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岐岳 徐沙泠
摘? 要:語言是人類發(fā)展歷史長河中傳遞訊息和溝通情感的重要載體,有聲語言承擔著人類獲取信息、實現(xiàn)情感雙向交流的關鍵職能,而無聲語言則通過肢體、神態(tài)以及微表情等符號助推著有聲語言的傳播效果。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肩負著傳授知識與答疑解惑的工作使命,更是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者。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體育教師來說非常重要。本文以體育教學為切入點,結合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的特點,闡述語言表達技巧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其在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并給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和路徑。
關鍵詞:體育教學;語言表達;語音;詞匯;語法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2)04-0028-02
一、體育教學語言表達的重要性
(一)提升授課自信心 塑造良好職業(yè)形象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語言是傳遞信息的首要工具。體育專業(yè)最大的特點在于其極強的應用性和示范性,準確的吐字發(fā)音、舒適的語氣語調、得當的語流節(jié)奏、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正確的肢體語言能夠迅速幫助授課者建立起自信心,并有助于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強烈的認同感。例如體育課堂中,最具標識性的就是“稍息”“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等口令,很多學生也強化扎實訓練此項基本功。如果授課者的普通話不標準,內心緊張措辭不當,語流表達不夠順暢,詞匯語法使用錯誤,則很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聽課熱情,反而會干擾教學過程的流暢性。因此,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打造良好職業(yè)形象的必備條件。
(二)提高課堂效率 展現(xiàn)示范引領作用
在體育教學中,制訂有針對性的計劃,再配合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的語言樣態(tài),會吸引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認知與理解。例如健美操專項包括了“踏步”“并步”“開合跳”“單腿跳”等基本步伐名稱術語,教師在運用此類專業(yè)術語時,首先就要保證語言的清晰度,以便學生準確接收信息,區(qū)分不同概念名稱,更客觀地掌握動作要領。藝術體操項目中,“繞環(huán)”“彈動”“波浪”“轉體”均是其徒手動作的常用術語,比賽解說往往在連貫表述的基礎上會重點講解一些難度動作。在體育教學課堂上,如果教師使用的語言不規(guī)范,表情又過于僵化,會導致課堂效率低下,無法為學生起到示范作用。
(三)促進雙向互動 增強課堂教學生動性
在體育課堂上,準確的語言表達會使體育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可以體現(xiàn)體育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很多體育課的內容都融入了趣味小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像花樣跳繩、仰臥起坐比快和過五關等,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不僅推動了教學模式的多元化,還能夠加強學生的課堂沉浸感。學生沉浸在充滿挑戰(zhàn)性的游戲關卡中,憑借教師發(fā)出的指令及時調整動作的節(jié)奏與速度,這對體育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實現(xiàn)了教學目的與培養(yǎng)目標的統(tǒng)一,進而體現(xiàn)出課程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二、當前體育教學中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
(一)語音基礎薄弱 規(guī)范性欠缺
體育教學雖然對語音面貌要求不像播音員主持人那樣高,但作為教師,入職條件也有相關要求。一般情況下,體育教師普通話需要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水平,而像清華附小等重點學校則對新入職的教師要求更高。由于地域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教師的語音基礎依然不夠扎實。在南方地區(qū),“n”和“l(fā)”的發(fā)音就經常被混淆;東北地區(qū)則主要是調值的問題,部分人的陰平(一聲)聽起來有下滑趨勢,尾音習慣性上揚;廣東人的平翹舌和前后鼻音問題常見;江浙一帶也存在前后鼻音不分、“ai ao ou”等雙元音韻母發(fā)音不準的問題;北京人則易表現(xiàn)出“兒化音”過重和“吃字”“吞音”等問題。除此之外,各地區(qū)形成了不同的方言詞匯,也不利于交流和理解。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理論與實踐環(huán)環(huán)相扣,但由于受到方言的干擾,部分教師在發(fā)音位置、發(fā)音方法和語流音變等方面仍有待修正和提升。語音面貌的提升有助于提升課堂效率,進而強化學生對內容的吸收和理解。
(二)語言表達隨性 準確度不夠
富有辨識度的個性化標簽和獨特的語言表達魅力是提高教師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但如何平衡好語言表達的新穎性和準確度兩者之間的關系,一直是體育教學行業(yè)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在詞匯方面,不使用方言詞匯,不生造詞匯,也要慎重使用尚不穩(wěn)定的“新詞”,盡量少使用像“很酷”“SOHO一族”“哈韓范”等新詞及“看清亮”(看清楚)等普通話中沒有的詞匯。“旮旯”“不遠匣”“打出溜滑”等詞匯在東北體育課堂的出現(xiàn)頻率較高;“中不中”是極具代表性的河南方言;上海地區(qū)用“儂好”表示“你好”;廣東一帶在語法結構上和中原地區(qū)亦略有不同,像“我年紀比你大”這句話以廣東人的語言習慣就會說成“我年紀大過你”,這些不同地域均帶有各自的語言特色,但若放在全國體育教學課堂上,就會導致部分學生無法理解其含義,進而影響授課效率,信息傳播弱化,導致整個課堂氛圍缺乏互動感,無法喚起共鳴。
(三)敘事情境單一 創(chuàng)新性不強
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師授課模式,實踐輔助理論是體育課程的最顯著特征。每一個教師都在追求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需要教師較高的語言技能。在課堂上,要學會運用語言藝術,捕捉最佳教學時機,達到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但現(xiàn)今的體育課堂大多仍偏向傳統(tǒng)教學,在新老方式融合方面的突破性不足。例如體育課堂也可以充滿故事性,在“集合”“解散”“報數”“熱身運動”等環(huán)節(jié)中都可以挖掘出其潛在的趣味價值。像編排一些花式隊形,然后通過自創(chuàng)的新穎口令組織調整隊伍,這不僅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促進課堂內容的多元化,還能加強教師語言表達的創(chuàng)新性和藝術性。
三、提高體育教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路徑
(一)利用多元化APP進行發(fā)音矯正訓練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體育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而對于語言表達技巧的訓練不能只局限于課堂。畢竟想達到較高的語言表達水準不是一蹴而就的,體育教師應把握好業(yè)余時間,充分利用各種關于普通話訓練的APP,在多元化媒介渠道的助推下,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比如“普通話學習”APP中就涵蓋了《普通話水平測試》的6595個字詞,60篇短文朗誦以及30篇命題說話的范文,視頻教學里包括了聲母、韻母和聲調等訓練環(huán)節(jié),并在AI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為學習者制訂適合自身的練習計劃,學習社區(qū)也可以交流心得體會,還可以嘗試為不同的作品配音,這都將大力激發(fā)體育教師對普通話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中國之聲”“云聽”等APP也是提升普通話水平的范本。在語言環(huán)境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改善自身語音面貌,可以先從模仿開始,學習其對語氣和節(jié)奏的把控,然后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音方式,這不僅有助于樹立體育教師對自身職業(yè)的信念感,還將促進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注重日常詞匯展示 加強語言交流感
課堂上的語言展示是建立師生之間信任感的有效途徑。授課過程中的有聲語言和無聲肢體語言的展示都很重要。首先,語言表達習慣需要從日常點滴去培養(yǎng)。比如體育課上,教師可以圍繞“我最欣賞的體育偶像”“談談奧林匹克精神”“我最喜愛的體育項目”等選題進行3~5分鐘的闡述,內容不需太長,重點是表達出自身的真實感受,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所言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在互動練習中增強語言的流暢度。在整個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要高度重視詞匯的準確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方言而導致的理解錯位現(xiàn)象。例如“不著急”不要說成“趕趟”,“說話”不能說成“嘮嗑”,“礙事”不要說成“擋害”等。其次,要挖掘體育運動的實踐價值,注重體態(tài)語的準確展現(xiàn)。體育教師要注重自己與學生交流的方式方法,善于利用形體語言的補充作用,增強師生交流效果。比如在越過障礙物或者“小山丘”的訓練中,可以通過抗戰(zhàn)等故事的講解,告訴學生運輸醫(yī)藥物資的緊迫性,以“情景再現(xiàn)”帶動場景化描述,時刻給予學生鼓勵性的眼神。在講解動作的基本要領時,不僅要注意抑揚頓挫,還要透過學生的神情知曉其迷惑之處,從而在示范過程中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優(yōu)化授課效果。
(三)優(yōu)化語法結構 善于提煉教學成果
體育教師要注重語法結構的連貫性,切勿隨意顛倒主謂賓順序。例如“你吃完飯了嗎?”不能說成“吃完飯了嗎你?”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準確地講解專業(yè)內容,更要緊密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像學生面對挫敗時,“不要著急”“沒關系慢慢來”“放松狀態(tài)”等口頭語均能夠起到緩解壓力和平復心態(tài)的重要作用。體育教師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播種者,對其邁向成功一定抱有極高的期望,不能將緊張焦慮之情再傳遞給學生,在說出鼓勵式的話語時,要以淡定從容的狀態(tài)控制好語氣和節(jié)奏,切勿因慌亂造成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在教學中體育教師還要善于總結,有田徑教師將“跑步走”整理成了口訣:“提肘握拳體前移,腳掌蹬地借彈力,行進整齊節(jié)奏快,夾肘擺臂在腰際?!边€有籃球教師將“原地運球”概括為“兩膝彎曲體前傾,自然分指手心空,以肘為軸指腕壓,柔和按拍要緩沖”。這些在常年教學中總結出的口訣都朗朗上口,方便識記,是很好的教學方法。無論是課后還是賽場下,體育教師也要及時總結自身表達方面的不足,多多練習口部操,鍛煉唇舌力量以及口部的開合,讓發(fā)音更加飽滿立體。業(yè)余時間嘗試參加一些演講活動和辯論賽等,在實踐中逐漸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功力,這也是推動教師職業(yè)生涯進步的關鍵要素。
四、結語
體育教師不僅是體育運動的學習者,更是體育精神的傳承者。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會增強其教學的實效性,還會為其職業(yè)道路的良性發(fā)展奠定穩(wěn)固基礎。體育教師只有不斷強化對語言藝術的領悟力,才能更好地樹立起正面形象,進而讓學生有更多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相信通過教師的勤懇練習,一定能夠在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中帶動學生的感受力,將教學目標和職業(yè)使命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