里。
古人有“近鄉(xiāng)情怯”一說,于我來說卻是“近圖情怯”了。告別母女倆,我從花園左拐,穿過狹長的咖啡店,來到位于教堂東南角的圖書館。購票后,徑直往里走,可以看到走廊兩側關于“世界之布”的簡介。一扇大大的玻璃格窗下是用現(xiàn)代技術按照原圖尺寸復刻的“世界之布”3D打印制品,我用手仔細觸摸,可以明顯感覺到地圖并非光滑平整,而是上下起伏,凹凸有致,這讓我對“世界之布”的真跡更加充滿期待。在走廊盡頭,一扇厚重的感應木門自動打開,里面是光線略顯昏暗的展廳,聞名遐邇的“世界之布”就掛在展廳右側的墻上。
教士會禮堂花園
收藏于赫里福德大教堂的“世界之布”
三年前,我寫過一篇《地圖的奧秘:認知、信仰與文學》的小文,文中提到“世界之布”,并論及中世紀的人們是如何憑借有限的地理知識,來勾勒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世界之布”總共繪制了五百多幅圖畫,其中包括四百二十個城鎮(zhèn),三十三種植物、野獸、鳥類和怪物,三十二個世界族群形象和八幅古典神話圖畫。因此,“世界之布”融地理學、制圖學、動物學、人類學和文學于一體,堪稱一部中世紀的“百科全書”。我從未想過,曾經(jīng)僅憑二手資料寫下的想象性文字有朝一日會變成現(xiàn)實?,F(xiàn)在,這幅繪制于十三世紀的中世紀地圖如此鮮活地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之前難以企及的遙遠,如今卻縮短至區(qū)區(qū)的幾厘米。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地圖上的所有細節(jié),甚至可以清晰地辨認出這張巨大牛皮上的粗大毛孔、微微翹起的邊角和被釘子敲打過的孔洞,這一切都讓人驚嘆不已。
身臨現(xiàn)場讓我對“世界之布”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它的原材料是一張完整的牛皮,皮革經(jīng)人工除毛后,用石灰水、尿液浸泡進行軟化,再用力拉伸,以擴大使用面積,最后變成了一張高1.59米、寬1.34米的寬大“畫布”。除了牛皮這個主要的原材料之外,橡木蘋果的蟲癭與動物毛發(fā)混合后被制成墨水,色素與蛋清混合后被調成各種顏料。整幅地圖用黑、金、紅、藍、綠五種顏色進行繪制。其中,綠色是海洋,藍色是河流,右上角醒目的紅色是紅海和波斯灣。以左上角為起點,沿順時針方向,地圖圓周的四個角分別繪有四個燙金拉丁字母“MORS”,意為“死亡”。這似乎暗示一旦越過被綠色海洋環(huán)繞的地圖邊緣,最后將面臨生命的終結。
“世界之布”上一個將巨大腳掌舉過頭頂?shù)膫阕闳?/p>
在空間布局上,“世界之布”沿襲了中世紀T-O地圖的傳統(tǒng)。地圖以圣城耶路撒冷為圓心,T代表三大水系,分別是位于下方中軸線的地中海、左側的頓河和右側的尼羅河,O則代表環(huán)抱地球的海洋。三大水系又把陸地劃分為三大塊,上方半圓為亞洲、左右兩側的四分之一圓周分別是歐洲和非洲。在“世界之布”上,制圖師分別在三塊陸地上標識了歐羅巴(Europa)、亞細亞(Asia)和阿非利加(Affrica)的燙金字樣。但特別有趣的是,這里有一個明顯的錯誤。不知是一時疏忽,還是十三世紀的制圖師對地理的認知有限,歐洲和非洲的名稱完全標反了—歐洲大陸被標為Affrica,非洲大陸卻被標為Europa。至于造成這個錯誤的原因,目前學界還無定論。亞洲之所以位于“世界之布”的上方,是因為在中世紀文化中,人間天堂位于東方,所以最尊貴的東方位于T-O地圖上方的醒目位置。與之呼應的是西在下方,北在左側,南在右側。換言之,與現(xiàn)代地圖相比,T-O地圖的方位相當于逆時針旋轉了90°。
在“世界之布”左上角的十一點鐘方向是一直讓我好奇不已的傘足人。仔細端詳一番后,我發(fā)現(xiàn)傘足人原來只有一只腳,卻健步如飛,腳掌大如巨傘,翹起腳掌便可遮擋陽光。依據(jù)整幅地圖的空間布局,研究者們推斷傘足人所處的位置是現(xiàn)今的印度。在地圖左下角,有一大塊醒目的陸地,它是今天的大不列顛—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在現(xiàn)場講解員的指點下,我費了很大力氣才在“島國”上找到位于瓦伊河畔的赫里福德。在“世界之布”上,赫里福德毫不起眼,稍不留神就會錯過它。據(jù)說這是因為幾百年以來,遠到而來的朝圣者們都喜歡用手指不斷觸碰赫里福德所在的位置。天長時久,它的輪廓線條變得黯淡模糊,這不免讓人擔心有朝一日赫里福德會從“世界之布”上消失。
鐵鏈圖書館
另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是,“世界之布”圓周內(nèi)的文字均為拉丁文,但圓周之外邊緣地帶的文字卻是法語。在中世紀,社會上層階級都說法語,而博學多才者則以說拉丁文為榮?!笆澜缰肌钡倪@一細節(jié)顯露了制圖師的雄心:這幅地圖的受眾群體不僅是滿腹經(jīng)綸的博雅之士,還包括身份尊貴的上層階級。于是,與其他中世紀T-O地圖相比,“世界之布”另一與眾不同之處便顯現(xiàn)出來—在地圖的左下角奧古斯都·愷撒(Augustus Caesar)的腳下有一行用法語寫的文字,它明確標注了“世界之布”的制圖師是霍丁漢或拉福德的理查德(Richard of Haldingham, or of Lafford)。這樣的署名方式在當時十分罕見,因為中世紀地圖很少會出現(xiàn)制圖師的名字。歷史上關于這位制圖師的資料甚少,研究者們推測他為斯溫菲爾德大主教(Bishop Richard Swinfield)工作,并一路追隨大主教,從林肯大教堂(Lincoln Cathedral)來到赫里福德大教堂。由于存在這樣的關聯(lián),所以學界一致認為,赫里福德的“世界之布”參照了同一時期珍藏于林肯大教堂的另一幅地圖。
在不大的展廳里,“世界之布”的對面是一塊三角形的橡木嵌板,頂部用花形木刻浮雕裝飾。這塊嵌板直到一九八九年才重見天日,別看它其貌不揚,卻隱藏著一樁至今懸而未決的“迷案”。原本這是一幅高三米多的三聯(lián)畫,左右兩側的畫板上的天使和圣母庇護著嵌在中間的“世界之布”。在十八世紀晚期,兩側的聯(lián)畫不翼而飛,至今無跡可尋。大約在一七八○年,一位名為約翰·卡特(John Carter)的古董收藏家繪制了一幅“世界之布”三聯(lián)畫的素描圖?,F(xiàn)在我們只能通過這張線條簡單的素描,想象它當初的華美模樣。在橡木嵌板的正中央,一個凹陷的壓痕十分醒目。經(jīng)研究考證,它很可能是圓規(guī)留下的印記。這個位置恰好與“世界之布”的中心耶路撒冷完全吻合,以確保地圖被固定時在尺寸上與嵌板嚴絲合縫。如今,原本合體的“世界之布”與殘存的橡木嵌板隔著展廳走道,默默凝望彼此。八百多年來,它們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毫無保留地呈現(xiàn)了中世紀的精神世界。
赫里福德大教堂的圖書館不止“世界之布”這一件珍寶。還有另一件無價之寶“鐵鏈圖書館”(Chained Library)珍藏在展廳的另一頭,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鐵鏈圖書館。顧名思義,所有的藏書都無一例外地拴上了長長的鐵鏈。鐵鏈一端固定在書封上,另一端固定在書架的鐵桿上。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圖書被盜,因為當時印刷業(yè)還未大規(guī)模發(fā)展起來,很多圖書都是手抄本,彌足珍貴。赫里福德大教堂的鐵鏈圖書館收藏了約一千五百本圖書,其中有二百二十九本中世紀的手抄本。為了準確找到藏書位置,每個書架的側面都貼有整理好的圖書目錄。從中世紀到十八世紀,鐵鏈圖書館在歐洲十分流行,后來隨著印刷業(yè)的興起,圖書不再那么珍貴,鐵鏈圖書館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為了完好地保存這些圖書,鐵鏈圖書館內(nèi)常年使用空調來保持適當?shù)臏囟群蜐穸龋可炔AЦ翊吧线€安裝了卷簾,以遮擋強烈的陽光。當我從每個書架邊踱步走過時,感覺這些被鏈條緊鎖的典藏古籍是時光的卷軸,它們虔誠地記錄了一千多年前先哲對知識的尊重和敬仰。
當我從展廳出來時,已是黃昏時分。英格蘭的夏天日照時間相當長,這個時間點陽光依舊明媚。孩子們在教堂外的草坪上嬉戲打鬧,大人們?nèi)齼沙扇旱靥稍诓萜荷舷硎苋展庠?,或手捧咖啡坐在長椅上聊天,這是難得的休閑時光。剛剛從時間卷軸另一端游覽完畢的我,看著眼前的這一切,竟有恍如隔世之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最后,喬叟十分謙遜地宣告了“作者告辭”,希求“在未死之前達到圓滿的境地”(第345頁)。作為凡夫俗子的我不敢有這樣的奢求,看著一直拿在手上的小鎮(zhèn)手繪地圖。不由想起二○二一年十月我在大英博物館看到的另一幅地圖—巴比倫世界地圖,這塊大約在公元前七百年至公元前五百年間制作的泥板是已知最古老的世界地圖。巴比倫世界地圖與赫里福德的“世界之布”相距近兩千年,它們卻以不同的方式勾勒了遠古時代的人們對世界的想象和認知。離開赫里福德大教堂時,我回頭看了一眼教堂尖頂,一輪彎月若隱若現(xiàn)地掛在上面。這是我向“世界之布”的辭別方式,也許在一定程度上,我無意中效仿了麥克法倫用自己的雙腳來丈量土地。雖然我無法像傘足人那樣健步如飛,但在回望自己足跡的那一刻,我完成了一個人的朝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