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學科學習”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教學時,應從課標、需求和教材出發(fā),明確跨學科主題,在情境中開啟學習之旅;依據(jù)對準核心目標、重視內在關聯(lián)、突出學科特質等要點,設計跨學科任務,在實踐中驅動創(chuàng)新;通過評價量表和總結反思等,實施精準評價,在反饋中促進學生發(fā)展。
關鍵詞:跨學科學習;情境;任務;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課標”)明確將跨學科學習納入語文課程內容,并且對跨學科學習的定義、學習內容和教學建議作了具體闡述。早在2020年,我們就開啟了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探索與實踐。下面我將結合目前已有的研究,從情境、任務和評價三方面出發(fā),談一談認識和做法。
一、情境設計:以學習主題為引領
跨學科學習作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具備兩大特質——“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習主題為引領”。跨學科學習,源于生活,服務生活,指向引領學生分析、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發(fā)展學生面向生活的能力。這提示我們情境設計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但生活只能為情境提供外殼,情境的內核則由學習主題決定。所謂“學習主題”,是指學習的中心題旨,往往以最簡潔、最概括的方式回答跨學科學習“分析什么、解決什么”的問題。對跨學科學習而言,學習主題起到了引領、定向、制約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明確學習主題,再根據(jù)學習主題,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偟膩碚f,學習主題的確定,主要有以下三條路徑。
(一)從課標出發(fā)
關于不同學段跨學科學習的主題,2022年版課標的表述非常明確。認真研讀之后,我們將課標中涉及的學習主題分為四類。第一,觀察記錄類。主要在第一學段,內容為養(yǎng)護綠植或者小動物,學習日常觀察和記錄。第二,創(chuàng)意設計類。第二學段有創(chuàng)意設計校園活動。第三學段有策劃參觀考察活動方案和設計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生活。第三,活動體驗類。第一學段有愛圖書、愛文具、愛學習等;參與節(jié)日和風俗活動,留意文化現(xiàn)象。第二學段有主動參與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jié)等校園活動;參觀物質文化遺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氣、民俗風情、民間工藝、歷史和傳說等;探尋日常生活中龍鳳、松竹梅蘭等中華文化意象;積極參加文化主題活動。第三學段有積極參加校園文化社團;參與學校和社區(qū)舉辦的戲曲、書法、篆刻、繪畫、刺繡、泥塑、民樂等相關文化活動。第四,調查研究類。主要在第二學段,內容為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調查研討,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不同學段的學習主題各有側重,相應學習要求呈梯度進階、螺旋上升的態(tài)勢。具體表現(xiàn)在兩方面。第一,第一學段以觀察記錄和活動體驗類主題為主,第二、三學段以創(chuàng)意設計、活動體驗和調查研究類主題為主。第二,隨著學段的遞進,學習主題有所變化。整體的趨勢是活動的場域越來越開闊,內容越來越豐富,要求越來越高,難度也越來越大。
以第二學段創(chuàng)意設計類主題為例。2022年版課標要求第二學段應“嘗試運用科學、藝術、信息科技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富有創(chuàng)意地設計并主動參與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jié)等校園活動”。結合這一要求,我們在四年級開展了以“創(chuàng)意故事會——我是小小設計師”為主題的跨學科學習活動。該活動鼓勵學生大開腦洞,拒絕千篇一律的故事會,創(chuàng)意設計故事會的環(huán)節(jié)、內容和組織方式等。依據(jù)這一主題,我們創(chuàng)設了如下情境:“同學們,在四年級,我們讀了很多神話故事,近期學校將要舉辦一場創(chuàng)意神話故事會,并把設計活動的任務交給了我們四年級同學。讓我們結合科學、藝術、信息科技課上學到的知識,創(chuàng)意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自身特長開展活動吧!”這一情境交代了故事會活動的緣由、主題和學習要求等,貼近了學生的校園生活,能夠有效調動學生設計和參與的積極性。實踐也證明,學生一聽到要設計故事會,而且可以自主設計活動流程,一個個都鉚足了勁,希望自己能夠為活動貢獻金點子。
(二)從需求出發(fā)
跨學科學習倡導從學科邏輯走向生活邏輯,學習主題確立應關注學生在生活中的真實需求。日常生活中,學生必然面臨諸多現(xiàn)實問題,跨學科學習應該關注這些問題,進而確定適切的學習主題,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情境,激勵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提升能力。比如,一年級學生心智尚稚嫩,總是丟失文具,針對學生提升文具整理意識的需求,我們就可以開展以“我是文具小管家”為主題的跨學科學習,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小朋友們,文具是我們的好伙伴,快打開你的文具盒,好伙伴們是不是正干凈、舒適地躺在那里呢?還是歪七扭八地散落著,甚至已經(jīng)丟失?快讓我們一起守護這些好伙伴,做合格的文具小管家!準備好了嗎,馬上行動起來吧!”這一學習主題及情境引導學生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梳理、表達與交流等語文實踐活動中,運用多學科知識學習整理方法、記錄整理過程,增強學生愛護文具的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定時整理文具的好習慣。
除了學生自身的學習或生活需求,還可以依據(jù)學?;顒娱_展的需要,確定跨學科學習主題。比如,每年五六月份,周邊幼兒園會組織大班小朋友參觀小學校園,提前了解小學生活。我們以此為契機,開展了“我?guī)У艿苊妹糜涡@”的主題活動,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今年9月,幼兒園大班的弟弟妹妹們即將踏入小學校園,開啟多姿多彩的小學生活,為幫助他們提前了解學校環(huán)境,近期,我校將舉辦一次‘我?guī)У艿苊妹糜涡@跨學科活動,由四年級的同學帶領幼兒園小朋友游覽校園。四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學生在情境的感召下,對這次活動充滿期待。為了讓這次活動順利進行,他們也紛紛獻策、貢獻智慧。我想,這便是跨學科學習的魅力所在,一個個基于需求的主題和情境,推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實踐。
(三)從教材出發(fā)
統(tǒng)編教材的人文主題往往涉及家庭、學校、社會、自然和科技等領域,貼近學生生活,啟迪學生思索。其中,有不少主題可以嫁接至跨學科學習中來。例如,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這一人文主題極具辯證意味,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當代表達,它召喚學生思索自己與自然的關系,也召喚學生行動起來,像愛自己一樣愛自然。而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所傳遞的人文主題,則是對這句話的具體呼應:精讀課文《古詩三首》《只有一個地球》分別以“大地如此俊美”“地球充滿危機”為主題;略讀課文《青山不老》和《三黑和土地》分別以“守護創(chuàng)造奇跡”“全身心耕耘大地”為主題。從引導學生感受大地之美,到領悟大地之痛,再到榜樣示范,呼喚學生像八旬老人和三黑一樣,用生命守護大地,用行動創(chuàng)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奇跡。依據(jù)這一單元的編排,可以確定跨學科學習主題為“保護地球,讓我們行動起來”,并據(jù)此創(chuàng)設情境:“塑料盒、塑料碗、塑料瓶、塑料袋……這些塑料制品廣泛地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們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對我們的健康、對我們的周圍環(huán)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最近一個月,請同學們調查周圍的塑料制品,看看它們對我們的環(huán)境造成了哪些危害。同時,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寫一份倡議書,參與班級‘倡議書宣講比賽,我們將選出‘最佳倡議小組,期待同學們都能寫出一份有力量、有影響的倡議書??炜煨袆悠饋戆?!”這一情境以學習主題為引領,聯(lián)系了社會生活,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活動的意義感。
二、任務設計:注重整體性與語文本體性
2022年版課標指出:“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lián)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可見,跨學科學習任務也應具有整體性,是指向核心目標的、相互關聯(lián)的系列任務。同時,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的設計應注重語文的本體性,在引入跨學科學習資源,引導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關注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還是以“我?guī)У艿苊妹糜涡@”為例,學習任務如圖1所示。
本次跨學科學習按照從準備到實踐的設計思路,由設計路線、充分準備、匯報成果和創(chuàng)意實踐四大任務組成,共同支撐學生帶領幼兒園弟弟妹妹游覽校園的活動。其中,每一個任務又由兩三個學習活動(即子任務)組成。2022年,我們成功舉辦了“我?guī)У艿苊妹糜涡@”活動?;顒又校哪昙墝W生依據(jù)自己設計的游覽路線圖,帶領弟弟妹妹們游覽了學校的代表性景點,如露天舞臺、陶行知像和紫藤走廊等,還參觀了體育館、音樂教室、圖書館和美術教室等場所。學生化身為校園小導游,時而貼心引導路線,時而用心維持秩序,時而聲情并茂地介紹景點。
這次跨學科學習活動效果顯著、反響熱烈,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主動運用藝術、信息、科技、體育等多個學科知識和技能,完成了導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得到了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團隊協(xié)作、實踐創(chuàng)新的綜合素養(yǎng)也得到了發(fā)展。這次活動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任務的設計起到了關鍵作用。下面,我將結合這一案例,談談任務設計的幾個要點。
(一)對準素養(yǎng)目標
從橫向看,學習任務的設計應緊扣跨學科學習的素養(yǎng)目標,增強向心性。依據(jù)2022年版課標的年段要求,以及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習作“游______”的具體要求,我們確立了“我?guī)У艿苊妹糜涡@”跨學科學習的素養(yǎng)型目標:
1.通過調查、詢問等方式選擇典型景點,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合理的游覽路線;培養(yǎng)對象意識,發(fā)展梳理整合、分析和解決問題、溝通交流的能力。
2.通過觀察、詢問、查找資料等方式,了解相關景點,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根據(jù)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的特點,準備景點解說詞,解說時做到表達得體、介紹清楚、突出特點。
3.運用道德與法治、科學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創(chuàng)意設計“我?guī)У艿苊妹糜涡@”的活動流程、內容和方式,提高學生交流溝通、團隊協(xié)作、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其中,任務一主要對準目標一,任務二對準目標二,任務三、任務四對準目標二和目標三。目標為任務指明方向,明確了每一個任務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確保了任務設計有的放矢。
(二)重視內在關聯(lián)
從縱向看,任務與任務之間,則要有內在關聯(lián)。上述四個任務,就任務本身而言,從路線設計到學習介紹,到分工演練,再到具體實踐,符合活動組織的基本流程;從學生角度而言,遵循自主思考到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到實踐創(chuàng)新的學習路徑;從教師角度看,遵循從指導到放手的教學邏輯。四個任務形成了一個整體,可以說,任何一個任務都不可或缺。缺少任務一,則學生不能設計出適切的游覽路線;缺少任務二和任務三,不僅錯失了小組與小組互相溝通、彼此碰撞的機會,也會導致演練不足,無法充分預估臨場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缺少任務四,只有預設而沒有實踐,終究不能真正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不僅如此,每個任務的子任務也具備內在關聯(lián),比如,任務一的三個子任務,層層遞進,缺一不可,共同服務于任務一的完成。整體性的設計,使各個任務以及子任務形成合力,共同保證實踐成效。
(三)突出學科特質
語文跨學科學習,需要借助數(shù)學、科學、藝術、道德與法治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但歸根結底,是在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因此,設計跨學科學習任務時,要牢牢抓住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整合跨學科內容、方法和資源,服務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的發(fā)展。例如,在任務二中,我們始終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校園建筑的相關信息,并根據(jù)交際情境和幼兒園小朋友的具體特點,有條有理、突出重點地介紹。這是對語文學科本體性的回應,也因此該任務具有較強的語文學科特質,著眼學生表達、交際能力的提升。當然,我們也鼓勵學生或運用數(shù)學知識計算面積,或運用科學知識介紹桃園,或吹奏陶笛,或展示武術操,有了跨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巧妙運用,學生的介紹顯得有聲有色。
三、評價設計:注重精準性與發(fā)展性
高質量的跨學科學習離不開高質量的評價。跨學科學習活動的評價應著眼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注重評價的精準性與發(fā)展性。
(一)研制評價量表,精準反饋學生表現(xiàn)
評價的精準性,依賴評價量表的研制。教師要緊扣跨學科學習目標,精準研制素養(yǎng)導向的評價量表。在設計時,還要注意將評價項目細化,為學生提供清晰的指引。以任務一為例,我們從地點選擇全面、地點選擇有代表性和路線設計考慮安全等三個維度評價各小組的路線;每個維度又分為不同的指標,每項指標分三個星級,每個星級以具體可感的數(shù)量詞描述標準。這份評價量表(見表1)表述清晰、操作性強,讓學生在落實跨學科任務時的表現(xiàn),能得到精準且專業(yè)的反饋。
評價量表的持有者既是教師,也是學生。教師持有量表,有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相對專業(yè)的角度評價學生表現(xiàn)。當然,如果量表持有者僅限于教師,也無法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表現(xiàn);教師還要開放評價量表的使用,將其分享給學生。通過評價量表,在學生的腦海中植入跨學科學習的表現(xiàn)圖景,為學生高質量的學習表現(xiàn)提供量化支持。這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熱情,也有助于學生明確表現(xiàn)方向,知曉表現(xiàn)尺度。
(二)開展評價活動,指向學生發(fā)展
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2022年版課標指出:“評價以鼓勵為主,既充分肯定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又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斷提高跨學科學習的質量?!痹趯W生完成系列任務之后,有必要展開一些評價活動,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全程表現(xiàn),尋找優(yōu)勢,反思不足,明確今后的改進方向。
當然,我們不能無視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征,把評價活動辦成教師的“一言堂”“指導會”,而應該以生動活潑的話題和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成為評價活動的主人。比如,可以“我最自豪的一幕”“他(她)真值得我學習”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回顧自我表現(xiàn)和他人表現(xiàn)。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生可以更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同時樹立自信,樹立榜樣,為今后的學習蓄積更多的能量。
(李森,江蘇省南京市陶行知學校,郵編:210019)