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梅
長春市第六醫(yī)院物理治療科,吉林長春 130000
精神分裂癥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妄想。妄想的表現是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妄想的信念與所受教育程度、客觀事實及文化素養(yǎng)不符合,有可能是荒謬離奇,但精神分裂癥患者卻堅信不疑,無法用語言進行說服,也無法把親身的經歷事件加以糾正。精神分裂癥目前較公認的觀點是,外部不良因素與易感素質共同作用在生物學因素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1-3]。 隨著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在精神分裂癥治療的基礎上,科學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也顯得尤為重要[4-6],該研究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與2018年3月—2019年3月長春市第六醫(yī)院物理治療科護理人員20 人,探討三級量化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長春市第六醫(yī)院物理治療科管理人員20 人,男3 名,女17 名;年齡27~53 歲,平均(40.17±8.67)歲。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實施分層級管理方案進行管理納入對照組;將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此基礎上,實施三級化管理模式,進行管理納入觀察組。 所有護理人員對于該次研究內容知曉明確,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對照組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 根據該科室具體情況把現有的護士分為4 個層級: ①未注冊的助理護士;②初級責任護士;③中級職稱責任護師;④副主任以上護師。 根據層級分配護理工作,依據護士專業(yè)技術能力和組織,協調、溝通分配工作,內容包括:基本護理工作;護理重癥患者的工作;承擔科學研究和??谱o理,整體性護理及教學工作;專家級的護理工作。 護理人員按照以往護理方式正常工作,接受常規(guī)護理管理。
(2)觀察組護理人員實施三級量化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護理人員在分層級管理基礎上實施三級量化護理管理模式:①成立三級量化護理管理小組。 選拔科室不同層級的護士作為小組成員,選取護理小組組長,人員組成有助理、初級、主管護師和副主任護師作為組員。組長負責任務分配和指導監(jiān)督組員工作落實。組員主要負責精神分裂癥入院流程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等;②規(guī)范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制度。小組成員對科室原有的崗前培訓制度進行完善,專項操作設置專門培訓的老師,進行一對一帶教培訓,并實行定期核制度,讓新入職護士盡快進入工作崗位;③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規(guī)范護理人員的儀容儀表和工作態(tài)度,每月選取科室護理之星,并給予獎勵,對儀容儀表不合格者給予一定的懲罰措施,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④規(guī)范科室管理制度。 在原有護理管理基礎上增加考核辦法,實行定期小考,活動結束后進行大考,制訂考核細則,并制訂獎勵方案,激勵科室護理管理人員不斷學習,不斷進步;⑤做好科室質量控制管理。主要管理護士文書書寫、基礎護理、急救藥品準備及健康宣教方面的內容。
以下各項考核評分由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多年護理管理副主任護師、護理部負責同志及科室領導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打分。
(1)理論考試:按照衛(wèi)生系統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理論考試大綱要求進行命題,成績滿分100 分。(2)護理質量考核評分:①護理管理人員護理安全管理質量考核評分;②護理管理人員病房管理質量考核評分;③護理管理人員急救藥品、物品、器材管理管理使用情況考核評分;④護理管理人員基礎護理質量考核評分包括各種記錄頁面整潔,字跡工整,書寫準確、規(guī)范,保證病房內無異、味空氣新鮮,患者床旁桌物品擺放整齊,床單干凈,能按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成績滿分100 分。(3)護理管理能力評分:①規(guī)范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情況;②護理人員整體素質情況;③規(guī)范科室管理制度落實情況。(4)依據問卷調查結果對滿意度評價表進行填寫測評,包括對患者溝通滿意度、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滿意度、對專業(yè)技術掌握程度、護理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滿分100 分,90 分以上為滿意,89~60 分為一般,低于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人數+一般人數)/總人數×100.00%。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人員滿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管理滿意度比較
理論考核成績、護理質量考核、護理管理成績評分比較,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理論考核成績、護理質量考核、護理管理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人員理論考核成績、護理質量考核、護理管理成績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20)對照組(n=20)t 值P 值理論考試成績92.46±2.81 87.88±2.45 5.494 0.001護理質量考核成績 護理管理成績93.71±2.41 88.69±2.59 6.212 0.001 94.16±2.84 89.23±2.19 6.147 0.001
精神分裂癥患者人群特殊、病程長、患者認知程度差等因素致使疾病危險事件的風險十分高[7-10]。 三級量化護理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制定不同層級的量化指標,評價護理工作管理的每個過程,把控護理質量,護理管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護理效果。通過上一級的護理人員指導并檢查下一級的護理人員,監(jiān)督基層護理工作的開展。 有研究指出,三級量化的考核方案不僅提高了護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使護理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開展,使管理方法更加富有科學化和人性化[11-13]。 也有研究指出,三級量化考核制度通過復雜多變的考核模式,使廣大護理人員能夠按照制度嚴格落實各項護理工作,確保為患者提供更加高質量的護理服務[14-15]。
該研究顯示,通過開展三級量化護理管理工作后,顯示出了巨大的優(yōu)越性。 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得到提高,這是因為三級量化護理管理模式是針對護理過程進行的一種評價,是上級護理管理者對下一級護理人員的監(jiān)督和指導,是一種督促和激勵。 這種管理模式無形間促進了護士與護士之間互相學習和共同進步。密集的考核和獎勵制度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學習熱情,對整個護理團隊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16-17]。
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評分(92.46±2.81)分,對照組理論考核成績評分(87.88±2.45)分,觀察組護理質量考核成績評分(94.16±2.84)分,對照組護理質量考核成績評分(89.23±2.19)分,觀察組三級量化護理管理成績評分(93.71±2.41)分,對照組三級量化護理管理成績評分(88.69±2.5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張萬芳等[2]研究中,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評分(92.03±2.71)分,對照組理論考核成績評分(87.37±2.10)分,觀察組護理質量考核成績評分(93.82±2.51)分,對照組護理質量考核成績評分(88.69±2.03)分,觀察組三級量化護理管理成績評分(93.27±2.05)分,對照組三級量化護理管理成績評分(88.28±2.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該研究結果一致,充分說明三級量化護理管理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實用性。
綜上所述,探討三級量化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護理管理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物理治療科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同時也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