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楠
摘要:“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學習階段,教學的主要陣地會關注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反觀在教學中存核心素養(yǎng)與能力的實際斷層面,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梯度有斷層,評價體系未跟進等問題。筆者根據(jù)教學實踐,以提出以通過鏈接單元整體,焊接話題,充分設計探究作業(yè)的情境,豐富探究作業(yè)的評價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素養(yǎng)。
關鍵詞:雙減;綜合素養(yǎng);探究作業(yè)
一、思考:怎么了?——核心素養(yǎng)與學生實際能力的“斷層面”
“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保ㄕn程標準,2001)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思考除了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之余,能否找到一條途徑銜接教學。
二、重整:評什么?——“綜合素養(yǎng)”探究作業(yè)目標梳理
(一)以課程標準為基點,設計有“度”
筆者參考2017版《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語課程,不難發(fā)現(xiàn)英語課程的架構(gòu)的起點延伸到了,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論述,學生在大主題語境中建構(gòu)英語核心素養(yǎng),因此,“雙減”背景下的作業(yè)設計也應該圍繞六大要素課堂活動觀而展開設計,作業(yè)設計的全素養(yǎng)體驗是設計的必要價值體現(xiàn)。
(二)以教材話題為抓手,設計有“據(jù)”
基于教材由話題---結(jié)構(gòu)---功能---任務為主要教學線索展開教學。每一個單元又涵蓋了不同子話題,而話題都具備了語言表達的多元化功能。
1.探究話題梳理:實際上整個課堂活動的落腳點就是實現(xiàn)學生對主題和語篇理解的提升及優(yōu)化。把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都整合到一起,使得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能夠落實,最終實現(xiàn)學科育人和知行合一的目的,這也是設計英語探究型作業(yè)的起點即:分析教材中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話題。
2.話題功能整合:學生語言能力提高更依賴于教師基于整體教材研讀下的有序推進和逐步優(yōu)化。教師要將寫的要求分散到各冊、各單元、各課時,聚焦單元核心功能與話題,漸進落實作業(yè)設計的目標。
三、踐行:怎么設計?——探究作業(yè)實施策略導引
策略一、鏈接單元整合話題,定位探究目標
在設計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帶著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依據(jù)特定情景和具體條件,選擇指定合理解決方案。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學習策略,解決英語學習問題。
策略二:評價過程情境化,讓評價更“有趣”
英語學科不僅要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要適時發(fā)展其他素養(yǎng)。本單元的主題是Water,涉及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帶著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依據(jù)特定情景和具體條件,選擇指定合理解決方案,從而了解達到英語課堂活動觀的最大價值取向。
1.基于語境單元探究任務,推進作業(yè)
本單元在探究作業(yè)設計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了Making tea,Water Drop,The Yangtze River,An adventure in the rainforest,Water around us的不同主題,在任務設計中教師利用泡茶、小水滴旅行、雨林探險、長江介紹、水資源介紹的不同主題來推進評價體系的落實。學生在單元中在主題的牽引下。這些豐富的學習經(jīng)歷與語用體驗都依托于語境的帶動。
2.基于學伴小組學習模式,推動探究
“雙減”背景下,學生獲得了更多和同學和伙伴相處和一起玩耍的時間和機會,合作型探究作業(yè)會激活學生學伴小組的運作。案例二:學生在進行水的用途第一層探究任務后,建構(gòu)探索長江資料與研究長江流域的任務,孩子們在合作中探究水在自然界的體現(xiàn)和壯觀。
3.基于用英語解決問題目標,激活探究
雙減背景下的英語教學的向能力,向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轉(zhuǎn)身。用問題激活學生學習的激情和興趣。教師在活動中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及時的記錄、評價,是保證達成課程目標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寫作活動中,評價形式主要是通過檢查學生的書寫情況、小練筆等書面材料,以量化的形式在話題引領下,在標準指導中評價學生的書寫情況。
策略三:評價形式豐富化,讓評價更“有法”
1.“評”在課中——可視化評價
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教師可利用“教師助手”,實時進行可視化評價。通過視頻重放,讓學生更為直觀、明了地了解到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優(yōu)點。同時,還可以針對表現(xiàn)突出、進步較大的學生,借助“教學助手”進行數(shù)字化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的欲望。
2.“評”在課外,拓展延伸評價
(1)巧用“晨會十分鐘”,分享探究成果
根據(jù)學生興趣,利用“晨會十分鐘”進行讀書匯報。要求學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和學生根據(jù)評價表進行評價,推選出當日“最佳探究員”。
(二)巧設“評價小老師”——評價主體多元化
教師在設計本單元評價時特別關注評價有的放矢、貫穿始終。在設計評價時指向性要明確,避免為評價而評價。如,教師用小水滴獎券的形式,激勵學生積極完成寫作任務,根據(jù)學生小組參與情況(學習興趣)、書寫表達情況(學習習慣)以及完成練習的質(zhì)量(學業(yè)成果)進行多維度的評價,獎勵他們一棵小水滴獎券。
總結(jié):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都在做著“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同個目的:讓孩子愛上學習英語,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我們要深入領會編者意圖,潛心研究實施方法,通過科學有效的引導,在學生心中播下用書寫進行表達的種子。
參考文獻:
[1]陳雪芳.2017. 小學英語主題式教學的研究實踐[J].基礎教育參考(3)
[2]程曉堂.2015.英語學習對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法,(6):73-79
[3]陳微,江琴.2018.小學英語讀寫課中思維培養(yǎng)的問題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