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共10冊,分別是《我可以改變世界》《細節(jié)觀察我在行》《心靈手巧成大器》《小才華,大夢想》《勇敢讓我更強大》《擁有智慧的魅力》《足智多謀辦法多》《做個聰明的孩子》《懂音樂,好修養(yǎng)》《好女孩,好氣質》。
本套系以人物為核心,以人物品格為主線,講述了中國帝王、文官、武將、才子、才女、謀士、能工巧匠等人的200多個精彩故事,用不一樣的歷史閱讀視角和鮮活有趣的歷史人物故事,讓孩子輕松、愉悅地收獲歷史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咤風云、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影響深遠。
戰(zhàn)國末年,秦王嬴政依靠武力征伐和遠交近攻的謀略,在親政的短短十七年中,先后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公元前221年,他終于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秦朝。
四分五裂的戰(zhàn)國時期宣告結束。
秦王嬴政躊躇滿志,召集文武大臣,共同商議自己的帝號。他俯視著下面黑壓壓的群臣,回顧十七年的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不由得志得意滿,十分激動。他說:“現在天下一統(tǒng),諸侯已經平定,寡人的稱號不能像過去那樣一成不變。請各位議論一下,幫我定定稱謂?!?/p>
大臣們七嘴八舌地爭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陛下平定天下,建立了自古以來沒有過的偉業(yè),不是三皇五帝可以比擬的。古代五帝所控制的地盤不過千里,還不能說是絕對控制得了,怎能與陛下的天下相比……”
“古代有稱‘天皇’的,有稱‘地皇’的,還有稱‘泰皇’的,而‘泰皇’最為尊貴。陛下的尊號不如就叫‘泰皇’吧?”
“建議陛下不再自稱為王,而應該改為‘朕’,以示無比的權威。”
許多溢美的言辭讓秦王嬴政很感興趣,但他不喜歡“泰皇”這一稱號,覺得“泰”不足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
他喜歡“皇帝”。這個稱號中,“皇”是天下之總稱,“帝”是得天之道者。
秦王嬴政信心滿滿地說:“我就是始皇帝,第一代皇帝,以后我的子孫就以‘世’來計算,二世、三世、四世……乃至千世萬世,一代一代傳下去,永遠沒有窮盡?!?/p>
從此,“皇帝”就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號,秦王嬴政就成了秦始皇。令秦始皇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自己就死在巡游的路上,而稱霸一時的秦王朝也最終“二世而亡”,沒能千秋萬代地傳下去。不過,這是后話。
歷史地看待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意義,正確地評價他的功和過,永遠是后世的一個重要課題。
《給孩子的歷史人物故事》(全10冊)余茝芳 李映明 李新軒 張實 等編著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9/22.80元/冊
余茝芳
作家,筆名于方,歷任中學教師、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等,曾獲“湖北出版名人”稱號,編輯出版的兒童文學圖書中,曾有27種52次獲得國家及省級嘉獎。
秦始皇在統(tǒng)一天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他在全國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規(guī)定“車同軌”(兩個車輪的距離相同)。這些政策和舉措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也是秦始皇的偉大貢獻之一。
但是,他的統(tǒng)治卻是建立在中央集權和殘暴的帝王專政的基礎上。他在取得政權之后,逐漸喪失了過去那種知人善任、廣泛聽取意見的作風,變得獨斷專行、不可一世、聽不進不同的聲音。他還用殘酷的刑罰對付百姓,焚書坑儒:他下令將秦國歷史之外的史書、民間收藏的《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統(tǒng)統(tǒng)燒毀;又下令逮捕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讀書人),把他們全部判了死罪。
為了滿足自己享樂的欲望,他大興土木,修筑規(guī)模宏大的阿房宮,營造工程浩繁的驪山墓;為了炫耀自己的功業(yè),他帶領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到處巡游;為了能夠長生不老,他不惜花費大量的民脂民膏,派方士遠渡重洋,尋求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幾年下來,國家民窮財盡,民眾苦不堪言,秦朝“二世而亡”也就不奇怪了。
秦始皇開創(chuàng)了一個中央集權的新的歷史時代,在武功和建制上都不失為蓋世之雄主。但他的奢侈、專制和刻薄的品行,給他的人生添上了幾大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