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口袋本的形式,分列八章,以梅派劇名為題,用極為細致而真實的語言,將梅蘭芳的一生介紹給讀者,并配以珍貴照片,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有血有肉,具有崇高氣節(jié),技壓群雄,創(chuàng)新京劇并推向海外的一代傳奇藝術(shù)家。
新的時代到來了!1949年10月1日,梅蘭芳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受邀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了閱兵式。
從梅巧玲到梅雨田,都曾供奉過清廷,即便他們的技藝再高,說到底還只是供人娛樂的戲子。當(dāng)年他們進入這宏偉壯麗的巍巍紫禁城,不知是從哪個角落的偏門躬身而入,幾曾登上過這雄偉的天安門城樓,俯瞰這皇城十二衢。然而,他們的后人梅蘭芳做到了。
為了與梅蘭芳的道義之交,齊如山放棄了他的仕途。在他的回憶錄中對當(dāng)年的景況這樣寫道:“吾國社會中有一種傳統(tǒng)的思想,再前不必談,明清兩朝,幾百年的風(fēng)俗,凡是正人君子,都不肯與戲界人來往,尤不敢與唱旦角的熟識,免招物議。所有與戲界來往者,都是紈绔子弟。倘某人與他們稍微親近,則親戚本家,便可與某人斷絕來往。一直到宣統(tǒng)年間,這種思想,還仍然存在,也無怪其然。因為明清兩朝的法律,凡唱戲人的子弟,不但不許做官,且三輩不準考秀才。彼時不許考的人,不止唱戲的,還很有幾類,如衙役、妓女、剃頭師傅等等都不許考。”
齊如山說的那個時代一去不復(fù)返,新的時代真的到來了!
就是這樣一個戲劇演員,唱旦角的梅蘭芳,作為戲劇界的代表人物,被選為全國政協(xié)的常務(wù)委員。
梅蘭芳《貴妃醉酒》劇照
在這個新的國家,戲劇演員與工人農(nóng)民一樣,都是主人!梅蘭芳感覺到這是他的新生,是整個梨園行的新生。多年來,梅蘭芳一直在為提高戲劇演員的政治地位而努力,盡管他自己廣受歡迎、追捧和擁戴,但他知道那與真正意義上的“尊敬”是兩回事。在全國政協(xié)會議期間,梅蘭芳曾在大會上發(fā)言:“我在舊社會是沒有地位的,今天能在國家權(quán)力機關(guān)討論國家大事,又做了中央機構(gòu)的領(lǐng)導(dǎo)人,這是我們戲曲界空前未有的事情,也是我祖先們和我自己夢想不到的事情?!?/p>
《梅蘭芳》徐同華 著/江蘇鳳凰美術(shù)出版社2019.2/30.00元
徐同華
江蘇泰州人。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南京大學(xué)藝術(shù)碩士,泰州地方文化學(xué)者。主要作品包括《說泰》《泰州名勝》《稻河舊燕》《泰州道教史話》《海陵廣志》等。
梅蘭芳演《抗金兵》,飾梁紅玉
幾看人間歲月新。作為舊社會的“伶界大王”與新社會的政協(xié)常委,這是要經(jīng)歷戲里戲外多少的悲歡離合,才會生出如此這般一番感慨。
梅蘭芳也曾面臨抉擇,君向瀟湘我向秦的歧路而別。
1948年冬天,與梅蘭芳亦師亦友的齊如山?jīng)Q定要去臺灣,臨行之際來滬與梅蘭芳告別,曾套用戲中的話“再思啊再想”勸梅蘭芳與他同行,梅蘭芳并沒有走!從來對齊如山言聽計從的他這一次沒有聽從老友的意見,并勸齊如山說:“你向來不管政治,只是從事戲劇的工作。這些年來我們永遠在一起,往蘇聯(lián)演戲,一切都是你籌備的,所有宣傳品都有你的名姓。我想到時候,我們還在一起工作,一定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對于梅蘭芳而言,齊如山是個簡單的人,就像梅蘭芳說的那樣,齊如山從來就是個只管戲劇而很少過問政治的人。
齊如山搖搖頭,他還是走了,梅蘭芳選擇了留下來。1949年的春天,上海解放前夕,夏衍受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委托,與熊佛西一起來到馬斯南路的梅宅,動員梅蘭芳留在上海迎接新中國的誕生,梅蘭芳欣然同意。其實在這之前,梅蘭芳與中共領(lǐng)導(dǎo)人周恩來已經(jīng)頗有些淵源了。
在周恩來同志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一直注重團結(jié)愛護文藝人才,被譽為“文藝界人士的知心人”。1946年,周恩來到上海主持中共與國民黨的談判工作,也住在馬斯南路,公館南面隔著花園正好與梅宅相望。梅蘭芳作為戲劇界的代表人士,自然受到周恩來的格外關(guān)注,他曾讓自己的堂弟周翕園去看望梅蘭芳,與之探討國內(nèi)國際形勢。據(jù)說周恩來還在朋友余賀的家中與梅蘭芳有過會面,并熱情誠懇地對他說:“希望你不要隨國民黨撤退而離開上海,我們歡迎你!”梅蘭芳深為周恩來的誠意所感動,明確表示:“我是哪兒也不會去的?!?/p>
梅蘭芳沒有失約。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梅蘭芳與市民代表們一道上街歡迎解放軍。幾天后,在上海南京大戲院,梅劇團連續(xù)演出3天,熱情慰問解放上海的解放軍。第一天演出結(jié)束的時候,陳毅市長在夏衍的陪同下來到后臺向梅蘭芳表示了謝意,并邀請他參加幾天后舉行的上海各界知名人士座談會。
1949年6月下旬,梅蘭芳作為上海文化界的代表離京北上,參加全國藝術(shù)工作者代表大會。梅蘭芳的秘書許姬傳后來回憶當(dāng)時的情形:“梅先生帶了葆玥、葆玖、王少亭、郭岐山、顧寶森和我等,從上海到北平參加第一次文代會。事先周而復(fù)、馮雪峰、熊佛西告訴我,這次大會擬請梅先生演出,要帶行頭。所以我們這一組不但人多,行李也最多。”
這次代表大會上的演出,梅蘭芳選了自己的代表作《霸王別姬》。演出那天,毛澤東主席坐在臺下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謝幕時也同大家一道起立鼓掌。這是毛澤東主席第一次看梅蘭芳的戲,梅蘭芳自己也很激動,演出歸來與家人說:“我一出場就見到了毛主席。說實在話,這個戲我演了1000多場,都沒有今天這樣淋漓酣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